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長篇名家傳記《徐芒耀的油畫世界》作者陳洪標撰寫
他們兩位沒讀過幾年書,文化水平低,都是工匠出身,一個做木工,雕花匠,一個是油漆工。
殊途同歸,他們都靠自學畫畫,后來不僅從事畫畫,而且都成為一代大家,一個成了畫寫意的大師,一個成了畫工筆的大師。
他們就是齊白石和明代繪畫大師、“吳門四家”之一仇英。
▲上圖為齊白石在畫畫。
齊白石早年在湖南湘潭,以做雕花木匠謀生,19歲成家,婚后有了五個孩子。
為了養家糊口,他在干雕花工的同時,靠一本《芥子園畫譜》自學畫畫,還刻印章。
但是生活壓力實在太大,干了10多年,也只能糊口。
▲上圖為齊白石的繪畫作品。
齊白石不甘心就這樣一輩子做木匠。于是,在做手藝的時候,就結交了一些畫畫的朋友,向他們學,從出湘潭開始,越走越遠,越學越厲害。
47歲那年,齊白石只身前往京城闖蕩,成為中國年齡最大的北漂一族。
在人才濟濟的皇城腳下混了8年,最后在朋友的幫助下,終于站穩腳跟,成為一代國畫大師。
▲上圖為齊白石的繪畫作品。
齊白石走的是寫意的路子。他的理念是“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在晚年變法中,他找到了寫實與寫意中間的契合點,將工筆畫與寫意畫融為一體,達到“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境界。
▲上圖為齊白石的繪畫作品。
齊白石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樸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尤其以畫蝦最神。
▲上圖為齊白石的繪畫作品。

▲上圖為齊白石畫蝦的作品。
在齊白石之前,明代也有一位畫家仇英,和他有相似的經歷。

▲上圖為仇英畫像。
仇英字實父,號十洲,原籍江蘇太倉,后移居蘇州。
早年以油漆工謀生,有時還要為樓宇亭閣畫彩繪,漆成雕梁畫棟的樣子。業余自學畫畫,其中在裝裱店學名家書畫,讓他受益很大。

▲上圖為仇英的國畫作品。
仇英經常臨仿唐宋名家,如《臨宋人畫冊》《臨蕭照高宗中興瑞應圖》。多年后,他的《臨宋人畫冊》已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
他的死磕精神,加上油漆工對色彩的把控,把基本功練得妥妥的。

▲上圖為仇英的國畫作品。
也因為這個原因,仇英才有機會認識文徵明,不僅得到了他的肯定,而且還給他介紹了自己的朋友圈。
仇英不僅認識了像周臣和唐伯虎等這樣的名家高手,而且他還拜周臣為師,正式開始學習繪畫。后來又在著名鑒藏家項元汴、周六觀家中見識了大量古代名作,有機會進行了大量的臨摹研習。

▲上圖為仇英的國畫作品。
仇英與齊白石的寫意不一樣,他走的是工筆畫的路子。
仇英喜歡琢磨歷史題材,吸收南宋馬和之及元人技法,師承趙伯駒和南宋院體畫,設色、水墨、白描樣樣都厲害。
他能運用工筆重彩等多種筆法表現不同對象,畫法蒼秀,構思巧妙,筆力剛健,筆墨俊雅。

▲上圖為仇英的國畫作品。
仇英擅長畫人物、山水、花鳥、樓閣,尤其人物中的仕女,人物造型概括力強,形象秀美,線條流暢,成為美的典范。后人評其工筆仕女,“刻畫細膩,神采飛動,精麗艷逸,為明代之杰出畫家。”
畫面工細,色彩鮮艷,特別是設色方面很有個性,這與他的油漆工經歷有關,讓他在這方面成為一大優勢,很少有人能把赭石、鈦白、石青、石綠搭配好,到他手里,運用的得心應手,讓畫面既典雅又簡淡,還融入了文人畫所崇尚的筆墨情趣。

▲上圖為仇英畫仕女的作品局部。
歷史對仇英的評價是與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稱為“明四家”“吳門四家”之一。
齊白石和仇英從做手藝活到成為一代國畫大師,可謂殊途同歸。如果把他們當初的謀生手段,看成走上繪畫的起點,那么就印證了一句老話:修行看個人。
別看人家是個木匠油漆匠,不也成了一代國畫大師了嗎?!
本文系【陳洪標寫字說畫】原創,由長篇名家傳記《徐芒耀的油畫世界》作者陳洪標撰寫。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