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莫
01卷首語
子女,對于父母而言,如手心里的至寶,是自己一生最愛的人。
但是,兒女成年之后,未必會感恩父母的付出。
有些子女,長大了,心智卻不成熟。橫沖直撞,蠻不講理。養成很多不好的習慣,讓父母傷心。
甚至,沒有底線,不斷壓榨父母,不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人老了,才知道,兒女做這些事,最傷父母心,也最為不孝。
不贍養父母,不愿花錢給父母治病。嫌棄父母老了,病了,沒有了價值,就棄之不顧。
02父母病倒,置之不理,不愿出力出錢
子女長大了,就要靠自己的本事去賺錢,不要事事都指望父母。
他們老了,身體越來越差,自顧不暇。子女應該多陪陪他們,給予他們幫助和慰藉。
尤其是,在父母病倒時,更要給予照顧,出錢出力,多陪伴。
之前,看過這樣一則報道:老太太一個人,將六個孩子都拉扯大了。
可是,當她老了,病重了,幾個孩子都沒有去看她,更沒有照顧她。原因就在于,孩子大了以后,她改嫁了。
兒女幾乎沒有去看過母親,覺得母親已經改嫁,就應該現在的丈夫承擔她的醫藥費,照顧她。
在醫院,為這事爭執不休,讓老太太徹底心寒。
在父母生病時,舍不得出錢,也不愿出力,覺得父母就是累贅,這樣的兒女,會讓父母特別傷心。
《勸孝歌》中寫道:“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為人不孝,心中不知感恩者,在其他領域,也不會有太大出息。
03以各種理由和借口,卷走父母養老錢
有一種不孝,兒女以各種理由和借口,將父母的錢,一點點卷走。
很多做兒女的,不夠獨立,覺得上班賺錢太難,不想努力工作,會回家打聽父母有多少存款,一門心思去騙父母的錢。
有些子女會裝“上進”,說自己要報輔導班,學習一些專業技能,向父母要些錢當學費,其實這些錢都用來吃喝玩樂了。
還有一些子女,說是要創業。但是,他沒有了解行情,也不懂專業知識,向父母要錢投資,折騰來折騰去,都賠進去,根本沒有能力償還父母。
兒女逃避責任,什么事情都靠父母來收拾殘局。
算計來算計去,眼里只有錢。父母老了,耗盡了所有的心力,也耗盡了所有的錢,晚年過得難過,痛苦。
04算計父母,明目張膽,爭奪家產
如若,自私自利,絲毫不顧及父母的感受,明目張膽地算計家產,最為不孝。
納·霍桑說:“金錢并不像平常所說的那樣,是一切邪惡的根源,唯有對金錢的貪欲,即對金錢過分的、自私的、貪婪的追求,才是一切邪惡的根源。”
有許多兒女不想孝敬老人,只想瓜分父母的錢和房產。
對父母所有的付出,都是殷勤和討好,都不是出自于真心的孝順,做做樣子,想得到父母的認可,能多分些利益。
為了錢,與兄弟姐妹不和。
看不到父母傷心的淚水,不管他們有多心寒。眼里只有錢,不顧念親情。
這樣的兒女,就像是來討債的,當他的利益分少了,當即就會翻臉,把父母當成仇人。
不再偽裝乖巧懂事,而是像無賴那樣,強取豪奪,讓父母的日子越來越凄苦。
05總結
袁采說:“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
父母耗費了很多心血,把孩子撫養成人。父母養兒小,兒要養父母老,這是人之常情。不要讓父母寒心,做一個不孝順的人。
每個人都有老去的時候,善待父母,也給自己的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
當你老去,才會受到尊敬,得到兒女的關愛。
百善孝為先,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人。愛父母,就是給自己積累福報。
作為兒女,要經營好與父母之間的關系。好好做人,從孝順父母開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