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偏方集錦——心腦血管篇

()、高血壓

1、治高血壓偏方。

A、買白礬面5斤,做一個枕頭形狀,患者每天枕半個小時。高血壓嚴重的可適當增加一些時間。枕幾天檢測一次血壓,以免降得太快。

(獻方人說他的婆婆得高血壓40多年,枕一個星期就好了。)

藥理:一些中醫用白礬治療高血壓癥。而有些高血壓患者,經常伴有血脂高。降低血脂,讓血管通暢,則對降低血壓也有功效。

提示:偏方治病要因人而宜。高血壓患者,在初期使用偏方時,也要堅持用藥,以免對身體造成不別要的傷害。

B、精選山里紅3斤,生地1兩,白糖適量。將山里紅洗凈去籽,與生地一起放在不銹鋼鍋里煮爛,然后加入適量白糖煮熟。晾涼后放在冰箱內儲存。每天不計時服用。以上為一付。輕者一付見效,重者需3付。

藥理:山里紅是治療高血壓的良藥。中醫學認為,山里紅能擴張冠狀動脈、舒張血管、增加血流量,可改善心臟活力,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降脂、降血壓、強心、抗心律不齊等作用。生地清熱生津。兩藥都對治療高血壓有一定作用。

提示:生地可煎汁后與山里紅混合,放在鍋里煮。服此方時,先不能停降壓藥。

2、五味菊花湯:菊花、山楂、葛根、決明子、芹菜。煎湯喝,減壓降壓、降脂、明目、養心、補肝腎,餐前半小時飲用。

3、治高血壓頭痛。當歸5克,川芎3克,白芷5克,羌活5克,防風5克,菊花2克,蔓荊子5克,麥冬5克,獨活5克,黃芩5克(酒炒過),細辛3克,甘草2克。水煎服,日1—2劑,5天為一個療程。

4、治高血壓。葛根、丹參等比例研成面,混勻裝瓶,每天早飯前、晚飯后各服一湯勺(調羹勺)。(獻方人用此方半個月治好了高血壓,還能降血脂。)

5、降血脂。將紫色元蔥一頭掰成瓣后,攪成汁。血脂高的患者,每天喝一頭元蔥攪成的汁,可降血脂。一周就能見到明顯的效果。

6、降血壓。將3兩芹菜去葉,攪成汁。每天喝3兩芹菜汁,飯前、飯后均可。

7、治高血脂癥。金橘2枚洗凈壓扁,山楂30克(干品15克)去核切片,放保溫杯中,加沸水沖泡加蓋悶三五分鐘后代茶飲。

8、治高血壓。將三朵木耳放在米醋里泡,待木耳發起來后,在晚上睡覺前,將木耳吃掉(醋不用喝)。堅持10—20天,血壓就會穩定在正常值。

藥理:醋,可以軟化血管。木耳,清道夫,可清除血管壁雜物。血管暢通了,血壓就會穩定在正常值。

提示:木耳,最好野生純木耳。醋,一定要選用米醋,不能用陳醋。

如果早晨有時間,高血壓患者,最好在早飯后,也吃3朵泡了米醋的木耳。

9、高血壓食療7方:

A、芹菜粥;

B、菊花粥;

C、綠豆海帶粥;

D、醋泡花生米,浸泡5日后食用,每天早晨吃10—15粒,有降壓、止血、降低膽固醇作用;

E、糖醋蒜,浸泡一個月以上的糖醋蒜,每天吃6瓣蒜并飲醋汁20毫升,連服用一個月,適用于頑固性高血壓;

F、何首烏大棗粥,何首烏60克加水煎成濃汁,去渣后加粳米100克,大棗3—5枚,冰糖適量,煮粥,早晚服用,有補肝腎、益精血、烏發、降血壓之功效;

G、胡蘿卜汁,每天1000毫升,分2次服用。

10、治高血脂:芹菜籽1兩,用紗布包好,放2.5公斤水煎湯,早、中、晚各喝一杯,堅持一段時間,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果在喝此水的同時,在早晚各食生蒜一頭,效果會更好。

11、降壓食療方:

A、海帶薏仁蛋湯:海帶30克、薏仁30克、雞蛋一個,鹽、食用油、味精、胡椒粉適量。做法:海帶切條,薏仁洗凈,用高壓鍋將海帶、薏仁燉至極爛,連湯備用。鐵鍋置旺火上,放入食用油,將雞蛋炒熟,將海帶、薏仁連湯倒入,加鹽、胡椒粉適量,燉煮片刻,起鍋時加味精,即可服食。

B、檸檬馬踢湯:檸檬一個,馬蹄10個。做法:水煮,可食可飲,常服有效。

C、黑木耳柿餅:黑木耳6克、柿餅50克、冰糖少許。做法:加水共煮至爛,此方為一日用量,久食有效。

D、茭白芹菜湯:鮮茭白100克、芹菜50可。做法:水煎,早晚各服一次。功效:清熱、降壓、潤腸、治高血壓、心胸煩熱、便秘。

12、治高血壓、大便秘結:飯前空腹時用溫水沖服蜂蜜半杯,每日一至二次。長期服用效果更加。

13、治高血:每天早飯或晚飯后吃一根西芹。連續吃一段時間,會收到很好的降壓效果。如果能堅持常年吃,還能有效降低血黏度。

14、治療高血壓頭暈:取鮮蘿卜汁150毫升,加紅糖50克調勻,溫開水送服。日2次,每次100克。糖尿病患者忌服。

15、動脈硬化食療方。動脈硬化屬中醫“痰癥”、“心悸”、“眩暈”等病癥范疇。中醫認為主要由飲食不當、情志過激或脾腎不足所致。臨床可變為肝腎不足、痰淤阻滯、陰虛火旺、脾氣虛弱等癥型。以下食療方對動脈硬化有效:

A、苦瓜汁降膽固醇。用摖絲器將苦瓜摖碎,用濾茶網或紗布在杯中擠出苦瓜汁。加入半杯水,水量可以自由調節。如果怕太苦,可以加入檸檬汁或蘋果泥調節口味。每天喝半杯到一杯即可。

B、小白菜燉豆腐。降血壓。

16、治療血粘度高、血脂高、血糖高。

A、治療血液黏稠度高:1斤生姜洗凈涼干,切薄片(如信封紙厚),裝在大口瓶內,放0.5斤冰糖,倒入1斤白醋(一定要米醋,不要勾兌醋),白醋沒過姜面,將瓶口封死。8天后開始食用,早空腹吃5—8片姜,喝一小勺醋。(不可晚上吃姜,“早上吃姜如人參,晚上吃姜賽砒霜”。)日吃一次,一定要堅持吃完。吃完后到醫院查一下血,一般都會降下來,如果降到正常范圍內,可停服。如沒降到正常范圍,只要是下降了,就繼續如法炮制再吃1斤姜。姜是保健蔬菜,有的人一年四季早上空腹吃生姜,不僅降血黏,預防感冒,殺病毒,促使血液循環,對身體非常有好處。長期吃姜會有口干、愛出汗的現象,這不要緊,每天喝一點蜂蜜就行了。

B、治療血脂高:1斤花生米放大口瓶中,再放入0.5斤醋,沒過花生米,瓶口封死,7天后食用。晚臨睡覺前或早空腹吃10—15粒。降血脂又減肥,可長食。

C、治療血糖高:1個洋蔥切碎放大口瓶中,倒入純正紅葡萄酒,洋蔥一半酒一半的比例,多點少點沒關系。將口封好,3日后食用。中午和晚上各喝一兩,吃洋蔥。酒喝完時,洋蔥亦要吃完。連續服用半年以上。洋蔥是保健蔬菜,葡萄酒是保健用酒,長期食用有百利而無一害。此方還治療關節疼痛,常食有特效。

17、治高血壓。

A、用10個芹菜根、5個紅棗,用水煎服。只要渴了就喝這種水。每天查一次血壓,連服幾個月,不吃降壓藥,血壓也能平穩。

B、干苞米須子2兩煎水喝,日服3次,連服一個月以上,血壓就能降下來。

(二)低血壓

1、治低血壓:黨參10克、枸杞10克、黃芪30克、陳皮15克、阿膠15克、生地20克、升麻3克、防風6克、炙甘草6克、五味子12克,水煎,早晚服。一般患者服1—2個療程即可治愈。

2、治低血壓:補中益氣丸、葡萄酒、人參、雞蛋糕、太子參。分三步服:第一步,補中益氣丸按說明書吃一個月。第二步,葡萄酒泡人參,泡一周左右。患者每天喝2次,一次喝半杯左右,喝一個月。第三步,蒸雞蛋糕時,加一定量切碎的太子參,每天吃一點,保證吃一個月。

3、治慢性低血壓:

A、人參10克 ,麥冬15克,五味子8克,桂枝5克,日1劑,水煎服,10 天為一個療程。

B、將鹿茸研成粉,每天取0.5克鹿茸粉與2個雞蛋混在一起,蒸雞蛋糕吃。7天一療程,吃3個療程。在此期間,患者每星期量一次血壓。

C、烏雞肉250克,當歸30克,川芎5克,鹽2克。以上4樣為一劑,放在一起燉著吃。其中,2克鹽可放可不放。每天一劑,吃肉喝湯。一般3個星期見效。

(注:該方治療老年低血壓效果好,特別是因虧氣、虧血引起的老年低血壓更好。)

藥理:烏雞肉、當歸、川芎、,都是補氣補血的良藥。老年人容易血氣兩虧,進而導致血壓低、迷糊。所以,可試用處方C。而鹿茸能“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所以,鹿茸與有營養的雞蛋一起,可以從根本上改善低血壓癥狀。人參、太子參等藥材,對改善人體機能有很好的療效。

4、治低血壓偏方:

A:黨參20克,麥冬12克,五味子10克,水煎,分2次服用。日1劑。早晚空腹服用。2周為一療程。

B:甘草、肉桂、桂枝各15克,五味子25克,水煎,早晚分2次服用,一周為一療程。當血壓回升,癥狀消失后,繼續服4日,以鞏固療效。

(三)冠心病

1、治冠性病方:據洪昭光教授介紹:500克黑木耳(最好野生),分成650份,每份加5個大棗,3大塊姜片,50克瘦豬肉,味精和鹽少許,放6碗水,用文火煮成2碗水,每天睡前空腹喝一碗。效果非常好。

2、治心臟病偏方:木鱉子104克,二丑(爬山虎籽)36克,白胡椒(古月)6克。

將三味藥研碎,用白雞蛋清攪拌。攪拌好后,將其放在白紙上。白紙外面,用塑料布包好,敷在患者腳脖子后邊,然后用繩子扎緊。男性患者,敷在左腳脖;女性患者,敷在右腳脖。連敷12個小時后,心臟病就會治好。

藥理:此方,是一種經絡療法。通過將方中藥物敷于患者穴位,打通經絡,消除病癥。

木鱉子,有消腫散結的功效,可散開心血管內的淤物。二丑,即巴山虎籽,它可疏通血管。白胡椒,有散寒功能,可打通血脈。所以,三者在治療此病上,都有其各自功效。

提示:白雞蛋蛋清,必須是白雞下的白皮蛋。使用此方,100天之內,夫妻之間不能行房事,而且,患者不能吃梨。

3、治冠心病偏方:(可治心肌供血不足、胸悶、氣短)采超陰面的楊樹葉子,采集的片數必須是7的倍數,如7片、14片、21片……病情嚴重的用21片;病情輕微的用7片。片數越多藥效月濃。采回來后,用清水洗凈,放在鍋內煮水喝。每天喝3兩的杯一杯,一個月后見效。每次喝時,都要取新鮮的楊樹葉子。

藥理:一般的冠心病患者,都是因為冠狀動脈堵塞造成的。陰面的楊樹葉子,因不受陽光輻射,含一些苦性成分,可以疏通心臟冠狀動脈。所以,楊樹葉子可以治療冠心病引起的頭暈、胸悶、氣短等病。

提示:楊樹葉煮水,喝起來非常苦。但患者每次也不能多喝,一般三兩的杯子,每天喝一次,一次只能喝一杯。

4、治療冠性病方:

A、元胡3兩、三七3兩、地龍3兩、降香1兩、丹參4兩、1.6斤蜂蜜。五種藥研成面,將蜂蜜倒鍋里燒開,待蜂蜜凉溫后,將藥面倒入,攪勻。分成70丸,每天早飯前一丸,晚飯后一丸。輕者2付痊愈(140丸),重者4—6付痊愈(此方經過實踐,其效果不錯)。

B、山楂10—15克,煎水每日一劑;

C、淫羊藿20克,煎水每日一付;

D、黃芪20克,桂枝、赤芍各10克,全當歸、黨參、金掛漏各15克,細辛、沉香各5克,薤白12克,丹參30克。水煎,日一劑,分2次飯后服;

E、虻蟲12克,陳皮12克。如氣虛加黨參15克,陰虛加玉竹12克,水煎,日一劑,分2次飯后服。

5、治心冷驗方:高麗參5克,川芎20克,丹參15克,細辛5克,薤白20克,蘇葉15克,炮附子5克,生姜10—15克,蔥白(1寸長)7根,水煎服。服時放紅糖20克左右。服下后發汗,幾天即可見效。另:還可以常年吃海帶,也有功效。

6、治心絞痛:黨參20克,茯苓、山藥、丹參各15克,郁金12克,白術、桂枝、薤白、五靈脂、山楂、六神曲、麥芽各10克,炙甘草6克,大棗3枚,每日一劑,水煎服,15天為一個療程。適用于飯后心絞痛的防治。

7、治冠心病偏方:靈芝30克切片焙干,黃豆90克炒熟,各研成細粉混勻,日服3次,每次9—15克,開水沖服。

8、治心絞痛偏方:沖服三七粉,每次6克,日1次。

9、治心肌炎偏方:(也可治心律不齊)將鹿血和糧食酒按1﹕1的比例配好。患者早晚各喝一口。喝的時候先搖勻再喝,一般患者喝1個月就會見效。

藥理:鹿血,甘溫,能補虛弱、理血脈、散寒邪、止疼痛。每餐喝一小口酒,可促進血液循環。鹿血酒,一直是心血管疾病的最佳滋補品。血壓高的患者,不適合服用此方。常服此方還能治療風濕病。

10、治心腦血管病偏方:(此方可治療腦供血不足、心絞痛、心肌缺氧、心肌炎、腦血栓后遺癥)每天取一小捏刺五加籽洗凈,放在開水里泡茶喝。此方不限量,不限次數。病情輕微的一周見效,病情較重的一月見效。

藥理:刺五加籽內含黃銅素。這種黃銅素,主要作用可以清洗血管堵塞,還有軟化血管的功效。常用此方,有病可治,無病可防。

提示:刺五加籽泡水喝,有一股說不清的味道,因此,不要加糖等其它作料來調整味道。因供血問題引起的惡心、反胃患者,也可服用此方。另外,愛喝酒的人,也可用刺五加籽泡酒喝,用來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11、治心腦血管病偏方:(治療高血壓、高血脂效果更好)丹參15—20克、白菊花15克、銀杏葉20克、苦丁茶每次放一根。

將前三樣混在一起泡水喝。患者每次像喝茶一樣,取出一些,放在茶杯里,然后再放一根苦丁茶。只要渴了,就喝此水。

遺傳性高血壓患者,半個月左右見效。可以常喝,因為此方對身體有百利而無一害。

此方經過親自驗證,確實好使。

藥理:丹參,有擴張血管的功效。白菊花,可平肝、減陽、降壓、安神;銀杏葉,有軟化血管的功效;苦丁茶,可祛火。

所以,這四樣加在一起,正好可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特別對高血壓、高血脂,有對癥功效。

提示:腦出血后遺癥患者,最好不要使用此方。如果想用,必須得恢復半年以后才可以。

注:凡是用此方的患者,高血壓都好了。

12、治風濕性心臟病慢性心力衰竭偏方:車前子20克,人參5克,炒棗仁20克,水煎代茶飲,每日一劑,30天為一個療程。

13、治心臟病偏方:將香瓜子粉研成末后,與烏雞蛋拌在一起,可炒著吃,也可以生吃下去。用量自行掌握,日1次。

14、防治心腦血管疾病,降低膽固醇:黑芝麻用水洗凈,曬干,用小火炒熟,放入粉碎機里打細,倒入玻璃瓶內擰緊瓶蓋,置于陰涼干燥處,可長期保存口服,每次3—4勺,日3次,病情輕者連續食用兩個月就可以見效。

15、心血管病人應多吃茄子:茄子具有清熱、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祛風、通絡等功能,藥用價值較高。茄子又叫“昆侖紫瓜”,性味甘寒,入脾、胃、大腸經。中醫認為,茄子對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癥,具有輔助治療作用。常吃茄子還可預防腦中風和視網膜出血。由于茄子性涼,肺寒常咳者要少吃。

16、山楂益母茶治冠心病:山楂30克,益母草10克,綠茶5克,共置杯中,沸水沖沏,每日代茶飲,上下午各一杯。

17、治心絞痛、心律不齊方:每天早晨用四個生核桃仁切碎和一個生雞蛋攪勻,蒸熟后空腹吃下。連吃一段時間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18、治心涼偏方:一湯勺香油、一湯勺蜂蜜、三四滴醋。以上三樣合在一起,溫開水沖服。

一般,沖少半碗就可以了。每天早晨空腹喝此水。

喝此水后,排便會出沫子,這說明風氣往外出。如果沒沫子了,就等于病好了。治療此病,大約得一個月。

此方,適用于心里有風氣、總是感覺心里涼的患者

19、高膽固醇血癥:取決明子50克,水煎分2次服。極少數患者服藥后出現腹脹、腹瀉與惡心,多見于用藥初期,可自行消失,均不影響繼續治療。

20、高血壓:取生決明子10—20克,清水洗凈,放入茶杯中,倒入熱水浸泡20分鐘,代茶飲,每日2次。

21、治療冠性病方:玉米粉、粳米各適量。將玉米粉加適量水調和,將粳米粥煮沸后,放入玉米粉同煮為粥,早晚服用。具有降脂、降壓作用。

22、三花鯉魚心能治冠心病:每天吃一個三花鯉魚的心,連吃三天為一個療程,一般吃三個療程就可治愈冠心病。每天早上起來后,將新鮮的三花鯉魚洗凈,去掉魚鰓,從魚鰓處往下一摳,就能看到一個略微發白的魚心。將魚心取出放嘴里,用溫水送服。很多人用了這個偏方,冠心病都好了。(三花鯉魚就是三道鱗魚)

23、雞蛋米醋治心絞痛:雞蛋1個,米醋60毫升,紅糖適量。將雞蛋打入碗內,加入米醋、紅糖調勻后飲用,日1—2劑。此方有行氣活血、化瘀通絡的功效。適用于氣滯血瘀型心絞痛,表現為陣發性心胸刺痛,胸悶氣短等癥狀。

24、治心悸失眠方法:取仙人掌2兩,搗爛取汁,加白糖適量,用開水沖服,每日兩次,堅持數日后可治愈。注:祖傳秘方。

(四)腦血栓后遺癥

1、治腦血栓后遺癥偏方:黑木耳7克,生姜10片。每天早晨用冷水將黑木耳浸泡10分鐘,洗凈雜質,和切好的生姜片放在茶杯里用開水沏,待稍涼后隨渴隨喝。杯里的水飲完后,繼續倒入開水沏泡。每天做晚飯時,將當天的黑木耳炒菜或做湯吃掉。堅持數月可見效。

2、治血栓性脈管炎偏方:丹參、玄參、金銀花各30克,當歸2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3、治腦供血不足偏方:地龍、水蛭、蜈蚣、川芎。上述4種藥按相同的比例,研成末。患者每日服3次,直至治好為止。(此方屢用屢效,是祖傳秘方。)

4、治腦血栓腦梗塞方:黑木耳10克,瘦肉150克(豬、牛、羊肉均可),生姜3片,大棗5個,用6小碗水,放沙鍋中煮20分鐘后,加入少許食鹽,不要再加其它調料,日服一次,吃肉喝湯。一般患者服用4—5天即愈。

5、治療動脈硬化方:

A、銀杏葉6—12克(一天量),水煎后,每天分3次服下,效果很好。

B、黑木耳適量,溫水泡開洗凈。將蔥、蒜切片,鍋內放少許豆油,將蔥、蒜放入鍋內翻炒一會兒,放入黑木耳,再加食鹽少許,炒熟即可長期食用。獻方人吃了3年,動脈硬化已經好了,經檢查動脈硬化沒了。

C、將發好的牛蹄筋和泡好的銀耳,放在高壓鍋內煮成糊,每天早起空腹吃一碗,連吃一段時間,會收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此方經個人體驗,效果非常好,體驗者說,她經常頭暈,經檢查是動脈硬化引起的,她堅持吃了一個月,什么癥狀都沒有了。

6、治腦血栓:蜂蜜、米醋、黃酒各一勺,加入適量水調勻,每日早飯前空腹飲。此方可軟化血管,預防心腦血管病,可長期服用。

7、治腦中風后遺癥偏方:每日服用酸棗仁25克,患者像泡茶一樣泡水喝。待酸棗仁沒味后,患者可將酸棗仁吃掉。

藥理:酸棗仁,味酸,無毒。《本草匯言》中記載,酸棗仁,可安平氣血。腦中風及20日后見效。還可以加一個輔助治療方:患者每日喝1兩生芹菜汁,輕者喝半個月,重者喝一個月。在此期間,患者忌吃羊肉、鴨血。

二、肝臟篇

(一)肝病

1、治肝虛目暗:蘇子適量,研細末,和蜜為丸,如黃豆大,每日服2—3次,每次服10—20丸,飯后米湯送服。

2、脂 肪 肝 怎 樣 防 治:

輕度脂肪肝:脂肪占肝的30—50%,可治愈。

A、嚴格控制飲食。

B、扎實運動。

C、吃保健品不可取。

3、中度和重度脂肪肝:50—70%;70%以上。

A、控制飲食。

B、通過正規醫院進行相應的治療。

脂肪肝的檢查:常用B超檢查(或三維)

脂肪肝的演變:脂肪肝——脂肪肝纖維化——肝硬化——脂肪肝癌。

脂肪附著在肝上,就是脂肪肝,溶在血液里,就是血稠,附著在血管壁上,就是高血壓,附著在心血管,就是冠心病。易引起腦溢血、糖尿病等。有家族脂肪肝病史的,易患脂肪肝和心、腦血管疾病。

肥胖與脂肪肝密切:

身高減105等于公斤體重:體重超20%為超重;超20—30%為輕度肥胖;超30—50%為中度肥胖;超50—70%為重度肥胖。

腰圍與肥胖:男:85cm = 2.8尺;女:80cm = 2.5尺

科學減肥:營養不良也會得脂肪肝。

如何治療脂肪肝:轉氨梅高100—150時,不用特別治療。治療時不能亂用藥。

飲食:低糖、低脂肪、低熱量,高纖維。飯食粗糙一些,常吃帶殼糧食。吃飯的速度要慢,滿足身體基本需求就好,不要吃得過飽,餓了再吃,定量、定份量吃最好。

鍛練:每天1.5小時,每周3—5次以上,每日二次,每次微出汗為止(中年以上),年輕人可加大運動量。

4、治療脂肪肝偏方:茵陳50克、大棗十幾個(干的),以上為一付,二者洗凈一起煎水喝。煎出來的水放在冰箱里保存,渴了就喝此水。每天一付,連服十幾天后,就去醫院檢查。

輕度脂肪肝患者,控制好油膩食物,一個月內就可能治愈。中度和重度脂肪肝患者,需要多服一段時間。

5、治療肝炎偏方:將艾蒿、車前子、蔥白、水雞菜(山上長的一種植物)各7根(新鮮的和干的都可以),洗凈后放在一起熬水喝,每日不限次數,連續喝一段時間,可治療肝炎。

6、治慢性肝炎:敗醬草、夏枯草各30克,青蒿9克,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連服至肝功能恢復正常為止。

7、治酒精性脂肪肝偏方:首烏、金櫻子、草決明、薏苡仁各30克,茵陳、澤瀉各20克,山楂15克,柴胡、郁金各10克,酒制大黃5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

8、治慢性肝炎:柴胡、白芍、香附、枳殼、川芎、甘草、麥芽各1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將以上7味藥煎取濃汁,去渣,粳米淘凈與藥汁同煮成粥,加入白糖稍煮即可。日2次,溫熱服。有疏肝解郁、理氣寬中的功效,適用于慢性肝炎、肝郁氣滯導致的脅痛低熱者。

9、治急慢性肝炎偏方:將泥鰍放在烤箱內烘干(溫度以100度為宜)。待泥鰍達到可捏碎時,取出研成粉。患者每次用水沖服15克,日3次,飯后服,小兒酌減。

10、治黃疸型肝炎偏方:鮮馬鞭草45克,茵陳、虎杖各30克。水煎,分2次服,日1劑,連服5——7天。

11、柚皮治黃疸:柚皮兩只,燒灰研末。每次飯后用5—10克,日三次。

12、治肝郁氣滯方法:到菜市場買蘿卜數個,洗凈切成薄片,空嘴吃蘿卜片,吃幾回就治好了。注:蘿卜有順氣的功效,如果胃不好,可把蘿卜切成薄片,用開水燙一下再吃;如果沒有胃病,可以直接切成片吃,也可以把蘿卜切成細絲,拌上白糖和醋吃。

13、脂肪肝食療兩則:

A、蘑菇250克,豆腐200克,調料適量。煮湯服食。日一劑。

功效:清熱潤燥,益氣解毒。

B、紫菜30克,雞蛋一枚,調料適量。煮湯服食,日一劑。

功效:滋陰清熱,軟堅潤燥。

14、治甲肝、乙肝大三陽偏方:

A、把一個柚子的瓤拿出來,放入一條黃鱔,一株龍膽花或草,上籠屜蒸。蒸的過程中,取柚子里的水,存好。患者把魚吃掉,口渴時用取出來的水泡龍膽花或草喝。患者一天一付,獻方人稱,40天準好。

B、將1斤大塊的冰糖砸碎后,放在瓷盆里。將1斤蜂蜜倒入瓷盆內,再把一個新鮮的豬苦膽膽汁倒入盆里,三樣混合后,放在鍋里蒸。蒸的時候,鍋里多放一點水,鍋上放蓋簾,將盆坐在蓋簾上,大約十幾分鐘后,盆里的材料全都化開了。然后將其放在冰箱里保存。患者每天早晨空腹服一羹匙或3羹匙,服單不服雙。

以上藥物為一服,約半個月服完。大三陽患者,連服一付或二付,大三陽就可以治愈。蜂蜜必須買真的,冰糖必須買大塊的。

(二)肝硬化腹水

1、治肝硬化腹水偏方:

A、連翹20克、丹皮15克、陳皮10克、豆根20克、甘草10克、白芍25克、赤芍20克、柴胡20克、麥芽25克、白花蛇草50克。(輔助藥:將玉米須子和柳樹枝洗凈熬水喝,自己掌握喝的量)

上藥日1劑,水煎2遍,早飯前、晚飯后各服一次。輕者一個月治愈,重者半年治愈。

此方為部隊一位老中醫家祖傳的方子。劉娟的父親62歲時得肝硬化腹水,哈爾濱所有的醫院診斷只能活半年,后來經多方打聽得到此方后,半年就把肝腹水治好了,今年劉娟的父親82歲了,身體依然很健康。

B、(五參四皮湯):丹參、黨參、苦參、云參、沙參、丹皮、黃芪皮、地骨皮、青皮各10克。(輔助方:用水煮30克芒硝和150克牛肉,煮一個多小時。每天吃牛肉喝湯)

上藥日一劑,水煎2遍,早飯前、晚飯后各服一次。

此方用7劑就有效果。據獻方人講,此方治好過肝腹水病人。

藥理:肝硬化腹水,俗稱肝腹水。正常人腹腔內有少量的游離腹水,一般為50毫升左右,起著維持臟器間潤滑的作用。當腹腔內出現過多游離液體時,則稱腹水。上面兩個方子中,都含有養肝,溶淤水的中藥。兩個處方,還可用于恢復肝功能,治療各類肝炎。

提示:使用A,患者不能吃狗肉、韭菜。

2、治肝腹水偏方:取玉米須子、柳條子適量,放在一起煮水喝。大約煮10—30分鐘后,將水取出存在容器內,患者只要口渴就喝此水。一般患者喝10天后,就會見效。(有治愈的實例)

藥理:柳條子也是一味藥。在藥理上,可以祛風、利尿、止痛、消腫。而且在許多治療肝病的中醫處方中,都有他的身影。

玉米須子,有利尿、降壓、促進膽汁分泌的功效。所以,二者結合,對肝病的治療都有作用。

提示:柳條子就是柳樹枝,洗凈后與玉米須子一起放在鍋里煮水就可以了。柳條子的量要比玉米須子的量少一點。因柳條子有小毒,此方是以毒攻毒。

3、治肝硬化腹水偏方:A、北柴胡30克,霜打后的青葫蘆1個,雞內金1個,取燈花一朵,金盅花3朵,車前子30克。將上藥放在一起,象中藥一樣煎3遍后,留9兩汁。患者早飯前、午飯和晚飯后各服3兩。以上為一劑,每天一劑,10天為一個療程。10天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如果“下水”(腹部水排下來了,肚子變小了)了,就可以停用車前子和青葫蘆,剩下的藥,患者繼續服用,直至治好為止。還是按以上方法煎,每天早、中、晚各服3兩汁。

一般“下水”后,患者會慢慢見好。一般一個月,患者就會有明顯好轉。此方已治好了10位患者。

藥理:車前子、青葫蘆有利尿功效。金盅花可促進細胞再生。肝硬化患者,是因為肝細胞死亡,所以,用此花,可促肝細胞生長。取燈花有毒,放在此方里,是以毒攻毒。

而柴胡和雞內金,可養肝、護肝、軟肝,治療肝病。

提示:北柴胡比南柴胡每斤貴30多元,功效上比南柴胡強百倍。所以,一定要買北柴胡。青葫蘆,就是還沒有成熟的葫蘆。一般,霜打后的葫蘆,因為還沒有成熟,是療效最好的。而且,患者要用霜打后的小青葫蘆。雞內金,最好用特別老的母雞的雞內金。而且要那種現殺的,新鮮的內金。

取燈花,又稱洋火花、火柴花。這種花,長著長長的“脖子”,只開一朵花。因為長得像火柴,所以叫取燈花。此花,在山上有,有毒,牛馬都不吃。一般在秋天,能采到此花。

金盅花,無毒。在農村干農活時,不小心割了口子,都用金盅花敷上。因為這種花曬干后,研成面,敷在傷口上,可促進細胞再生。

患者服此方,不忌口。

4、治療肝硬化偏方(還可治療肝炎、貧血):蜂蜜2斤、大紅棗2斤、蘇子2斤、核桃仁2斤。將棗曬干研成末,核桃仁與蘇子炒熟研成末。然后,將3者混在一起。每天取1—2兩,用蜂蜜開水沖服。

以上為一服,共8斤。一般患者用兩服會見效果。

藥理:蘇子,主治肝病,在很多偏方中,蘇子都與各種藥物搭配,治療肝病。肝硬化是肝氣瘀滯引起,而蘇子有順氣功效。大棗可補血。桃仁、蜂蜜有營養作用。

提示:食用此方期間,患者不要停正常的治療藥物。

大紅棗最好是無核干棗。蘇子最好到賣糧小販那兒買,買皮薄味正的,因為,很多中藥店里賣的,大多是皮厚味辛的。

5、治肝硬化腹水:熊膽45克,犀角(或廣角)45克,羚羊角45克,紅參90克,藏紅花75克,鱉甲75克,龜板75克,首烏45克,冬蟲夏草45克,灰沉香45克,香附(醋制)45克,元胡(醋制)45克,胎盤3個。上藥研為細末,用蜂蜜調勻做成蜜丸,每粒重1.5克,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服1丸,重者可每日服3次。

6、治肝腹水偏方:把烏雞開膛去五臟,然后,在烏雞肚內塞滿蘇子油或蘇籽,不放任何佐料,直接加水燉。燉熟后,連湯帶肉,全部吃掉。患者每天只要餓了,就吃這種東西。

獻方人稱,當初他的大伯哥,在上海當兵時,得了肝腹水,整個肚子鼓得像要爆炸一樣。按此方法,吃了5只烏雞,晚上睡覺時,肚子一下憋了,水跑出去了。又連吃了60只烏雞,最后,肝腹水治好了。現在,他大伯哥70多歲了,身體硬邦邦的。

(三)胰腺病

1、治急性胰腺炎:敗醬草30克,黃芩、枳實、厚樸各18克,生大黃9克,每日一劑,水煎,分3次服,數劑即見良效。

2、治胰腺炎偏方:柴胡10克,郁金10克,香附10克,放沙鍋內煎湯,送服牛黃清胃丸,一日2次。

3、治慢性胰腺炎腹瀉不止:人參5克,炒白術10克,茯苓15克,薏苡仁20克,山藥20克,五味子5克,水煎服,日1劑,10天為一個療程。

4、治胰腺炎:雞內金用瓦焙干,研成面,用蜂蜜揉成丸,一天吃大約半勺的面即可。

(四)膽囊病

1、治急性膽囊炎:敗醬草、茵陳各30克,黃芩、梔子、木香各15克,黃連9克,日一劑,水煎,分3次服,連服3—5劑。

2、治膽囊炎:金錢草、敗醬草、茵陳、玉米須、蒲公英各30克,加水1.5千克,熬水代茶飲。

3、治膽囊炎、膽石癥:大黃(后下)、黃連各10克,柴胡、黃芩、枳殼、木香各15克,水煎服。日1劑。

4、治膽囊炎偏方:用筷子將大鵝蛋扎個眼,將拇指肚大小的鮮姜末塞到鵝蛋里,用紙片將眼封上,蛋孔朝上,放在鍋里蒸熟。蒸熟后,每天早上空腹吃一個,吃完15個鵝蛋,膽囊炎就會好。

藥理:中醫認為,提高飲食中的蛋白質比例,可促進膽囊收縮,利于膽囊排空,即可治療膽囊炎。

而大鵝蛋中,含有多種蛋白質,姜絲,可利于膽囊收縮。所以,這個方子對膽囊炎的治療,是美食良藥。

提示:服用此方期間,忌食雞蛋,忌喝酒抽煙,忌吃海帶、辣椒、動物血、綠豆等食物。

鵝蛋,最好在農村買,質量能更好一些。

5、治膽囊炎:豬苦膽3—6個,將綠豆裝滿苦膽內,放到陰涼處風干,干后,每天食用20粒綠豆,因綠豆是生的,因此整粒服用。

6、治膽囊炎偏方:將冬瓜皮、籽、瓤,用榨汁機榨成汁,取一碗汁,在子時喝下。每天一次,一個月左右,就會有效果。

偏方集錦三、腎臟篇

1、楊鐵葉根加糖熬水喝治腎炎:楊鐵葉根必須是獨根的,只有是獨根的才有藥用價值。如果患者尿中有白色混濁物,就把一個楊鐵葉根洗凈放鍋內加白糖熬成水;如果尿中帶血,就加紅糖熬成水。一個楊鐵葉根熬的水要在一天內喝完。一般連喝幾天即可。白糖、紅糖的量可根據個人口味而定。

2、治腎病偏方:在土里挖出三個新鮮芹菜根,洗凈后,與一小把茴香籽一起放在鍋里用文火煮半個小時后,將水晾溫。早晚各喝一次,飯前飯后均可,直到喝好為止。一般的尿痛、尿頻等癥狀,幾天就好了。

3、治腎炎:把150克—250克茴香籽裝在帶尿的豬尿泡里,然后縫好豬尿泡,掛在陰涼處風干(最好經過一個夏天的時間)。用時,用水煎,讓病人喝水,飯前飯后均可。一個豬尿泡煎3次,一般腎炎患者只需1—3個豬尿泡,就可以治愈。(見《秘驗偏方大成》第1003條里)有人得腎炎45年,吃了無數的藥也不見效,吃三個豬尿泡就好了。

4、治慢性腎小球腎炎:金櫻子、菟絲子、女貞子、枸杞子、車前草、丹參各20克,黨參、公英、赤小豆各30克,萆薢15克。如果氣虛加黃芪30—60克;血虛加首烏30克、當歸10克;浮腫加加澤瀉20—30克、大腹皮15克;陽虛加附子6—12克。以上為一劑量。

將以上藥物用水煎2遍,取汁500—600毫升,飯后日服2次。日一劑,20天為一療程,一般4—6個療程見效。(見《秘驗偏方大成》第1031條),重慶有個人患此病4年多,用此方3個月就治好了。

5、治急性腎盂腎炎:馬齒莧(干品150克,鮮品500克)、紅糖90克(一劑量)。把馬齒莧用涼水浸泡2小時,洗凈,與紅糖一起放入砂鍋內加水煎。水高出藥品一指(約5厘米)。煎沸半小時后,去渣,取藥液400毫升趁熱喝下。日3次,每次一劑。一般12天見效。(見1976年《新中醫》第4期),中醫認為此病是由濕熱病菌浸入人體的腰、腎、膀胱等部位所致。(王女士的癥狀是尿頻、尿痛、尿少、手腳浮腫、口燥舌干,不思飲食,大便干燥,腹部疼痛,以輻射到腹股溝。用此方3天癥狀就消失了,12天治好了。)

6、治腎炎水腫偏方:玉米須30克,益母草30克,車前草15克,冬瓜皮15克。水煎服,每劑煎3次,將藥液混勻,倒入保溫杯中代茶飲。日1劑,至水腫消退為止。

7、治慢性腎盂腎炎偏方:三七、琥珀各等份,共研細末,每次4克,日2次,溫開水沖服。

8、治腎炎偏方:將老雞的心、肝、脾、胃、腎洗凈后,用瓦片焙干,研成細末,空腹服用,每次1—2克,日2次,一周為一個療程。

9、治腎炎偏方:葫蘆秧曬干后,取出半兩,用2斤水煮,水開后,再煮5分鐘。然后,將此水裝入暖瓶內,患者只要口渴,就喝此水。喝完了,再按此方法煮水。堅持喝3個月,腎炎就治愈了。

藥理:《本草再新》中說,葫蘆全藥,入脾、腎二經。葫蘆秧,也可以利水、通淋、排毒,治水腫。腎炎都有這些癥狀,從藥理上講,此方治腎炎,說得通。

提示:使用此方時,忌腥辣食物、煙、酒。

10、栗子能補腎活血:栗子含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胡蘿卜素、煙酸以及磷、鈣、鐵、鉀等礦物質。能補腎活血、益氣厚胃,可與人參、黃芪、當歸媲美,尤其對腎虛有良好的療效。久服可增強體質、祛病延年,還可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松等病,對老年人頗為適宜。

11、治腎小球腎炎方法:新鮮馬齒莧500克,洗凈,用蒜缸搗爛,用紗布包好,將汁擠出,也可用榨汁機榨汁。將榨出的汁分成兩份,早起和晚睡前加適量白糖喝下。連續喝一段時間,會收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也可不加糖,兌涼開水喝)。

12、預防腎炎方:排骨500克,皮蛋1個,大米250克,花生仁100克,蔥少許。將花生仁用清水浸泡一夜,排骨用鹽水腌數小時,皮蛋去殼切小粒。把花生仁、大米、排骨放入沸水內煮粥,待粥熟后放入皮蛋,稍煮即成,加蔥調味,早、晚餐服食。

偏方集錦四、胃腸篇

(一)胃病

1、治胃脹:

A、每天用熱姜水(熱水中放些姜片)泡腳20分鐘左右,同時,再喝些熱姜水(最好放些紅糖、大棗),可治因胃寒引起的胃脹。

B、每天飯后彎3次腰(達到90度),再散步10—30分鐘,可緩解胃脹現象。

2、治脾胃虛寒偏方:大粒鹽2斤,生姜2兩,白酒2兩。將生姜切片,加水燒開,把大粒鹽炒變色,把白酒均勻噴在大粒鹽上。然后,用毛巾將其卷上,用帶子把它固定在肚臍上(小心,不要燙著)。挷上后,患者喝姜水,直至喝出汗為止。待大粒鹽涼下來,患者就可將袋子摘下。一般患者,按此法用上2—3次,就能見效。

3、治急性胃腸炎:鬼針草30克,水煎服。

4、治慢性胃炎:鮮高粱根5個,洗凈后水煎服,日一次。

5、治慢性胃炎:生姜10克,白蘿卜100克,共搗爛如泥,取汁加適量食鹽,日2次,每次取150毫升藥汁開水送服。

6、治胃寒呃逆:柿蒂9克,丁香3克,生姜30克,水煎服。體虛者,可加黨參20克,川芎5克,同煎服,每日2次。

7、治慢性胃炎:胡椒10粒,大棗3枚,甜杏仁5個研為細面,一次用開水送服,隔8、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偏方:白芷、白蒺藜、枳實各60克,痢特靈20片。將白芷、白蒺藜、枳實研成面,分成20份,每份里加1片痢特靈,每天早晚各服一份,溫開水沖服。10天服完,一般能好,若不好,加服一服。

藥理:白芷主治胃病,可以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燥濕止帶。白蒺藜可平肝解郁,治療各種疼痛。枳實可解大便不通、痰滯氣阻。痢特靈可治療菌痢和腸炎。在此方中,有消炎、殺菌作用。

提示:此方喝起來味道不太好。受不了此味道的患者,可以灌成膠囊服用。得了此病,患者一定要忌煙忌酒。

9、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偏方:每天早飯前取黃豆粒大小的明礬一塊,放在嘴里含服。15天左右,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就會治好。

藥理:明礬,具有較強的收斂作用,中醫認為:明礬具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癢,止血止瀉,清熱消痰的功效。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就是胃及十二指腸有出血部位。所以,明礬正可以治此病。而且,很多中醫藥方中,明礬都作為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單方。

提示:在服用此方期間,要少吃油炸、腌制、生冷食品。要忌煙忌酒。同時,要補充一定的維C,這對胃部有保護作用。

10、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蜂蜜100—150毫升,隔水蒸,在飯前一次服下,一日三次,堅持每天服,連服二至三星期,潰瘍壁龕就會逐漸消失。

11、蛋殼治胃痛:將雞蛋殼洗凈打碎,放入鐵鍋內用文火炒黃(不能炒焦),研成粉,越細越好,每天服一枚雞蛋殼的量,分2次或3次在飯前或飯后用水送服,對十二指腸潰瘍和胃痛、胃酸過多的患者,有止痛治酸的效果。

12、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偏方:60度白酒,1個紅皮雞蛋,29片痢特靈。此方分4天服用。第一天晚飯后,將一個紅皮雞蛋,放在二大碗內,將碗里倒滿60度白酒,將白酒點著火,用酒火燒雞蛋。一般情況下,火滅了,雞蛋也就熟了。患者將雞蛋吃掉,然后用溫開水服2片痢特靈。后三天的早飯后、午飯后、晚飯后,各服3片痢特靈。一般患者,四天過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就能治愈。獻方人稱,個別患者可能會有副作用。

患者用過此方后,會感覺渾身乏力、沒有勁,一般5—6天后自然會好。

13、云南白藥可治胃潰瘍:取云南白藥0.25—0.5克,用溫開水送服,每天4次。由肝胃不和、消化不良所致的胃潰瘍,可用云南白藥一瓶,紅棗、飴糖各500克,將紅棗、飴糖蒸熟后,先吃棗肉,再服云南白藥。另外,用烏賊骨50克、浙貝母200克,共研細末,混勻,每日服兩次,每次4克,連服1—3周。該方主要用于伴有泛酸、嘔吐等癥的胃潰瘍。

現代研究表明:云南白藥可明顯提高免疫功能,通過保護胃及十二指腸黏膜,減輕黏膜炎癥,改善微循環,加速黏膜修復,促進潰瘍愈合。云南白藥的主要成分是三七,三七可以增加黏膜微循環,促進黏膜上皮細胞再生,進而促進潰瘍面愈合。云南白藥還可顯著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抑制炎癥介質釋放;同時還能促進潰瘍面的愈合與修復;有效成分對幽門螺旋桿菌有抑制作用,能防治幽門螺旋桿菌產生耐藥。因此,云南白藥止血效果佳,對伴有出血的胃潰瘍效果更好。

14、治慢性胃炎偏方:蠶蛹50克,焙干后研成細末。每次服3—5克,每天2次。(注:過敏體質者不宜食用蠶蛹)

15、治食欲不振偏方:雞內金30克,焙黃后研細末,日服3次,每次2克。

16、治胃潰瘍出血偏方:田三七切片,用雞油炸干黃,研為細末,每次取6—9克,以適量米酒沖服,日2次,直至治愈。忌食酸、腥、辣、生冷食物和咸蘿卜。

17、治胃出血偏方:將田山七研為細末,炒至深黃色,然后,放置冰箱6小時或密封瓶裝放于水中12小時“祛火氣”后,即可服用,每次3克沖服。

18、治淺表性胃炎偏方:痢特靈(呋喃唑酮)24片,維生素B1B2各12片,這是6天的量,正好服一個療程。

第一天,痢特靈4片,維生素B1B2各1片,日2次。

第二天,痢特靈3片,維生素B1B2各1片,日2次。

第三天,痢特靈2片,維生素B1B2各1片,日2次。

第四天,痢特靈1片,維生素B1B2各1片,日3次。

第五天,痢特靈1片,維生素B1B2各1片,日2次。

第六天,痢特靈1片,維生素B1B2各1片。

注:胃病是三分治七分養,所以,平時要特別注意一日三餐定時定量,最好給自己制定一個時間表,嚴格遵守。要戒煙、酒、咖啡、濃茶、碳酸型飲品、酸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食物以溫熱為好。應多喝水,特別是多喝熱水,因為人在大部分情況下,會把缺水誤認為是饑餓。面食可以養胃,可作為主食。胃病是

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好。因此,治胃病的良方就是靠“養”,不能急,只能從好的生活習慣中獲得。

19、治胃痛偏方:柴胡10克,黃芩6克,烏藥10克,川楝子10克,郁金10克,百合30克,丹參10克。胃脘灼熱,加蒲公英15克;胃脘喜按喜溫飲,加高良姜5克;泛酸頻頻,加生牡蠣20克(先煎);體虛納差,加紅參須15克,黃芪10克。水煎服,日1劑,5天為一個療程。

20、治胃下垂偏方:豬胃250克,白胡椒15克。豬胃洗凈切片,同白胡椒一起煮熟后,分2—3次服下。此方可治胃下垂及胃寒疼痛。如果弄不到豬胃,牛胃也可替代。

21、治胃下垂偏方:將砂仁10克,白術20克,黨參、升麻、柴胡各30克,蒲黃40克,半夏、枳實、五靈脂各50克,代赭石60克,旋復花100克研成粉末,患者日服3次,每次10克,溫開水送服。以上為一劑,3劑可治愈。

22、治胃痙攣偏方:江中健胃消食片、附子理中丸,兩種藥物按說明書吃。胃痙攣者,一般吃上4—5盒,此病可除。

23、治急性胃腸炎偏方:鮮馬鞭草60克,鮮魚腥草30克,生姜5克。洗

凈搗爛,加涼開水適量拌勻,絞汁,分3—4次服。

24、治胃病偏方(胃痛、胃酸、胃脹):將白礬4兩,用鍋炒化,然后取出晾涼后搟成末,將食用蘇打1斤,用鍋炒到發黃后,再把白礬面放入鍋內,也炒至發黃。然后把火調小,將2斤白糖放進鍋內,糖化了后(但一定不能煳),將三種藥弄出來晾涼后,用干凈的啤酒瓶搟碎。然后,將這些藥物放在塑料袋內保存,千萬不能受潮。日服3次,飯后服用。每次服一小勺,用溫水沖服。病情輕微者一天就見效。

藥理:食用蘇打就是食用堿。堿與酸進行化學反應,所以可以治療胃酸。白礬,有抗菌消炎,收斂功效。古書里,單吃黃豆大小的一粒白礬,就可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所以,白礬在此方中,可促進胃潰瘍愈合,還能起殺菌作用。

白糖,在醫學上具有益氣、緩中、助脾化食、補血破淤等功效,還兼具散寒止痛作用。所以,此物治療胃脹有效果。

提示:在炒蘇打和白礬時可用大火,但在炒白糖時,一定要用小火。否則,白糖會立馬煳了,之前的步驟也就白做了。食用此方期間,患者可停服其他藥物。

25、治胃炎:取適量蒲公英泡水,代茶飲,對治療胃炎有顯著效果。

26、治婦女胃潰瘍:柴胡、郁金、香附、紅參須、炒扁豆各15克。水煎服,日一劑,10天為一個療程。

27、治頑固性胃病:蜂蜜一斤,香油二兩,云南白藥三瓶(去掉保險子),上述三樣放在一起攪勻,用慢火熬開備用。用時一次一小羹匙,一天服一次,早飯前空腹服下。一般一個月左右就治愈了。

28、治胃寒偏方:把胡椒0.6—1.5克研末,伴水加紅糖吞服,也可用胡椒泡酒抹到胸口處,可治療因受涼引起的胃痛。

注:胡椒有溫化寒痰、排氣的作用,可治療胸膈脹滿及受涼引起的腹痛、食欲不振等。

胡椒與姜絲、可樂一起煮開服用,對預防感冒效果很好。

胡椒能升高血壓,血壓高者不可服用。

29、治療胃病偏方:

A:白糖200克、山楂片10克、黃連50克、米醋適量。將前三樣藥物放在一個能密封的瓶子里,然后用適量的米醋和水浸泡,高度以沒過藥物即可。泡7天后,患者飯前飲用。每天1—2兩,輕者,一劑就見好,重責需再加一劑。獻方人講,他用此方治好了自己的胃病,他的胃痛時,害怕聽到別的聲音。

藥理:黃連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在一些中醫處方中,黃連可以治療萎縮性胃炎和潰瘍性結腸炎。黃連,對因腸胃濕熱所致的腹瀉、痢疾、嘔吐等癥,也有治療作用。經常胃脹的胃炎癥狀,黃連恰可以治療。因黃連較苦,白糖有中和苦性的作用。而山楂片,則能起到健胃消食的作用。

提示:胃脹,醫學認為是胃炎引起。此方適用于各種胃炎和胃炎引起的胃脹。

B:3個豬肚子,3斤白糖,3斤老陳醋。將3個豬肚子切成塊,與陳醋、白糖放在壇子里烀。胃炎患者,在7天內將3個豬肚子吃完。如不好,可再吃一服。獻方人用此方治好了親戚的胃炎、胃出血和胃痛病。

藥理:中醫理論認為,自古以來,豬肚子就是一味補益脾胃的藥膳主食。《本草經疏》中說:豬肚子為補脾胃之要品,脾胃得補,則中氣益。

提示:胃病患者服用此方,最好連湯都喝了。要買色澤正常、胃壁和胃的底部無血塊或無壞死的,不要買發紫、發黑或變質的豬肚。

30、治療胃部泛酸水的偏方:取一塊不老不嫩的仙人掌,大小適當即可,去刺、洗凈,黃斷面切成6片,每片不超過半厘米厚。放200毫升水,與切好的仙人掌一起煮,開鍋10分鐘即可,第一次在早飯前2小時服下100毫升的仙人掌水后,吃一個松花蛋。余下的水,晚飯前2小時服下,并連仙人掌一同吃掉后,吃一個松花蛋。

藥理:仙人掌的藥理作用涉及到抑菌、抗炎、免疫、降血糖、抗癌等范疇。而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部泛酸水等,均是因胃部炎癥引起。所以,仙人掌治此病,有科學依據。

松花蛋,在本方中有營養作用,對仙人掌治療胃病,有輔助功效。

提示:仙人掌切片時,盡量切得薄一些。松花蛋不要放醋吃。

31、治胃潰瘍偏方:葷油、蜂蜜、香油,三種藥等量,一起放在鍋里熬。熬開后,將其放在鋁制或鐵制的器皿中,每天早晨空腹吃一勺。獻方人稱,用不了一個月,胃潰瘍就會徹底治愈。

藥理:蜂蜜,是非常好的保健食品,被稱為“老人的牛奶”。蜂蜜也有殺菌作用,可以消除炎癥。香油,對胃賁門和胃黏膜,可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葷油,有解毒的作用,可清除胃潰瘍產生的毒素。

提示:方中的藥熬好后,不能用玻璃器皿盛放。因為這東西會很燙,容易把玻璃燙炸。放在容器內后,要多攪拌一會,使其充分融合。否則,香油和蜂蜜涼后會分層,達不到治療效果。另外,這個藥吃起來,味道不太好,有一股豬毛味,可用水沖服。使用此方時,不能吃生蔥,因為,生蔥與蜂蜜結合,會藥倒人。

32、治胃酸過多:每天三餐前,空腹食用10—15粒生花生米,堅持使用2—3個星期左右,胃酸分泌會明顯減少。此方對胃炎和輕度胃潰瘍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33、治胃炎、胃潰瘍偏方:將胡蘿卜洗凈榨成汁,用熱水溫一下,日喝3次,每次喝2.5兩,飯前喝。連喝15—20天,胃病就能好轉。同時,每天晚上睡覺前,捏雙手的合谷穴各200次,疏通胃經,只要堅持,胃病就能治好。

34、治糜爛性胃炎偏方:

A:將羊油在鍋里熬化(可將熬好的羊油放在搪瓷缸子里儲存,用時取1寸左右大小即可),加適量紅糖,涼到不燙時趁熱喝下,2—3分鐘即可見效,而且效果很好。

B:黃芪30—60克,蒲公英15—45克,生姜3片(干姜5—10克),半夏10克,黃連10—15克,黃芩10—20克,黨參10—45克,甘草3—10克,大棗3—5枚。加減變化:熱偏盛者加大蒲公英、黃芩、黃連用量;氣虛偏重者加大黃芪、黨參、甘草用量;氣虛寒盛者加干姜、大黃芪、黨參用量。水煎服,日1劑,10天為一療程。治療前后胃鏡檢查。

35、治胃下垂方:取新鮮大蒜3頭,連皮一起用干草燒焦,然后放到砂鍋中,加入一碗水燒開,再加入適量白糖,一起吃下。每天早飯前、晚睡前各吃一次,連吃7天即可。(干草為曬干的荒草)

36、治胃病偏方:取7個生核桃仁研碎,與3個紅皮雞蛋混在一起,炒雞蛋吃。任何佐料都不放,油也不放,每天早晨空腹吃一次。此方通治各種胃病。

37、治胃潰瘍、胃黏膜脫落偏方:大米、黑米、高粱米、小米、玉米面。將五種米面按1︰1的比例,配在一起,然后,全部研成面。患者每天在碗里放1到2勺此面,再放點兒紅糖,沖水喝。日1次,早晨空腹喝。喝上一個月就會見效,常喝還能養胃。

藥理:常說“粗糧養胃”,“面食養胃”,這幾種米放在一起,還有生成胃黏膜的作用。

提示:紅糖的量,患者可依據個人口味,自行掌握。五種米研成面后,不用煮熟,直接生喝。

38、治療胃痛:取鮮蘿卜汁100毫升,調勻后用溫開水送服,日2次。

39、吃艾蒿煮雞蛋治胃酸:80克艾蒿(干品)、600克雞蛋,3大碗水,中火煮。待水剩一半時,把雞蛋剝掉皮再煮。至水快干時關火,取出雞蛋。每天早飯前吃一、二個,視病情輕重,一般吃一至三付即治愈。

40、治消化不良偏方:將雞盹皮4兩炒黃,研成粉。飯前,患者用白糖水沖服,日2次,一次2錢。兒童患者減半。將這4兩雞盹皮吃完后,即可治愈。在服此方期間,患者忌吃田螺。

41、治陰虛型慢性胃炎偏方:丹參、百合、香附、白芍、蒲公英各15克,烏藥、陳皮、佛手、元胡各10克,砂仁(后下)5克,炒麥芽12克,沙參、玉竹、烏梅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日1劑,5天為一個療程。

42、治胃病偏方:白糖200克,山楂片100克,黃連50克,米醋適量。將前三種材料放在瓶子里,用適量的米醋和水浸泡,高度沒過藥物即可。泡7天后,患者飯前服用,每天喝1—2兩。以上為一服藥。輕者一付見效,重者需再服一付。

43、治胃病偏方(治各種胃部炎癥、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將一個豬肚洗凈,但不要破壞豬肚內部粘膜,因這層粘膜主管消化,有治病功效。將仙人掌去刺,洗凈切碎,塞到豬肚里,將口系緊,上籠屜蒸熟,患者在一至兩天內吃完。獻方人稱,連吃兩個豬肚,胃炎、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全能治愈。

(二)腸病

1、治慢性腸炎:炒白芍20—30克,炒白術15克,陳皮6克,防風10克。水煎,日一劑,分兩次服。

2、治療慢性結腸炎方:將100克山楂片用鐵鍋炒焦,離火后,加入50毫升白酒攪勻,取出后放入砂鍋或藥罐中,加入一大碗涼水,用文火熬10分鐘左右(切記不要熬干,每付藥只熬一次)。湯汁熬至半碗時倒出,加入100克紅糖攪勻,稍涼服下。每天早飯前和晚飯前各服一次,10付即可治愈。

3、治痢疾:敗醬草、馬鞭草各30克,木香9克,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病重者,可日服2劑。

4、治霉菌性腸炎:川木瓜、炒九香蟲、牛膝、生甘草各10克,白扁豆、姜半夏各20克,淮山藥、石榴皮、滑石各15克,水煎服,日一劑,10日為一個療程。

5、治腸炎偏方:

A:將15克烏梅加水1500毫升煎至1000毫升水時,加入適量白糖。在一天之內全部喝下。每天一次,25天為一個療程。(見1991年4月《黑龍江中醫藥》雜志)該方主治慢性結腸炎。對表現為腹痛、腹瀉、血便、臉暗體瘦、舌淡苔白的患者,都有效。

B:紫皮蒜一頭:把一頭紫皮蒜放進密封容器內,用火燒成碳灰狀。將碳灰狀的紫皮蒜用開水泡服。日2次,早晚各一次,連續7天就會見效。

C:馬齒莧鮮品200克,綠豆50克。將2種藥炒熟后,口服。

6、治十二指腸潰瘍偏方:1片痢特靈、2片土霉素、3片復方胃友。連續吃21天,一日3次,飯后服用。服藥期間,忌煙酒。此方治好了獻方人8年的十二指腸潰瘍,他的一位朋友也是用此方治好了潰瘍。據獻方人講,此方是一位老中醫開的。

藥理:近年醫學研究認為,十二指腸潰瘍的形成,與胃內螺旋桿菌感染有直接關系。痢特靈和土霉素均有抗幽門螺旋桿菌的作用。而復方胃友,本身就有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功能。

提示:一般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胃部存在疾病,平時要食用清淡少鹽并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喝濃茶,對含有酸性過多和辛辣的食物也不宜吃,要定時吃飯。

7、治腹瀉偏方:取黃芪、烏梅各200克,加水煎煮之后去渣取汁,再將藥汁加熱濃縮,煮至黏稠時,加入紅糖50克,攪勻之后即可關火。此膏可放入冰箱冷藏,每天服2次,每次10克,溫開水沖服即可。

8、治慢性腸炎偏方:蒼耳子30克,加水500毫升,浸泡1小時后,煎取藥液分早晚空腹服,服一個星期。

9、治腹瀉偏方:(專治拉水不止)將柞樹或榆樹外面的老皮去掉,取其內部淡黃色的薄皮,剪成半寸寬、一寸長,10—15片。用1斤左右的水煮開10分鐘后,患者趁熱喝下。一般拉水不止者,用一到二次就見效。

藥理:柞樹的淡黃色內皮有收斂作用。也就是有“把干”功效。所以,拉水者正適合此方。如果沒有柞樹,榆樹的內皮功效也是一樣的。

提示:此方只適用于拉水。如果是細菌性腸炎或痢疾,不能用此方,一旦使用容易中毒。因為,此方可以收斂水分,卻不能殺毒。細菌性腸炎或痢疾用此方后,反而會加重病情

10、治慢性腸炎頻繁:將一只雞蛋清與半兩白酒混合,最好38度的白酒,患者每晚睡前服用,直至治好為止。

11、治結腸炎:山茶片75克,白酒75克,紅糖75克。山茶片切碎,用鐵鍋炒到冒煙,但不能糊。然后,倒入砂鍋里,放入75克白酒,一小碗白開水,煮10分鐘后停火,倒入紅糖,攪拌后服用。這是一副的量,一天2服,連用7天14服,再服用健胃的藥。

12、治慢性結腸炎:

A:取魚腥草20克,加水煮沸,每日三餐前各喝一碗,可長期服用。另外,忌食寒涼、刺激性食物。效果好。

B:將整頭大蒜埋在燒透的草灰中,使其熟透,每餐前吃一頭。也可將大蒜放在木炭上烤熟,連吃數日。

13、治痢疾:荔枝殼15克,石榴皮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日2次。

14、黃鱔治腹瀉:黃鱔150克,去內臟,切段,與大米50克加水燉粥,日服2次。

15、治長期腹瀉偏方:把雞蛋殼洗凈,曬干,炒黃,研成末。日2次,每日1小勺,溫水送服,直至吃好為止。

藥理:雞蛋殼有營養胃腸的功效,對十二指腸潰瘍和胃痛、胃酸過多的患者有止痛、治酸的效果,還能消炎止痛,研成末外敷,有治療創傷和消炎的功效。

16、治拉肚子方:將一個獨頭大蒜搗碎,扮到新煮的熱面條里,不放鹽等調味品,趁熱吃下,一般吃一次就好。

17、治長期腹瀉方:3棵車前草洗凈,放在鍋里加水熬開后,將鍋拿起來晾一晾,然后再放在火上熬,熬開后再晾一晾,如此連續熬7個開。當水只剩下2大碗時,將水取出。分一到2次,將水喝掉。只需喝一次,長期腹瀉就能治愈。獻方人稱,車前草最好采立秋以后的藥效最好。

18、慢性闌尾炎偏方:抓一把曬干的苦麻菜煮水,煮開10分鐘,患者在患病的時候喝此水,日喝1—2碗,連喝5—6天,可適當放一點紅糖。一般,用一次就能治愈,如果不愈,下次犯病時再用一次,保準就能治好。

(三)便秘

1、治便秘方:一瓶維生素B1、一盒槐角丸、一盒肝胃去痛片,每天按這3種藥的說明書服用,連用幾天就會好。

2、治便秘方:炙甘草20克、淮小麥60克、白術30克、黃精20克、大棗15克。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50毫升。服藥期間停服其它中、西藥。一個月為一療程。

(四)便血

1、治便血方:花椒若干,冬瓜皮少量。將花椒炒黃,與冬瓜皮共研末,日服3次,每次1—2克。

2、治便血:地錦草適量,曬干研末。每次3克,開水送服。或鮮地錦草50克,鮮姜50克,共搗汁,米湯送服,日2次。

3、治便血偏方:

A:土豆淀粉、白糖、紅糖。如白痢(未便血),將3瓷勺土豆淀粉和1瓷勺白糖混在一起,用涼水沖,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干,攪勻后,一口喝下;如果便血,將3勺土豆淀粉和1瓷勺紅糖混在一起,用涼水沖,不稀不干,一口喝下。此方效果很好。

B:紅礬、巴豆、人血。取高粱米粒大的紅礬一塊,半個巴豆,將二者研成末,取人血適量(一般一滴),將粉末與人血攪成糊狀,用膠布將糊狀物質貼在肚臍上,成年人貼10分鐘,最多不能超過半小時;老人和小孩時間減半。(該方經一個小孩拉了近一個月血,很多醫院都束手無策,孩子骨瘦如柴,用此方不到10分鐘,就止住了便血)

(五)闌尾炎

1、治急性單純性闌尾炎:鬼針草15—30克(鮮草60克),水煎,兌牛奶或蜂蜜服下。

2、治慢性闌尾炎偏方:大黃15克、丹皮15克、桃仁15克、冬瓜仁15克、芒硝10克、雙花20克、連翹15克、蒲公英20克、地丁15克、川楝子15克、敗醬草15克。

將上藥煎汁三次,水可適量。煎好后,將汁混合在一起,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胃好的飯前服用,胃不好的飯后服用。一般患者3服就會好。

藥理:雙花、連翹、蒲公英,都有消炎作用。而芒硝,有瀉的功效,可排除腸道內的毒素。

提示:闌尾炎分急、慢性兩種。急性闌尾炎,必須在發病后立即送到醫院治療,否則有生命危險。而慢性闌尾炎,一般隔一段時間愛犯一次,也有轉急性危險,患者要盡早治療。

獻方人講,應用此方,如果拉肚子,屬正常情況。

偏方集錦五、肺腑篇

(一)咳嗽哮喘

1、治哮喘偏方: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四指并攏,指尖盡量并齊,從胸骨邊沿肋間隙向腋窩部輕輕叩打,由上而下,兩側胸肋可用左右手同時叩打,也可分別進行,一般叩打3—4遍。

2、治虛癆咳血:阿膠15克,生曬參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3、絲瓜花治哮喘:絲瓜花10克、蜂蜜15克。將絲瓜花洗凈,放入杯內,加開水沖泡,蓋上蓋浸泡10分鐘,倒入蜂蜜攪勻即成。日飲3次。此方清熱止咳,治療肺熱咳嗽、喘急氣促等。

4、止咳方:豬肺250克,白蘿卜20克,杏仁9克,鹽、味精各5克,南酒10克,蔥、姜片、胡椒粉、香菜、大料、花椒少許,清湯150克。

5、治胸滿咳逆不止:柿蒂、丁香各12克,生姜5片,水煎熱服,不拘時。

6、治咳血。地錦草15克,白芨6克。水煎服。

7、治咳嗽、哮喘偏方:仙人掌、龍爪、白糖、米醋、白酒各半斤。將仙人掌、龍爪切碎,與白糖、米醋、白酒泡在一起,一周后開始服用。每天喝三次,每次喝一小勺。一般患者,兩周后就會治愈。

藥理:哮喘是一種支氣管炎癥,治療此病要從消炎、順氣方面下手。米醋,有順氣功效;仙人掌、龍爪、白酒,都有消炎作用;白糖,本身也能消炎,此方中,還能調和這幾種藥物,更好地發揮藥效。

提示:仙人掌、龍爪,切得碎一些,使其藥效充分發揮。切記,一定要泡過一周后服用,否則,達不到治療效果。

8、治止咳偏方:

A、2個生核桃仁研成面,生姜(適量)切成碎末,冰糖(適量)研成末。將三種藥混合,每天吃1—2湯匙,早上吃一次即可,如嚴重可加量。吃時,可放在嘴里干嚼,然后咽下去;也可以嚼一嚼后,用水沖服。

此方無副作用,孕婦可用。此方治好了不少人的咳嗽,很有效。

B、天竹簧、蜂蜜各30克,白酒500毫升。將上藥浸泡在白酒里10—15天。這種酒可以保留著,一旦有咳嗽癥狀就每天喝幾口,一般三天就好。孕婦忌,該方登在《內蒙古科技報》。

C、白礬少許,研成粉,用陳醋調成糊狀,每晚睡覺前把腳洗凈,將糊狀物敷在涌泉穴上,并用膠布固定第二天清晨就好。(以上幾方家傳秘方,很管用)

藥理:咳嗽是寒氣所致,核桃仁是營養藥,生姜是祛寒藥,冰糖是抗寒藥。天竹簧本身就是治療氣管炎和久咳不愈的良藥。方C是通過穴位,驅寒治療。

提示:家里可以準備方C的藥酒備用。

9、止咳偏方:雞蛋、花生油(適合懷孕的女士)。打3個雞蛋,放3雞蛋殼的水,再加一湯匙花生油,放在鍋里蒸雞蛋糕,吃不了3個雞蛋的,可以打一個雞蛋,放1個雞蛋殼的水,再加一湯匙花生油,蒸雞蛋糕。蒸好后,患者躺著,一次服下,當天如果不好,第二天再吃。

獻方者懷孕6個月時咳嗽,不能吃藥,就用此方治好了咳嗽,而且是頭天晚上吃了,第二天早上就不咳嗽了。

10、治哮喘偏方:生曬參一片,核桃肉2個(連內皮),共嚼服,同時用開水送服胎盤粉3克,每晚臨睡前食用。

11、治哮喘偏方:馬鞭草、墊狀卷柏各15克,水煎,加冰糖10克調勻服,每日2—3次。

12、治哮喘偏方:蛇床子20克,菟絲子10克,杏仁、白果、紅參、炒白術、山藥各8克,炙僵蠶、防風、麻黃各6克,五味子、罌粟殼、沉香、蛤蚧各5克,服5劑,哮喘明顯減輕,繼續服20劑,癥狀消失。

13、治氣管炎哮喘:取野外地里的馬蛇菜1—2棵,加一個鴨蛋,在沙鍋中煮至半碗湯時停火,當日將菜、鴨蛋與湯同吃,連吃3天即愈。

14、咳喘疼痛用地龍(滋補名方):

A、烏梢蛇燴地龍:烏梢蛇10克,地龍10克,烏雞一只,加木耳、冬菇、蔥、姜、陳皮等配料。以上主料洗凈切塊,入砂鍋,加清水燉至肉爛,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此方為冬季滋補名方,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

B、僵蠶地龍蛋治療支氣管哮喘:痰多咳喘,僵蠶、地龍各2條,雞蛋2個。僵蠶地龍研為細末,雞蛋打一個小孔,將以上藥面放入雞蛋中,再用膠布封貼小孔,將雞蛋放入鍋中蒸熟,去殼食用,每次一個,日2次。僵蠶息風定驚,化痰、散結,地龍定喘鎮痙,清熱除痰。

C、參蚧地龍方:地龍2條,蛤蚧一對,人參3克,豬瘦肉50克。地龍洗凈去泥沙,蛤蚧洗凈切塊,人參切片,瘦肉切塊。以上原料放入燉盅,加肉湯適量,隔水燉熟后飲湯吃肉。人參培元補氣,蛤蚧補肺定喘,地龍平喘,適用于肺腎兩虛型哮喘的治療。

15、治哮喘偏方:將白丁香木劈成象火柴棍一樣大小,然后與干棗放在一起,將二者用水煎3次,然后將3次的水混合在一起,在一日內服完。每天堅持按此法服用,直到治好為止。用此法半個月治好了哮喘病。

藥理:白丁香木,又名“暴馬子”,其皮為著名祛痰止咳中藥“芩暴紅”的主要原料之一,所以,白丁香木治療哮喘,有科學依據。哮喘病可能與勞累有關,此藥與補血的大棗結合,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身體機能。

提示:哮喘病人要注意兩點:一是寒涼性食品,如蝦、蟹、魚肝油及異性蛋白質食物,要禁食二三年;二是易引起哮喘發作的蘿卜(胡蘿卜除外)及綠豆、香蕉、西瓜等應少吃,最好不吃。

16、大慶野花野草都是寶:

A、蘆葦根兒煮水喝能治肺炎。曾經有人4個月大的小孩得了肺炎,喝了10天的蘆葦根煮水,就好了。蘆葦根還能治嗓子疼、咽喉痛、咽炎等喉部疾病。采油三廠的劉大爺用蘆葦根煮水,只喝了4天,就治好了急性咽喉炎。中醫認為,蘆葦根有滋陰潤肺的功效。采蘆葦根最好在夏秋兩季,這時的蘆葦根水分充足,功效大。

B、生吃野百合根兒治咳嗽:讓葫蘆翟先生的慢性氣管炎好幾年沒有治好,吃了10天的野百合根就治好了,不咳嗽了,又吃了幾天,痰也沒有了。不到20天的功夫,慢性氣管炎好利落了。野百合的根兒還能治肺病,肺結核的恢復期,也可以用野百合進行輔助治療,服用野百合的根還有助于睡眠。野百合的根長得像小蒜頭,洗凈后可以直接吃,每年6月是采野百合的最好時候,此時,野百合

花葉茂盛,根莖的生命力強,藥效也最好。

17、止咳偏方:將梨的一面挖開,把梨核掏出來,將冰糖塞進去,用挖出來的梨瓤封口。然后把梨放進籠屜梨蒸熟,患者把梨吃掉。一頓吃一個梨,日吃三個,吃6個后,咳嗽就會被治愈。

藥理:《本草綱目》中記載,梨有潤肺涼心、消炎降火的功效。中藥大詞典記載:冰糖,補中氣、和胃潤肺、止咳化痰。所以,這兩樣東西結合在一起治療咳嗽,有科學依據。

提示:梨里的冰糖,不用放得太多,有三四塊就可以了。蒸的時候,一定要將掏開的那一面朝上,以防止梨內的水流出。

18、治哮喘方:薏苡仁30克,杏仁10克,冰糖少許。將薏苡仁煮粥,待半熟時,加入杏仁,用文火煮熟,加冰糖,早晚食用。本方尤其適用于咳嗽痰多的哮喘患者。

19、治咳嗽偏方:取半碗水燒開,放入一個雞蛋攪拌,將9個新鮮銀杏仁搗碎后,放入雞蛋水里。以上為一服藥,患者一天喝一服,喝3—4天后,咳嗽就會治愈。

藥理:銀杏,有天然保健作用,長期食用,能緩解衰老、益壽延年。在藥用價值方面,李時珍說:“銀杏仁入肺經、益脾氣、定喘咳、縮小便。”所以,它能治咳嗽,老祖宗早就有定論;雞蛋,在此方里起到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作用。

提示:老人用效果更好,因為,銀杏仁含有一定毒性,5歲以下孩子禁用。

20、治咳嗽偏方:將一大碗水燒開后,打入一個雞蛋,攪碎,待水再開后,放入7—9粒研成末的銀杏,水再開后,將此水一次喝下。

21、治哮喘方:牛苦膽2個,膽汁倒入碗內,加4兩冰糖,2斤醋,冰糖化了后服用,每天一次,每次一小口。

22、治咳嗽偏方:把一頭大蒜剝皮,切片,放入碗內,將陳醋倒入碗內,沒過蒜片,上鍋蒸20分鐘。每天吃3次,每次吃2—3勺,剩下的存放起來,下次再用。堅持一周,咳嗽就能治愈。

藥理:咳嗽,一般由病毒引起,治咳嗽的根本在于殺菌、消毒。陳醋,本身有抑菌、殺菌作用,對腸道疾病、流行性感冒和呼吸疾病,都有治療功效。

大蒜,更是一味殺菌猛藥,吃大蒜,可防感冒、預防腸道疾病,二者結合,就能治療咳嗽。另外,陳醋還可以治療便秘:陳醋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還有大量促進消化的酶,這些物質能促進腸蠕動,維持腸道內菌群平衡。具體用法:每天早上,患者空腹飲一湯匙醋,越陳年的效果越好。然后,馬上喝一杯溫開水,如果不習慣喝醋,可加點蜂蜜。當患者排便正常后,醋的量可以減少,但一般來說,醋的量不能少于半勺,否則就沒有作用了。

提示:陳醋,一定要買那種老陳醋,里面不含鹽的,如果患者有胃潰瘍,就不能服用此方。因醋的酸性強,會對胃粘膜造成更大的傷害。

23、治痰喘偏方: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發作時,可用紫蘇30克,用棉布包好,燉瘦肉服用。

24、止咳平喘祛痰法:

A、每年秋天,選擇成熟的黑悠悠適量,用純糧酒浸泡。冬天時,經常飲用此酒,可起到止咳化痰的作用,要用野地里的黑悠悠,莊稼地里打過農藥的不能用。此方效果好。

B、取一塊巴掌大的仙人掌,消掉毛刺,洗凈切成五六塊,泡在0.5公斤的純糧酒中,浸泡24小時后,每天晚飯時喝25—50毫升,視病情輕重,可連續喝幾個療程。效果較好,薦方人說,他二十多歲因感冒落下咳嗽病,嚴重時喘氣都困難,只喝了一付就好了,現在50多歲了也沒犯過。

25、治頑固性咳嗽:鮮枇杷果洗凈晾干,放入容器內,加蜂蜜浸泡,密封后放在涼暗處,泡致枇杷完全脫色后,即可備用。用時取泡好的枇杷蜂蜜1湯匙,含于咽喉部慢慢咽下,服后暫時不要喝水、吃東西,讓藥液盡量貼護在咽喉處,日3次。

26、治療哮喘方:取鮮蘿卜汁300毫升,調勻后用溫開水送服,每次100毫升,日3次。如與同等量的甘蔗汁、梨汁、藕汁同飲,治療的效果更加。

27、治老年咳嗽偏方:紫蘇子、白芥子、蘿卜子各等量,將三者洗凈,微炒后搗碎。每日9克,用生絹小袋裝起,煮湯飲用。

28、橘皮泡茶治咳嗽:橘皮20克,泡軟切絲,放入茶杯中,沖入沸水,加蓋燜15分鐘,調入白糖15克,代茶飲,日1劑。

29、治哮喘偏方:每天晚飯前打一個雞蛋,攪拌好,然后,往雞蛋里放一匙米醋、加一點糖,將雞蛋蒸好后全吃掉。一般哮喘病換患者,2—3天就治愈。

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可以不放糖。

(二)支氣管炎

1、治慢性支氣管炎偏方:百丑、黑丑各半兩,4個白皮雞蛋,7粒白胡椒。將黑、白丑與胡椒粒研碎,與4個白皮雞蛋的蛋清混在一起,攪拌5分鐘后,將其敷在患者腳心處。男性患者敷左腳心,女性患者敷右腳心,每次敷15個小時。一天一次,大約10次后,慢性支氣管炎就能治愈。

2、治療老慢支方:

A、芪棗湯:黃芪12克、大棗15只,加適量水煮約半小時。

功效:作為保健飲料經常服用,有祛風、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適用于老慢支、反復感冒者。

B、胡桃仁方:核桃仁15克、生姜1—2片。將核桃仁和生姜研碎,混合均勻。

功效:早晚2次細嚼食,能補肺益腎、平喘止咳,適用于肺腎兩虛、久咳痰喘者。

C、銀杏蒸鴨:銀杏3克、白鴨一只,花椒、蔥、姜、鹽、酒各適量。銀杏去殼,放開水中燜熟,然后去皮膜,在熱油鍋內炸至微黃撈出。白鴨洗凈,用花椒、蔥、姜、鹽、酒腌制約一小時,去鴨骨。然后加入銀杏入籠屜,蒸熟即可。

功效:有平喘化痰的作用,適用于老慢支咳喘、痰多者。

D、蟲草老鴨湯:冬蟲夏草3克,鴨一只,蔥、姜、鹽、味精適量。將鴨洗凈入砂鍋,再放入蟲草、蔥、姜,加適量清水,大火燒沸后,文火燉一小時以上,使鴨肉酥爛。最后放入鹽、味精即可。

功效:有肺腎雙補的作用,適用于咳喘、氣短以及腰部感覺酸軟者。

3、支氣管炎偏方:

A、白鮮皮6—9克(一劑)。(白鮮皮有清熱、祛火、消炎的作用,可以祛風濕、化痰止咳,對治療慢性氣管炎效果明顯)用適量水煎,每日早晚各喝一次,7劑為一療程,一般一個療程就有好轉,患者可視病情,增加一到兩個療程,用此方如出現嘔吐現象,要放棄此方。有人2個療程治好了氣管炎。

B、4斤西瓜一個、4兩生姜一塊。(西瓜生津止渴、寬中下氣,利小便、化氣滯、祛痰阻,扭轉人體內的熱盛陰傷。生姜溫中散寒,祛痰療咳)把西瓜切一個三角型的小口,取出部分西瓜瓤,把4兩生姜切成片,放進西瓜內,再將挖出的三角型堵上,上鍋蒸熟后,患者吃西瓜瓤,喝姜汁。如把碎姜片一起吃掉,效果更好。一般患者,一個夏天連吃3個西瓜就會有效果。(有一位男士得了17年的氣管炎,用此方,連吃3各西瓜就好了)

C、仙人掌100克、白糖30克。(仙人掌清熱解毒,活血消腫。單方使用30—60克,可以止咳祛痰,可治咽喉痛、胃痛、心悸、失眠、乳腺炎、疔毒等病。白糖潤肺生津、清熱瀉火、養肝護脾,還可治療咳嗽、口干、口渴等病)將100克仙人掌去刺,洗凈,切成碎片,加白糖30克攪拌均勻。以上藥品為一劑,每天分2次,溫開水沖服,一般4天見效。(此方曾登在《四川中醫藥雜志》上,有一位男士的病情是黃痰黏稠,咳吐不出來。用了不少藥也沒有治好,在一次下鄉檢查工作時得了這個方,用了四劑就治好了。

據調查:95%的氣管炎患者都是抽煙所致,戒煙后喝些濃茶,加藥物治療會很快恢復。氣管炎發作期不宜吃人參、鹿茸等補品,否則更嚴重。如戒不了煙,可以經常喝些牛奶,能有效降低氣管炎的發作。

4、治慢性支氣管炎偏方:

A、瓜蔞皮15克,麻黃、杏仁、陳皮、北沙參、板藍根各10克,茯苓20克,半夏、炙甘草、白芥子、蘇子、萊菔子各6克。水煎服,日1劑,1次服,10天一個療程。

5、治慢性氣管炎偏方:初冬霜打后的絲瓜藤1兩(或初冬雨后),與1錢川貝煎成2碗湯,早晚2次熱服。連用15—20天見成效。忌煙酒、辛辣和海鮮。

6、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偏方:生蘿卜、鮮藕各250克,梨2個,切碎絞汁,汁中加蜂蜜250克,日2次,每次1匙,開水沖服。

7、治支氣管哮喘偏方:豬肺1個,洗凈切塊,半夏、陳皮、白芥子各3克,用細紗布包藥與豬肺一同加水煮熟,吃肉喝湯即可。

8、治支氣管哮喘:黑芝麻250克,生姜(搗汁去渣),蜂蜜(蒸熟),冰糖各200克。冰糖搗碎蒸化與蜂蜜混合調勻,將黑芝麻炒后拌生姜汁再炒,最后拌蜂蜜、冰糖,置瓷器內貯存,早晚各服一匙。

9、治支氣管炎、鼻炎、鼻塞、牙痛:取蜜蜂蜂房一片,放于口中嚼爛吐渣,一日3次。

10、治氣管炎、支氣管炎、咳嗽偏方:

A、元胡20克,五味子20克,木香15克,白酒1斤。上藥泡在1斤白酒里,24小時后即可服用。日3次,早飯前、午飯后、晚飯后,各服一湯匙此酒。以上為一服。一般患者,連服3服,不到一個月就見效。

藥理:木香,有理氣、清淤功效,加工成木香順氣丸,專治氣管炎;五味子對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有治療功效。中醫講,元胡有活血散瘀、理氣止痛的功效。此酒男性可長期服用,因有壯陽補腎功效。

白酒要選純糧食酒,五味子要選北五味子,藥性最佳。

B、采摘半瓶黑星星,加入60度白酒(至瓶滿)浸泡一星期,每次服用一湯匙。如病情發作嚴重時服用,當時即可見效,呼吸會順暢。該方效果不錯。

11、大棗、山楂治頑固性氣管炎:在冬季三九的前一天晚上,將大棗、山楂各一公斤洗凈,白糖一公斤,再將一個新瓦盆洗干凈,加入半杯水,把大棗、山楂放在瓦盆里,撒上白糖,放入蒸鍋里蒸1—2小時。出鍋后晾涼,裝到空罐頭瓶里,封好后放在陰涼處備用。從“一九”第一天開始,每天早晨起床后,吃3—5個大棗、山楂。吃完正好“三九”結束,此為一付。一般吃一付就可以治好氣管炎。如果病情特別嚴重,可連續吃三年(三九天里吃)。另外,蒸大棗山楂最好在晚上星星出來后蒸。如果有糖尿病,應選用別的方或聽醫生的。

12、紅姑娘治慢性氣管炎咳嗽:每次用6個干紅姑娘泡水當茶飲。紅姑娘水涼后有苦味兒,喝完后,再兌水,直到苦味兒沒了,將其倒掉再泡新的。連續喝半個月至一個月,基本就能治好了。據說,紅姑娘泡水有消炎、祛火的作用,還有防止干燥、保持咽喉濕潤的功效。另外:買一個小一點的西瓜,將花生仁、核桃仁、桔餅、蜂糖各100克,放入挖去內瓤的西瓜內,封好口,用文火蒸熟,涼后,在一天內分2—3次吃完。一般連吃3—4天就能見效。

13、治氣管炎偏方:白酒一斤,菊桃一斤,冰糖3兩。將以上藥物泡在一起,7天后,患者每天喝一點,每天喝幾次,每次喝多少,患者自己掌握。直至喝好為止。

14、治打呼嚕偏方:買一瓶9度米醋,泡2個雞蛋,泡3天后,雞蛋就會鼓起來,然后將雞蛋弄破,讓蛋液流出,雞蛋殼不用弄碎。每天早晨,患者取2小勺有蛋液的米醋,沖入白開水,再加入適量蜂蜜喝,每天一次,連用一個月,打呼嚕就治愈了。

(三)肺結核

1、治肺結核偏方:在飯碗里放適量黃酒,將殺甲魚的血直接放到酒碗里,然后,將血酒一口喝下,再喝黃酒漱口。將甲魚洗凈,放在砂鍋里用清水煮,不放任何調料,煮好后,患者能吃多少就吃多少。輕度患者,吃2只甲魚見好;重度患者,吃4—6只就好了。用此方治好了幾位肺結核患者。

2、治肺結核偏方:

A、沙參、百合、川貝、百部各30克、黃精50克、白芨10克、黃芩10克、連翹20克、郁金15克、延胡15克、石榴皮20克。單包藥物:冬蟲夏草15克、夏枯草20克、魚腥草20克、款冬花20克。

前11味藥按中藥方法熬開后,將單包藥物一個一個往鍋里下。以上為一天的量。熬成3小碗,早、中、晚飯后一小時,各服一小碗。

B、蛤蚧1對、黃連125克、百部250克、白芨(整個的)250克。蛤蚧去掉頭足,切成條,焙干后研成細末,其余三種藥粉成細末,與蛤蚧粉混在一起,分成60包,一天服2包。午飯前、晚飯前30分鐘各服一包,用溫開水服下。

C、將銀杏用香油腌制3天后,每天服7粒,連吃15天,停7天,感覺良好,可以不吃了,如果感覺不好,病情仍嚴重,可再吃15天。

D、將其焙干,研成細末,用水沖服,一天吃10克左右,可以提高人體流失的蛋白質。

E、將人體胎盤洗凈,焙干后研成末,裝在膠囊里,一天吃5克,分2次吃下。一個月,保證吃一個胎盤,連吃3個。

這個方子適合患者治療6個月后服用,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如果提早吃,則沒有作用。

第一次得肺結核患者使用方法:

A方連服30天;B方連用6個月。在此期間,服用D方,化療、護肝藥物同時使用。6個月后服用處方E。這類患者大約6個月后就會根治肺結核。

第二次得肺結核患者使用方法:

B方連用7天,7天后,A方和B方一起用7天,然后,A方服用2個月,B方服用6個月。在此期間,服用D方,化療、護肝藥物同時使用。6個月后服用E方。這類患者,6個月后也會好。

多次得肺結核患者使用方法:

A方、B方、C方一起用15天,然后,A方用三個月,B方用9個月。此期間,服用D方,化療、護肝藥物同時使用。6個月后,服用E方。這類患者,10個月后,就會治好,再不復發。

藥理:這個方子,針對三種病人,有三種使用方法。方中的中藥,在肺結核的治療上,都各有功效。

提示:中藥百部,如果是心臟不好的病人使用,可以少用一點。但最少不能低于20克。處方里的單包藥物,一定要后下,否則,煎煮時間過長,會失去藥性。

3、治肺結核方:一天三餐,大米飯就著生菠菜吃,直到吃好為止。(該方為祖傳)。

4、治淋巴結核偏方:將一個生雞蛋扎一小孔,取一小捏蛇蛻放在雞蛋里,把雞蛋蒸熟或烤熟,患者每天吃一個這樣的雞蛋,連吃3個月,淋巴結核就能治愈。   該方對骨結核、胸腔結核、肺結核等結核病均可治。

5、治浸潤型肺結核偏方:三七3錢,白芨4錢,白芷3錢,茜草2錢,百合3錢,珍珠2錢,藕節3錢,川貝3錢,冬蟲夏草3錢。以上藥物研成細面,混合在一起,患者早飯前、晚飯后各服一次。一次服一錢,用溫水沖服,日服2次。上藥為一付。浸潤型肺結核患者,連服1—5付,就可以治愈。

提示:這個方子對各種肺結核都有治療效果,方中的藥一付現在得幾百元錢,比較貴,但確實能治好肺結核。

6、番茄蘿卜燉羊排,強身健體治肺病:對于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人,可以用此方。羊排骨500克、番茄100克、大白蘿卜300克、生姜一塊、小辣椒3個、洋蔥少許。將羊排洗凈斬斷,番茄切塊,白蘿卜洗凈切成滾刀塊,姜切片。先將羊排用沸水汆燙一下,瀝出血水,鍋內重新加水放入羊排,大火煮沸后,改文火,放入番茄塊、姜片、小辣椒,燉一小時后放入白蘿卜同煮,熟后撒入洋蔥末即可。

藥理:白蘿卜消積滯,清熱化痰;番茄清熱生津、養陰涼血、健胃消食,對食欲不振、胃熱口苦都有效;羊排肉可補虛溫中,肉湯可以增進食欲,強健身體。

7、治淋巴結核偏方:將老母豬的豬頭肉洗凈,放在鍋里烀,可正常放佐料。烀好后,每頓飯都吃點豬頭肉,當一個豬頭全部吃完,淋巴結核就能治愈。

(四)肺氣腫

1、治肺心病心衰偏方:雞血藤、茯苓、豬苓、澤瀉、木通、車前草各30克,紅花、生姜、桂枝各10克,赤芍、丹參、各15克,郁金20克,附子25克,白術12克。水煎服,每日1劑。

2、治肺氣腫、肺心病偏方:新諾明30片,利眠寧(可用舒安樂定代替)30片,甘草片90片,消咳寧60片,茶堿片60片,強的松60片,撲爾敏60片。將上藥物一起研碎,拌勻后分成40小包,晚飯后服用一包,根據病情酌量增減。

此方對腎臟有一定副作用,腎臟有問題者要與醫生溝通。

3、治肺氣腫、氣管炎偏方:香油半斤、冰糖半斤、豬苦膽5個、紅姑娘皮一把。將豬苦膽的皮剪開,把汁倒出來,將豬苦膽汁與香油、冰糖、紅姑娘皮一起用水煎熬2個小時,熬法和煎中藥一樣。當藥湯熬至兩個礦泉水瓶那么多時,將藥水取出。每天早晚飯后半小時喝一杯(9錢的杯)。氣管炎輕微者喝上3天,就能見效。肺氣腫患者,堅持喝2個療程,就能治好。

注:大慶采油四廠86歲的葛老用此方2個療程治好了肺氣腫。

藥理:常吃香油,可延緩衰老,保護血管,潤腸通便。同時,對呼吸系統疾病也有相應療效。咳嗽患者,睡前喝一口香油,第二天起床再喝一口,咳嗽就能減輕。數天之后就可以治愈。抽煙的人常喝點香油,可以減輕煙對牙齒、牙齦、口腔膜的直接刺激和損傷,以及肺部煙斑的形成。飲酒之前喝點香油,則會對口腔、食道、胃賁門和胃黏膜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常喝香油,能增強聲帶彈性,使聲道張合靈活有力,對聲音嘶啞、慢性咽炎有良好的恢復作用。

紅姑娘,大名叫酸漿。《本草綱目》中說,此物搗汁服用,可治黃病(即黃疸性肝炎),還能治咳嗽風熱。現代醫學認為,紅姑娘對小兒百日咳、急性氣管炎都有療效。豬苦膽,有宣通上下,利水消腫、清熱解毒功效。

冰糖,可以潤肺、止咳、清痰、祛火。所以,此四物在藥理上,均可治療氣管炎和肺氣腫。

提示:藥熬好涼后裝入瓶內,放入冰箱恒溫,喝時用熱水把藥溫一下再喝,如果喝涼的藥肚子會難受。

4、鮮姜白蘿卜治肺氣腫:將洗凈的大白蘿卜切成碎末,量約一個核桃大小,再放入鮮姜和蒜一起搗碎,用紗布包好,患者仰臥,放在肚臍眼上溻。每日上下午各一次,每次約2小時左右。

5、治肺氣腫方:取適量3年以上的龍爪,2斤蜂蜜,2斤冰糖,泡入5斤50度以上的白酒中密封。半月后,每天兩次,每次適量喝3—5口,堅持一個月即可見效。

6、治肺氣腫偏方:川貝50克(可用30次),研成細末,取適量放入碗內,打入一個雞蛋,加一小勺生豆油攪勻,再用開水沖熟,服用時加少量蜂蜜或白糖,日3次,飯前服用。

7、治支氣管炎、哮喘偏方:將在藥店里買的杏仁放在酒里泡100天后,患者每天吃2次,每次吃3—4個。長期服用,支氣管炎和哮喘的毛病,就能慢慢治愈。

注:千萬不能買美國大杏仁,那種杏仁不能治病。

偏方集錦六、泌尿篇

(一)前列腺

1、敷臍法治療前列腺增生:大黃10克,黃柏10克,土茯苓15克,蒲公英15克,乳香6克,川牛膝10克,炮山甲10克,王不留行10克。上藥共研末,以30%二甲基亞砜適量調成軟膏,裝塑料合內備用。每晚取藥膏涂滿臍眼,用膚疾寧膏覆蓋,以手心按壓加溫5分鐘,10天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天。

2、治前列腺炎方:石韋(中藥)熬水代茶飲,可治前列腺炎。一般情況下,1千克左右就能喝好。

3、治尿頻偏方:蒲公英、半枝蓮各20克,茯苓、淮山藥、木通、澤瀉、五味子各12克,甘草10克。上藥水煎3次后,混合藥液,早晚各服一次。以上為一劑,5劑為一個療程,3—5個療程見效。

4、治前列腺肥大偏方:三七粉、西洋參粉各15克,溫開水沖服,一日1克,15天為一個療程,一般治療2—3個療程。病程較長、小便點滴而出者,服三七、西洋參各2克,日1次,分2次服。

5、治前列腺炎偏方:將向日葵桿內的白瓤取出一些,放在鍋里用水煮10—20分鐘,將水取出。患者渴了就喝此水。急性前列腺炎患者,喝上一個星期就治愈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至少要喝一個月,再加上服治療前列腺炎的輔助治療藥物,方能治好。

藥理:前列腺炎分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前列腺炎,如果治療及時,祛除炎癥較快,而慢性前列腺炎,炎癥固定在前列腺上,治療起來較慢。這個方子,對治療慢性前列腺炎較好。而治療急性的,則需要按摩前列腺治療,這種按摩,就是排除炎癥積液的過程。有的中醫大夫會建議患者射精后,擠壓前列腺,往外排除炎癥。反復幾次,有了新陳代謝過程,炎癥自然會治愈。

至于向日葵桿內的白瓤,為啥能治此病,相關專家也解釋不清。

提示:使用此方治療期間,患者要忌酒和腥辣食物。向日葵桿內的白瓤,陳年的或當年的都可以。

6、治尿路感染偏方:取一把胡蘿卜英子,洗凈,與適量紅糖一起放入鍋里煮水喝。患者一天喝一次,一般喝兩天,尿路感染就會治愈。使用此方期間,患者可結合消炎藥一起使用。

7、治前列腺炎方:

A、荔枝治睪丸痛:用荔枝核15—20顆,搗碎后加水煎服。

B、葡萄治前列腺炎:取新鮮葡萄250克,去皮,去核,搗爛,加適量溫開水,每日一至兩次,連服兩周,可治前列腺炎和小便短赤忍痛。

C、獼猴桃治前列腺炎:新鮮獼猴桃50克,搗爛加溫開水250毫升,調勻后飲服,能治前列腺炎和小便短赤忍痛。

D、木瓜治陽痿早泄:木瓜250克,切片放入1000克米酒或低度白酒中,浸泡兩周后啟用,每次飲用15毫升,日兩次,連服兩周,能治腎虛、陽痿和早泄。

8、治慢性前列腺炎偏方:

A、將秋后的葵花頭(剝掉葵花籽后),用手掰一塊泡在開水里,當茶喝。患者只要渴了,就喝此水。直至喝好為止。

獻方人妹夫患尿急尿頻,10多分鐘就要上一次廁所,用此方20多天就治好了尿急尿頻的毛病。

B、將南瓜子炒熟,患者每天吃100克南瓜子,一般患者,吃20天左右,便能治好。

獻方者的父親吃了20多天,一夜6—7次小便的毛病好了,基本不起夜。

藥理:國外醫學研究證明,葵花頭對治療冠性病和高血脂,都有功效。慢性前列腺炎,是腺管出現血流淤滯而引起。而葵花頭則能消除血脂,并能讓沉積在心血管壁上的膽固醇,回到正常運轉代謝中來。

在很多醫學書籍中,都有南瓜籽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記載。南瓜籽油中,含有豐富的鋅,而慢性前列腺炎,則會導致腺體內鋅含量減少。

提示:慢性前列腺炎會出現各種不適癥狀,例如下腹墜脹。使用此方過程中,不要吃太多的油膩、辛辣、煎炸食物,不要吸煙、飲酒,否則會加重癥狀。

9、治前列腺增生:人參20克,紅景天20克,淫羊藿20克,枸杞15克,益智仁10克,黃精20克,丹參20克,牛膝25克,桃仁10克,覆盆子15克,上藥研成細末,早飯前半小時服30克,晚飯后1小時服30克,溫開水送服。

10、西紅柿治前列腺:常吃西紅柿,日吃3次,每次3個,長期堅持,至少一年,前列腺正常。

11、治慢性前列腺炎:魚腥草、鳳尾草、土茯苓、車前草、丹參、益母草各15克,川楝子、莪術、肉蓯蓉各10克,丹皮、女貞子、麥冬各12克,甘草5克。水煎服,日一劑,15天為一個療程。

(二)尿床驗方

1、治尿床驗方:鮮桑葉100克,洗凈,炒黃,研成粉;黑芝麻200克,炒熟,研成粉。上藥放在一起,用蜂蜜制成9克重的藥丸,早晚各服一丸。

2、治尿床偏方:買7個豬腰子,每天煮一個豬腰子,不放鹽,臊筋不切。每天吃一個,連吃7個,尿床的毛病就會好。

3、治尿床偏方:采一些山西瓜秧(即野西瓜秧)煮水喝,一天喝半碗,一般患者7天喝好。獻方人的兒子上高中了還尿床,喝這種水3天就好了。

藥理:山西瓜秧在《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有記載,此物可清熱、止咳、解毒療瘡。

提示:春秋兩季的田間地頭或坑子旁邊,能找到野西瓜秧。就是身體沒有毛病,喝這種水對身體也有好處。在夏秋季節采收,洗凈泥土,曬干保留。一旦感冒發燒、咳嗽癥狀,服一些山西瓜秧煮的水,很快就會好。

4、治尿頻方:3兩韭菜子研成粉,每次取半湯匙,用白開水送服。每日早飯前和晚睡前各吃一次,一般連服5—10天即可。

5、治尿床偏方:銀杏100克炒熟,去皮吃仁,可當零食吃,每天不限次數和數量,但要在一周內吃完。(提供偏方的人說,她的小叔子18歲了還尿床,吃了不少藥也沒治好,吃這個偏方兩天就好了)。

6、治尿床偏方:將生雞蛋鉆個小孔,把5粒白胡椒放進孔內,然后用紙把孔糊上,將雞蛋煮熟吃下。3個雞蛋為一劑,一天吃3個。患者堅持服用就會治好尿床。

藥理:胡椒是一種常用的調味品,也具有一定藥性。白胡椒的藥用價值最高,可溫胃補腎,而治療尿床毛病,一般都是從健脾益腎做起。所以,此方中用白胡椒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提示:對于尿床的孩子,家長要格外關心,在飲食上要以清淡為主。在依著上要給孩子穿厚點。有專家認為,此病可自愈,家長不用過分擔心。如果家長將這種擔心傳給孩子,對孩子的心理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8、五味利尿湯:白茅根、魚腥草、金銀花、赤小豆、紅小豆。

9、治尿失禁偏方:將剛殺豬的豬鞭割下來洗凈,放在兩個扣上的瓦片里,拿到太陽底下曬。待豬鞭曬干后,磨成面,用熱水泡著一次或兩次喝下。

一般患者,一個豬鞭就會見效,如若不好,可再加一個。此方男女均可用,效果均好。獻方人的兩名親屬就是用此方治好了尿失禁。

藥理:豬鞭和虎鞭一樣是一種滋補品,醫院常用來治療小孩尿床,所以,治療尿失禁有依據。豬鞭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壯陽功效。

提示:尿失禁的癥狀主要表現:不小心會尿濕褲子,經常還有難聞的味道;大笑、咳嗽、打噴嚏等,有尿液排出;起夜頻繁,不能安穩入睡;長期行走或勞累的時候有失禁現象。

(三)尿血方

1、治小便尿血:地錦草50克,水煎服,日2次。

2、治尿血偏方:

A、鮮車前草搗絞取汁,患者每日喝2次,每次喝5錢(約25克),空腹服用。此方不限期限,治好為止。

B、鮮車前草3兩(或干品6錢),地骨皮3錢,旱蓮草3錢。3味藥用小火煎汁,煎好后,去渣取汁喝。重者,每日服3次;輕者每日服2次。

獻方人說,這兩個方子是他家祖上治腎病傳下來的。用A方為一位朋友治尿血病,用一段時間后效果很好,但后來病情出現了反復,就改用B方,經2個月的治療,治好了尿血病。他說尿血是因受涼引起的。

藥理:尿血,由腎病而發。治尿血,則要先治腎。處方中的3味中藥,都有治腎、養腎功效。車前草在藥性上就具有壯陽補腎的功效;地骨皮的最大優點是瀉腎火;旱蓮草具有補腎陰、清肝熱功效,對人體有很強的滋補功效。

提示:病情較輕者,可使用A方;病情較重者則要使用B方。此方還可治療尿頻、尿急等病。

(四)膀胱、睪丸炎

1、治急性睪丸炎:附子(先煎2小時)、干姜各15克,雙花、連翹、大黃、桂枝、細辛、路路通各10克,白芍、甘草各30克。水煎服,日1劑。藥渣復煎,熏洗患處。5天為一個療程。

2、治膀胱炎、尿道炎偏方:鮮車前草250克,或干車前草50—100克,熬水喝。以上為熬一次的量。一次熬出1斤水,一天熬2次水喝。一般患者,喝兩天就可以治愈。

藥理:現代醫學認為,車前草有四大神效:治尿血、利尿,治暑熱引起的痢疾,清肝明目,祛痰。尿液排出多了,就減少了膿尿液對膀胱內壁的炎性刺激,也就排除了尿毒。尿毒排出了,炎癥就消除了,膀胱炎、尿道炎自然就好了。

提示:干車前草,選陰干的,曬干的不要用。大慶的車前草浮灰多,受尾氣污染多,要多洗幾遍才能用。

偏方集錦七、過敏篇

(一)濕疹

1、治小兒濕疹:金銀花藤適量,煮水洗澡,每晚睡前一次,連用三日。

2、治濕疹方:吳茱萸30克,海螵蛸24克,硫磺9克,冰片3克,共研末過篩,裝于干凈瓶中。濕疹嚴重流水者,取藥粉撒于患處;濕疹不嚴重流水者,則用香油調成糊狀使用。每天2次,一般3—6天可愈。

3、治皸裂性濕疹:地骨皮、紫草、丁香各10克,當歸5克,加入250克香油浸泡24小時,用陶瓷罐文火焙焦去渣備用。每日2—3次涂搽患處。10日為一療程。

4、治濕疹方:吳茱萸100克研末,加膚輕松軟膏調糊狀,敷患處,日3次。

5、治嬰兒濕疹偏方:苦菜根洗凈,切成小塊,煮水喝,哺乳期母親,平時渴了就喝此水,喝一周后,孩子的濕疹就能治愈。

(二)風疹

1、淘米水巧治“風疙瘩”:第一遍淘米水(約1000毫升左右),加3大匙鹽,置于鐵鍋中燒沸一刻鐘,取出待其溫度適合皮膚時,沐浴擦洗全身,數次后可愈。

2、治風疙瘩驗方:

A、用熱鹽水清洗全身,然后點燃艾卷(干艾蒿搓成卷,用宣紙卷上)熏烤患處,一般艾卷燃燒1寸左右即可停止,堅持幾天即可治愈。

B、用防風、艾蒿、生姜、花椒煮水熏洗全身,熏洗后,用自制藥(陳石灰500克,加水1000克攪拌沉淀后,將清水倒出,加香油攪拌成糊)抹到疙瘩上,將谷子莖點燃熏烤患處。

3、治風疙瘩:

A、取鮮姜一塊,將其洗凈后搗碎取汁,用鮮姜汁涂抹患處即可。一般每天涂擦2次,早晚各一次,幾天后即可治愈。

B、把研碎的土霉素加入潤膚露郁美凈中,涂抹患處即可。

C、用艾蒿熬水,將毛巾浸入水中,毛巾別擰太干,熱敷患處。

D、防風、透骨草各250克,先用水泡半小時,然后放入大鍋內加水煮開,取一大杯藥水加適量紅糖喝,用剩余的藥水洗患處,洗后不要擦干,蓋上被發汗,此方法每晚使用一次。

4、治療風疙瘩偏方:川地龍2錢,白芨3錢,以上兩位藥一起研碎,加適量黃酒和面粉服用。一天3—4次,連服一周左右就好。

5、治鬼風疙瘩偏方:

A、把新鮮的姜切成細絲,放在鍋里煮,煮開后,趁熱把姜湯喝掉。能喝多少喝多少,盡量多喝,喝完后,立馬鉆進被窩,只把腦袋露出來,其他部位用厚被捂。一般患者,捂一次,全身出透汗后,鬼風疙瘩就好了。嚴重的患者,按此方,使用兩次也能治好。

藥理:鬼風疙瘩,是邪氣上身引發。所謂邪氣,就是濕氣、潮氣。而姜湯,有去濕潮功效。所以,喝姜湯,發透汗后,濕氣、潮氣就沒了,鬼風疙瘩自然就消失了。

提示:這個方子,患者最好晚上用。出透汗后,再換干爽的被睡覺。而且,患者當晚最好不見風。使用的生姜,新鮮的效果更好。姜的用量,患者可自行掌握,如果覺得味道不好,可少放點糖。

B、將鮮韭菜用手捏出汁,用此汁抹患處,一邊抹,鬼風疙瘩一邊就消失了,效果特別好。

C、取艾蒿和防風適量,放在一個裝滿熱水的洗澡盆里,泡10分鐘后,待水溫不燙時,連水帶葉一起往身上抹。抹完后,用被蒙上,發發汗。輕微者一次見效;稍重者,3次內見效。

藥理:防風,外用主治風疹瘙癢。艾蒿,可消毒止癢,很多產婦,用其洗澡或熏蒸,治療風濕或皮膚病癥。所以,用二者治療鬼風疙瘩有科學依據。

提示:這個方子沒有副作用,大人、小孩可放心使用。獻方人稱,如果發現起了第一個疙瘩,用針點一下,就能立馬治愈。這樣,可以省去用艾蒿和防風清洗身子的麻煩。

(三)尋麻疹

1、治尋麻疹方:

A、苦參、靈仙、首烏、胡麻仁、石菖蒲、生草各15克,研末,每次服5克,每日早晚各服一次,用黃酒送服。

B、端午節時,每天采適量新艾蒿,用來搓患處。氧時就搓,堅持一周即愈。

2、白酒花椒治蕁麻疹疙瘩好使:白酒3公斤,放入一把花椒,50克辣椒研成面,紅花少許,一起放入酒里浸泡一周,每天晚上搽患處,幾次就能治好。據大慶王女士說,她以前胳膊一遇涼就起疙瘩,用此法幾次就好了。

3、治蕁麻疹方:藥用夜交藤200克,蒼耳子100克,白蒺藜100克,白廯皮50克,蛇床子50克,蟬蛻20克,加水5000毫升,煎煮20分鐘,待藥液溫后洗浴,每劑可洗3—5次。洗浴時和洗浴后應避風寒。

4、治蕁麻疹偏方:白胡椒1兩,泡在1斤50度的白酒里。泡一天一夜后,白酒就會變顏色。患者每天用此酒抹蕁麻疹患處,有時間就抹,直到抹好為止。如果酒沒有了,提前往里加點。病輕的患者,幾天就好;病重的患者得末上10天半個月。

藥理:蕁麻疹是神經系統的疾病。此方中,白胡椒,可以散寒;白酒,可以消毒。至于這個方子為哈能治蕁麻疹,獻方人也說不清,老中醫也說不清藥理。

提示:此方不僅能治蕁麻疹,如果身上起一些疙瘩,抹這種酒也會好。

5、治蕁麻疹:

A、荊芥6克,防風6克,蟬衣3克,銀花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早晚分2次服下,連服10天。注:乘風莊的張傳敏此方治好了十幾年的蕁麻疹。

B、木瓜100克,生姜6克,米醋100毫升。木瓜洗凈切塊,與生姜、米醋同煮,當煮到醋干時,取出木瓜,早晚分服,以上為一天的量。一般患者,半月內見效。

6、治蕁麻疹偏方:

A、干芋頭30—60克,豬排骨適量。二者放在一起燉爛后服用,不放任何作料,日1次,吃好為止。

B、將180克生芝麻搗爛,裝在布袋內,頻摖患處,直至摖好為止。

7、治蕁麻疹偏方:喝2支10毫升的葡萄糖酸鈣口服液或靜點,患者一天2支,總共2合,就會見效。獻方人稱,此方無副作用,適用人群是因受風引起的蕁麻疹。

8、治蕁麻疹偏方:將蟬衣5個,池塘里的茯苓250克放在一起用水煮,煮開后,分成兩小碗,早、晚各喝一碗。連喝三副,蕁麻疹就能治愈。

(四)鼻炎

1、治鼻塞方:

A、取一瓣大蒜,將生芽的一端削平,并削成比鼻孔細一點的圓柱形,然后塞進鼻孔內,過10分鐘左右,取出蒜瓣,鼻息即可暢通。

B、將適量陳醋倒入鍋內,放火上燒開,鼻塞者用陳醋燒開后冒出的蒸汽熏面部,薰到鼻息暢通即可。

2、鹽水香油治小兒鼻炎:每天早上堅持用棉球蘸淡鹽水洗鼻腔,洗后抹上香油。堅持一周就能見到明顯效果,堅持一個月以上,一般就能治愈。

3、傷濕止痛膏治流鼻涕:將半貼傷濕止痛膏貼在鼻梁上,一天換一次,用幾次就可以治好。

4、治過敏性鼻炎方:細辛、白芷、辛夷花、川芎各15克,滬蘆20克,薄荷10克,上藥共研成面。每10克藥面配7根6厘米長的蔥白(要留須)。先將蔥白纖維去掉,再把蔥白里的汁擠出來,與藥面放在一起,用香油調成糊(不能太稀),上到鼻孔里。一天三、四次,一次3—5滴,7天后見效,一個月可徹底治好。

5、治過敏性鼻炎偏方:黃芪、烏梅、可子肉、干地龍各10克,柴胡3克,防風6克,豨薟草6克,蜂蜜(沖服)30克。水煎服,日1劑,日服2次。

6、治皮膚過敏偏方:蟬蛻一把,防風一把,艾葉三把,放在大鍋內煮半小時后,放在浴盆里,將水兌成47度左右,患者坐在里面洗,洗到發透汗。皮膚過敏患者一般連洗3—7天,就能治愈。

7、治鼻炎、鼻竇炎:大蒜去皮搗汁,加入少許米醋。夜晚臨睡前用鹽水洗凈鼻腔,再用脫脂棉求蘸汁塞入鼻腔,左右鼻孔交替塞。每天一次,7天便可收到明顯效果。

8、治急慢性鼻炎、鼻竇炎偏方:將氯霉素眼藥水、地塞米松磷酸鈉滴眼液兩種藥水按1:1配制,每日滴入鼻內3—5次,一般患者當日見效,半個月左右治愈。如果患者不吸煙,治療效果會更好。(用此方治療幾個人都好了)

9、治鼻炎偏方:牛黃上清片2片,雙氯芬酸鈉腸溶片1片,醋酸地塞米松片1片,馬來酸氯苯那敏片1片。以上為一次的量,日服3次,飯前飯后均可,一般患者3天見效。

藥理;:馬來酸氯苯那敏片,可以快速緩解過敏。醋酸地塞米松片,具有抗炎、抗過敏敏功效。但糖尿病患者不宜用此藥。

提示:此方通治各種鼻炎,但用藥時,最好咨詢一下大夫,看自己是否適合用此藥。

10、治鼻炎偏方:辛夷花12克、蔥白15克、白胡椒3克。將三種材料放在容器內,加600毫升水,大火煮10分鐘。趁水熱時,把水倒入茶杯,茶杯口圍上紗布,患者用藥液的熱氣熏鼻子和口腔,大約30分鐘,藥液變涼后,將其喝下。獻方人稱,只用一次就能見效。

另外,對于著涼引起過敏性鼻炎的人,用辛夷花5克、藿香10克,開水沖泡,悶5分鐘,代茶飲,每天喝1—2次,大約10天就能見效。

11、治慢性鼻炎:紅棗500克(焙干去核),生姜50克、甘草60克(炒),鹽60克(炒),以上藥合而為末,每日晨起空腹用滾開水沖服6—10克。此方具有補中益氣,散寒通竅之功效。

12、治過敏性鼻炎方:黃芪20克,加適量水,用慢火煎,待煎剩兩小碗水時(一般要煎20—30分鐘),關火,倒出藥汁,早晚各喝一碗,一般7天見效。視病情輕重,可鞏固治療1—3個月。劉先生吃了7付鼻子就通氣了,為鞏固療效,他堅持吃了三個月。

13、過敏鼻炎偏方:枸杞子、桑椹、仙靈脾、白芍、川芎、白芷、烏梅、刺蒺藜、蛇床子各10克,蓽撥6克,細辛3克。這是一劑量,水煎,日一劑,早晚兩次服用。

14、治過敏性鼻炎方:菊花10克,白芷10克,大蔥一兩,香菜一兩,鮮姜一兩。這是一天的量。大蔥洗凈切碎,鮮姜切絲,將以上藥一同放入鍋中,用水煎10分鐘,然后放入香菜,瀝出湯汁,趁熱喝下,早晚各喝一次,連喝3—5天可見效。此方對過敏性鼻炎引起的流涕、打噴嚏有極好的效果。

15、治慢性鼻炎方:水發海帶500克漂洗干凈,切成細絲,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煮熟撈出,放在小盆內。再將250克白糖拌入,腌漬1天后即可食用。每日兩次,每次50克。注:海帶絲拌白糖,具有軟堅散結的作用,對治療慢性咽炎有很好的效果。

16、治過敏性鼻炎方:取大蔥蔥白適量,在蒜缸里搗碎,把藥棉分成塊,放在蔥汁里浸濕,患者取一塊蔥汁藥棉放在鼻孔內,10分鐘后,將藥棉取出。日使用3—5次,幾天就能見效。堅持使用半個月,一般過敏性鼻炎都能治愈。

17、治鼻炎、打噴嚏、流鼻涕偏方:將青木香打成面,用粘性果汁調成糊狀,晚上睡覺前,取綠豆粒大小的糊狀物,敷在鼻子內部,連敷兩天,鼻炎、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可治愈。

(五)過敏性紫癜

1、治過敏性紫癜偏方。

A、將半斤防風、1斤艾蒿、一把花椒、一大把大粒鹽(或一小把食用精鹽)放在一個裝滿水的悶罐里,用火熬半小時至1小時之間。然后將此水放在一個大澡盆里,再將盆里注入大量開水。然后,在盆里放一個小凳,凳面離水50至70厘米。在盆外放一個小凳。患者坐在盆外的小登上,腿搭在盆里的小登上,用藥水的熱氣熏患處。在患者與水盆的四周,要用透氣厚布圍起來,只將患者的頭部露出。

此時,患者相當于身處桑拿房一般,在蒸的過程中,家人要不停地給患者喝溫水、摖臉上的汗。待盆里的水溫降到患者能洗浴的溫度時,患者用此水泡洗。此時,仍要用厚布將四外邊圍住。洗好后,患者站起來,家人立馬將其用毯子包住,抱到床上。在此期間,患者不能出門,家里不能開窗戶,不能見風。患者熏3天停1天,一般,一個星期就能治好。

注:獻方人13歲的小孩得了過敏性紫癜,醫院給判了死刑,后來打聽到這個房子后,盡然治好了。

藥理:此法是桑拿熏蒸法。過敏性紫癜是一種血管堵塞癥。此方中的花椒、鹽,有通血管功效。而防風和艾蒿,則有祛風功能。用以上藥物熏蒸,能有效治療血管堵塞。

提示:用此方,患者一定不能出家門,家里不要開窗戶,不要讓患者見風。雖然在炎熱的夏季,治療此病有些痛苦,但只要堅持住,一定能將頑疾治好。

B、用紗布將韭菜抱起來往外擠汁,將半碗韭菜汁與半碗童子尿混成一碗。患者每天喝3次,每次喝1碗。重病患者,3天內見效;輕微患者,1天內見效。

藥理:引起過敏性紫癜的原因挺多。有的是食物引起;有的是病毒引起;有的是天氣引起。皮膚敏感患者,容易惹上這個病。小孩子,免疫力低,季節交替,氣候反常,也容易得此病。獻方人稱,這個方子是以毒攻毒。童子尿,可專攻身體內的病毒;韭菜汁,有利尿排毒的功效。所以,此方治療過敏性紫癜,有科學依據。

提示:使用此方期間,患者不能吃腥辣食物。韭菜,不能刀切,刀上的鐵銹等物質會影響治療效果,也不能用機器榨汁,要用手抓,效果最好。

2、治過敏性紫癜方:紫草根30克,槐花10克,水煎服,日一劑,早晚服下,連服15天。或者用米仁50克,粳米50克,煮粥,長期服用。

3、治過敏性紫癜偏方:

A、丹參、大青葉各15克,丹皮、生地、紫草各10克。以上藥物為1劑,水煎服。胃好的患者飯前服,胃不好的患者飯后服。日1劑,喝好為止。6歲以下兒童減半。

B、仙鶴草、白茅根各50克,板藍根、玄參各25克,生地30克,徐長卿、紫草、生甘草各15克。上藥為1劑。第一遍加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瀝出;第二遍加水400毫升,煎至100毫升瀝出。兩遍藥水混合,早晚飯前服,每日1劑,喝好為止。

C、大棗250克,甘草25克。日1劑,水煎服,喝好為止。

D、桃仁、紅花、當歸、川芎、丹皮各12克,生地、赤芍、丹參各15克,玄參20克。日1劑,水煎服。兒童減半。高熱不退者,加水牛角3克,雙花20克;腹痛患者,加元胡12克;便血患者,加三七粉2克(直接沖服);關節痛患者,加防己、獨活各12克;惡心、嘔吐患者,加半夏、竹筎12克。病較輕者,可先試用方A和C,如有有具體病癥,則試用方D。

藥理: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出血性毛細血管中毒癥。上述4個偏方,是從早年的醫學專刊中找到的。方中的各種藥,有涼血、利水、解毒功效。其中,仙鶴草,可治出血癥狀;白茅根,有利水功效;板藍根、玄參可清熱解毒。

提示:此病患者,應禁食生蔥、生蒜、辣椒、酒類等刺激性食品。同時,患者要防止感冒,避免勞累。夏季,患者要防止蚊蟲叮咬,遠離可能的過敏原。

4、治過敏性皮炎方。維丁鈣片、撲爾敏、維生素B6、地塞米松各2片。以上藥每天2次,飯前飯后均可,一個星期見效。

5、大蒜白醋治紫外線過敏:取一頭大蒜搗碎,用紗布包起來。將白醋精倒在小碗里,將包起來的大蒜蘸白醋搽試患處,每天搽二三次即可,一般一周就能好。由于搽的時候會有特別殺皮膚的痛感,所以,孩子使用時要慎重。另外:被太陽曬后,皮膚紅腫,當天可用蘆薈進行護理。將蘆薈片開,將汁涂在紅腫的皮膚上,保留一晚上不洗去,有消腫止癢的作用。

(六)鼻子出血

1、治鼻子出血偏方:

A、取大薊全草和根,搗爛,絞汁,每次服一小杯,頻服。中醫認為大薊性味甘、涼,有涼血、止血、祛瘀、消癰腫的作用。

B、將當歸研成粉狀,用衛生棉球蘸取當歸藥粉后,塞在鼻腔里。

2、止鼻血偏方:把人的頭發燒成灰后,弄成面,用紙筒往鼻子里吹。獻方人稱,只要吹一次,鼻血就止住了。人的頭發是天然的止血藥。

偏方集錦八、神經篇

(一)睡眠

1、藥物泡腳促睡眠:龍骨、夜交藤、生牡蠣、合歡皮各24克,菊花15克,加水煎兩次,每次20分鐘,取藥汁300毫升,加適量溫開水,每晚泡腳15分鐘后入睡。

2、治健忘偏方:拇指壓在手腕橫紋處,左右按摩數次。

3、治頭暈偏方:將2個生豬耳朵煮熟,每個豬耳朵后面都一塊骨頭,稱為豬精,將這兩個豬耳朵里的豬精取出,焙成黃色,研成面,患者用水全部服下。一般患者,吃一次就好。如若嚴重,可加吃一次。

藥理:腦中風后頭暈,稱為腦血管性眩暈,又稱中樞性眩暈。病因是中風后,造成腦血管循環障礙,腦供血不足。豬精,是豬耳朵靠近豬頭部位的一塊指甲蓋大小的骨頭,獻方人稱,豬精可改善腦血管循環。

提示:腦血栓后,頭部眩暈,可能是腦血栓再次發作的前兆。只不過是因個人體質原因,有人發病較早,有人發病較晚。所以,腦血栓后,一定要治療頭暈,以免對病人造成不可預知的傷害。

4、治興奮型神經官能癥:燈心草3扎,淡竹葉10克,夜交藤15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5天為一個療程。

5、治虛煩不眠方:燈心草30克,綠豆60克,糯米10克,冰糖10克。先將糯米炒焦,與綠豆同煮沸,再放入燈心草,煮至綠豆爛時,撈出燈心草,放入冰糖溶化。晚上臨睡前30分鐘飲之,日1次,10天為一療程。

6、治失眠偏方:丹參30克,加水300毫升,文火煎30分鐘,去渣,加冰糖適量,再稍煮片刻,分2次服用。

7、治神經性耳鳴偏方:葛根18克、甘草3克。上藥用水煎服,日一劑,15天為一個療程。一般患者一個療程見效。

藥理:神經性耳鳴,是內耳出了問題。內耳是發聲的“工廠”,可讓大腦正常聽到聲音。當它出現問題后,會產生一些“副產品”,導致耳內嘈雜。

在臨床上治療此病,經常采用擴張血管的藥物。在本方中,葛根里含有異黃酮類化合物,這種物質,可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而甘草,具有補脾益氣、調和百藥的作用。

提示:患者如第二次犯神經性耳鳴的毛病,可加倍方中的藥量。但是,葛根不能超過40克,甘草不能超過6克。否則會出現副作用。

8、治神經衰弱偏方:豬腦1兩,加入適量蜂蜜調成羹,蒸熟后,患者一天吃一次,連吃5—10天。

9、治重癥失眠方:徐長卿500克,曬干,研細末,每次10克,沸水沖泡代茶,頻頻飲用。日2次,30天為一個療程。

10、治失眠、健忘方:遠志12克,百合20克,酸棗仁20克,黃連10克,大棗10枚,浮小麥30克,甘草10克,伏神10克,生龍骨30克(先煎),丹皮15克,阿膠10克,(烊化),當歸6克,半夏5克。水煎服,日一劑。

11、栗子粥緩解睡眠方:栗子10個,龍眼肉15克,大米50克,糖適量。將栗子洗凈泡3小時,剝殼備用。鍋中加水適量,放入大米和栗子大火煮開,改小火煮40分鐘,放入龍眼肉和糖繼續煮10分鐘。此粥有助睡眠,防治腰酸腿痛。

12、治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驗方:黃豆、米糠各150克,將黃豆炒熟,磨成細粉,與米糠拌勻。每餐取10克,用水調成餅,加少量食油,置于待蒸的飯面上,隨飯蒸熟,餐前服下。每日3次,10天為一療程。

13、治失眠偏方:取重250克的甲魚1只,去甲及內臟,洗凈切塊,加水煮沸,添進百合30克、大棗30克,再煮至紅棗酥軟、龜肉爛熟,酌加冰糖調味,吃肉喝湯,一天吃完。經常食用,效果良好。

14、治失眠偏方:取飽滿新鮮的枸杞子,洗凈后浸泡在蜂蜜中。一周后,患者每天早、中、晚各服一次。一次服枸杞子15粒,同時服用一些蜂蜜(槐藥蜜)。獻方人用此方治好了母親多年的失眠癥。

藥理:精神緊張、興奮、抑郁、恐懼、焦慮、煩悶等精神因素,常可引起失眠。而枸杞子是一位常用的補肝益腎中藥,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常食枸杞子,可讓身體各項指標趨于平衡,這對調節人體精神狀態,有極大好處。而蜂蜜好處更是不言而喻。它可有效活化人體的一切器官和組織的正常運行。

(二)出汗

1、治盜汗方:

A、到藥店買適量五倍子研成細末,再用酒精或淡鹽水將患者肚臍眼及其周圍擦洗干凈。待自然干后,再取研好的五倍子末填滿肚臍眼,外用傷濕止痛膏或膠布封貼。然后再用熱物熨燙3分鐘(用裝熱水的茶杯底熨燙也可),每隔1—2日換藥一次。在貼藥的同時,最好晚睡前再口服谷維素、維生素B1和 B6(或B12)各3片。一般對病因不明的盜汗、自汗(結核病除外)5—7天可治愈。

B、活泥鰍100克放入淡鹽水中養2個小時左右,讓泥鰍將肚內的泥吐出,然后洗凈放入沙鍋內煮湯(可加少量的鹽),喝湯吃肉,每天一次,連吃數日可治由肺結核病引起的盜汗。高先生十幾年前得過此病,用此方治愈。

2、治汗腳驗方:白蘿卜適量切片加水煮,用此水燙腳,每天兩次,治汗腳效果好。另外,洗腳時在水中加點藕根、明礬,也可治腳汗。

3、治自汗方:郁金30克,五倍子9克,共研為細末。每次取細末10克,加適量蜂蜜調成藥糊,貼兩乳頭上,紗布固定,日換藥一次。連用3次為一療程。

4、治出汗方:桑葉二錢,乘露采摘,烘干或晾干后,用溫開水泡開飲服。或待桑葉落了,撿來晾干,用溫開水泡開,空腹飲服。每天三次。

5、治盜汗偏方:百合20克,蓮子、冰糖各30克。百合、蓮子洗凈,加水適量,燉至百合、蓮子爛熟,再加入冰糖溶化,即可食用。每天1次,連服數天。

6、白酒治汗腳方:每晚洗腳后,用白酒少許搓揉腳部,并自然風干,堅持一個月,腳可不臭、不濕。

7、治手腳出汗偏方:明礬5錢,熱水2斤。將明礬放在熱水里溶解,然后浸手腳。一次10分鐘,浸后讓其自然晾干。一般患者,日1次,7天一個療程。

8、治手腳發熱偏方:金橘3—4個,玉米桿的芯、不去殼的麥子、生姜適量,四樣放在一起煮水,開后趁熱喝下。每天喝幾次,連喝五、六天,手腳發熱的毛病就治愈了。

(三)神經痛

1、治坐骨神經痛偏方:在坐骨神經痛的部位尋找最為明顯的痛點,用拇指指峰彈撥痛點5—10次,然后再按壓1—2分鐘。

2、治偏頭痛偏方:頭痛時,取鮮蘆薈在頭痛部位反復擦抹,一痛就抹,一般患者一個星期后,頭就不痛了。

藥理:蘆薈是生活中的靈丹妙藥,能治百病。蘆薈有殺菌、消炎、排膿、健胃、下瀉、防曬、防腐、治灼傷和美容的作用。此方中,蘆薈發揮的是鎮痛、鎮靜的功效。牙痛難忍時,在患處貼上蘆薈,就會消除疼痛。神經痛、痛風、筋肉痛患者,也可按此法使用蘆薈。

此方中,蘆薈汁被大腦皮層的血管吸收,發揮了解毒、舒張痙攣血管的功效。從而解除了血管壁對腦神經的壓迫,所以治好了偏頭痛。

3、治坐骨神經痛:當歸、白芍、木瓜、秦艽、威靈仙、紅花、枳殼、獨活、元參各10克,白芷6克,桑寄生15克,稀薟草、紅茜草、元胡、山梔各10克,甘草6克,白術10克。水煎服,日一劑。

4、治神經性頭疼方(風吹頭痛):白芷30克、川芎10克、川烏10克、甘草10克,將上藥混在一起均分成兩份,先取一份用慢火炒黃,研成細面,再將另一份也研成細面,然后將兩份藥面混在一起,均勻分成10份,早晚各服一份,服完即可。這是一名大夫提供的,他說,如果將3克薄荷、3克茶葉加200毫升水煮沸,等水稍涼后送服藥面,效果會更好。

5、治頭痛的偏方:

A、不明原因頭痛:白蘿卜一個,洗凈切一塊搗爛取汁,將汁裝入小藥瓶中備用。從頭痛之日起,將汁滴入兩個鼻孔中,每個鼻孔滴入2滴。每日早晚各滴一次,連用一周就可以治好頭痛。

B、治神經性頭痛:白菊花200克,水2000毫升,煮沸后倒入臉盆,趁熱熏頭,幾次就行。用過之后頭痛一次比一次輕。(最好用毛巾把盆圍住,隨溫度變化調整頭與盆的距離)

C、治神經性頭痛方:桂枝適量,用小火加適量的水熬3開后,喝湯,一天不分次數,當茶水飲,連喝一周,桂枝的用量可根據中醫的診斷。(該方對一般性頭痛和見風頭痛都好使,后背痛也有一定療效。陰虛引起的頭痛可少用一點桂枝,陽火引起的頭痛可多用一點桂枝)

6、治偏頭痛方:蔓荊子、白芷、地龍、蘄蛇各15克,水煎服。日一劑,以愈為度。

7、治坐骨神經痛方:冬瓜子30克,薏苡仁30克,金銀花15克,茯苓10克,山藥10克,當歸10克,白術10克,白芍10克,石斛10克,甘草5克,滑石10克。水煎服,日1劑,10天為一個療程。

8、治神經病偏方:將3兩干桃花用刀切成細末,分10份。發病時用淡明礬水送服,1日2次,每次服1份,5天為一療程,連用3個療程。(該方對癲癇病、瘋狂病、神經病均有用)

9、治頭痛偏方:川芎、荊芥(去梗)各120克,白芷、羌活、甘草各60克,細辛(去蘆)30克,防風(去蘆)45克,薄荷240克。上藥研末,水沖服,每次6克。有疏風止痛的功效。

10、治療神經性頭痛偏方:

A、西比靈、米格來寧,在說明書用量的基礎上,每天再加吃1次。一般患者,西比靈吃3合、米格來寧吃1瓶,就會見效。此方無副作用。

B、漢桃葉片,1次吃4片,日口服次數按說明書。一般患者,5—10合見效。

藥理:西比靈,是一種改善腦供血不足的藥物,在臨床上,也是治療耳鳴的常用藥。米格來寧有鎮靜作用,還對大腦皮層有抑制作用,恰可治療頭痛。漢桃葉片可祛風止痛、舒筋活血,可治療多種神經問題引起的痛癥。由此分析,上述處方治療神經性頭痛,有其內在的科學依據。

提示:神經性頭痛患者不要喝茶、喝酒、喝咖啡,也不能吸煙,還要避免精神緊張、生氣等都會加重病情。

11、治頑固性偏頭痛偏方:炙全蝎、鉤藤、紫河車各9克。上藥共研細末,分10包,日服2次,一般2日奏效。痛輕后,日或隔日服1包,以鞏固療效。

12、治頭頂痛偏方:藁本5克,酒制大黃5克,當歸5克,川芎3克,白芷5克,羌活5克,防風5克,菊花2克,蔓荊子5克,麥冬5克,獨活5克,黃芩5克(酒炒過),細辛3克,甘草2克。水煎服,日1劑,5天為一個療程。

13、治神經性頭痛偏方:取1/3兩白鮮皮,與半斤左右的清水放在一個碗里蒸。蒸開后,再蒸15分鐘以上,將此水取出,待水溫后,患者一次把水服下。每天早飯前喝一次,晚飯后喝一次。每次都要用新的白鮮皮,約10天左右,神經性頭痛就會治愈。

獻方人稱,此方百分之百見效。患者在治好以后,最好再接著服用,鞏固一下治療效果。

藥理:在上個方子中,獻方人曾說,白鮮皮可以解毒生肌、促愈。而白鮮皮還有一個功效,醫書《日華子本草》介紹,此物可通關節,利九竅及血脈,還能治頭痛眼痛。所以,這個方子治神經性頭痛,也有其科學依據。

提示:白鮮皮,一般的中藥店里就有賣的,而且,它的價格很便宜,大約3元錢就能買一兩。白鮮皮蒸水喝,味道特別苦,但要想治病,這種苦必須“吃”。

14、治面神經麻痹偏方:木鱉子10個,去殼搗爛,加蜂蜜或陳醋適量調成糊狀,敷患部,日2次;病情較重者,可將蜈蚣一條去頭尾,研末,加入本藥合用。

15、治面神經麻痹偏方:(又稱吊邪風)馬錢子3個,大麻子的仁7個。把3個馬錢子與沙子放在一起炒,炒熟后,與7個麻子仁一起砸成面。砸好后,用度數高的糧食白酒和在一起。患者左則歪,往右則頰車穴上敷。反之,右則歪,則敷左則頰車穴。三天換一次藥,連敷10天,就不用再敷了。這時,患者注意不要受風,再過11天,就會自然好了。獻方人稱,用此方治好了妹妹的吊邪風。

藥理:吊邪風就是受風引起的,所以,治此病要驅風。遇上此病,中醫都是從頰車做起。馬錢子和大麻子都有驅風散寒、通經活絡的功效。將此藥敷在頰車穴上,可通過經絡驅散邪風。酒在此方里,是藥引子,可刺激藥效發揮。

提示:頰車穴,離耳朵很近,是沿著下顎向上滑的凹陷處。

16、治面肌痙攣方:白芍15克,白術、茯苓、當歸、黨參、地龍各10克,川芎、全蝎各6克,肉桂5克,蜈蚣一條。水煎服,日一劑,30天一療程。

17、治面神經痙攣偏方:冰片適量研為細末,加入凡士林、香粉適量,調勻成膏,用時取藥膏攤在硬幣大小的布塊上,外敷于患側面部及“合谷穴”上,用醫用膠布固定,3小時后取下,隔日用一次。

18、治手腳出汗偏方:

A、干姜15克,白礬15克。將二者放在一起煮熱,然后泡手腳。使用此方患者,連洗一周。

B、白礬、芒硝各25克,匾蓄根30克。將三者水煎2次后,混合在一起,用此水泡手腳,日3次,每次30分鐘。以上為一服,每副藥可用2天。洗時,將藥溫熱。一般6天就會見好。

19、治腿抽筋驗方:

A、手指甲6克,洗凈、陰干、焙烤,然后研成末,用100克黃酒服下,效果明顯,一付即可見效。

B、地楓100克,年健100克,金毛狗脊100克,用5000克純糧酒泡一周,根據酒量每天酌量飲用。此方適用于風濕引起的抽筋。心臟病、糖尿病患者禁用。

C、把曬干的黃瓜籽炒熟,研成細末,每次吃兩湯勺,每天吃2次,直到抽筋癥狀緩解。

D、右腿抽筋時,可抻拉左手中指,左腿反之。同時,把200克雞蛋皮炒至微黃,研碎,早晚服一勺,吃完后即可好轉。

E、睡前用方便袋把腳套上,幾天就能見效。

20、治腰痛偏方:艾葉60克、生姜15克、生蔥2—3棵、燒酒適量。將前三位藥搗爛,用布包好,蘸熱酒涂擦患處。一般涂擦2次就再也不痛了。

21、治腰間盤突出偏方:炙馬錢子、土蟲、僵蟲、全蟲、乳香、沒藥、牛夕、杜仲、麻黃、蒼術、甘草各等分,全部研成細末,裝入膠囊。日服三次,一次服1.5克(三粒大膠囊的量),連服一個月,腰間盤突出就會治愈。

(四)癲癇

1、治癲癇偏方:玉金7兩、白礬4兩、蜂蜜2兩。將玉金和白礬研成細面。研好后,放入熬熟的小米粥內,并與蜂蜜攪拌均勻。攪好后,制成藥丸60粒。每日3次,每次飯前2粒。服10天后,改為每日2次,早晚飯前各服一粒,服用10天。30天為一個療程。共服120粒。

2、治癲癇偏方:用春天剛出來的馬蛇子7個,放在泥罐里燒熟。燒好后,馬蛇子的形狀各異。此病患者,吃其中與自己犯病時形態相近的一個馬蛇子。每天吃一個,直至吃好為止。在此期間,同時服用安神補心丸,按說明書吃。獻方人稱,此病難治,要吃上一兩年。

藥理:馬蛇子是一種蜥蜴,長達10厘米。馬蛇子焙干后,研成粉裝膠囊內服,可治療慢性氣管炎。而在此方中為何食用馬蛇子,暫時解釋不通。獻方人稱,后天性癲癇,一般由心臟引起,所以要吃強心藥。

提示:安神補心丸是養護心臟的藥,如果患者能弄到更好的補養心臟的藥物,也可以。獻方人稱,在杜爾伯特的草墊子上,春天時還能抓到馬蛇子。此方只適用于后天引起的癲癇。

3、治癲癇偏方:取一個公豬的膀胱,把里面的尿液倒出來,將一把江米放入膀胱里,然后,將口扎上。扎好后,放在鍋里蒸熟后,切成條,放在冰箱里保存。

患者有時間就吃一條,一個豬膀胱最好在2天內吃完,然后再吃一個。

獻方人稱,他的母親吃了一年這個東西。以前,每個月都犯一次病,如今,兩年都沒有犯病了。

藥理:此方為啥能治癲癇病,獻方人說不清。江米有補虛、補血和治療氣短無力等癥的功效。中醫說,此物可治吐逆不止。所以,從癲癇病患者口吐白沫中可以發現,此物可治口吐白沫。

而豬膀胱,可治消渴無度。二者結合,產生了哪種化學反應,民間中醫也解釋不清。

提示:豬膀胱的外表面,可以洗凈。里面,倒完尿液后,絕對不能洗。江米的量不要太多,只要蒸熟后,能將豬膀胱撐起即可。

4、治癲癇偏方:乳犬(未斷奶)1只、硫磺15克、豬胃1個,鹽適量。硫磺研成細末,裝入紗袋內扎好。乳犬去毛和內臟,洗凈。將硫磺放入犬腹中,再將犬放入豬胃里,加適量鹽和水燉爛。患者分四次服下。

獻方人稱,以上為一劑,患者每年服3—4劑,兩三年內可除根。

5、治精神病偏方:黃腿公雞一只,朱砂48克,琥珀2克。黃腿公雞去內臟,留雞心,把雞心切開,放入朱砂48克,琥珀2克,然后用線將雞心扎好,重新放入雞肚內。用水煮黃腿公雞,不放任何作料。煮熟后,患者將雞肉和湯全部吃下。獻方人稱,就吃這么一次,他朋友孩子的精神病就好了。

藥理:朱砂,又稱丹砂,古人用其煉仙丹。在臨床上,用于治療心神不寧、心悸、失眠等癥。所以,它可以清心安神。

琥珀,也是安神藥物。對于驚風、癲癇、心悸、失眠等癥,有治療功效。所以,二者配合,是安神良藥。至于黃腿公雞在方中的作用,中醫專家也說不清。

提示:患者最好將雞肉帶湯一次吃完喝盡,治療效果更好。如果一次吃不下,患者也要在兩頓內吃完。

偏方集錦九、皮膚篇

(一)皮膚病

1、治“帶狀皰疹”驗方:

A、將雄黃10克和梔子50克共研末,用適量醋調成糊狀抹患處,干后再抹。

B、寒水石10克、川黃連10克、煅石膏7克和梅片少許,共研末,用一個雞蛋調勻后敷在患處。

2、治帶狀皰疹方:到藥店買幾條蜈蚣,放在瓦片上焙干(稍微黃一點即可)研成粉末,放上香油攪勻,敷在患處,每天換3次藥。有一位80歲的老太得了此病,僅用了16條蜈蚣,5天就好了。

3、治療痤瘡方:浙貝母、白附子、菊花葉、防風、白芷、滑石各15克,皂角10克。前6味研末,皂角蒸熟去筋膜,同藥搗成丸,早晚擦面。

4、香油調松香粉治黃水瘡:將松香點燃,把燒化的松香滴入事先準備好的裝有冷水的碗里,再把滴到碗里的松香收集起來,研碎,用香油調成糊,涂到患處。連續涂1—3天,黃水瘡就會自然結痂。停藥幾天后,結痂就會自然脫落,不會留疤痕。

5、治黃水瘡偏方:將白鮮皮研成細末,撒在黃水瘡部位。撒上后,患者不要將其弄掉或洗掉。三四天后,黃水瘡部位就會結痂。再過幾天,痂脫落后,黃水瘡就治愈了。

藥理:黃水瘡是一種病毒性細菌引起的皮膚病,患病后,患者皮膚會大面積潰爛。而白鮮皮有解毒、生肌、促愈合功效。所以,這種藥物恰可治療黃水瘡。

提示:使用此方期間,患者不能洗澡,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另外,獻方人稱,山里新采出來的白鮮皮,藥效最好。這種東西,用的是根莖。而根莖又埋在土里,長得像人參。將根莖挖出后,將里面的硬骨扒掉,就是中藥里的白鮮皮。

6、治黃水瘡偏方:將2片土霉素研成末,用修自行車用的黃油攪勻,晚上上床前抹上,一般第二天就好。如不好,可再試一次。

7、治癩頭瘡偏方:癩頭瘡又稱白禿瘡、黃癬。民間以蝸牛20個(型圓大者良),加水3碗煎湯,待溫洗患處,日1次,數次可愈。

8、治疥瘡偏方:如是全身疥瘡,可將硫磺研成面,泡在水里,用硫磺水洗患處。洗完后,再用火烤患處。如是局部疥瘡,把硫磺研成面,用香油攪拌。硫磺和香油的比例,患者可以自己掌握。只要攪成糊狀,并能粘住患處,就可以了。然后,用這種糊狀物敷在疥瘡處,敷好后,再用火烤5—6分鐘即可。如果一次不好,第二天再用一次。一般患者不超過3天就治愈。

藥理:硫磺外用,有解毒殺蟲功效。此藥,對于治療疥癬、禿瘡、陰疽、惡瘡、皮膚瘙癢等都有作用。而用火烤,則是加速藥效的過程。

提示:硫磺可在藥店買到,硫磺軟膏藥效不夠。如果染上此病,要從居住環境、個人衛生上找原因,是否過于潮濕。

9、治濕疥偏方:先燒一壺開水,取2片整片的旱煙葉,泡在開水里。待水變溫,用此水洗濕疥部位。一般患者,一到二次,濕疥就會好。

藥理:濕疥一般長在私部,容易在陰暗環境中被感染上,要盡量遠離陰暗環境,一旦染上,不要用手抓,因抓后會流黃水,甚至會流黑汁,使創面擴大。

旱煙葉能治病,曾有人獻方說旱煙葉泡水洗身能治蛇盤瘡,而且有幾位讀者用此方治好了自己的蛇盤瘡。

用旱煙治療疥瘡也有先例。因為,旱煙中也含有毒素,能以毒攻毒。用熱水泡好后,洗患處,可加速藥性。

10、治濕疥偏方:濕疥患者,一次性抹大量痱子粉(即爽身粉)。獻方人稱,他每年夏天都要患一次濕疥,無意中抹了大量痱子粉,收到了奇效,一次就能好。

11、治小兒頭部濕瘡方:蜂蜜60克,鋅氧粉(西藥)適量,調和成膏,在清潔患部后涂敷,蓋以紗布,用膠布固定,一日2次。

12、治濕疹偏方:兩片復方新諾敏研成末,與一管地塞米松軟膏混在一起,如果覺得藥發干,可加少量的水。然后,將此藥膏往濕疹上抹。每天早晚各一次,兩天就能治愈。這個方子沒有副作用。

13、治小腿潰瘍方:將蜂蜜適量涂于紗布上包扎,1—2日更換一次。

14、治座瘡偏方:杏仁150克,去皮,研成末,每次用5克杏仁粉加新鮮雞蛋清調成糊,敷在洗過的臉部,30分鐘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如有時間,延至1小時更好),每日1次,堅持一周后,效果明顯。

15、治座瘡偏方:綠豆、薏仁各80克,蜂蜜10克。將薏仁、綠豆洗凈,放鍋內,加適量水,文火燉熟,燜數分鐘即可,趁熱調入蜂蜜飲用。

16、治青少年座瘡偏方:黃芩、白芷、桔梗、丹皮、皂角刺各15克,苦參、土茯苓各25克,牛膝20克,莪術、海藻各12克。水煎服,日1劑,15天為一個療程。

17、治婦女座瘡偏方:牛蒡子50克,木蝴蝶10克,加水適量,水煮沸后,再煎1小時,代茶頻頻飲用,10天為一個療程。

18、治粉刺偏方:2合綠藥膏、2合復方皮康王、20片甲硝唑、40片病毒唑。上藥研成面,放在一個容器內攪勻,每天早晚用此藥膏摖臉,堅持一段時間就可以根治。

19、治痤瘡偏方:荊芥、防風、黃芩、白芷、桔梗、浮萍、丹皮、皂刺、各10克,生首烏、苦參、土茯苓各20克,牛膝15克。水煎服,日1劑,日服2次。

20、治青春痘、粉刺、痤瘡偏方:將1片甲硝唑和1片維生素B6研成末,與1只氯霉素混合在一起。然后,再將混合物與1小袋郁美凈兒童霜攪在一起。

患者每天早、晚洗臉后,將藥抹在臉上。此方就像護膚品一樣。用了這個方子,可以不抹其它化妝品。堅持半年,臉上就不會再起粉刺、痤瘡了。

藥理:氯霉素,有消炎、殺菌功效。甲硝唑,對于粉刺、痤瘡引起的感染,有治療功效。維生素B6,可營養皮膚,治療面部油膩。郁美凈兒童霜,本身是一種護膚品,可加速上述藥物的吸收。

提示:用此方期間,忌辛辣、油膩食物。孕婦、哺乳期婦女,不能使用此方。此方是一位當舞蹈演員的親屬提供的,效果非常好。

21、去疤痕偏方:先將疤痕處用熱水洗凈,取一點貝貝油涂在疤痕處,邊抹邊按摩,大約3—5分鐘,貝貝油就會被吸收。取一點薰衣草精油,在疤痕處涂抹,邊抹邊按摩。薰衣草吸收后不要洗掉。患者每天使用1—2次,直到治好為止。

藥理:這個方子中最重要的是薰衣草精油。貝貝油有打開毛孔的作用,可促進薰衣草精油充分吸收。

提示:每次使用之前,患者最好洗一下澡。貝貝油幾元錢一瓶,薰衣草精油200多元錢一瓶。剖腹產患者,要10個月之后,才能用此方,因薰衣草精油可促進血液循環,所以,在月經期間的女士,要停用此方。

22、治紅鼻頭偏方:將生石灰、生石膏等分,研成粉裝瓶備用。用清水將鼻子洗凈,待干后,依據紅鼻頭范圍大小,取藥粉用白酒調成糊狀,往患處敷。日一次,3次就可治愈。

注:紅鼻頭破損者,禁用此方。

23、治皮膚過敏偏方:2兩艾葉,用水煮開,用毛巾蘸艾葉水擦皮膚過敏處,日2次。然后,按說明書吃撲爾敏,此方連用3天,皮膚上起的大包就能治愈。

(二)凍燙傷

1、烤山楂治凍傷:把山楂放在爐子上慢慢烤熟(皮有些發黃為止),去核,捏成片,山楂里面朝外,糊在凍傷處,再用紗布、粘膏固定。兩天換一次,十天左右可痊愈。

2、治凍瘡方:槲寄生、山楂各1兩,共放入鋁盆內,多加些水煮,煮開后再稍煮一會兒,關火,待水涼至不燙手時,把凍瘡部分放入盆內泡洗,同時,將藥渣往凍處搓搽,連用幾天即可。注:劉女士手生凍瘡,第一年洗了幾天就好了,第二年又犯了,又洗幾天就好了,以后再沒有犯過。

3、治燙傷方:蜂蜜涂于燒傷處,有止痛的功效。

4、治燙傷偏方:用吃飯的小碗裝半碗白灰,往碗內注滿水,待白灰沉淀后,取出上面的清水。然后將清水與純香油放在一起攪拌成糊狀,比例自己掌握,將這種糊狀物抹在燙傷處。日一次,抹上后不要洗掉,讓其自行風干。一般患者抹上10分鐘就能止痛。連抹一個星期,燙傷處就痊愈了。

5、治凍瘡潰爛偏方:螃蟹殼焙焦研末,每次取適量,用豬油調和涂患處。

6、治凍瘡方:蟬蛻、當歸各等份,粉碎過80目篩,用胡桃油調成膏劑,均勻涂于凍瘡皮損處,用凡士林油紗布覆蓋,紗布包扎,隔日一次,共5次。

(三)皮癬

1、治手癬方:艾草 150克,加水3—4碗,煮沸5—6次,裝入大口瓶內,用雙層紗布縛瓶口,將手放瓶口熏,如藥已冷再加溫后使用,每日3次,每次30分鐘,一劑藥用三天。

2、治頭屑方:先用生姜輕輕擦洗頭發,然后再用熱姜水清洗頭發。此方對禿頭也有一定療效。

3、治牛皮癬方:

A、新鮮豬苦膽一個,用鋼針扎破后,將膽汁擠入碗內,再加入黃豆大小一塊明礬,待明礬融化后涂抹患處,日2次,7天為一療程,治療效果很好。

B、將鮮韭菜和大蒜按1:1的比例放入搗蒜缸內搗成泥,每晚臨睡前敷患處,再用紗布包好,次日早晨取下。7天為一療程,3—5療程會收到很好效果。

C、鮮榆樹皮擠出汁,用汁涂擦患處,堅持一段時間,會收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4、治陰囊潮濕方(濕疹):

A、一兩茱萸放在3兩水中燒開,趁熱熏洗患處,每日3次。視病情輕重,5—15日即可治愈。

B、蛇床子30克,苦參、黃柏各24克,明礬6克,水煎后取藥液洗患部。

C、苦參、蛇床子各50克,分成3份,每次用一份,加水煎開,先熏后洗,要堅持10—20分鐘,然后擦干。連續洗5—7天,一副藥可洗3天。

5、治頭皮癬方:兩把新鮮綠色松葉,兩瓢水煮成黃色,加入少許硫磺末,用其洗頭。一天兩次,每次洗半小時左右,7—10天即可治愈。

6、治牛皮癬方:

A、將一根毛蔥切兩段,當感到牛皮癬患處發癢時,立即用毛蔥的切面抹發癢處,一定要抹出毛蔥汁來。抹完后,不要將毛蔥汁摖掉,讓其自然風干。一旦發癢就抹毛蔥汁,直到抹好為止。用該方,30年的牛皮癬都治好了,而且20多年了也沒有再犯。原理:牛皮癬發癢時,是原蟲出來吸氧,而毛蔥有非常強的殺菌功能,且封閉性好,能使皮膚與空氣隔絕,而且又不損傷皮膚,原蟲吸不到氧就會憋死。

B、將樟腦丸研成末,用純香油調成糊狀,調好后,往牛皮癬患處敷,時間越長越好。晚上睡覺前將其洗掉,以免弄臟被子。獻方人用此方治好了牛皮癬。

藥理:樟腦丸有防蟲、防蛀、防霉的作用。牛皮癬是一種叫原蟲的病毒引起的。而樟腦丸的使用,可能在治療上有以毒攻毒的作用。香油,常見于中醫大夫開出的治療牛皮癬的處方里。香油可以吸引原蟲,而樟腦丸可以殺滅原蟲。

提示:在樟腦丸研成細末的過程中,一定要戴上口罩,人體避免吸入樟腦丸粉末。在接觸樟腦丸過程中,不能用手去碰樟腦丸,要戴手套與之隔離。兒童要遠離樟腦丸,誤食會造成中毒。如果牛皮癬患者患出血,則要等其愈合后,或不出血后再使用。

7、治神經性皮炎:芒硝10克,凡士林適量,調成膏備用。取適量藥膏外涂患處,日3—5次,30天為一療程。

8、治稻田皮炎:用生稻草10克,切碎,明礬20克,先將稻草煮沸30分鐘,加入明礬煮10分鐘,取液外洗。

9、治接觸性皮炎:石膏100克,水煎取液1000毫升,待溫,浸泡患處,每日2次,每次15分鐘。一般治療1次可見效,3—5天可治愈。治療期間,患者忌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

10、治老年性皮膚瘙癢偏方:將蘋果切片,用切面摖瘙癢處,每天摖數次,可使皮膚爽滑舒適,3日后癢可止。

11、治頭癬、牛皮癬方:將一個豬苦膽的膽汁倒在碗中,加入黃豆粒大小的一塊明礬,待溶化后,用此膽汁摖患處,每日2次,連用7天見效。

12、治藥物性皮炎方。取青黛散適量,加75%醫用酒精等量密封浸泡,24小時后即可使用。用時搖均勻,用棉簽蘸之涂患處,每日3—5次。

13、治皮膚瘙癢方:苦參、蛇床子、黃柏各30克,地膚子、丹參各20克,水煎取藥液洗患處或沐浴,每日2—3次。

14、治體癬偏方:生大蒜一瓣,白醋、芝麻油適量。生大蒜去外皮,切成兩半,用生大蒜蘸白醋摖患處,每次不得少于5分鐘。摖后再用麻油搽患處,日2—3次,連用3—5天。主治銅錢癬、體癬、股癬。治療期間不能接觸堿性肥皂。

15、治頭癬偏方:豬苦膽1個、雄黃10克。把豬苦膽汁與雄黃粉調成糊狀,涂于患處,一般患者,涂完一個豬苦膽就會好。

對于手腳癬,可取適量食用醋加熱,浸泡患處,日2次,每次10分鐘。直至治好為止。

16、治面神經炎偏方:蓖麻子(鮮品最好)10克,去皮研碎。冰片8克,研碎,二者混勻后裝入紗布袋內,放在患側面部,然后用熱水袋或熱水杯放在紗布袋上加熱,每次半小時,日2次,每日換藥一次,5天為一療程,一般2—4個療程可治愈。

17、治汗斑方:取獨頭蒜搗爛,用紗布包好,蘸陳醋摖患處(摖至局部發熱伴輕微刺痛),日3次,一般5—7天可見效。

18、治脂溢性皮炎偏方。選用陜西產的力康霜,按說明書用就可以。

獻方人稱,他就是用此霜治好的。

19、電吹風治腳癬偏方:睡前取花椒、綠茶各10克,陳醋50毫升,加水250毫升煮開,放溫后泡腳半小時,用干凈毛巾摖干雙腳。電吹風選熱風擋,對腳底、腳側、腳趾縫等患處往返吹4—6分鐘,尤其是趾縫間濕氣重,最好掰開腳趾吹。然后涂上治腳癬的膏藥或藥水,次日穿鞋襪時,再用電吹風吹2—3分鐘。日1次,堅持3天,腳癬便可減輕或痊愈。

20、治神經性皮炎偏方:木鱉子60克,去外殼,烤干后研成細末,放入陳醋500毫升浸泡7天,每日搖動2次,備用。先用綠茶水清洗患部皮膚,然后用藥液直接涂搽,每日2—3次,7天為一個療程。一般1—7個療程可治愈。

21、治神經性皮炎偏方:馬鞭草、大蒜稈、煙葉稈各30克,水煎洗患處。日1—2次。

22、治神經性皮炎偏方:

A、用芙蓉煎水15分鐘,用此水洗并用藥渣熱敷患處,藥的濃度高一些好。

洗,每兩天洗一次。病輕者半月見效,重者一月見效。

藥理:脂溢性皮炎,是因為休息不好,或者吃一些刺激性食物引起的。得病時,頭皮處發炎,導致出現大量頭皮屑,而且還經常掉頭發。所以,治療此病,就得先祛除炎癥。而這種炎癥比較頑固,一般的藥“收拾”不了它。獻方人稱,硫磺皂、復方酮康唑發用洗發劑,都是消炎的東西。同其它消炎藥比較,消炎效果更好,用起來更對癥。

提示:用此方期間,患者要注意飲食。少吃辛辣食物,對治療效果會更好。使用此方時,就不要用其它洗發水了,以免影響方子發揮藥效。

B、干艾蒿200克,鮮韭菜200克,花椒100克,加水用小火慢熬1小時,熬至剩500克水左右,用水摖患處,日3—4次。

23、治脂溢性皮炎偏方:患者洗頭時,使用硫磺皂,用清水透凈后,再用復方酮康唑發用洗發劑

24、治神經性皮炎方:用少量洗衣粉水擦洗患處,一天2—3次,擦時有點痛,是正常的。

25、治尖銳濕疣偏方:黃芪15克、黃柏15克、苦參15克、薏苡仁15克、阿昔洛韋片。將前四位中藥研成面,混勻,用竹板敷于患處,輕輕摩擦,使藥粉與患處緊貼。日抹6次,每次抹1克藥面。10天為一療程,連用兩個療程就能治愈。同時,按說明書口服阿昔洛韋片。禁忌:辛、冷、辣、海鮮及白菜、蘿卜、豆芽、煙、酒。平時多吃維生素C,可以解除體內毒素。

26、治干性脂溢性皮炎:生地15克,玄參12克,首烏10克,白花蛇蛇草20克,旱蓮草12克,丹皮10克,當歸10克,赤勺15克,麥冬10克,車前草15克,生苡米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可配合用透骨草、紅花、皂角刺、千里光各30克,水煎外洗,每日一劑。

27、治脂溢性皮炎偏方:熟地15克,當歸、荊芥、白蒺藜、蒼術、苦參、麻仁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有養血潤燥、消風止癢的功效。

28、橘皮治腳癬又止癢:把1斤干橘皮放入鍋中,煮沸后倒入桶中,把雙腳踏在桶上,用開水蒸腳,為了不讓蒸汽流失,可用棉被或其它物品把腳和桶的上部包住。待水變涼后,再將雙腳泡在水中。一般3次,腳癬就會治好。用此法治身上的瘙癢癥效果也很好。

藥理:橘皮氣味芳香,性味辛苦而溫,入藥以年久者療效更加,故名陳皮。陳皮理氣、化痰作用極佳,并能解毒。現在醫學研究表明,橘皮具有抗炎、抗潰瘍的作用。

29、治神經性皮炎方:把淘米水放酸后,把一把艾葉、20粒花椒和在一起煮水,用該水洗患處。

30、治老人背部奇癢偏方:鮮木豆葉500克,水1000毫升,煮沸15分鐘后,去渣取汁,候溫,摖洗患處,日1次,每次15—20分鐘,連洗3次,即可見效。

31、治飛蚊癥偏方:五倍子12克,蜂蜜15克,將五倍子搗成粉,用蜂蜜調勻,取適量敷于外則眼皮上,每日1次,連續4—5次。

32、治毛囊炎偏方:大黃、黃柏、黃芩、苦參各9克。上藥為一劑,煎湯洗患處,日1—2次。

33、銀黃白酒治皮膚瘙癢:按1:4的比例,將銀黃泡入60度高粱酒中,晚上臨睡前用棉球蘸藥液涂抹在癢處。每晚一次,連續3次就可以消除癥狀。

藥理:有資料記載,銀黃由金銀花和黃芩的提取物制成,二者藥性寒涼,均具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而金銀花、黃芩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抗病毒及抗真菌作用。所以,銀黃外用對緩解瘙癢幫助很大。

34、治皮膚干燥方:將桔子皮洗凈,與純糧食酒泡在一起。二者的量,患者可自行掌握。泡2—3天后,就可以使用了。患者每天早晚,用酒泡過的桔子皮摖皮膚干燥處。大約一年后,皮膚就會光亮鮮滑。

獻方人稱,她的小腿長的就像魚鱗一樣的東西,早晨起來掉皮,用此方一年后,就好了。

藥理:魚鱗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專家稱,皮膚干燥甚至掉皮的患者,并不能與魚鱗病等同。此方,雖說可以治皮膚干燥,但對于遺傳性的魚鱗病,是否可治,還有待試驗。此方沒有副作用,可使用。而魚鱗病患者,在找不到其它好的方法治療時,也可試一試。

提示:桔子皮即陳皮,桔子皮與茶葉一起飲用,有提神、通氣功效。桔子皮在泡酒前,要先洗凈。摖抹時,可用桔子皮內部面摖皮膚干燥處。桔子皮選用黃色的最好。

35、治身癢偏方:用蒼耳莖、葉、子各等份,烘干研末,每次服7—8克,開水送服。

36、治紫外線過敏偏方:太陽曬后,身上起的小疙瘩或過敏點,又疼又癢。將藿香正氣水中少兌一點涼開水,往患處抹。只要抹上,10分鐘就好。

(這是患者的經驗方)

37、治牛皮癬偏方:每個月的前10天,每天打一支慶大霉素針劑,一支大青葉針劑。全部是臀部肌肉注射,連打10天,停藥20天。如此往復,連續4個月,牛皮癬就治愈了。獻方人稱,此方不忌口,抽煙、喝酒、吃辣的都行。但是打這種針有點兒疼,有時針眼處起大包,患者要揉一揉。

禁忌:小孩不能用此方。

(四)白癜風

1、治白癜風方:蛇蛻適量,燒成灰,用醋調成稀糊,涂搽患處。涂搽多次見效后,仍需堅持涂搽幾周即可治愈。

2、治白癜風偏方。露水1斤(最好是韭菜葉上的露水),加入蛇蛻5克,然后裝入瓶內埋入地下,半月后取出,用此水涂抹患處,一日3次,連用1—2個月。與此同時,用馬齒莧30—60克,煎湯一碗喝,每天服2次。

3、蘆薈患者唾液治白癜風:把蘆薈的刺拔掉,扒開白瓤后,用白瓤蘸患者唾液摖抹白癜風處。患者摖的次數越多、時間越長,效果越好。一般一個月見效。獻方人說她弟弟摖了一個月就好了。

藥理:白癜風是一種頑固性的皮膚病,也叫原發性皮膚色素脫失病,而病毒在人體肌膚的停留,是致使黑色素等因子死亡、長出白斑的原因。所以,治療白癜風,還得從殺毒、殺菌入手。

蘆薈,具有對真菌、霉菌、細菌、病毒的抗菌殺菌作用。唾液,有“金津玉液”的美稱。唾液中有溶菌酶,有滅菌作用。在國外,有人還采用“唾液療法”,治療那些頑固性皮膚病。

提示:醫學認為,預防白癜風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一是不要在陽光下暴曬。暴曬會引起皮膚炎癥,導致黑色素受損,出現脫色斑;二是要控制生理和心理情緒。身體虛弱者,要加強體育鍛煉。控制情緒,避免大喜大悲,是預防此病的良方;三是要避免接觸酸類化學物質和化肥、農藥、柴機油等。特別是面部有病灶者,不要使用增白類化妝品。

4、治白癜風偏方:補骨脂2兩,酒精1斤,泡在一起,用玻璃瓶盛放,放在陰暗處,泡一個星期。早晚各抹一次,用棉簽蘸此水往患處抹。一般抹上之后,白癜風就不擴散了。半個月之后就不用再抹了。此時,白癜風將永遠不再發展。

藥理:白癜風病因不詳。得此病的人,有兩種。一是身上有幾個白點,開始慢慢擴散;二是皮膚愈合后,新長的皮膚較白,擴散開后,就勾搭好皮膚,也變白了。這種情況也叫白癜風。

此方中的兩種藥,治療白癜風,作用各有不同。不少醫書上講,補骨脂能治白癜風、斑禿、銀屑病。因此,此方能控制白癜風有理論根據。而酒精有殺菌、消毒作用。在本方中,酒精起到活血、滲透作用。血液運行順暢了,免疫力就提高了。這樣,好的皮膚,白癜風再想整壞就難了。

提示:用濃度75%的酒精。95%的酒精揮發太快,滲透效果不好。有時間的患者可以增加涂抹次數。

5、治白癜風方:木蝴蝶50克,純糧白酒1斤,泡7天,用此酒擦。擦時,從外邊往里擦,一天擦2—3次即可。

(五)腳氣

1、紫皮蒜治腳氣:視患處大小,取紫皮蒜和食鹽適量,共放入蒜缸中搗成泥。用溫水洗腳后,把蒜泥糊到患處,外用紗布包好,糊2個小時即可。

注:皮膚敏感者,糊的時間可短些,多糊幾次,否則會把皮膚殺起水泡。

2、用醋治腳氣方:每天洗腳時放兩勺醋(大約10毫升),可預防腳氣的復發和感染。讓腳部遠離堿性環境,保持腳部清潔干燥。堿性環境會助長真菌滋生蔓延,所以,洗腳時忌用堿性肥皂。而酸性環境不但可以破壞真菌環境,還能改善腳部皮膚,軟化皮膚角質,使腳底變軟、變嫩。

3、治腳臭方法:取厚薄均勻的樺樹皮,將其剪成鞋墊,墊在鞋里,一般3—5天就能見效,多墊一段時間,可根治腳臭。此方靈驗。

4、治腳氣方:

A、用9度米醋一瓶泡腳,一天泡一小時;一般7天左右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用醋精,在半盆水里放一瓶醋精,頭三天每天泡半小時,以后隔一天泡一次,每次半小時,直到腳心掉一層皮,腳氣就好了(獻方人說治一個好一個)。

B、到野外采一些洋鐵葉,洗凈,切段,浸入白醋中,密封4—5天。然后將其倒入盆中,可以稍微熱一下,用此泡腳。一般3、4次就能好;

C、沙酸(西藥)1—2兩,將沙酸裝在襪筒里的腳心部位,鋪上一層。將得腳氣的腳穿在襪筒里,睡覺時也不能脫,一般穿三天后,會感覺腳步輕松了許多,脫下襪子會發現腳底掉了一層皮,而且,還長出了一層嫩肉,腳氣已經治愈。

D、在半盆水里放2支藿香正氣水,每天泡20分鐘,連泡15天。

E、每晚用熱水燙腳時,將1斤陳醋燒開,將2—4片去痛片研成末。腳燙好后,用棉簽蘸陳醋摖腳氣部位,摖后,馬上抹上去痛片末,不用包,第二天早上再洗掉。一般4—5天就會好。此方還可以用來治手氣。

藥理:腳氣,是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病。陳醋、去痛片都有殺菌的作用。用熱水燙腳,起到催化的作用,可以使陳醋和去痛片的殺菌效果更好。

提示:在此方使用過程中,一定要連接緊密。患者用熱水燙好腳后,要立即抹醋,緊接著抹去痛片末,效果才會更好。要防止再度感染,患者用過的盆要消毒,毛巾要扔掉。

5、治腳臭偏方:

A、每次出門前,將小蘇打放在鞋子里一點,腳臭患者一天都不會有味,長期堅持,此病可除根。獻方人說,自己和幾個朋友都用此方治好了腳臭。

B、將10片安乃近研成末,放在鞋墊上,每天一次,連續一周就會見效。

藥理:如果腳部沒有出血破皮,不會有副作用。

提示:方A里再放點鹽會更好。腳臭會引起腳氣,如不及時控制會波及到其它部位。有的患者腳臭還不常洗腳,弄得床單都是臭的,這樣會傳染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6、治手腳多汗偏方:煅龍骨30克,枯礬10克,共研為末,每天用熱水浸泡手足5—10分鐘,可在熱水中加一些鹽。每次洗完手腳后,用藥末摖手腳掌。每天1—2次。

7、治腳氣偏方:把2頭大蒜去皮,然后放入半斤醋內泡3天。3天后,用大蒜頭摖患處。日3次,連用7—10日。蒜有消炎和殺菌功效,治愈率50%。

8、治腳氣偏方:選內部液體是白色的小管裝中華牙膏,將阿司匹林研成面,與中華牙膏1﹕1的比例配在一起。現用現配,否者會干了,不能用。早晚各用一次,將二者混合物敷在腳氣部位,涂抹后不要包裹,一般患者3—5天見效。

藥理:阿司匹林是一種復方解熱鎮痛藥,有消炎殺菌作用。牙膏有殺菌功效。

9、治腳氣偏方:將30粒花椒粒放在2公斤水里煮開,待水溫能泡腳時,將腳放入,浸泡20分鐘。獻方人稱,用過一次,立即見效。

藥理:腳氣,也叫腳癬,是指發生在趾掌面的霉菌性皮膚病。有的是因濕氣過重引起的。花椒粒具有溫中散寒、止痛、除濕的作用。使用此方,可破壞腳氣病菌生存的環境,所以可以根治此病。

提示:成年人中,十有七八都有腳氣。有的人好得快,有的人終年不好。得上此病,一定要注意衛生,以免傳染給他人。

10、治腋臭、腳臭、手腳多汗偏方:患處清洗后,抹上硫礬粉(即硫化的枯礬)。早晚各抹一次。一般連用一周,腋臭、腳臭、手腳多汗的毛病就可治愈。獻方人稱,使用枯礬,可使皮膚清爽,有去除濕氣和收斂汗水的作用。枯礬經硫化后,又能殺菌并出去異味。

11、治腳氣偏方:

A、阿司匹林搟成面,洗腳后,把面貼在患處,每天一次,一般3—4天就好。

B、洗腳后,把氯霉素眼藥水摖在患處,每天1—2次,一般3—4天就好了。

12、治腳癢方:用2瓶9度白醋,將醋倒入盆中,浸泡腳一個小時,然后醬醋回收,下次再用。堅持2周,腳氧癥就可以解除。

13、治腳氣偏方:將白色的9度米醋裝在塑料袋里泡腳,將塑料袋綁在腳脖子上,每天泡一個小時,兩天換一次醋,一般患者一周治愈,而且再也不犯。

14、治手腳皸裂方:將醋500毫升放在鐵鍋里煮開5分鐘,把醋倒在盆里,待溫度適宜后把手腳或皸裂部分泡在醋里10分鐘,每天泡3次,7天為一療程,2個療程后可見效。

15、治手指脫皮方:

A、將少許白礬兌入適量的5度米醋中,用其泡手,一天一次,治手脫皮。

B、手脫皮很嚴重,用蒜泥每天搓手三、四次,每次5分鐘,一周治愈。

C、將維生素C注射液涂于患處,每天兩次,也可治手脫皮。

16、治手暴皮偏方:

A、將野生螞蚱菜加少許白糖搗爛,敷在患處1小時,日1次,大約2—3次暴皮毛病就會見好。獻方人說,他用2次就好了。

B、黃連、焦山梔、蓮子心、姜黃、枳殼、熟大黃各6克,藿香、黃芩、生地各10克,生石膏、茯苓、赤石旨、薏仁各12克。前四種藥物先炒一遍;枳殼、大黃單炒一遍。炒好后,與其它藥物一起水煎3次。其中,第1、2次混在一起口服,第3次的藥液用來泡手。治療一周后,手上的潰爛癥狀消失,只剩掉皮癥狀時,改方。

生地、制首烏、山藥、赤小豆各12克,姜黃、黃連各3克,白鮮皮、丹參、玉竹、石斛、黒料豆各10克。水煎后服用。

用方B可斷根。

藥理:手暴皮是一種血熱病,治療要從調解氣血入手,螞蚱菜有清熱祛濕功效。處方B中的藥,大多是調理氣血運行的功效藥,可以從根本上治療此病。

提示:處方B要戒酒、戒辛辣食物;手不要接觸堿性或油性物質;洗手后,涂搽黃連油。

17、治手腳干裂偏方:

A、將甘草50克浸于100毫升75%的酒精中,浸泡24小時取汁,即為甘草酊。將棗泥30克與50克甘油、甘草酊混成糊狀,將手足用溫水浸泡后揩干,涂上此藥膏。

B、取蜂蜜一份、白凡士林2份,二者混在一起,攪拌3—5分鐘,讓其變成糊狀。患者洗完手腳后,就像抹雪花膏一樣往患部抹。

獻方者用此法治好了自己的手腳干裂,而且裂得出血,都治好了。

藥理:白凡士林本身就對治療皮膚裂口有效果,手腳干裂患者,可以先試用白凡士林,如不好,再用蜂蜜調和。蜂蜜可以營養肌膚,促進傷口愈合。

提示:蜂蜜要用洋槐蜜,白凡士林是固體,有點象豬油,一般藥店都能買到。

18、治手腳干裂偏方:如果雙手干裂,就買2個豬膀胱,如果手腳都干裂,就買4個。象戴手套似的戴上,每天戴2個小時,7天就好。

藥理:豬膀胱也可以治病,與鮮車前草一起煮,可治療尿道炎。至于為什么能治手腳干裂,解釋不清,但此方沒有任何副作用,可試用。

提示:豬膀胱有個口,正好可以伸進手腳。可以不清洗膀胱里的尿液,直接將手腳放入。此物并無異味,而且尿液還有治療作用。

19、治手腳皸裂方:大蒜泥少許,涂抹在裂口處,外面用膠布固定,兩天換一次。一般患者,二至三次就可治愈。如果效果不理想,可再用三次。此方無毒副作用,刺激性小。

20、治手掌脫皮方法:將大蒜泥抹在脫皮出,戴上一次性手套。手背面,可用剪子剪幾個小孔,以利排汗。每天換一次蒜泥。輕者,一周即可治愈。愈后,涂上護手霜或凡士林油,保護一段時間效果更好。

藥理:大蒜,號稱“天然抗生素”。它是人體血液循環、神經系統的天然強健劑。在美國,大蒜排在人參、銀杏之前,位列保健藥物首位。手腳皸裂和手掌脫皮,是手腳掌脂腺分泌減弱,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導致的。如果遇到凉、酸、堿等外因刺激,病情就會發作。起病初期,用熱水燙手腳,加速血液循環,就能自愈。嚴重了就得用大蒜。因為,大蒜是血液循環的強心劑。

提示:如果患者皮膚對大蒜過敏,此方禁止使用。手掌脫皮患者,使用時,手掌不能有血絲。

21、治手腳皸裂偏方:將100克香油燒開,50克螃蟹殼磨成粉,二者混在一起,攪成糊狀。每天早晚,在患處各涂一次,涂上2天后,患處就見好。一個星期后,患處就能治愈。

螃蟹殼內含有一種蛤原蛋白,能有效修復皮膚損傷。香油內含有芝麻素,是保護皮膚的天然良藥。

22、治手裂方:將手用淡鹽水清洗后,取一片香蕉皮反復搽抹手部,一天三次,一般三天可治愈。

23、治汗斑偏方:蒼耳嫩葉尖適量,加一點鹽搗爛,搽患處。

(六)雀斑

1、除臉部雀斑方:取鮮姜50克,加入500毫升濃度為50%的酒精,浸泡15天后,每天早、中、晚洗凈臉后,將此溶液涂于患處,半小時后洗掉。一般情況下,半月即可見效,一個月左右即可除掉。

注:對酒精過敏者不能用此方。

2、茄子除臉部雀斑方。取在大地生長的新鮮茄子一個,切成薄片搽患處,每日3—5次,連搽數日,可收到很好的祛斑效果。

(七)斑禿

1、治斑禿方:1、取少量敵百蟲泡在酒中,用其擦抹患處,一天多抹幾次,幾天就可以見效。

2、治斑禿方:將鮮姜切片,在患處蹭一下,使患處的汗毛孔張開。再把鮮姜搗成汁,與芥末油、胡椒粉攪拌成糊狀。三種藥物的比例為1:1:1。然后,將糊狀物敷在患處40分鐘。此時,患者會感覺很“殺挺”。這證明藥物在刺激毛囊。40分鐘后,患處會發紅,然后會淌出黃水、起皮,并最終結痂。待結出的痂脫落后(大約4—5天),就能長出新發了(很有效果)。如果長的發少,可以再用一次。

3、治脫發偏方:白酒250克,花椒150粒。將花椒泡入酒內,密封7—10天后,用酒涂搽脫發處,每日早晚各一次。

(八)、瘊子

1、治瘊子方:每天用紫藥水摖瘊子五六次,一兩天后,用小刀去掉死皮,再接著摖紫藥水。反復幾次后,瘊子就會掉。

2、治瘊子方:取10粒糖精,加少量水溶化,再用此水把適量的玉米面調成稀糊,每晚睡前涂在瘊子上,第二天早起后洗掉。連涂十多天,瘊子就會自行脫落。提供人說,她女兒手上長了開花瘊子,用此法去掉了。

3、治瘊子偏方:

A、用醋精將面粉調成糊狀,涂抹在瘊子上,一般患者涂3—4天,瘊子就消失了,而且不復發。

B、把鴉膽子砸成兩半,取一半放在雞眼膏里,對準瘊子貼好。兩天換一次,最好不要沾水。

藥理:鴉膽子性苦,寒,有毒。這種中藥有腐蝕作用,可專治疣、雞眼、瘊子等病。

提示:脾胃虛弱,嘔吐者盡量不要使用此方。孕婦和小孩,在使用時要謹慎。

4、治瘊子偏方:用醋精和面粉,調成糊狀。調好后,將其抹在瘊子部位,最好將瘊子全部包上。日3次,半月之內,瘊子就會自然掉了。

5、治扁平疣:新鮮四季豆搗爛取汁,洗凈患部后,將四季豆汁涂搽患部,每日3次。一般連用一周即可見效。

6、治扁平疣偏方:

A、薏苡仁粉100克,裝瓶內,加入米酒適量浸泡,一周后即可飲用。每次服20毫升,若用橘汁、檸檬汁、蘋果汁等水果汁調和飲用效果更佳。

B、用三個手指捏一些面粉放在湯匙里,然后,再往湯匙里放一些米醋,將面粉調勻。調好后,往扁平疣部位涂抹,1天抹3—5次,直到抹好為止。一般一個星期內見效,扁平疣自然脫落。

藥理:扁平疣是一種病毒性皮膚病,醋可殺菌、滅菌。使用面粉,可讓醋的殺菌性提高,而且也可以讓扁平疣與空氣隔絕,促其早日死掉。

提示:得了扁平疣,要避免對外傳播。因為,這種病可通過身體接觸直接傳染。而且,扁平疣患者使用的針、刷子、毛巾等物體,旁人也不要使用。這些東西也可以傳染扁平疣。

7、治扁平疣偏方:

A、用棉簽蘸上碘酊點扁平疣,點上幾次扁平疣就會變黑,再點幾次就會脫落。

藥理:扁平疣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引起的,碘酊能滲入皮膚殺死細菌和病毒。所以,用碘酊治療扁平疣,能起到去根的效果。但碘酊切不可與紅藥水同用,否則,會產生有毒的碘化汞。

B、將一兩板藍根用紗布包好,放在水里煮,煮出來的水用來煮薏米一兩。患者每天吃一碗用此水煮出來的薏米粥,一般吃7—9天,扁平疣就會自然脫落。此方很見效。

藥理:扁平疣是一種病毒性皮膚病,板藍根可以預防感冒,主要體現在抗病毒上。所以,此方中的板藍根,可以避免扁平疣大量生長。而薏米,有清熱排膿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兩者配合,可防扁平疣擴散,并治愈已有的扁平疣。

8、治水瘊子偏方:

A、鮮姜切片,用醋泡上4天后,取出姜,在水瘊子部位抹。抹的次數不定,有時間就多抹。一般一個星期內水瘊子就會下去。

B、把香蕉皮貼在水瘊子部位,每次貼半小時,每天貼5次。一般在3—5天內就會掉下來。

藥理:姜和醋有解毒殺菌的作用。而水瘊子是一種病毒傳染性皮膚病。用姜和醋治療是有科學道理的,而用香蕉皮敷,可以使其軟化,一點點脫落,也有科學道理。

提示:醫學上稱水瘊子為傳染性軟疣。染上此病,不要弄破,以避免傳染其它部位。

9、醋泡雞蛋吃掉瘊子:取一容器,裝上適量的食用醋,一天往里放一個雞蛋,做上記號。放入7個后,從第八天起,每天按放入的先后順序取出一個雞蛋,煮熟吃下。吃完這七個雞蛋后,瘊子自然脫落,不留疤痕。注:一個6歲孩子吃好了手上的瘊子。

10、治療瘊子妙方:

A、用醋煎雞蛋,能吃幾個就煎幾個,醋與雞蛋的比例為1:1.每天吃一次,吃一個星期左右,瘊子就會脫落。

B、把火柴頭上的硫磺刮下來,用唾液沾濕后抹在瘊子上,抹幾次就掉了。

C、用蜘蛛網將瘊子纏住,幾天后,瘊子就會自然脫落。

D、將脫脂棉蘸上藥用甘油或實驗室用的甘油(一定要純甘油),放在瘊子上或用布纏好固定在瘊子上(如不方便,可常涂抹)。待瘊子的角質層軟化后,及時去掉。這樣反復去除角質后,大約一個星期,瘊子就掉了,而且不會留下疤痕。

11、治軟疣偏方:把一個生雞蛋泡在米醋里,米醋沒過雞蛋。泡7天后,雞蛋的皮就變軟了,然后,把軟皮扒開。患者把雞蛋里的清和黃全部吃掉。一次吃完后,軟疣就會慢慢消退。大約7天之后,軟疣就會退盡。如果一次沒有治好,再泡上一個雞蛋,再服一次,就能治愈軟疣。

12、治療扁平疣偏方:

A、按說明書吃牛黃解毒丸、病毒靈,每天都吃,連吃半個月見好。獻方人用此方治好了臉上的扁平疣。

B、生薏米仁900克,研粉經80目篩后,備用。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用溫水送服15克,一個月為一個療程,孕婦禁用(見1993年《四川中醫》雜志。

C、蓮子、生薏米仁各50克,山藥30克,枸杞、百合各10克,白糖40克。將上藥加水煮熟,早餐時,連渣帶水一起服用,連服15天為一個療程。一般患者,在15—45天內都會見效。

D、馬齒莧、板藍根、生薏米仁、大青葉各35克。上藥為一劑,日一劑,煎2次,去渣取液摖患處。日2次,一次15分鐘。一般患者用藥一周后能見效。(C、D登在《中國民間醫術絕招》上)。

E、將薏米洗凈后,用清水泡幾個小時,再用水煮粥,早晚各吃一小碗,一個月見效。獻方人用此方治好了自己臉上和胸部的扁平疣,在煮粥時又加了少量的綠豆,吃了一個月,要好時扁平疣發紅發癢,堅持幾天好了。

藥理:薏仁又稱薏苡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實、薏珠子、回回米、米仁、六谷子。是常用中藥,又是普通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還是常用的利水滲濕藥。薏仁還是一種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皮膚的光澤細膩,消除粉刺、雀斑、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對脫屑、痤瘡、皸裂、皮膚粗糙等都有良好的療效。中醫講,薏仁抗病毒有一絕。若青年人患扁平疣、尋常疣,可把薏米仁水煮后食用或搗爛外敷。疣是病毒引起的一種皮膚疾患,不少腫瘤也同病毒有關,薏米仁治療疣是因其有抗病毒作用。

提示:發生在面部的疣切勿亂用腐蝕藥,以防感染、結疤等影響美麗。扁平疣患者要避免使用公共的衛生用品,如毛巾、手帕等。如果長了扁平疣,不可以抓弄,以免擴大傳染范圍。

偏方集錦十、痔瘡篇

1、治瘺方法:

A、取適量旱煙桿剪碎,用水浸泡3小時后,再上火爐熬,熬開后撈出煙桿再繼續熬,一直熬成膏狀,敷于患處,3次即好。注:肇原宮女士說:“女兒小時耳旁長了一個瘺,直往外流膿水,用此法,幾次就好了。

B、將生肥豬肉切成薄片,貼于患處,一天貼1—2次,連貼幾天就好了。

2、治肛瘺方:

A、取頭胎出生的小男孩的臍帶屎,趁熱糊在患處,一次就好。

B、將鮮馬齒莧搗爛,分別于午休前和晚睡前敷于患處,連敷幾天即可治愈。

3、治痔瘡妙方:

A、兒茶 5克、黃連5克、冰片0.5克、撲爾敏和強的松各一片,放在一起研末,用金霉素眼膏調勻備用。每次大便后,用淡鹽水清洗患處,再涂上藥膏。一般連用四五天,內外痣都可治愈。

B、黑胡椒、大粒鹽各一把,放入鍋中加水熬開,待水變成紅色時熄火,將水倒入盆中,用其熱氣熏患處,水溫合適時洗患處。效果非常好。

C、痔瘡犯時,用注射器抽取5毫升香油,注射到肛門里,一般兩次就見效。

D、取蝸牛8—10個,洗凈、搗碎,放入容器內,加入冰片2克,攪拌一會兒,待滲出清水后,用經過消毒的棉棒蘸此水涂于患處,能立即止血、止痛。如再連續涂2—3天,每天一次,便能治愈。

E、金針草100克,紅糖適量,加水煮熟,去渣,每早空腹服。連用數日,可治療痔瘡疼痛、出血。

F、在牛奶中加入搗碎的蔥,然后把它敷在患處,每天一次,兩周為一個療程。

G、干木耳50克,用開水泡軟,每天清晨空腹燉食。一般輕者500克可治好,重者1000克可治愈,內外痔皆有效。

H、冰片10克,芒硝30克,硼砂10克,明礬15克,共研細末,加溫開水1500毫升,坐浴,每次30分鐘,每日兩次,每次一劑。

I、清水洗患處,洗后,將金霉素眼藥膏涂在患處,每日兩次,連用一周即可治愈。

J、蜈蚣2條,裝入洗凈的一段雞腸內,放在舊瓦片上焙干,研細末,分成8份,每日早晚各服一次,黃酒沖服。

K、取豬苦膽一個,加一塊白礬(棗大小),放瓦上焙干,壓成粉,疼時抹患處,幾次見效。

L、馬齒莧尖49個,每個約2厘米長,洗凈切碎,用鍋煮。7個雞蛋打散后倒入煮馬齒莧的鍋里,開鍋3分鐘即可,不放佐料。早晨空腹一次吃完,對內痔、外痔、混合痔都有效。

4、治外痔偏方:

A、2片土霉素研成面,與適量香油攪勻,每天往痔瘡部位抹2次,一般患者5—7天就好。

B、3兩平時食用的韭菜,切成寸長的節,放在洗屁股的盆里,將開水沖入,患者蹲在盆上熏患處,注意,別被水燙著。待水涼后,撈出韭菜,用此水摖洗患處。獻方人稱,此方能治各種痔瘡。半個月內就能好。

藥理:韭菜,味甘、辛,性溫,無毒。中醫認為,它含有一定量的鋅元素,能溫補肝腎。還有溫中行氣,散血解毒,保暖,健胃的功效。韭菜含有較多粗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有效預防習慣性便秘和腸癌。而血流淤滯,是引起痔瘡的一個因素。所以,用此方可解毒,促進氣血運行,進而治療痔瘡。

提示:痔瘡是一種常見病,民間有“十男九痣、十女十痣”的說法。所以,預防更為關鍵。

5、治痔外偏方:豬苦膽的膽汁、中藥冰片、墨汁、生姜片,每樣2小勺,裝在一個鐵制容器里。患者每天晚上往患部抹一次,抹完后睡覺,第二天早上洗掉。輕者3—5天治好,如果10年以上患者,則需要一周以上時間。摖藥后,最好墊一塊布,以免弄臟衣被。

藥理:豬苦膽汁、冰片有消炎作用,生姜有殺菌作用,墨汁則解釋不清。

提示:如找不到鐵制容器,可將藥物放在開口的易拉罐里。豬苦膽一定要新鮮的才有效果。

6、治痔瘡偏方:用薄薄一層干凈棉花,卷上白糖,晚上睡覺前,將其放入肛門處,也可塞入肛門,這樣效果更好。放好后,穿上緊身褲衩,以防脫落。睡一宿覺后,第二天早晨將其拿出。按此方法,使用一個星期,不管是內痔還是外痔或者混合痔,都能治好。

藥理:白糖外用,早有依據。在《中醫雜志上》曾記載,白糖外用,可治創傷、狗咬傷、口瘡、痔瘡等病。而棉花在這里是固定白糖的,棉花不會導致傷口感染。

7、治便秘、外痔偏方:用礦泉水瓶蓋,取半瓶蓋高錳酸鉀,倒入盆里。用開水將其稀釋(量自行掌握)。稀釋后,水會變成紫色。患者用這種水汽熏洗患處。每日一次,一次幾分鐘即可,輕者3次,重者一周治愈。

藥理:高錳酸鉀是一種強氧化劑,可以殺滅細菌,為家庭必備的常用消毒藥。在臨床上,用0.01%的高錳酸鉀水溶液可以用于陰道沖洗;0.02%的水溶液用于坐浴,治療白帶過多;蜜月之中,用0.05%的水溶液清洗外陰,預防泌尿系統感染。

女性痔瘡的發生率較高,用0.1%的水溶液坐盆浸泡,可止癢止痛、防治感染,促進脫出的痔核復位。所以,此方不僅是偏方,其在臨床上也被廣為應用。

提示:此方不僅可以治外痔,也可治便秘。特別是對因外痔引起的便秘,更有奇效。使用此方期間,患者一定要注意忌辛辣食物。

8、治混合痔方:將干姜末用香油調后潤敷患處,濕度適中,外用紗布及膠布固定。一般1—2天即可消腫止痛,內痔下垂者可自行回納。

9、治痔瘡偏方:串地龍3錢,白艿3錢,放在一起搗碎成粉。買一瓶黃酒,每次一小勺,用黃酒調和,溫開水送服,日3次。(據薦方者介紹,十幾年的痔瘡都用這個方子治好了,而且內外痔都好用)。

10、治痔瘡偏方:鮮地龍30克,洗去泥沙后切碎,雞蛋4—5只,拌勻后以香油炒熟后食用,不加鹽,一般食用2次即有效。

11、治痔瘡偏方:

A、一碗水,半碗泡好的黑木耳,白糖適量(稍稍有些甜味即可)一起煮。開鍋后,將黑木耳連湯一起吃掉,一定要早晨空腹吃。連續吃半個月,痔瘡就好了。

B、玉米蟲30—40條,用瓦盆烘干后,研成粉末,用1斤60度白酒泡3天。每天喝一盅,外痔兌紅糖喝,內痔兌白糖喝。如果外痔出血,可用蟲子的頭單獨研粉末,外敷使用。

C、取一小節龍爪,把刺刮掉,豎向剖開,然后將內外對翻,讓芯露在外面,內痔患者,晚上睡覺時,將其插入肛門,一般第二天早晨就會好。如果沒有徹底好,可增加次數。外痔患者,用龍爪內瓤涂抹患處,抹好為止。如果是混合痔,兩種方法都要用。獻方者用此法治好了自己的痔瘡。

D、將羊膽2個、蜂蜜半斤、白礬半兩,三樣攪勻(羊膽取汁),外敷肛門,一般患者3日見效。次數和時間,根據患者病情自己掌握。獻方者用此方治好了自己的痔瘡。

藥理:感染,會導致肛門部位血管脆化,容易形成痔瘡。而龍爪有消炎、殺菌作用。羊膽汁也有消炎作用,可治療外痔。

提示:龍爪也可以治療嘴上長的病毒性皰疹。如果感冒或嗓子發炎,患者可生吃龍爪治療。

12、花椒治痔瘡:花椒1把,裝入布袋,扎口,用開水沏于盆中,患者先是用熱氣熏洗患處,待水溫降到不燙,再行坐浴。全過程約20分鐘,每天早晚各一次。

13、治痔瘡偏方:河邊水中的柳條根須150克,干蒜辮子4兩,有內痔的加20克苦參,加水小火煮40分鐘,先熏后洗,日2次。

14、治肛瘺、肛門紅腫偏方:將一片肥豬肉貼在肛瘺或肛門紅腫處,肥肉外則用膠布固定好,以防肥肉滑落。一、二天換一次肥肉,連換三片肥肉后,肛瘺、肛門紅腫就能治愈。

15、治痔瘡偏方:將泡好的木耳半碗放在鍋里,加水一碗,2小勺白糖,煮開后,倒入碗中。每天早飯前空腹服一次,連湯帶木耳,一次趁熱全部服下。日一次,30日內即可治愈痔瘡。

偏方集錦十一、雞眼篇

1、尿素治雞眼方:用醫用膠布貼在雞眼上,將雞眼處留個圓孔,然后將農村施肥用的尿素撒上少許,然后再用一塊膠布將孔粘住,待一晝夜后將膠布揭掉,雞眼就自行消失了。

2、治腳雞眼偏方:將2兩平菇用自己的尿液泡兩天兩夜后,將平菇撕成一小塊,貼在雞眼處并包好。24小時換一次,一般患者7天可去根。

3、冰片制雞眼:取少許冰片,放置于雞眼上,以火燒之。若痛則吹滅,日烙1—2次,每次約半分鐘,5—7天為一療程。愈后無瘢痕,治療中可正常生活。

4、徹底治愈雞眼方:

A、到藥店買一些鴉膽子,將外殼拔掉,把果仁研碎,用紗布敷在雞眼上,一天換一次藥。換藥時,用熱水泡腳,將雞眼里面的小刺摳一摳,然后在敷上鴉膽子,連續三五次就能好。

B、用新鮮大蔥的蔥白敷在患處,一天換一次,每次換藥時,同樣用熱水泡腳,摳一摳雞眼里的刺。然后再敷上蔥白,幾次就能好。

C、將清涼油涂在雞眼上,然后用點燃的香煙熏烤雞眼,讓清涼油融進雞眼內。每天堅持三至五次,幾天后,雞眼會自然脫落,不留痕跡。

D、將芹菜葉洗凈,用其汁在雞眼上涂搽,至葉汁搽干為止。每天堅持三至五次,一周雞眼就能脫落。

5、治雞眼偏方:

A、將蠟燭點燃,蠟油直接滴在雞眼部位,直至把雞眼遮住為止。待蠟油冷卻后,將其拿掉。每隔一到兩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偏方集錦二
搜集的咳嗽哮喘偏方
一個家傳秘方48個
百湖小偏方 二
治療各種疾病的小偏方--(二)
?痔瘡各家秘方(二)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左旗| 咸丰县| 崇阳县| 石狮市| 盐城市| 陕西省| 鄂尔多斯市| 张家界市| 泽州县| 理塘县| 政和县| 前郭尔| 织金县| 张北县| 南木林县| 虎林市| 陕西省| 威宁| 莱阳市| 察雅县| 朝阳市| 林州市| 六枝特区| 徐汇区| 溆浦县| 溧阳市| 沭阳县| 龙井市| 汕头市| 安陆市| 灵山县| 石棉县| 石嘴山市| 扶余县| 龙江县| 缙云县| 浦江县| 阳泉市| 海林市| 泗水县|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