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包括元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雜劇是戲曲,散曲是詩歌,散曲雖是元代文學主體,但元雜劇的成就遠遠超過散曲。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
真正了解元曲,是在我的高中時期,當時語文課本上有關漢卿的《竇娥冤》節選,也有王實甫的《西廂記》節選,《西廂記》里節選的恰好就是長亭送別,這一經典場景。也許是因為我特別感性,當時就因為一句詞曲,而愛上的整部劇。后來細細讀之,曲詞的華美與優雅,確是我心之所往,讓人喜歡與癡醉。
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酸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西廂記》
只一眼便喜歡。看似簡單的幾句景物描寫,卻把女主人公崔鶯鶯的別離之愁,她所有的柔腸百結,表現得淋漓盡致。表面上是寫景,實際上卻是寫情。深秋的季節,是誰把經霜的楓林染紅了?那總是離人的眼淚。
這是夢一般強烈的感染力,思念真的是一種會呼吸的痛,想著即將別離,連暖溶溶的美酒,都成了相思的淚水。從今往后,只留下冷冷秋風,夢黃昏。
真正的情之所至,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向往。溫暖與柔情,哪個人不渴望?
落紅成陣,風飄萬點正愁人,池塘夢曉,闌檻辭春,蝶粉輕沾飛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塵,系春心情短藕絲長,隔花陰人遠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減了三楚精神。——王實甫《西廂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