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滑鐵盧之戰真相:威靈頓、布呂歇爾、拿破侖及其元帥性格的對決

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南方的一個小鎮上,法軍和以以英、普聯軍為主的反法同盟軍爆發了一場影響深遠的戰役。

如果加上前兩天的戰斗,這場艱難的會戰一共也只打了4天。在這場會戰中,參戰各方的進程,甚至是以“小時”計算,步步緊湊,讓人喘不過氣,又不得不迅速跟進。

這四天里,突降的暴雨,連綿的大霧,泥濘的土地,讓交戰雙方,一邊筋疲力盡的對抗自然之力,一邊發揮最大的勇氣,爭取最后的勝利和榮耀。

令人遺憾的是,指揮戰斗的拿破侖,并沒有一如以往的打敗對手,以英、普軍為主的反法同盟軍險勝,法軍戰敗,拿破侖被流放,歐洲格局進入了新時代。

那個小鎮,就是滑鐵盧,而那場決定了歐洲命運的會戰,歷史上稱之為滑鐵盧之戰。

英國華威大學的副研究員蒂姆·克萊頓在他《滑鐵盧》這本書里,描寫了滑鐵盧之戰的全部過程,精彩之至,不過這場戰役的細節和失敗之處,十分值得反思。

關于此戰法軍戰敗的原因,后人總結了不少原因,包括蒂姆·克萊頓也在書中做了總結,包括拿破侖對敵人認識不夠,兵力不足,錯用格魯希等原因。

但是,如果我們從這些細節中,仔細對比一下參戰雙方主要將領的性格,

不管是皇帝,元帥,還是公爵,侯爵,你也許能發現,這場戰役的結果,可能在備戰時就已經注定。

性格決定命運,當這些不同性格的人被放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之處,他們的性格,也決定著歷史的走向。

拿破侖

一、為什么會打滑鐵盧之戰

1. 拿破侖王者歸來

滑鐵盧的位置在比利時境內,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鎮,誰也不曾想到,影響歐洲格局的重大戰役,會在這樣一個小地方打響。

可因緣際會,歷史總是被不知名的小人物,在不知名的小地方扭轉方向。

1815年2月16日,在萊比錫戰敗后,法蘭西帝國皇帝拿破侖被流放于厄爾巴島,波旁王室的路易十八復辟。

打敗拿破侖的歐洲大國們——主要是英國、奧地利、普魯士、俄羅斯,在維也納忙著瓜分勝利果實,重新繪制歐洲版圖,為了各自的利益,他們爭奪不休。

可復辟的波旁王室,并沒有處理好與軍隊的關系。保王黨們對高級將領沒有給與足夠的回報以拉攏,對下層軍官和士兵也沒有進行有效的安撫,以至于軍隊不少士兵心中,還在懷念著帶領他們奪取無數勝利的拿破侖。

他們甚至認為,如果萊比錫戰役中,他們在拿破侖身邊的話,皇帝兵力充足,根本不會戰敗。

再加上法國經歷過多次革命,共和原則已經深入人心,人民對復辟的王室并沒有多少好感。

就這樣,在歐洲大國們在維也納為了各自的戰后利益互相爭吵,

法國人民對王室沒有好感,

軍隊沒有心向王室,甚至懷念拿破侖的情況下,

1815年2月26日,拿破侖逃離了厄爾巴島,并且在法國戛納附近的海岸登陸,帶著他的一千多名手下向巴黎進軍。

拿破侖感受到人民和軍隊對他的懷念,來討伐他的軍隊紛紛歸順,他經過的地方,人民甚至唱起了革命歌曲。

士兵歸順拿破侖

3月20日,在“皇帝萬歲”的歡呼聲和《馬賽曲》的歌聲中,拿破侖進入了巴黎,路易十八逃往比利時。整個巴黎都在沸騰,人們采摘著拿破侖喜歡的紫羅蘭花束,聚集在巴黎王宮前慶祝。

2.時不我待,法軍等不起

重新掌控法軍的拿破侖,迅速召集舊將,比如蘇內特,奈伊,格魯希,重建指揮系統,整軍備戰。

考慮到將要面對的反法同盟,以及法國人民不想被拖入戰爭的想法,首先他向維也納遞出橄欖枝,希望能以法國現有的邊境保持和平。

在遭到拒絕后,拿破侖又以為各國會迅速組織反法同盟軍進攻法國。

可由于他重返法國的速度太快,在維也納爭執的各國,得到消息后,迅速抱團,一起備戰,也無法短期內組織,協調大軍入侵法國,只能在法國邊境外令英軍和普軍先防守,一邊繼續組織力量備戰,奧地利軍隊和俄軍正在逐漸到位。

考慮到拖的時間越久,反法同盟軍的力量越大,時不我待,畢竟法國是以一國對抗歐洲各大國。

面對已經在比利時布防的反法聯盟的兩支主力——由威靈頓公爵指揮的英軍(包括荷蘭、比利時、拿騷、漢諾威等軍,以下簡稱英軍),布呂歇爾侯爵指揮的普魯士軍隊,拿破侖最終還是決定先發制人,于1815年6月15日,率領約12萬法軍,越過邊境,主動出擊,進攻總兵力12萬多人(英軍近7萬,普軍近6萬)的英軍、普軍。

滑鐵盧之戰,由此爆發。

《滑鐵盧》

二、滑鐵盧之戰:以“小時”計數,法、英、普三軍的時間賽跑。

1. 隔絕英、普軍聯系,先擊普軍

拿破侖的出擊計劃是,發動突然襲擊,占領位于英、普兩軍之間的交通樞紐四壁村等地,切斷英軍和普軍的聯系,然后用分兵左翼打擊,牽制英軍,主力首先擊潰布呂歇爾的普軍,再掉頭擊潰英軍,這樣才能繼續面對正在整軍的奧軍和俄軍。

在拿破侖的軍隊架構中,蘇爾特元帥任總參謀長,傳達命令,協調諸將,奈伊、德隆、雷耶、旺達姆、熱拉爾、格魯希分別指揮各軍,近衛軍由拿破侖親自指揮。

戰役開始后,奈伊元帥指揮法軍一部,作為左翼,牽制英軍,同時尋機合圍普軍。

奈伊是拿破侖的先鋒大將,首先進軍,在法國通過布魯克林的大道上,沙勒羅瓦、日利、戈斯利、弗拉訥等地,逐漸被法軍攻取,英軍、普軍不斷后退,德隆軍在奈伊軍背后前進支援。

此時,英軍在法軍正前左方,普軍在斜右方向,法軍看上去馬上就能進軍二者之間,切割兩方。

得到法軍進攻的消息,威靈頓不緊不慢,他已經安排好了足夠的防御,并與布呂歇爾達成了協同作戰的計劃,讓普軍與法軍先戰,他會率領英軍向前攻擊前進,支援對方。

盡管大家的兵種都是步兵,騎兵,炮兵,布呂歇爾還是有些遲疑普軍能否與法軍一戰,法軍可是當時歐洲戰力最強的軍隊。

但雙方交戰時,普軍還是靠著磅礴的戰斗激情,與法軍不斷廝殺,即使在槍托和刺刀的白刃戰,也互不相讓。

原來在拿破侖統治普魯士時期,對普魯士人課以重稅,這樣的長期壓迫,讓他們再也不想回到從前,拼命戰斗。

最終還是實力決定成敗,法軍擊敗普軍,普軍撤退后,與后方軍隊配合繼續作戰,頂住法軍前進的腳步。

騎兵對決

2. 合圍普軍失敗,法軍失去了前兩天決勝最好機會

拿破侖在雙方交戰時,下令奈伊和他身后位置的德隆軍向右迅速進軍,從左方合圍普軍。

可惜蘇爾特在下達給奈伊和德隆的軍令時,傳達失誤,奈伊在四壁村面對英軍的進攻和防御,進入相持階段,他不敢輕易轉移。

于是他不僅自己不遵軍令,還不顧一切的留住德隆軍,這讓德隆軍左右為難,在6月16日整個下午,都踟躕不前,讓法軍失去了圍殲普軍的大好時機。

隨著拿破侖將戰斗經驗豐富的近衛軍投入戰場,普軍戰敗,布呂歇爾率軍撤退,普軍雖然被擊潰,但主力并沒有被圍殲。

于是拿破侖派格魯希元帥率領熱拉爾,旺達姆等軍追擊普軍,這近四萬人,幾乎相當于法軍三分之一的兵力,自己率軍支援奈伊,進擊英軍。

3. 進擊英軍,戰場滑鐵盧

威靈頓率軍且張且退,最終撤退到早已經布置好的有利防守地點滑鐵盧,并派人與布呂歇爾繼續溝通,令普軍來援。

早在前兩天法軍進攻開始時,因為地圖兵的細心,他非常幸運的,及早拿到了滑鐵盧的地圖,早已在此進行了詳細的布防。

在布呂歇爾和威靈頓撤退的過程中,幾次天降大雨,遲滯了法軍的追擊速度,令普軍和英軍得以幸運逃脫,這不得不說是時也命也。

滑鐵盧的地形分為位于右側的烏古蒙莊園,位于中間部位,也就是在通過布魯塞爾大道上的拉艾圣農莊,左側是一片森林。

拿破侖看出了英軍部署的問題,準備從中央拉艾圣農莊突破,切割英軍左右兩部,同時自己的右翼會包抄英軍處于森林部位的左翼,隔絕他們與普軍的聯系,建立對普軍的防御,也方便從東方來支援的格魯希軍進入戰場。

奈伊還是法軍的先鋒,他率領法軍左翼佯攻烏古蒙莊園,德隆和洛博軍進攻拉艾圣農莊,打開局面。

這時6月18日已經進入下午了。

滑鐵盧之戰示意圖

烏古蒙莊園的英軍拼命抵抗,威靈頓并沒有派去援軍,法軍的佯攻反而投入了越來越多的兵力,烏古蒙莊園仍然巋然不動。

德隆對英軍中路的進攻也開始,雙方在炮兵、步兵、騎兵三個兵種間不斷的來回沖鋒。

在布魯塞爾的不少居民聽到炮聲,都驚恐不安的逃離,以便在英軍敗退時遭殃。

沒想到,這次英軍和協防的其他軍隊,頂住了法軍的進攻,雙方逐漸進入相持階段。

4.援軍賽跑,格魯希在哪里

早在滑鐵盧法軍進攻一開始,蘇爾特就下令格魯希率軍來援,威靈頓也在頂住法軍一次次進攻后,感受到巨大的壓力,派人與布呂歇爾聯系,法軍的攻勢太猛烈,他也不確定自己能頂多久。

這時這場會戰已經變成三方在時間上的賽跑:

1. 拿破侖是否能在布呂歇爾的普軍到來前,擊潰英軍?

2. 格魯希率領的法軍和布呂歇爾的普軍,誰先到來?

3. 如果普軍先到,攻擊法軍右翼防線,拿破侖能否在右翼被突破前,正面擊潰英軍?然后再趁勝轉向迎擊普軍?

在第一次進攻失敗后,拿破侖調整策略,選擇以炮兵為主,進攻中路拉艾圣農莊,法軍一度攻取成功,不久又被英軍奪去。

可以說,在滑鐵盧戰場,隨著法軍的不斷進攻,英軍已經竭盡能力,全靠一口氣死撐,威靈頓本人,甚至不斷向上帝祈求,讓普軍先到來,就像一個神棍。

幸虧一些普軍齊藤軍團的先頭部隊到來,開始進攻法軍右翼,而拿破侖手中,也幾乎沒什么軍隊,只能派出近衛軍一部去協助右翼防守,手里還剩不到六千人。

既然普軍到了,作為追擊普軍,掌握了三分之一法軍的格魯希,應該也不遠了,那他在哪里呢?

騎兵來源

相比于威靈頓,蘇爾特更早下出了讓格魯希率軍支援的軍令,但固執的格魯希拒絕執行,而是要繼續執行追擊普軍的軍令。

普軍已經游弋到了他與拿破侖之間的位置,他與拿破侖之間的情報,已經被普軍隔絕,這些他都沒有意識到。

他甚至還錯估了普軍的前進方向,距離滑鐵盧的法軍越走越遠,最終永遠無法回到滑鐵盧。

5.勝負瞬間反差,法軍一敗涂地

可滑鐵盧的拿破侖不知道這一點,作為天生的樂觀派,他認為普軍雖然到來,格魯希軍也會在其后,于是對著威靈頓的英軍,打出了他最后的預備隊——近六千人的近衛軍。

威靈頓公爵面對法軍最后的投入,咬著牙的堅持,他知道普軍到來,但也要堅持援軍到跟前才行。

在法軍的戰斗序列中,作為王牌的近衛軍投入戰斗,一般是快要勝利時,被執行最后一擊的。

由于滑鐵盧左中右戰場太大,再加上炮聲和濃霧,周邊情況會有些模糊,當法軍其他部隊看到近衛軍投入戰斗,還有法軍右翼傳來的槍炮聲,他們以為格魯希的援軍到了,勝利在望了呢。

“皇帝萬歲”的聲音從法軍右翼一直傳到烏古蒙莊園左翼,法軍戰意高漲。

可到來的并不是格魯希,隨著普軍齊藤軍團的不斷進攻,法軍右側被突破,更多的普軍到來,這讓法軍從勝利的喜悅,經歷中間的困惑,迅速轉化為失望。

盡管他們不明白為什么到來的是普軍,但對方援軍到來已經是鐵一般的事實,我國的曹劌早在春秋時就說,作戰要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此時的法軍再也提不上氣,巨大的落差讓他們再無戰意,法軍開始逃跑,滑鐵盧之戰的結果,就此注定。

拿破侖

三、法軍主要參戰將領的性格

1.皇帝拿破侖:性格樂觀,對敵情預估不足

拿破侖的軍事才華出眾,在此戰中,他的作戰計劃和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的調整無可挑剔。

此戰之所以戰敗,是因為他的樂天派,對于敵情預估不足。這里的預估不足,并不是指在戰役最后,樂觀的以為是格魯希先到,打出了最后的預備隊。

而是指他在面對普軍和英軍,還處于以前多次戰勝的認知里,認為不管是普軍和英軍,都是一擊即潰,認為如果普軍撤退,英軍也會撤退,沒有提起考慮到他們會聯合。

等到他意識到這一點時,他的三分之一兵力已經被格魯希帶出去追擊了。

他沒有考慮到此時英軍和普軍,因為對法軍的敵對和法國以前的壓迫,已經發生變化了,都是同仇敵愾。

所以在最初迎戰普軍順利,看到自己的作戰計劃取得一系列勝利后,放心大膽的讓格魯希帶領三分之一的人去追擊普軍。

這讓他在滑鐵盧使用兵力時捉襟見肘,沒辦法迅速正面擊潰威靈頓的英軍。

蘇爾特元帥

2.元帥蘇爾特:性格投機,做事不細、缺乏條理

蘇爾特本人作為帝國的元帥,在戰場上足夠獨擋一面,在西班牙戰爭中,他曾與威靈頓多次交手。

但因為他在波旁王朝復辟時,擔任過陸軍大臣,就沒有把他派到戰場上,單獨帶兵。

此時拿破侖的眾多舊將,要不然因為各種原因,無法為拿破侖作戰,而參戰的也各有重用。

比如達武元帥負責留守巴黎,絮歇元帥負責監視奧地利邊境的奧軍,而原來的總參謀長貝爾蒂元帥,作為拿破侖最得力,也是最了解拿破侖的助手,因為不在巴黎,無法趕來,最后還被保王黨謀殺。

于是,從沒有做過總參謀長,沒有與拿破侖近距離合作過的蘇爾特,被推到了總參謀長的位置上。

可在這個位置上,建立參謀部,傳達軍令,協調諸將,蘇爾特做的十分的不到位。

他召集了一批沒有經驗的參謀和傳令官,拿破侖的很多軍令都沒有得到有效執行,尤其是給德隆、奈伊、格魯希的軍令。

給德隆和奈伊的軍令中,兩個軍令被傳達錯誤,德隆反而收到了給奈伊的軍令,導致德隆進軍遲緩,最終受到了奈伊的影響,沒有及時合圍普軍。

在合圍普軍的關鍵時機,被軍令耽誤的不僅是德隆軍,還有克勒曼等好幾支騎兵部隊,因為軍令傳達不到位的原因,在6月16日那個關鍵的下午,都沒有參戰。

注意,他們是騎兵部隊哦,如果他們及時參戰,纏住對方,創造機會,讓法軍合圍全殲,哪怕是重創普軍,就沒有后來的滑鐵盧之戰了,英、普軍根本沒有合軍的機會,會被各個擊破。

而且由于他性格投機,曾經在波旁王朝任職,對路易十八表現的很熱忱,軍中很多將領很不聽他指揮,除非拿破侖強令執行,比如旺達姆將軍甚至連手都不跟他握。

這使得法軍上下軍令傳達,不能做到及時執行,如臂使指,影響巨大。要知道,在戰場上,瞬間萬變,一點兒差錯都會結局不同。

事實上也是如此,普軍再晚到半個小時,英軍可能就會被擊潰了,英軍和普軍都在戰后感嘆滑鐵盧是他們打的最艱難的戰斗。

拿破侖在此戰被流放后,也對蘇爾特組建的糟糕參謀系統不斷抱怨。

奈伊元帥

3.元帥奈伊:性格暴躁,不聽指揮,匹夫之勇。

作為法軍的先鋒大將,奈伊的性格實在是太暴躁。

拿破侖下達了讓他去合圍普軍,他以對面英軍眾多為借口拒絕。在此前的行軍中,奈伊也是違抗軍令,行進速度遲緩,這時威靈頓的英軍都還沒有到位,如果他的進度及時到位,后面的進展或許不同。

在德隆軍要去合圍普軍時,奈伊脾氣大發,不顧軍令,強烈要求留德隆向他增援,導致德隆遲疑不前。

奈伊前期取得的軍事勝利,是因為他有一位杰出的參謀,瑞士人安托萬·若米尼,后來托萬· 若米尼與拿破侖的參謀長貝爾蒂埃元帥鬧翻,加入了俄軍。

再加上這時法軍上下還不熟悉,奈伊不熟悉他指揮的軍隊和軍官,他們也不熟悉他,在這樣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又沒有參謀的情況下,性格暴躁的奈伊,只會逞匹夫之勇。

在滑鐵盧之戰,他負責指揮法軍左翼,在他的指揮下,法軍騎兵、炮兵、步兵就跟他一樣,只是靠著勇氣往前沖,并沒有看出他有什么協調多兵種作戰的技巧。

他只會在沖鋒失敗后,向敵人大吼:

“過來吧,看一看一個法國元帥是如何死的”。

讓這樣一個人為先鋒,可見拿破侖手下當時能夠獨當一面的元帥實在是捉襟見肘。

4.元帥格魯希:意志薄弱,沒有主見,為人固執,只會執行。

在滑鐵盧之戰前,格魯希是一名中將,他與旺達姆,熱拉爾是一樣的地位。

在追擊普軍時,格魯希被拿破侖提拔為元帥,旺達姆,熱拉爾等軍都受他指揮,僅次于蘇爾特,奈伊。

作為一名騎兵指揮官,格魯希是夠格的,但他沒有指揮騎、步、炮兵等兵種協調作戰的經驗,就只會執行命令,沒有主見。

這一點,在滑鐵盧戰場上害慘了拿破侖。

在滑鐵盧的戰斗打響后,蘇爾特在就給格魯希下了軍令,并且特別強調,要他立即行動,趕在任何普軍出現在他們之間前,與滑鐵盧的法軍匯合。

格魯希并沒有立即行動,而是停下就餐,他們甚至都能聽到隆隆的炮聲。

此時兩地距離14公里,格魯希的當地向導說,他們只要四五個小時就能抵達炮聲響起的地方。

熱拉爾將軍要求向炮響之地,也就是滑鐵盧方向進軍,因為他據理力爭,有些大吵大鬧,

格魯希感到自己被下屬冒犯,拒絕了這個要求。

當熱拉爾將軍和其他軍官討論回去的可能性時,格魯希再次重申,他們的職責是服從拿破侖原來給他的軍令,追擊普軍。

熱拉爾將軍最后希望帶著他自己的步兵和騎兵去滑鐵盧支援時,又被格魯希拒絕,他說他向皇帝許諾過,要集中使用步兵。

就這樣,法軍能在滑鐵盧戰勝的機會,被格魯希一而再,再而三的給扼殺掉。

在滑鐵盧,齊藤的普軍到達時,英軍已經被法軍打到什么程度呢?

當英軍聽到左翼側面的槍聲時,認為戰場上只有法軍有槍騎兵,以為法軍到來了呢,也馬上準備逃命,等他們看到軍服才知道是普軍,可想而知,要是格魯希軍提前普軍到來,英軍會是什么局面?

此后就算格魯希把所率法軍完整不缺的從敵軍包圍圈中帶出,也于事無補了。

格魯希元帥

格魯希對拿破侖的影響,就像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里說的:

“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怯懦,毀掉了最勇敢、最有遠見的人在叱咤風云的二十年間建樹的一切”

四、英、普軍參戰主要將領

1.公爵威靈頓:為人高傲,自信獨斷,勇敢冷靜,稱職高效

威靈頓的個性有些復雜,本人深通兵略,自信獨斷,在戰場上從沒有輸給過法軍,最為人不喜的是他的傲慢,喜歡指摘一切,批判他人。

可他又是一個極為稱職高效的人,勇敢冷靜。

作為指揮官,他能處理好軍事上的一切,包括補給和地形考察,在戰斗中能夠親臨前線,帶領士兵走出困境,打開局面。

在得知拿破侖重返法國后,威靈頓不久就被派到比利時與法軍邊境,重掌在那里的反法同盟軍,他拼命的整頓軍備,考察地形,召集士兵,鼓勵士氣,協調駐地的多國軍隊。

最重要的,是協調好與普軍聯合作戰。

不管是英軍,還是普軍,彼此都深知無法單獨在戰場上正面硬剛法軍。

盡管他性格有些獨特,還是認識到了協調作戰的重要性,前后兩個階段,不管是普軍作戰,英軍支援,還是是英軍作戰,普軍支援,都配合良好。

在法國越過邊境進攻普軍后,威靈頓一邊從容不迫的下達軍令,又幸運的在地圖兵那里及時看到了滑鐵盧的地形圖,提前做了布置。

冥冥之中好像是命數,其實是他的高效和稱職在背后起到作用。

當然,還因為他任命了幾位合格的副官,來幫他建立通暢的參謀和軍需部門,確保了軍令傳達和補給供給。

威靈頓公爵

靠著預先選定的地形和打造的防御工事,以及勇敢冷靜,威靈頓一邊死撐,一邊祈禱,終于等到了普軍來援,成就了自己的蓋世名聲。

2.侯爵布呂歇爾:性格堅韌,圓滑,勇敢多謀

作為與拿破侖多次交手的老將,在萊比錫戰役前,他曾打敗過兩位法軍元帥,萊比錫之戰,布呂歇爾參加了會戰,并在戰后被拿破侖擊敗三次的情況下,最終打敗了寡不敵眾的拿破侖。

不管遇到什么樣的挫折,他都能拍拍身上的灰塵,用他的決心和勇敢,繼續上路,帶給士兵繼續前進的勇氣,被稱為“前進老將軍”。

作為愛國愛的深沉的普魯士人,他在于威靈頓的合作中,毫不自大,順利的與威靈頓達成了合作,在雙方協調作戰中,一直都保持信息通暢。

如果布呂歇爾也是一個性格傲慢而不圓滑的人,很難想象,雙方就誰打主力誰輔助,會不會爭的不可開交?

在與法軍作戰失利后,布呂歇爾及時帶出了主力,并且切割了格魯希與拿破侖的聯系,誤導格魯希,及時派遣齊藤軍團,支援英軍。

戰敗之后不氣餒,尋機再戰,不斷給對手制造麻煩,這是一個堅韌和有經驗老將的表現。

布呂歇爾侯爵

同樣,他也有個好參謀長格奈澤瑙,格奈澤瑙在做好其他戰爭準備的同時,親力親為的把兩軍合作的重要性,告訴了威靈頓,這讓雙方認識到互相合作,才是戰勝法軍的前提,這一點,在戰場上被證明是至關重要的。

可見威靈頓和布呂歇爾的參謀長,與蘇爾特這位法軍參謀長,跟在此戰的作用中形成強烈的對比。

行文到這里,我們可以看一下法、英、普軍主要將領的性格,并且進行對比。

法軍將領的性格容易多犯錯,英、普軍將領的性格讓他們更為穩當,這讓兩軍備戰前,戰役的結果,幾乎都被注定。

之所以說幾乎,是因為戰場總有意外發生,大人物的超常發揮,小人物的意外舉動,都可以影響戰局。

如果拿破侖的關鍵軍令,被執行了哪怕一個,如果拿破侖早點投入預備隊,直沖威靈頓中軍,如果格魯希對熱拉爾的再三要求,采取了任何一個,戰役的結果可能就會不一樣。

但這世上沒有如果,拿破侖在戰后說:

“一場戰役的歷史無異于一場舞會的歷史,有人或許能回想起這場戰役勝負這個大事件的所有小事件,但是沒有人能想起這件事情發生的次序,或者是每個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而這決定了他們完全不同的價值和重要性。”

這些大小事件的順序,也是要人來執行,哪怕是傳令的軍令官,還有不起眼的將軍,而不同的性格又決定了不同的行事風格,比如除了格魯希外,還有那位曾經踟躕不前的德隆。

這樣本來能贏的戰斗,實在讓人輸的不甘心。

就算往事已矣,作為拿破侖的崇拜者,著名詩人拜倫在1823年發表他的詩歌時,仍然心有不甘:

“哦,最血腥、最無用的滑鐵盧!

你證明蠢人也有好運,

一半是錯誤,一半是背叛,鑄成了勝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滑鐵盧的一分鐘
不以成敗論英雄--滑鐵盧戰役
拿破侖人生中最后一戰 他為何會敗
決定命運的時刻:滑鐵盧的一分鐘
滑鐵盧戰役中決定歐洲命運的一分鐘
國足遭逼平很倒霉?這場戰役被絕殺 他連國家都丟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江区| 屯门区| 鄂托克前旗| 饶阳县| 古田县| 茌平县| 平顺县| 锦屏县| 临西县| 荔浦县| 肥乡县| 崇礼县| 南平市| 清苑县| 桐梓县| 科技| 乌兰察布市| 滕州市| 百色市| 岗巴县| 麻栗坡县| 刚察县| 财经| 枣庄市| 襄汾县| 威宁| 卓尼县| 镇安县| 攀枝花市| 邵阳市| 滨海县| 南汇区| 克什克腾旗| 伊宁县| 洛隆县| 娄底市| 建平县| 孟连| 若尔盖县| 孙吴县|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