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下面講一下傳統的中醫,它是怎么來完成這個辨證的過程,這個辨證過程跟我們現在的教科書其實是不一樣的。我們現在流行的辨證,就像我們的教科書一樣,它是根據很多很多的癥狀去判斷這個人是屬于肝氣虛還是肺氣實,它其實是在已經混亂的結果當中去尋找它的原因,再做分析。
比如說,我們在中國會這么討論:西醫主要是在治標而不是治本,它處理的都是癥狀,我們中醫是治本的。但是實際上,在我們大學階段學到的東西,其實它治療的還都不是本,它還是在治療一個一個的病的狀態,比如說肝氣淤滯啊、心血瘀堵啊、腎氣虛啊。它還是在治這個標,沒有治本。
而在古代,傳統中醫,所有這些癥狀只是作為一個參考。它首先關注的是人體,每一個人他本來應該是什么么樣的。比如,醫生坐在這里,病人走進來。其實病人一進來,醫生就知道他的神是定的還是震蕩的。如果神的這個部分是混亂的,這個部分就是我們首先要治療的了。
第二個部分,病人一進來,我們在座的每個醫生都可以知道他是不是屬于虛或實。比如他是非常虛弱的,我們就能感覺到他里面的能量是低的,他基本的能量的架構是這樣,那他所有的癥狀都是因為他的能量架構虛而逐漸形成的。所以在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你看到他肺氣有點虛,脾氣也有點不足,腎氣還有點虛,因為肺氣比較虛,所以那里有一些阻塞,有風寒濕,有痰堵在那里。但是這些都是結果不是原因,不是我們要治療的。
人體最基本的能量的方向就是開和闔,所以人虛、能量不夠的時候,當他需要開,比如白天,或者夏天,他能量不夠,開不出來,他開不出來就意味著他的風寒濕就會停在某個地方,或者是表面沒有能量,手會冷,肌肉也沒有能量,或者開出來了,但里面沒能量了,闔不住了,肚子或者腳就會冷。
然后呢,臟東西就會停在里面,會有咳嗽、過敏,或者便秘,或者寒濕停在腸胃產生腹瀉,癥狀看起來完全不同,其實就是這一個問題,因為虛,他轉不開,也闔不住。
剛才說的是一個倒霉蛋,他所有的部分都受到了影響。通常,比如說一天來了十個病人,可能這個人是他皮膚這個部分不能開,對于另外一個人呢可能是血的部分不能開。
我們的三個圓圈,下焦是最里邊的,然后中焦,再是上焦,下焦有能量中焦才會有能量,上焦才會有能量,才會有衛氣。
我在國內感覺到,最近幾年的感冒跟以前的不一樣,很少發現單純的感冒。以前的感冒通常是下焦還有能量,中焦也有能量,只是有一些寒濕的邪氣在表面,所以以前的感冒只要開一下就行了,很簡單,可以撥火罐,可以扎針,可以拍打,可以喝生姜茶,可以跑步,用方子的話,可以用柴胡湯,也可以用桂枝湯,其實只要它的方向是開的,都會好。
如果你還能區別出每一個不同的方法,或者方子,或者是某一個穴位,它在開的細節上有什么不同,那當然是非常好的,但是第一重要的是——你得先知道他現在這個病的本質,身體是需要開還是需要闔。
現在的很多感冒是他下焦或者中焦沒有能量了,然后身體本能就會闔,闔的過程其實是能量往里面收,所以邪氣也在往里邊走。所以重點不在于他是感冒、還是拉肚子、還是癌癥,而是說他現在的能量在哪個階段?
某些很嚴重的病人或者是老年病人在某一個階段,比如因為天的變化,他最近的能量結構的相應變化,他內部有一些能量了,那個時候反而需要開,如果我們認為他很虛去補,可能就錯了。
我們在治療的時候要考慮人體此刻的能量是虛還是實,它需要的方向是開還是闔,還有因為能量的虛實和分布,決定了它能開到中焦肌肉這一層,還是可以開到上焦表面這一層。
有的人他需要開,但他只有這些能量,也有邪氣,依靠他自己的能量,只能開到某個水平,但是如果我們用藥或者用針來幫助他,或者是讓他泡個腳、洗個桑拿,開到了某個更高的水平。或者沒留意,開過了,開過了當然有問題,但是人體需要開,你幫它開,總比錯誤地幫它闔要好得多。
我說這個是因為現在中醫的診斷和治療,在宋以后發展得過于細了,常常容易忽略大方向。就像是我們現在覺得熱,就需要選擇薄衣服,覺得冷就需要選擇厚衣服,但是我們現在考慮這件衣服因為這里有扣子有兜子,而沒有考慮最基本的需求。
所以,當你在判斷大方向的時候,要忘掉所有的中醫叫這個病什么名字,西醫叫它什么名字,有什么癥狀,有什么辨證的分型。
其實所有的疾病只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屬于有能量的階段,很好治。這個階段即使不治它,只讓他好好吃、好好睡、不亂來,或者針、藥沒有弄錯方向,他自己就會好。比如很多慢性病患者,或者是小孩子,他其實有能量,他會出現發燒,有可能是他身體能量正在積攢,在把邪氣排出來,它在打仗。
但是我們現在很多醫生不了解這個背后的原因,尤其是西醫,看見了癥狀,他會說這是個炎癥,要趕緊消炎降溫,輸很多液體,這個治療其實就是一個反方向。醫生要了解此刻病人身體內部的能量格局,什么對它是順,什么對它是逆,醫生其實是不能隨便來決定方向的,必須站在病人的基礎上看他需要什么方向,再幫助他。
到了第二階段,就有各種可能性了,很多病都屬于第二階段,下焦還有一點點能量,中焦比較差。這樣的一種能量格局,在一百個人的身上,會表現出一百種癥狀和一百種五臟啊、氣血啊種種變化,但是這個是基本的。
我們治療的大方向,還是讓他的神安定,然后,告訴他不要再損耗他下焦的方法,小心地吃藥和食物,不要再給中焦添負擔,然后需要一些時間,讓他慢慢地能夠闔,闔到一定時候,他才可能開出去,才可以把臟東西扔出去。至于用什么方法,包括西藥,或者食療,甚至心理治療,只要能讓他神定,然后下焦不再損壞,中焦能慢慢地起來,他就會好。
到第三個階段,爐子里只剩下一點點火星了,就像冬天,房間里只有一個人,沒有亮的燈,也沒有暖氣。身體沒有能量的時候,你再扎針,想把這點點的能量調到哪里去呢?
他已經這樣了,暫時什么都做不了,一不小心就把那一點火星給撲滅了。所以這個階段如果你給他發汗,或者他拉肚子,或者下活血化瘀的藥,就屬于過猶不及。他什么都做不了,他連飯菜都消化不了。這個時候是我們要給他時間,幫他一點一點一點一點地轉起來,就像很小心地把爐子里的火挑起來,然后再可以小心地加細柴火,把爐子重新燒起來。
現在的問題是,大多數的情況下,一個個很累很累的醫生,累到腦袋都不清楚了,再看一個個很累很累的病人,也不去理解醫生到底在說什么,然后三個月,六個月的吃藥,結果癥狀沒有好,然后學生們就在想他到底是肝氣虛,還是腎氣虛,還是心氣虛,吃黨參好,還是當歸好,還是黃芪好……
其實人體只要有能量了,就會好。因為所有的癥狀產生,其實都是邪正斗爭,所有的方向都是人體它有多少能量,它才能產生。
我在上海教中醫課,給那些中醫學院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給想學中醫的人,我常說,中醫其實很簡單,先忘掉那些復雜的東西,就像先搞清楚這個孩子渴還是不渴,要是渴,給他一杯水,要是不渴,讓他去玩。
至于說合谷好,還是太沖好,還是外關好?這些了解了雖然也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你必須知道這些穴位對于這個病人來說是開還是闔,病人他是需要開還是需要闔?所以,當我們有很多很多癥狀的時候,在第一個階段,并不是很嚴重,因為在中醫來看,人體有能量,所以它在打仗。
很多所謂被中醫或者西醫聲稱已經治好的,因為沒有癥狀,我們以為治好了,其實進入了第三個階段。而有時候,病人的癥狀加重了,醫生以為治得不對,其實是他在從第三個階段,在往第二和第一個階段前進。這就是我們一開始講的勢,就是發展的趨勢。我們需要分清楚,他已經走在要回家的路上了,還是說離家越來越遠了?
所以我們看病的時候,這個人進來神很定、思路很清晰,也比較放松,他的下焦還有。我就想,啊,沒問題,他會自己好的,只要我不亂來就可以了。但有時候進來一個人他癥狀很輕微,但是他很強硬,精神也是這樣的,下焦又沒有了,那就要小心,即使是感冒也要小心。其實我們治療的都是殘局,沒有下完的棋,我們要看他還有多少棋是沒有下完的。要看他有沒有車?有沒有炮?還有沒有兵?
所有的治療是基于他本來已經有的資源,我們才可以去做我們想幫助的事。就是剛才講過的內容,只要下焦、中焦有,身體自己就會開,開的時候可能會臉上長包,可能皮膚會過敏,可能會吐痰,可能會喉嚨痛,可能有很多的癥狀,但是其實他正在變好,你需要治的不是這些痛,這些包,這些過敏,這些痰,其實是幫助他完成這個過程。但是,當他吐痰吐得太厲害,過敏太嚴重了,或者太痛的時候,你幫助控制一下,這個叫做“度”。但別忘了大方向,不能被這些癥狀迷惑了。
因為我們醫生只能跟病人待十分鐘,最多一個小時,會給他吃藥,告訴他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但通常,他們出了診所,還是容易按照自己的習慣生活。
比如很多中年男人,他們肚子都很大,他們經商,或者坐辦公室,每天都很累,打很多電話,握很多手,然后要喝酒,還要寫很多文件,到了下午六點鐘的時候,可能腦袋已經不清楚了,或者已經看不清東西了,因為他的神,他的氣都散在外面。然后年齡慢慢增大,他會有高血壓、有高血脂,也會有脾虛、有腎虛、有水腫。
我們知道他需要闔,但是他下了班之后呢,才吃完飯或者還沒有吃飯,他就去跑步機上面跑,或者吃完飯去桑拿,開過頭了,所以很多人就這樣猝死了。所以怎么教他們學會生活中的方向很重要。
做中醫普及的時候,有時候,課下的學生會把你弄暈掉,他會問綠豆好還是紅豆好?跑步好?還是打羽毛球好?靜坐好還是瑜伽好?大家只要了解,所有的運動、所有的生活、所有的內容,其實就兩個方向:開、闔。我們只要告訴他大方向,他可以自己去選擇。
當人體在這樣一個狀態的時候,我們需要小心地讓玻璃杯不要打破,不要再讓里面的水晃出來,讓它慢慢地闔、闔、闔……等下焦有了,他的中焦也開始順利運轉的時候,身體才會從腸子、從子宮、從肌肉、從皮膚排出這些淤積的毒素。在人體的能量沒有讓中下焦運轉正常的時候,我們先去用各種方法通啊泄啊補啊,會效果不好或出現其它的問題。
等到能量漸漸充實到了上焦,然后身體上中下所有的能量都轉通,像一個圓一樣,所有內外的氣脈,都有能量流動,才能把原來停在某處的臟東西轉出去,才可以說真正治好了一個病人。但是,這對醫生來說有難度,因為這不只是醫生單方面能做到的。
那些非常敏感的人,比如練瑜伽的、打坐的、吃素的,或者宗教信仰很強烈的,還有小孩子和身體虛弱的人,他們就像是一個透明的玻璃杯,肌肉也不是很結實,思想也不是很強大,所以,保護自己的力量不大,但是因為非常透明,可以接收到很多信息。
有很大一批被現代心理學界定的病人,其實他們心理沒有病,只是因為他們太敏感,而穩定性不夠。如果他們做一些肌肉的訓練,動態的訓練,幫助他們建立外在的肉體的保護層,這樣,精神的保護層同時也會相應建立,然后打坐或瑜伽,這些能幫助他們能夠分清楚他的想法、情緒和高興不高興這些反應,是自己產生的,還是接受到了外在的某些影響。然后這些病或者心理上的問題很快就會好轉,但是,現在這些人受到過度的中醫、西醫和心理學的診斷和治療,他們陷在“我有病”、“要治療”的概念中。
我下面講最后一點。
我們說了人體能量的格局和正邪斗爭的大方向,關于虛和實、開和闔、順和逆,按照《黃帝內經》的觀點,通過三個方法可以明白這些。
第一個方法呢,通過讀書,通過思考,通過邏輯去分析,望聞問切。
第二種是《黃帝內經》說的,人迎、寸口,或者三部九候,直接去感覺他的能量的象。《黃帝內經》有很多條文,在國內大學里面被認為是唯心主義,就把它給去掉了。
但要學好中醫不能丟掉它,它說得很清楚,醫生需要打坐,打坐的時候,你慢慢訓練,把脈的時候,它說你的心要非常地虛靜,原文是“持脈有道虛靜為保”。那個時候,你像一個鏡子,這個病人有什么問題,不是你想出來的,不是你看到的,它就在那里,你直接知道。
第三個方法,這一段是《黃帝內經·靈樞 九針十二原》。它說,粗心的醫生關心的是有形的身體,那么好的醫生,他會關注人的神;粗心的醫生,會關注這些關節和穴位,經過訓練的醫生,會抓住變化的這個機。我們所說的這些關節,穴位,不能被看做是有形的皮肉筋骨,而是看不見的神和氣、出和入的一個門。所以,我今天講的重點就是這個東西。
謝謝大家!
休息......
2013年一月,雪后,瑞士哥倫比亞預防醫學中心外景。
我們在生態環保旅館后院散步,這家旅館屬于魯道夫.斯坦納基金會管理,里面沒有電視、不提供一次性的牙膏、牙刷、拖鞋等消耗品,提供毛巾,還有一只小小的收音機。
愛動的油麻菜,沒見過他停下來的模樣。
愛靜的Dr Li,到哪兒都坐著。
冬天的納薩泰拉湖
模樣不俊朗的黑水鳥,可能因為太過普通或者數量較多,好像理所應當地被忽略了,在湖邊的水鳥名單里找不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