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大將,基本都具備一定的步戰能力,但這并不意味著馬軍名將就必定是步戰高手,畢竟術業有專攻,特別是當頂級高手對決時,“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拿自己并不最擅長的領域去和高手決戰,那就是自尋死路。比如,棄步馬戰的雷橫,棄馬步戰的董平,皆難逃被完爆的厄運。
因此,沒有戰績的馬軍將領,大都不是步戰的頂級高手:
大刀關勝、霹靂火秦明、小李廣花榮,均無無戰績支持。
黑旋風李逵:李逵雖然勇猛,但歸根結底他只是一個無腦的屠宰機器,完全不具備一名步戰之神應有的風范。作為一名步戰之神,首先要在江湖對決中能夠戰勝相當級別的高手,其次能在兩軍對壘中可以作為主將應對敵方大將的挑戰。李逵在這兩方面明顯不足,李逵威名的建立完全在于排山倒海的嗜殺,而非與高手過招。
并且李逵在兩軍陣前之所以可以橫行無阻,很大程度上得感謝鮑旭、項充、李袞的無私奉獻。沒有他們幾位的鼎力支持,李逵早就成為刺猬、漏勺,躺在墳堆里很多年了。李逵最多算作小兵克星,跟著其他主將耀武揚威,嚇嚇婦孺。倘若讓李逵自個兒獨擋一面統兵出戰與敵將單挑,恐怕早就死上N回了。
燕青:燕青的能力毋庸置疑,以善于打巧仗而著稱,但以性命相搏并非燕青的長處。燕青是屬于那種善于捕捉敵人破綻并突然給予致命一擊的刺客類型。在燕青看來,能借刀殺人的時候就一定不要親自動手,能用四兩之力解決的問題就一定不要施出全部力氣。
這是燕青成為高手的最大優勢,卻也是讓燕青成為戰神的最大障礙。而且可以很負責任地說,如果梁山可以成為一個帝國,那么燕青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步入政壇,用頭腦來駕馭梁山。沙場,只不過是小乙哥暫時鍍鍍金的階梯,戰神對燕青來說也只是一片毫無誘惑力的浮云!
下面正式排名水滸中的十大步戰之神。
TOP10 病關索楊雄
施公對楊雄的定位是“病關索”,可是當楊雄遇到燕青偷襲時,驟然之間仿佛戰神附體,一招之間便將燕青放倒。那時候的燕青初闖江湖,固然有些青澀,但相撲的技藝已然練成,臨陣比賽的經驗也不缺乏,而且還是以偷襲者身份出現,一招即被楊雄放倒,只能說明楊雄的實力驚人。
楊雄雖是梁山上的主力步將,但步戰單挑的紀錄卻少之又少,個人光環常常被淹沒在眾好漢之中,即使如此取得的戰績也足以讓人刮目相看:與石秀合力步戰速敗祝彪,三敗高太尉時與石秀活捉十節度使中的楊溫,與石秀、宋萬二人戳死遼國副統軍賀重寶,一刀斬殺段五。
TOP9 插翅虎雷橫
雷橫,身兼黑白雙重背景,心有官匪兩種狠毒,登場五十合惡斗劉唐略顯下風,馬戰二十合上風畢勝稍現威風,高唐撿遺漏腰斬高廉完成絕殺,最后因棄步乘馬被司行方三十合斬殺,成為水滸一憾。雷橫,在水滸中被定位為宋系第一步軍大將,排在魯智深、武松、劉唐之后,成為宋江在步兵中最主要的代言人。能在兵多將廣的宋系中嶄露頭角并被委以如此重任,足可見雷橫不俗的步戰能力,是梁山上不容小覷的一位步軍悍將。
TOP8 拼命三郎石秀
石秀并非科班出身,但本領卻是不容小覷:馬上“不低似”大名鼎鼎的天罡遺珠孫立;大名府劫法場救盧俊義展現出足可以媲美李逵的巨大殺傷力;與義兄楊雄合作活捉十大節度使之一的楊溫;聯手楊雄、宋萬二人戳死遼國副統軍賀重寶。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石秀不僅擁有銳不可當的拼命精神和兇猛戰力,而且具有“心雄膽大有機謀”的機靈睿智,使得石秀在基礎不如楊雄深厚,歷練不如雷橫豐富的情況下,后來居上成為梁山中后期最為重要的情報尖兵和沖陣先鋒。
TOP7 赤發鬼劉唐
劉唐是晁天王手下第一步戰高手,且看劉唐步戰戰績:五十余合上風雷橫、活捉濟州團練黃安、刀斬巨靈神沈澤,被宋江當作王牌步戰盧俊義。對于一位未經系統訓練的純粹江湖人,劉唐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戰績,實屬不易。劉唐在技術層面未必一流,但他的拼勁,勇猛都會為他的戰力加分不少,是梁山上名符其實的一員悍將。
用宋江的話來總結劉唐:“大小百十場出戰交鋒,出百死,得一生,未嘗折了銳氣”宋老大能夠很罕見地給予一個步兵將領如此高的評價,就足以說明一切。
TOP6 九紋龍史進
史進,萬里挑一的練武奇材,一入江湖便確立其一流步戰高手的地位:赤松林大戰花和尚,瓦罐寺手刃丘小乙,場場惡斗,場場精彩。特別要注意的是,史進取得這些成績時的年齡只不過18-20歲之間,這就決定了史進在此后水滸的征程里還有極大的上升空間,而其他人則已經基本定格在了出場時的水準。雖然成為馬軍將領的史進少了許多步戰交手的表現機會,但無論如何他都是一位令人望而生畏的步戰悍將。
TOP5 青面獸楊志
楊志一出場,即遭遇到了水滸中的頂級高手林沖,兩人在梁山雪地前的一番虎嘯龍吟的精彩對決,其后,楊志又狹逢了水滸中的陸地巨無霸——花和尚魯智深,雖斗到四五十回合開始轉入下風(楊志自言:剛剛地只敵的他住),但這也足以讓鮮逢對手的職業陸戰高手魯智深驚愕不已。經此兩戰,楊志水滸步戰高手的地位便可確立。也正是有此絕技傍身,楊志才敢只身押送生辰綱于盜匪猖獗的山林中穿梭而無所畏懼。倘若只是尋常高手,即使是秘密押送,焉敢保證沿途不遇勁敵?顯然楊志是自負實力足以應對,此高手之心態。
TOP4 豹子頭林沖
宋朝軍隊以步兵為主,即使在禁軍之中,馬軍也只占少數,這樣的軍隊配比就決定了作為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林沖,必須具備非常高的步戰技藝和步戰水準,否則將很難勝任教授步兵武術的槍棒教頭職位。
從林沖四十多回合平楊志,數合輕取洪教頭的戰績來看,林沖步下作戰能力并不遜于其馬上的輝煌,是一位典型的馬上步下皆屬一流的全能型高手。
林沖之所以力壓楊志成為步戰之神第四位,判斷的依據主要是根據王倫的反映。
眾所周知,王倫一心想將林沖排擠出梁山,當林沖與楊志“正斗到分際”時,若楊志占據上風,王倫完全可以借楊志之手除掉林沖,至少可以確保林沖拿不到投名狀而羞愧離去。王倫及時制止,只能說明林沖此時已處上風,拿到投名狀只是時間問題。若王倫再不出手制止,不但林沖可以理直氣壯地加入梁山,而且他還將失去一個能夠制衡林沖的籌碼。雖然當時王倫身處距離較遠,但從王倫“若留林沖,實形容得我們不濟,不如我做個人情,并留了楊志,與他作敵”的心理獨白來看,王倫對整個形勢及楊志的價值看得清清楚楚。所以王倫的制止,就說明了楊志的下風。以此為據,故將林沖排在了楊志之前。
TOP3 花和尚魯智深
魯智深,有神力,有勇膽,有絕學,生來便是拳打下山猛虎,腳踢出海蛟龍的陸地霸王。魯大師一出世:三拳打死鎮關西,隨手擼翻小霸王,誅金眼虎滅生鐵佛,江湖處處逞英豪;戰鄧元覺,擒方偽帝,沙場縱橫,勇不可擋。最后,悟玄機,成真佛,功德圓滿,是水滸中不折不扣的一位陸地金剛、步戰真神。
TOP2 行者武松
武松,赤手空拳降猛虎,大展神威伏蔣忠,血濺飛云浦,大鬧鴛鴦樓,他的步戰能力有目共睹,毋庸置疑,但問題的焦點在于武松和魯智深究竟誰更勝一籌。
從技術層面上講,科班出身的魯智深可能更優于自學成材的武松,但格斗是技術、體力、智力和拼搏精神的綜合較量。兩人在技術上,魯智深的確有微弱優勢;在力量上也不相上下,魯智深拔過垂楊柳,武松也拋過石墩子,并且能將百獸之王摁在地上動彈不得。
但在臨場應變上,魯智深從最初智誘鎮關西到后來魯莽刺殺賀太守,顯得越來越驕躁,而反觀武松,獅子樓失手后(刀被西門慶踢飛)能夠迅速扭轉戰局,面對史進的失陷能夠沉著應對,顯得愈來愈成熟和穩健。此長而彼消,武松只要戰略戰術應用得當,通過擾亂魯智深心緒,打亂魯智深節奏,消耗魯智深體力的策略,最后取得勝利應不在話下。
而且特別特別關鍵的一點,魯智深在腹中饑餓的情況下,輸于崔道成和丘小乙,而武松在遭受重刑,身負枷鎖的情況下,殺死設伏的刺客、衙役,并一鼓作氣滅了張都監、張團練兩員武將和高手蔣門神。
很顯然,武松有一種在逆境中反而斗志昂揚,愈挫愈勇的精神。說句玩笑話,武松只要能拖到魯智深饑餓,全取勝利就不在話下(武松也完全具備這個能力)。
TOP1 玉麒麟盧俊義
盧俊義無疑是一位全能型選手,他“馬步軍中惟第一”的盛譽絕非浪得虛名。單看他親傳弟子燕青高超的步戰水準,以及放倒李逵便如同三歲孩童的神奇絕技。就可以想象,作為師父的盧俊義在步戰領域是多么的“高處不勝寒”。
想當初為了賺盧員外上山,宋頭領拿出了全部家當,派遣梁山上的頂級高手輪番上陣,擺下車輪陣法鏖斗盧員外。盧員外面對魯智深、武松這等頂級步戰高手以逸待勞的聯手夾擊,毫不懼色,應對得游刃有余。雖然魯、武二人肩負誘敵深入之責,未必使出全力,但若魯、武二人聯手便可拿下盧俊義,又何必大費周章地等到水中再擒盧俊義呢?顯然魯、武二人聯手也不是盧俊義的對手!
雖然魯智深、武松與盧俊義交手不過幾回合,但已經從盧員外勢大力沉,招招奪命的精妙招式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否則,像魯智深、武松這樣驕傲和自負的人怎么可能乖乖地撤下,將步戰之神的尊號白白拱手送人?毫無疑問,盧俊義才是梁山上實至名歸的第一步戰之神。
最后,好想拿匠人工坊這把大馬士革戰斧和李逵的板斧PK一下啊!
微信搜索“匠人工坊”查看其更多原創大馬士革刀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