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今年的春節(jié)過的并不愉快。
往年回家總是大包小包,買好多零食糖果和春節(jié)必備的禮物,甚至還要為父母親買一些平時的常用藥,今年什么也沒買,包括每年都要給父母買的衣物,只想著能給父母多給一點年錢。這并不是說我的父母愛錢,我知道錢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但確實能幫他們一點我所不能及的不時之需。
沒有買衣服,是母親的特意打電話囑咐過的,她在電話中這樣說,給你大和我千萬別買衣服,家里的衣服多的沒地方堆,說不定我們那天沒了,都是燒的貨。她知道,新新的衣服白白燒掉了是多麼的可惜,詳細了一輩子的母親,即使在將來老了也不愿意浪費一寸布頭,盡管她不會知道這些,但在有生之年完全可以阻止兒女們的這份徒勞的孝心。
盡管從心底里不愿承認父母將來某一日離開我們這個事實,但以近八十高齡活在我們那個村子里的人確實實屈指可數(shù),在兒女們眼中,即使父母活到100歲也不上算太老。不承認不意味著不存在,每次回家,看著父親斑白的胡須和母親佝僂瘦小的背影,原本熱熱的心便會慢慢的涼下去。
作為兒女,唯一能做的是,希望能在他們有生之年,讓他們吃好一點,穿暖和一些,所以每次回家,總是無視他們的真實的感受,武斷的胡亂花錢,給他們買來一些在他們自己看來并不實用的東西。比如我給父親買的茶葉,無論花錢多少,每次買來的父親都說沒有味道,而大哥花少量的錢稱來的茶葉父親卻說很有勁,喝過之后精神也會好起來。還有買來的衣服,他們常常將衣服壓在箱子里,只在春節(jié)期間拿出來試穿一下或者撫摸一番,很少在平常日子里穿用。
他們并不是不喜歡穿新衣,也不是買來的衣服不合身,而是他們舍不得穿。每次父親穿我買的新衣服時都說不合身,不是這兒長了,就是那兒欠著,總之渾身的不自在。我在自己一篇叫《舊衣服》的文字中提到過父親告誡過我的一句話:“再破舊的衣服,只要洗干凈了,穿在身上都是新的”,在父親看來,只有舊衣服穿在身上才是合身的。父親幾乎用自虐的方式抵擋著兒女的關(guān)懷和感受著親情的幸福。
不是母親推卻,她說的是實話,買來不穿,與其不賣,盡孝不是盡義務(wù)。衣服不買了,吃的總得要帶點的,雖然父母的胃口越來越小,每頓只吃小半碗,尤其是母親,因為胃痛,看著再好的五谷也沒有食欲。一件事情卻改變了我給父母買零食的愿望。
在年關(guān)將至的街頭轉(zhuǎn)悠,無意中碰見了來市里辦事的四哥,知道我要給父母買點年貨,他立馬勸我不要走形式主義了,他說買了父母也吃不到嘴里。他告訴我一件事,他曾經(jīng)給父親買了一只燒雞,送到老院里,過了幾天再去,才知道父母一點也沒嘗著,雞腿雞脖子雞翅膀都被兩個侄兒和侄女掃蕩一空了。最后連個骨頭都沒見著。你還不如給點錢劃算,他們想吃什么就去附近的鎮(zhèn)上去買。
其實,買不買年貨,年錢都是會要給的,只是,在我們那個地方,年錢都是長輩給晚輩的,用時髦話說就是壓歲錢。父母都是農(nóng)民,一輩子沒有領(lǐng)過工資,好在母親還有一門手藝,手工藝品就成為他們收入的主要來源,雖然這幾年國家實行了農(nóng)村養(yǎng)老保險政策,七十歲以上的農(nóng)民可以每月領(lǐng)到55元的養(yǎng)老保險金,但在這個物價飛速上漲的年景里,這點救助已經(jīng)不夠賣一包腦心通膠囊了。
讓窘迫慣了的父母手里能寬松一點,有點自己支配權(quán)力的閑錢本無可厚非,但我一直覺得,父母舍不得花錢,給了也是白給。直到有一次在電話上我知道母親為了治病將平時積攢下來的麩皮拿去附近的鎮(zhèn)上糶了,才湊足買藥的錢,我才如夢方醒。在一個市場無處不在的社會里的,金錢的威力早已經(jīng)大過一切,這一點在農(nóng)村尤為突出。
給父母不給年錢,不僅是因為習(xí)俗,更是因為擔(dān)心。父母好撿便宜,幾年前村里來了幾個藏族的游醫(yī),懷里揣著一包包包裝精美的藥丸,說這盒藥丸不僅能治療風(fēng)濕病,還能治療骨質(zhì)增生、腰椎間盤突出、老年性癡呆癥,總之,按他們的話來說就是能包治百病,半醒半疑的母親因為聽說他們買一盒送兩盒,三盒一個療程就能見效,于是她便動心了,一次買了九盒,等過年回家我看到時,才知道這種藥丸在城里只有三元錢一盒。而且對骨質(zhì)增生無一點好處。
我曾今在《半月談》上面看到過一篇報道,大意是說農(nóng)村不是消費廢者,隨著城市消費觀念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上升,許多造假者瞄準(zhǔn)了農(nóng)村這個大市場,他們借助監(jiān)管的漏洞,再加上農(nóng)民們辨識能力不強,將大量的假冒偽劣商品傾銷到農(nóng)村,農(nóng)村都快變成偽劣商品的集散地,農(nóng)民們都成了名符其實的消廢者了。這種擔(dān)心并不是沒有道理,我曾經(jīng)在父親的箱柜里看到一包早已經(jīng)過期的奶粉,包裝上面無任何標(biāo)識,配方說明也模糊不清,一看就是假冒產(chǎn)品,父親說這是親戚們送的。
對于送給父母什么禮物,我突然有了新的理解,過節(jié)并不是回家的一個借口,禮物也不是表達孝心的最好方式,真正的孝敬出自內(nèi)心,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這種內(nèi)心的溫情一經(jīng)喚起,你就會隨時抵達父母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