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授知識, 固然重要。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重視傳授知識,而忽略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能力的開發,已不再適合社會的發展。要實施素質教學,落實發展素質教育的各個環節,必須要發展學生的
智力,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這是社會發展對當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課程,有著它自身的特點。 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應結合其特點,把傳授知識、培養技能和發展學生智力有機結合起來,并作為應當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使學生在掌握英語這個交際工具的同時,獲得最好的智力發展,從而有效地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
智力一般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注意力和創造力等。其中思維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的高低,后天因素占主導地位。良好的智力主要靠后天教育。所謂在教育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智力,就是培養學生運用所掌握的知識技能去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既然智力的中心是思維能力,因此,開發學生的智力首先表現為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而英語教學為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供便利的條件。語言不僅是一種交際工具,而且是一種思維工具。思維在語言的基礎上形成、存在和發展,語言是思維的直接表現。語言活動與思維活動是同時進行的。培養學生用英語交際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交流思想的過程。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來幫助學生掌握使用英語的基本技能與基本技巧。故要培養、發展學生的智力,必須要結合聽說讀寫的訓練。
學語言,要“正確地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是學語言的核心任務。所謂“理解”,就是讀、說能力;所謂“運用”就是寫、聽能力 。因此,聽說讀寫是英語能力的最科學的概括。因為它們本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整體。因此,為培養、發展學生的智力,就要進行聽說讀寫要綜合訓練。
聽力理解是對口頭語言的感知。聽也是理解和吸收口頭信息的重要手段。“聽是攻克英語城堡的突破口”已經成為許多教師和學生的共識。而思維在聽的過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如何才能讓學生集中思維在“聽”呢?——設計適當的材料讓學生對所聽內容進行猜測、估計、想象等積極活動,必須讓學生將“聽”、“思考”和“記憶”三者結合起來。如在“聽能訓練”這環節中,可設計以下步驟:
1.Pre-listening : 目的:引起學生的思考。若學生將聽到一篇介紹地方的文章,先以學生較為熟悉的地方引入:Questions:
A: Do you know how large China is ?
B: What's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
C: What are the main resources in China ?
在學生回答以上問題之后,就可讓學生做下一步(To read the new words ) 。
2. While -listening : 目的:集中注意力,及時作出反映。要求: while listening ,fill in each black with the information you hear:
A: The USA ____ a large part of North America.
B: _____ is to the north of the USA.
3. Post-listening: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each question
according to the text you hear.
三個步驟:聽前根椐給情景及關鍵詞語進行想象、猜測、推測、概括等思維訓練;聽時進行快速記憶,記要點和及時判斷的訓練;聽后進行回憶、分析、概括等能力訓練。
說是一種言語信息的反饋活動。當說話人將內部語言外化為外部語言的時候,思維在這個過程中居于主導地位。在聽說活動中,交際雙方需要不斷集中注意力,通過分析、判斷、聯想和推理等一系列程序認真接收信息,。聽說訓練實際上成為一種思維的訓練、智力的訓練。如學生在聽到對方說:
What a lovely place it is !
他們的思維活動中有不同的反映:
A:I completely agree with you. Besides , I think the people here are very nice.
B: Oh, I don't think so . Look !The roads are so narrow.
通過聽說訓練,可以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觀察力,特別是對事物迅速作出判斷的直覺思維能力;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以及敏捷地把握各情況,迅速形成說話思路的能力;可以培養學生開展聯想、想象和發散思維,靈活、生動、創造性地生成語言信息。
要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具有:猜詞悟意、理解主題、捕捉細節、作出判斷、進行推斷等多方面的能力,必須充分調動他們的聯想、判斷、記憶、歸納、綜合等種種能力的協同作用。有人認為閱讀是一種猜測游戲,有效的推測 必須是邊閱讀邊推測,這就得“口誦心維”,不能“神不守讀”,這樣才能實驗以“知識立意”轉變為“能力立意”。閱讀常以默讀的方式進行,同時,也應重視朗讀的作用。朗讀的過程,是思維的一個過程,在此過程中,大腦一直處于緊張和靈敏狀態,因此,朗讀能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對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大有好處。
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任之一,它在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學生的書面表達中,可以直接反映出學生全面運用知識的能力。如在一篇介紹某農場的學生作文中,出現了以下的錯誤表達:It has been built for five years; The flowers are sold well; They are sold both at home and at abroad. 有另外的學生稍為改動來表達不同的意思:It has been run for a period of five years; The flowes sell well; They are welcom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由學生不同的表達形式可知,在寫作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準確性和嚴密性都能得到鍛煉,也加強了學生和觀察力,記憶力和想象力。
由此可見,在英語教學中發展智力,就必須立足于傳授知識技能,著眼于培養智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