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是年輕人的專利
親愛的女兒:
今天晚上回來,你一直在說“煩”這個字。你說好沒意思。你對未來比較渺茫,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么。呵呵……這很正常,因為你太年輕了,年輕的你有太多的夢想,而無數的夢想通過努力都可以實現。不像媽媽,已經到了“不惑”之年,所以,媽媽羨慕你的“茫然”,“茫然”是年輕人的專利。
親愛的女兒,我以前的信中和你說過,不僅你會有這種無聊的感覺,我在你這個年歲的時候也有過,和媽媽一起工作過的阿姨們有過,大舅、小舅有過,昨天我悄悄地問你爸爸,他也有過。即使成績優異經考核已經被北大可以下降20分錄取的郭放,也“煩”。今天,媽媽碰到即將參加高考的一位姐姐,她也說“很煩”。呵呵……我看過的有關青春期的書籍,青春期的孩子都有過那種“煩”、“疲勞”和“自卑”的感覺。這就是被社會稱之為“青春期綜合證”的特征吧。
親愛的女兒,在James Dobson博士所著的《預備青春期》和《正當青春期》的兩本書里,都把青春期稱為是危險的階段,他在《預備青春期》中寫到:“大多數已經經過青春期的人們回想起那一時期身體發生變化的時候,仍然心有余悸。為什么呢?因為那是記憶中最緊張最恐怖的時期。他們也會記得當時對性的渴望以及隨之而來的罪惡感,更不會忘記那時我們心中的似乎難以忍受的自我懷疑和自卑感,當然也記得那顆在整個青春期都脆弱敏感的心——包括敏感于挫敗、被人嘲笑、窘迫、父母批評的態度,尤其是因遭受異性拒絕所受到的傷害。”
所以,青春期的孩子們都會經歷這么一段“煩”的過程。
親愛的女兒,寫到這里,我的耳邊就響起了一首歌:“我最近比較煩比較煩比較煩……”看來很多人都是這樣,“比較煩”。
怎么才能解除這個“煩”,讓自己快樂起來呢?媽媽那個時候采用了下面的幾個方法:1、寫信。我寫信給我的媽媽,那時候因為是剛上大學,每周都給你姥姥寫一封信,談學校里的一些事情,談自己的感受。我還給我的中學同學寫信,互相介紹學校的情況。對了,那時候常常和你爸爸和蚊子通信呢(因為他們是我的中學同學),通過和你爸爸的通信,讓我了解了醫學院校和工科院校截然不同的學習方式和作息時間。記得你爸爸在信里經常提到他們學校因為男生多,女生少,所以就常常發生一些小的“戰爭”。他在信中說,做畢業設計的時候是夏天,他們全光著膀子在小教室畫圖,突然進來一位女老師,他們全都蹲在圖板下面,不敢出來。哈哈哈……他們踢足球也不穿上衣,分別稱為“光膀1號,光膀2號”,我忘記了你爸爸是光膀幾號了,你問問他。2、寫日記。我有一本日記本,寫寫心情,寫寫感受,寫寫花草,寫寫風景。寫日記的過程就是精神放松的過程,也是發泄的過程,更多的是修煉自己。我在日記里也傾訴自己的煩惱,我記得我對自己的個頭很不滿意,先寫上“我為什么不能長高點呢?”然后再寫上“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郁,也不要憤慨!不順心的時候暫且容忍: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就會到來。——普希金”。呵呵……我那時候是不是很幼稚?
3、和朋友聊。我那時候有個最要好的朋友叫劉紅,我倆經常在一起,說些悄悄話,很多煩心事和朋友一說,就沒事了。真奇怪。像不像你和甜甜呢?
親愛的女兒,我覺得你現在比媽媽那時候先進多了,你可以上網在你的博客里寫東西,也可以去你管理的論壇揮灑心情,更可以在QQ里和全世界的網友們聊天。媽媽還真羨慕你呀!
親愛的女兒,“煩”證明你現在正當青春,“煩”證明你的思想活躍,“煩”證明你正在長大。“煩”真好,我希望像你那樣重新“煩”過,我想和你一起“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