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按照常規思維或者根據某些常用詞語來表達對某些動物的好惡,比如對狼與狗,狐貍與貓,由于它們有作為人類的家養和被人類看著野生動物的區別,于是人類在說到它們的時候感情色彩就有天壤之別。
狼與狗本是同類。后來狗投降了人類,成了人類的走狗,給人類看看門,守守家,有時還為主人助助威,嚇唬嚇唬弱者。于是深得人類鐘愛,譽為“第一寵物“,享盡榮華富貴。與人類同席吃飯,雖然吃的在桌子下面,但畢竟跟人類同席。這在所有動物中,也就只有狗有此特殊。像雞鴨鵝、豬牛羊都不行。有的狗還帶金項鏈,穿花衣服。總而言之,只有狗能與人類平起平坐,享受榮華富貴。但狼就不同了。人類對狼可以說恨之入骨。你看,人類中最聰明的文人,寫到狼時,全用的是貶義詞。“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狽不堪”、“引狼入室”,還有“殘忍”、“狡猾”、“豺狼行徑”等等。這人類也太偏心。你罵“狼心狗肺”,就只罵狼,偏袒狗。狼的心不好,狗呢,心倒好,只是肺有點問題。呼吸太快了點。所以“狼心狗肺”就只罵狼,沒罵狗。其實狼并無大錯。雖說有狼吃人,但你想想,人的身材、腿腳、臂膀都比狼大得多。人的手里還拿有武器。你人類有這么多優勢,還被狼吃,豈不是活該嗎?
再如狐貍與貓。他們本是近親(我地稱狐貍為“貓狐貍”),后來貓想出了一個巴結人類的妙法,捕鼠。人類最痛恨鼠,誰能捕鼠,誰就是朋友?!拔业臄橙说臄橙司褪俏业呐笥选薄S谑秦埾硎芰耸鈽s。小孩子們親昵地喚之“貓咪”,大人們親昵地喚“妙妙”。吃的是香噴噴的米飯,油瀝瀝的肉食。有誰能想到這里面的不公呢?可那狐貍,就是不會巴結人類,說什么要憑真本事吃飯。于是這人類就恨狐貍,想出各種毒計對付狐貍。可狐貍也不服,也跟人類斗智。有時它放著山上數不清的野雞不吃,卻偏要到人類喂養的雞窩里咬家雞吃,跟人類搞惡作劇。其實這狐貍跟人類并無深仇大恨,從沒聽說有狐貍咬人、吃人的事。但人類就是放不過狐貍。滿口的“狡猾的狐貍”、“老狐貍”、“露了狐貍尾巴”。這狐貍也太委屈。我不狡猾,白送死?我也要生存么。
還有,這人類完全按照自己的是非判斷,把所有動物分成益類、害類。老鼠就因為吃點食物,在人類住的房子里咬咬玩兒,被人類列為第一大害。還有蒼蠅,蚊子,只不過在人類居住的地方唱唱歌,跳跳舞,也被人類深惡痛絕,必欲消滅而后快。相反,那貓頭鷹就因為會捕捕鼠,被人類視為上賓;青蛙就因為吃蟲子,被人類封為功臣。其實青蛙也吃谷子,小缺點,被人類原諒了。還有那蛇,以前因咬人,被列為大敵。后來說它也捕鼠,有功。究竟列為益類,還是害類,目前人類正在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