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稱糖尿病為消渴病,病因分為內因與外因。內因是先天稟賦不足,五臟虛弱,腎陰虧虛,這是發病的基礎。外因有飲食不節,過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食物損傷脾胃,積熱內蘊,化燥傷津發為消渴。形體肥胖,情志失調,房勞過度,外感六淫等均可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屬于終身性疾病,關鍵在養,其次才是治,即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如養生無道,卻病無術,則不能“盡終天年,度百歲而去”。
調情志避緊張
中醫講心主神明。養生學則認為“一切病皆生于心,心神安泰,病從何生,凡心動則火起,外邪斯入”。
請忌戒暴怒。又有云“百病皆生于火”,“百病皆生于氣,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故調情志,和喜怒是廣大糖尿病患者科學養生中值得注意的問題。
調飲食慎肥甘
飲食調養是防治糖尿病成功與否的關鍵。養生學非常重視脾胃功能。脾為后天之本,“脾能母養余臟,養生學謂之黃婆,脾胃全固,百病不生”。故飲食不可太冷太熱;不可過饑過飽,五谷雜糧為宜,瓜、菜、豆、奶、魚、肉、蛋;定時定量有規律,忌食肥甘厚味辛辣食品。本病的病位在肺、脾、腎,故對五味不宜過食,過則傷其五臟:咸入腎,過咸則傷腎;甘入脾,過甘反傷脾易致消渴;過辛則傷肺胃;多苦食則氣抑,多酸食則氣結。總之,人生均以胃氣為主,節飲食則中氣不滯而下泄,胃塞脾運化亦受傷。所以養脾即養氣,養氣為養生之要也。此外,起居要有規律,勞逸適度,貴在堅持。
水果與飲茶
重癥糖尿病禁食水果以防血糖升高,輕型糖尿病或血糖控制很滿意的可以少吃一點,適當減少一點主食。
睡前不宜飲濃茶,因飲濃茶可使大腦興奮導致失眠,有記載泡茶宜用溫開水或冷開水,不宜用滾開熱水泡茶,因茶中含有較理想的降糖物質及豐富的維生素,沸開水易破壞這些有益物質,故勿用沸開水泡茶。
戒酒戒煙
煙中有煙堿,煙堿可使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可使血管痙攣,末梢血運不好易誘發糖尿病肢端壞疽或使已經有壞疽者病情加重易致殘。
糖尿病患者也不宜飲酒,嗜酒無度,積熱內蘊,酒毒上攻,虛火灼肺,化熱傷津發為消渴;嗜酒無度更傷肝腎,日久刺激、損傷脾胃,故縱酒者日久則外不得自然呼吸之氣、內不得真元攝拿之氣,而終致氣衰而亡。現代醫學認為,酒精易致肝中毒,肝為糖代謝重要臟器,肝臟受損,糖代謝更加紊亂,血糖升高;酒精能消耗肝糖原的貯存、抑制糖異生,可促進優降糖等藥物的低血糖反應;經常飲酒可加重動脈硬化、血脂升高,促進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生。如遇有親朋好友聚會,建議飲少量低度啤酒助興。
糖尿病人服藥注意事項
①注意預防低血糖。
②服中藥也不能隨意停用降糖藥(早期輕度血糖升高的肥胖者,飲食控制加服中藥者例外)。
③老年糖尿病人服補藥要注意,補腎補血應勿忘顧護脾胃。因老人脾胃呆滯,滋膩之品易導致脾胃運化不利。
④服攻下藥時禁峻猛、防傷正。糖尿病患者常有便秘情況,尤其是老人津液漸枯,虛不受攻。可緩下,如腸燥便結日久,可扶脾制肝以消滿,或滋陰潤燥以增水行舟,切忌苦寒峻下或破氣攻堅之品以防傷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