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登陸——麥克阿瑟一生的終極豪賭
1950年6月年朝鮮戰爭爆發以后,裝備相對精良的北朝人民軍勢如破竹,打得李承晚的偽軍抱頭鼠竄,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出兵干預,想不到還是抵擋不住老金的人民軍,以致都被壓縮在一塊窄小的地帶,如果釜山再守不住的話,全體就要跑到海里洗咸水澡了。
為此老金發動了“釜山戰役”,老金自己也知道此戰役的重要性,知道此仗如果不能速戰速決的話,那么后果就會很嚴重。可這時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更清楚自己的處境,所以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人民軍由于經過了幾個月的戰爭,兵員和武器裝備沒有得到了充滿的補充,補給線和后方基地也受到美空軍的轟炸,底氣也漸漸不足了,所以人民軍整體的戰斗力不如戰爭剛爆發時的勢頭。可是老金還不知道,美遠東司令麥克阿瑟已開始策劃對人民軍一次服毀滅性的打擊。
老麥在當時已到了人生古來稀的年紀,二戰時老麥曾經在東南亞給小鬼子趕跑,后還回來時采取 “蛙跳戰術”報了雪仇,出盡了風頭,被任命為“遠東司令”駐軍日本,此老鳥就支持向朝鮮派兵和阻止解放軍解放臺灣。
老麥的計劃是這樣的:在朝鮮半島的蜂腰部位仁川實施登陸作戰,因為仁川離漢城僅40公里,只要登陸一旦成功便可以實施迂回到敵人攻擊人民軍的側后,切繼人民軍與后方的聯系,配合釜山的聯合國軍對人民軍進行強有力的打擊。
當老麥將此計劃宣布以后,手下的將領們都以為老麥得了老年癡呆癥。海軍認為仁川有世界上最大落差的潮汐,落差達幾十英尺,而形成的寬達24公里的淤泥。這那里是登陸作戰,竟直和送死無疑。而陸軍擔心的是,登陸以后釜山沃克指揮的美第八集團軍能不能沖出防御圈與登陸部隊對人民軍進行夾攻,因為此時的第八集團軍,還艱難死抵抗人民軍的進攻。
針對這兩個問題,老麥指出,因為仁川是最不適合進行登陸作戰,所以這里的防守也會相對薄弱。只要登陸一成功,人民軍必然要抽出部隊和登陸部隊作戰,這樣第八集團軍就可以利用將機會變被動為主動。同時他還列舉了其他戰例,為這次作戰將取得勝利作依據。最后,大家同意了他的意見。
當然,老麥心里也清楚,這也是在賭他以后的前途以及曾經取得的榮譽。
為了迷惑人民軍,美空軍對群山港50公里內的范圍進行了猛烈的轟炸,擺出要在此地登陸的架勢。1950年9月15日凌晨,仁川登陸開始實施。老麥親自坐鎮旗艦 “麥金萊山”號指揮了這次行動。
首先對仁川港外的月尾島進行毀滅性的打擊,在不足45分鐘的時間內,就把2845發炮彈傾瀉在月尾島上,整個月尾島的土都給翻了一遍。占領此島后,海水開始退潮,軍艦撤出外海。他指揮所有的艦載機全部出動,不間斷地轟炸仁川40公里內的范圍,特別是公路,以阻擋人民軍的增援部隊。
下午三點,第一名美軍士兵登上了仁川,隨即,美軍全部占領仁川城。緊接著, 1.8萬多名美軍陸戰隊員和幾十輛坦克,在仁川上岸。在整個仁川登陸作戰中,美軍傷亡203人,朝鮮人民軍傷亡和被俘人員共有1594人。
仁川港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海港之一,并且有二十多公里的淤泥,非常不適合進行登陸作戰。人民軍也因為如此才放松對該地區的防守,如果當時人民軍能夠防守至退潮,那么美軍的后續部隊接不上,那么此行動就只能失敗告終。無奈防守的人民軍力量薄弱,無法抵御美海陸空的立體進攻。
老麥這一次又成了贏家,經過這次次行動以后,老麥的名號更加響亮,朝鮮戰爭中的聯合國軍由偽勢轉為優勢。登陸后的第二天,老麥在記者的面前做了一次秀,親自前往前線給一名上校授勛章。
單從戰例來說,此戰役為非常成功的登陸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