科學家們判定一顆星球是否宜居的條件包括大小、巖石構成和距離宿主恒星的距離。一顆星球的巖石構成越多以及距離宜居帶越近,它就更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騰訊太空 過客/編譯)
按照科學家們制定的標準來說Kepler-442b事實上比地球更適宜居住。這顆與地球大小相當的星球發現于2015年,距離我們大約有1100光年。如果它是一顆巖石星球的話,它的質量或許是地球的兩倍。
Kepler-186f發現于2014年,這是第一顆經過驗證與地球大小相當的宜居帶行星。這顆星球距離我們大約500光年,它只比地球大10%,而且有證據表明它擁有巖石成分。
Gliese 667 Cc:這顆星球圍繞24光年外的一顆紅矮星軌道運行。這顆巖石星球發現于2011年,它就處于恒星系統的宜居帶中。科學家們估計它的質量接近地球質量的四倍,但是目前無法確定它的大小。
Alpha Centauri是4光年外的一顆三星系統,最近霍金和米爾納宣稱計劃向那里發射納米衛星搜尋外星生命。天文學家們認為有很大的機會在其中一顆恒星的宜居帶中存在類地星球。
TRAPPIST-1:一顆完全冷卻的紅矮星,它距離我們僅有40光年。最近天文學家們在它的軌道上發現了三顆類地行星。盡管這三顆星球并未位于宜居帶中,但是其中兩顆是潮汐鎖定的,這就使它們的同一側總是朝向太陽,這就有可能出現水和生命。
Kepler-22b:這顆星球發現于2011年,在當時它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像地球的行星。它在距離我們600光年的一顆恒星的宜居帶上運行,它的大小相當于兩顆地球,表面平均溫度約為22攝氏度。
Kepler-62:這顆距離我們約1200光年的恒星溫度比我們的太陽稍低,它可能擁有兩顆潛在的宜居星球。Kepler-62e和Kepler-62f發現于2013年,它們都是比地球稍大的“超級地球”。
Kepler-452b距離我們約1400光年,這是另一顆超級地球。它的宿主恒星比我們的太陽還要古老15億年。這顆星球發現于2015年,它已經在宜居帶中存在了60億年,如果條件適宜就有足夠的時間形成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