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刷到朋友劉旺的朋友圈,醫(yī)院走廊的繳費單在冷白光下格外刺眼:"娘老子的手術(shù)費終于湊齊了"這行字,看得我手心發(fā)涼……
我們這批70后啊,年輕時哪個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現(xiàn)如今,倒被幾張紙片一下子就照出了原形,真想不到呵,也許這就是命吧!

說起認命這事兒,單位同事老楊的事最戳心窩子:
機械廠二十多年的老師傅的,不知是嫌他老了還是怎么的,去年底廠里突然讓他買斷工齡……
那天傍晚我正好路過,看見他抱著紙箱站在銹跡斑斑的廠門口,里頭裝的全是"先進工作者"“優(yōu)秀個人”這些獎狀。
要論手上功夫,他可是能操控機床誤差的高級技工,誰知到了快到退休的年紀,最終被裁,還得與小年青搶起了外賣生意。
但終究是老了,在車間輕車熟路的,在路上卻被導航繞暈了……
一條短信響起,手機屏幕亮著閨女房貸的繳費通知。他蹲在馬路牙子啃冷包子時,自我調(diào)侃道:"兄弟,這世道變得比機床齒輪轉(zhuǎn)得還快,咱這兩條腿哪追得上四個輪子?"
這話讓我想起前些天在網(wǎng)頁上刷到的一句話——人,這輩子哪有萬事順心的?

想當年,一起在KTV吼著《海闊天空》時,聲浪能掀翻屋頂,現(xiàn)在被裁員后,只能在送餐路上,對著后視鏡拔白頭發(fā),連嘆氣都怕噎著。
上個月同學聚會,張強那小子活脫脫就像是換了個人。當年,為追校花敢跟幾個混混干架的主,現(xiàn)在竟然端著酒杯諂媚地圍著領(lǐng)導轉(zhuǎn)。
事后,有人笑話他慫,他無奈地直搖頭:"孩子結(jié)婚彩禮就要20多萬,老丈人還在ICU躺著,誰敢掀桌子?"這話聽得同齡的旁人都在抖。
要說我們這代人的"慫",倒像是把年少輕狂熬成了文火慢燉的中藥。就像再貴的煙也得用一塊錢的打火機點一樣,棱角早被日子磨成了鵝卵石。現(xiàn)在給客戶倒茶的手,二十年前可都是攥緊拳頭說要改變世界的那伙人……
曾記得,1999年的跨年夜,我們在廣場放氣球那會,總覺得新世紀會給我們所有答案。如今,看00后小年輕直播帶貨年入百萬,突然就懂了當年父輩看我們下海時的眼神。
這世界,早就不按咱們熟悉的套路出牌了,就像網(wǎng)頁里說的,風口變得比小孩臉還快,稍不留神,我們的老腰就被閃了。

不過,咱70后到底見過世面,不會這么死水微瀾,我們正全力追趕前進的腳步,爭取站好最后一班崗;更不再整天嚷嚷著要改變世界,現(xiàn)在想著的只是如何偏安一隅,把日子過成細水長流。
兩鬢全白的我們,雖說在生活的捶打中,早已傷痕累累,但我們所有的傷疤,終會成為我們身上最堅硬的地方。
參加孩子的婚禮,握著父母插滿管子的手,半夜給晚歸的愛人留盞燈……經(jīng)歷過這些之后,我們70后這才懂得網(wǎng)上那句話的分量:現(xiàn)在的云淡風輕,都是曾經(jīng)多少驚濤駭浪換來的。
漸漸老去的70后,更像枝頭那些將落未落的秋葉,晃悠得再厲害,心里其實早揣著整個春天的底氣了。
70后,開始認命認慫,放下一切,不再認理,只想把日子過好,管它是詩還是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