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詩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不過數(shù)十載,我們都是這世間的匆匆過客,懷揣著赤誠之心,來體驗這世間的千百種風情。
旅途中,有時風平浪靜,陽光和煦;有時驚濤駭浪,陰霾滿天。面對變幻莫測的情境,有人躊躇不前,有人則一往無前。
而真正的智者卻能大事看遠,難事看寬,往事看淡,笑對世事,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詩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不過數(shù)十載,我們都是這世間的匆匆過客,懷揣著赤誠之心,來體驗這世間的千百種風情。 旅途中,有時風平浪靜,陽光和煦;有時驚濤駭浪,陰霾滿天。面對變幻莫測的情境,有人躊躇不前,有人則一往無前。 而真正的智者卻能大事看遠,難事看寬,往事看淡,笑對世事,一蓑煙雨任平生!
01
大事看遠
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唐·杜甫《望岳》
做人如山,望萬物,而容萬物。
有視野,才有格局,有格局,則有乾坤。
張良是劉邦身邊的謀士,被評“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在劉邦與項羽的對抗中,劉邦因無法抗衡而被迫占據(jù)關(guān)中。
張良先以觀自然之道,利用當?shù)氐貏莺头饰滞寥溃拚ⅲa充糧草;后眼觀全局,修建棧道,輸送物資,為戰(zhàn)中備不時之需。
最終劉邦殺出關(guān)中,而項羽卻因為糧草短缺戰(zhàn)敗。
古人云: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
眼光放得長遠,才能看得清方向,看得見大勢,抓住問題的關(guān)鍵,不為小事糾纏。
正所謂,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
眼界越廣,格局越大,越容易感悟到人生的浩瀚與蓬勃,因而從容豁達,路途平坦。
02
難事看寬
內(nèi)心湛然,無往不樂。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宋·蘇軾《定風波》
人這一生,風雨兼程是常態(tài),有苦有甜,有笑有淚,并非所有事情都能如我們所愿,一帆風順。
所以,擁有一個好心態(tài)就特別重要,心放寬了,心情就好了,人生也就順了。
北宋著名詩人黃庭堅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與蘇軾齊名,時稱“蘇黃”。
和蘇東坡一樣,黃庭堅的一生,也在宦海中載沉載浮,四處漂泊。
他在因人構(gòu)陷,被貶至荒蠻之地——黔州時,朋友替他擔憂,他卻一笑置之:“凡有日月星辰照耀之地,都可寄此一生,有何擔憂?”
在那段孤苦的時光里,他以焚香讀書,熬過波瀾曲折,他以修籬種竹,度過艱難苦澀。
最終不僅重獲朝廷重用,還創(chuàng)作了無數(shù)膾炙人口的篇章。
人生這場跋涉,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低谷。
但是我們始終要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若遇狂風驟雨,我們就砥礪前行;若遇花香滿徑,我們就閑庭信步。
放寬心,如此,內(nèi)心湛然,無往不樂。
03
往事看淡
風清月朗,安然無恙。
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明·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長江東逝,不會再回頭。世事易變,何必多執(zhí)著。笑談古今事,以智者的姿態(tài)看待生活,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模樣。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關(guān)注詩詞天地,后臺回復【詩詞挑戰(zhàn)】,詩詞君帶你品讀那些超經(jīng)典詩詞!
不要讓自己的心糾結(jié)于已經(jīng)過去的事,不要讓昨天的缺憾取代當下的幸福。
老和尚養(yǎng)了一盆蘭花,出落的清秀可人。不想?yún)s在花開之際被野鳥啄壞了花根,慢慢枯萎掉了。
小和尚見師父若無其事的整理殘枝敗葉,哀傷的問:“師傅,你就不難過嗎?”
師傅平靜的說:“我昨天已經(jīng)為它難過,也為它流淚過了。”
我喜歡這位師傅的心態(tài),在生活中,我們也亦當如此,不要總在過去的憂愁里纏綿,不要讓昨天的陰雨淋濕今天的行裝。
即使有些遺憾,我們也沒有從頭再來的機會,與其糾結(jié)無法改變的過去,不如微笑著,珍惜現(xiàn)在。
泰戈爾說過:“如果你為失去太陽而哭泣,你也將失去星星。”
過去的事便是過去了,無法挽回,未來還能繼續(xù)。
生命匆匆,放下了執(zhí)念負累,淡看世事滄桑,心才能風清月朗,安然無恙。
王陽明曾說:“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人生是一場修行,堅持在做事上磨練自己,便能站穩(wěn)行遠。
大事看遠,眼有星河,就會發(fā)現(xiàn)天地廣闊。
難事看寬,心懷陽光,就會發(fā)現(xiàn)塵世精彩。
往事看淡,笑對桑田,就會發(fā)現(xiàn)內(nèi)心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