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縣苦竹坪鄉的張家灣村是一個只有300多人的小村莊,因為北邊毗鄰國度級自然維護區八大公山,這里山清水秀,景致很美。然而,正是由于山多、海拔高、地廣人稀,到目前為止這個面積19000多畝的“大”村,甚至沒有一條公路、沒有一所學校。全村60多個孩子上學全體要步行,其中張家灣組和紅魚洞組的孩子,甚至要爬“天梯”。
“天梯上學路”的報道播出以后,在新浪微博上引起了宏大的反應,微博名人鄧飛在看完視頻后用“心驚肉跳”來形容,更有許多網友在微博留言“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任誰都無法想象”、“每每看到這樣的事就恨不能自已變成超人,也好稍微幫幫那些可愛的孩子”??????
張家灣村的孩子們牽動著許多網友的心,那么,孩子們現在的情形如何?到底如何才干輔助到他們,讓他們的上學路稍微平坦、舒適一點?4月10日,新浪湖南結合長沙政法頻道夜線欄目第一時光奔赴現場,探訪天梯上學路的情形。
城市兒童坐校車上學,可是山村兒童卻爬天梯上學,難道這就是城鄉公正嗎?桑植縣苦竹坪鄉的張家灣村的孩子每天爬天梯上學,消息一經報道,隨即引起社會極大關注。兒童每天爬天梯上學令人心驚肉跳,只要一踩空,便墜落幾十米深懸崖。孩子也非常厭惡爬天梯上學,心里有非常強烈的欲望,稱必定要轉變路。
全村不通公路進出山全靠步行
從桑植縣城動身,沿一條約三米寬的水泥盤山公路而上,先要翻過一座幾百米高的大山,再行使三個小時,才到龍潭坪鎮中學,15歲的余啟運和7歲的余欣欣就在這里上學,余家兩年前在學校鄰近租了一間房子,媽媽住在這邊專職照料兄妹兩,而爸爸則須要每周兩頭跑,一邊照料家里兩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一邊要為母子三人送菜米,同時將山上的粽葉背下山來賣。
我們見到余媽媽時,她正在吃力地推進一捆近百斤的粽葉,她告知我們,平時給兄妹兩做飯,等他們上學去了,自己就去捆扎粽葉補助家用。不過最近身材不太好,這些活都不太能做了。
余家租的房子是一間20平米的平房,平時做飯睡覺都在這一間屋子里,媽媽說這樣的房子一年也要1000元租金,“處所不太寬闊,也沒得措施,村里不通公路,只能租人家的屋住。”
老余家的墻壁上,寫著”我要改變家“的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