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雜談
2007-05-20 14:55:23| 分類: 情感世界 |字號 訂閱
結婚成家,就象植物成熟了要開花結果那么自然。都說婚姻是一座圍城,外面的想進來,里面的想出去。想進來的是為了給愛創造一個家園,由相愛到相擁到相廝相守,體味家園的溫馨和甜蜜,因此圍城有一種誘惑;想出去的是已經在婚姻里埋葬了愛情,要從墳墓里爬出來獲取第二次新生,因此圍城里充滿了困惑、無奈、厭倦、乏味。
愛情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愛從來都是相互的,沒有誰注定欠了誰。婚姻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世界,為愛情而攜手走入婚姻的兩個人,沒有誰不愛誰,只有誰不適應誰。既然愛一個人,就要忍耐她包容她。如果愛還在,如果仍愿意攜手未來,那就應該給愛一個機會,給幸福一個機會。愛一個人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愛一個人。婚姻是一部機器,故障在所難免,離不開日常調試和維護。婚姻之美在于細節,婚姻不需要大悲大喜的動蕩,婚姻生活需要的是塌實和平和。生活本身是瑣碎的,由一個個細節組成的,細節組成了生活的真實,細節顯露著真實的關懷。婚姻的成功取決于兩個人,而要使它失敗,一個人就足矣。世界上沒有絕對幸福圓滿的婚姻,幸福只是來自于無限的容忍與相互尊重。2006年情人節,美國新聞人物是一對婚姻維持了78年的夫妻,102歲蘭迪斯的太太101歲的格溫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在這個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兩百次離婚的念頭和五十次掐死對方的想法。”
伴著孩子的出生,從此,兩人的伙伴變成了三人的家庭。而妻子的愛先后從丈夫的臉上轉移到自己隆起的肚子上而后又轉移到孩子的屁股上了。可以說孩子是幸福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孩子是相愛的兩個人愛的結晶,更是愛情的見證。孩子往往會成為一個幸福家庭快樂的源泉,更是解決夫妻摩擦的潤滑劑。孩子是婚姻中夫妻雙方感情升華的橋梁和紐帶。
婚前的花前月下婚后變成了柴米油鹽醬醋茶,鍋碗瓢盆交響曲。生活的瑣事使得心和思想浸得遲鈍了,似乎本該有的靈感也沒有了。細節決定成敗,婚姻也是如此,空洞的承諾和粗心的忽略成就不了婚姻的幸福。婚姻的天長地久就蘊藏在這些看似不可理喻的細節之中。而這種天長日久,夫妻感情慢慢由愛情上升到了親情,至少為了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父母應該成為一生的相伴。
既然選擇了婚姻,就應該適應婚姻。既然大多數人都如此,都從橋上走過,那說明這橋一定是坦途正道,那些泅渡的、劃船的、乘熱氣球飛躍的……都不是正道,盡管也許有別種體驗和風景。在愛情和婚姻中,有些失去是注定的,有些緣分是永遠不會有結果的,愛一個人不一定要擁有,但擁有了一個人就一定要珍惜。不要等到傷害的時候去乞求原諒,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再去挽回。
如果愛情和婚姻發生了變故,愚者多怨,仁者不言,智者不記。保持緘默是自我尊重的最好方式。惟有淡忘,才能在大悲大喜之后煉成牽動人心的平和。家庭既然是難言之隱的避難所,婚姻就應該有藏污納垢的能力。
只有容得下,兩顆心才能貼得更緊,兩人的血脈才能融合在一起。愛,在婚姻的狀態下,更需要敬上一分,怕上一分,容上一分。彼此獨立,相互吸引;彼此平等,相互攙扶。做到此,愛和婚姻才更理性,也更持久。許多年后,我們還能看到這樣一幅畫:兩個佝僂的背影,仍然依偎說著過去的事,歲月依然年輕,風景這邊獨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