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醫學 |
陰道炎主要屬于中醫的“帶下”、“陰癢”的范疇。陰道炎的分類:外陰炎、幼兒性陰道炎,老年性陰道炎,萎縮性陰道炎,加特納菌性陰道炎,月經性陰道炎,蜜月性陰道炎,化膿性陰道炎,單純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霉菌性陰道炎,軟下疳性陰道炎。陰道炎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器官炎癥,各個年齡階段都可以罹患。
的。
由致病原-陰道毛滴蟲所引起的,通過性交傳播或間接傳播(經浴池、浴盆、游泳池、衣物、敷料及污染的器械等傳播),主要表現為外陰搔癢,白帶增多,白帶為淡黃色泡沫狀,嚴重時白帶可混有血液。并有灼熱感、性交痛,伴有尿道感染時可有尿頻、尿痛,甚至血尿。
用藥:治療通常可給予甲哨唑口服及陰道內放置滅滴靈栓,7-10天為一療程,連續3月,1%乳酸液沖洗外陰。丈夫也應同時治療,在治療期間應避免性生活。此外,患者應注意個人衛生,避免不潔性交和交叉感染。
傳統治療陰道炎的不足之處:
1.在治療過程中,采用局部清洗上藥的方式,抑菌的藥物只能給病菌短期催眠而無法將病菌殺死;
2.一些殺菌藥物能夠殺滅病菌,但病菌的芽孢依然存在,因此短期內可控制病菌繁殖,消除了陰道炎的一些癥狀(如白帶異常、瘙癢等)但時間一久這些致病菌的芽孢重新復蘇繼續破壞機體!正是如此,造成了陰道炎的反復發作。
3.強效殺菌的藥物在清洗過程中,大量致病菌會匿藏在陰道的褶皺及宮頸穹窿部位,而外洗或上藥卻不能徹底的將匿藏在皺褶和穹隆處的致病菌殺滅,一些殘留的病菌會繼續在陰道內生長繁殖。
4.無法清除病菌殘渣、殺菌不徹底,不能選擇性殺菌造成陰道菌群失衡、破壞性強,芽孢無法殺滅、容易復發。
滴蟲性陰道炎應該如何治療?
口服滅滴靈200mg,一日3次,共7~10日。副作用小,個別病例服藥物后可發生惡心,腹瀉、眩暈、頭痛、皮疹及顆粒白細胞減少。停藥后,這些副作即消失。
局部可用1%乳酸或醋酸溶液擦洗外陰及灌洗陰道;然后,將卡巴砷或滴維凈或曲古霉素塞入陰道,7~10天為一療程。
外用中藥洗劑;鶴虱30克、苦參、狼毒、蛇床子、歸尾、靈仙各15克,煎水熏洗坐浴。治療期間注意保持局部清潔,內褲及接觸外陰之用具,應煮沸消毒以防再染。
作好衛生宣傳,積極開展普查普治工作,消滅傳染源。嚴格管理制度,應禁止滴蟲患者或帶蟲者進入游泳池。浴盆、浴中等用具要消毒。醫療單位要作好消毒隔離,以防交叉感染。全身用藥甲硝唑(metronidazo1e)又稱滅滴靈(F1agyl),每次200mg,每日3次,7日為一療程;或400mg,每日2次,共5日,對初患者可單次給藥2g,亦可收到同樣效果。口服吸收好,療效高,毒性小,應用方便,男女雙方均能應用。未婚婦女陰道局部用藥困難,采用全身用藥方便。服藥后偶見胃腸道反應,如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
此外,還可偶見頭痛、皮疹、白細胞減少等,一旦發現,應立即停藥。甲硝唑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并可由乳汁排泄。在妊娠早期服用時,尚未能排除對胎兒的致畸影響,因此在妊娠早期及哺乳期不用為妥。局部用藥局部用藥亦可收到較好效果。甲硝唑200mg每晚塞入陰道1次,10次為一療程,若先用1%乳酸或0.5%醋酸沖洗,改善陰道內環境,將提高療效。因滴蟲陰道炎常于月經后復發,故治療后檢查滴蟲陰性時,仍應每次月經后復查白帶,若經3次檢查均為陰性,方可稱為治愈。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
治療后滴蟲檢查陰性時,仍應于下次月經凈后繼續治療一療程,方法同前,以鞏固療效。為了避免重復感染,內褲及洗滌用的毛巾,應煮沸5~10分鐘以消滅病原體。已婚者還應檢查男方是否有生殖器滴蟲病,前列腺液有無滴蟲,若為陽性,需同時治療。
2 霉菌性陰道炎
由致病原-白色念球菌感染引起,多發生于長期使用激素、抗生素的女性、糖尿病及孕婦身上,傳染途徑主要是性交、浴池、浴巾等。主要表現為豆腐渣樣白帶及外陰搔癢。
用藥:可口服大扶康150mg,凱妮汀陰道用藥,也可用制霉菌栓塞入陰道治療。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勤換內褲,洗滌用具均應用開水燙洗等。
對于這種病,必須盡早治療。關于治療,很多人都愿意選擇中醫方法,下面就為大家推薦幾種霉菌性陰道炎的中醫治療方法僅供參考:
(1)濕熱下注:陰部瘙癢灼痛,坐臥不安,帶下量多,色白如豆腐渣狀,口子口黏,尿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止癢。
方藥:萆薛、茯苓、白鮮皮、丹皮、土茯苓、薏苡仁,黃柏、鶴虱,車前子(包)。
中成藥:白帶丸。
(2)陰虛夾濕霉菌性陰道炎的中醫治療方法:陰部瘙癢皸裂、灼痛,入夜加重,帶下量多或正常,呈豆腐渣狀,或夾血絲,五心煩熱,口干尿澀,舌紅而干、少苔或舌根部黃膩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清熱,祛濕止癢。
方藥:生地、山藥、山萸肉、澤瀉、茯苓、丹皮,黃柏、白鮮皮。
中成藥:知柏地黃丸。
(3)濕毒蘊結:陰部瘙癢灼痛,紅腫潰爛,帶下量多,色黃白如豆腐渣狀,或夾血絲,臭穢,心煩口干,小便黃赤而痛,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利濕止癢。
方藥:金銀花、蒲公英、赤芍、丹皮、苦參、土茯苓,白鮮皮、梔子、豬苓、澤瀉,黃柏、車前于(包)。
(4)外治法
①外陰熏洗:密陀僧、苦參、黃柏、土茯苓、鶴虱,生甘草,布包水煎20分鐘,熏洗外陰,每日2次。
②陰道灌洗治療霉菌性陰道炎:大蒜,濃煎ml,沖冼外陰及陰道,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3 加特納菌性陰道炎
由致病原-加特納桿菌引起,可通過性交傳染,在性關系混亂的人群中,加特納菌性陰道炎有高流行率。加特納桿菌引起的感染多見于性活躍女性。急性期白帶增多,有魚腥或氨的臭味,外陰潮濕不適,常伴有陰道灼熱感、性交痛及外陰騷癢。
用藥:治療這種陰道炎癥可將四環素和磺胺噻唑制成栓劑,置入陰道深部,每晚一次,共10日;口服滅滴靈、氨芐青霉素。有全身感染者,可靜脈滴注氨芐青霉素或氯霉素。
細菌性陰道炎治療
4 淋菌性陰道炎
由致病原-淋病雙球菌引起,可通過不潔或混亂的性交而傳染。也有少數因借穿感染淋球菌的泳衣或通過淋球菌污染的浴缸、坐式便器等間接傳染。其癥狀表現為下腹部疼痛,陰道分泌物增多,顯膿性白帶,陰道口紅腫疼痛等,如不及時治療,可轉為慢性婦科炎癥,有10%~20%的婦女可出現不孕或宮外孕。
用藥:治療用頭孢三嗪、大觀霉素肌注連續10天。同時可選用麻柳葉100克,蒼術15克,黃連15克,黃柏15克,敗醬草20克,蛇床子15克,白頭翁30克,苦參30克,地膚子15克,水煎。趁溫熱時洗外陰,每日1~2次,7天為1療程,一般1~2個療程即可痊愈。
中醫常把淋病分為三型治療,即濕熱下注癥、濕熱瘀阻癥及腎氣虛弱癥。
那么淋菌性陰(尿)道炎的中醫治療有什么方法呢?
1、濕熱下注癥者即早期無合并癥的淋病。發病急,尿道腫脹,尿道口紅腫,有黃色膿液流出,尿頻,尿急,尿痛,婦女白帶驟增,膿樣腥臭,外陰奇癢。可伴有發熱、局部淋巴結腫大、飲食不香、舌紅、苔黃膩、脈弦數。
病因病機:由于酒色,內蘊濕熱,外染淫毒,以致濕熱毒邪下注,影響膀骯氣化,發為淋病。
2、濕熱瘀阻癥者即病程超過1月以上的慢性淋病,膿尿減少,但小便澀痛,小腹脹痛,嚴重者尿道狹窄、輸卵管(男性輸精管)梗塞。伴心煩口渴,渴不欲飲,失眠多夢,頭昏頭痛,舌暗紅或有換斑,苔黃膩,脈沉細滑或細澀。
病因病機:濕熱之邪不能及時清利,瘀阻于內,與氣血相搏,則濕阻血瘀,氣化不利,故常有尿道疼痛不適。
3、腎氣虛弱癥者病程較長,晨起排尿有隱痛,或有白色分泌物,伴有腰酸腿軟,會陰部或少腹部冷痛憋脹,頭暈耳鳴,疲乏無力,不孕不育,手足不溫,失眠多夢,陽痿不舉。舌紅少苔或舌淡苔白,脈細數或沉細。
同時專家提醒:淋病不是大病,但是也不可忽視,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很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并發癥。
淋病的治療并不困難,但由于淋菌抗藥性的出現和流行,給淋病的防治工作帶來了新的麻煩。只要淋病患者不諱疾忌醫,遵循治療原則,是可以治療的。
淋菌性陰(尿)道炎
(一)急性淋病中醫治療方法
急性淋病早期無合并癥的淋病,即中醫所謂濕熱下注型淋病。治療宜清熱除濕,解毒通淋。下面的處方常被應用:
龍膽草10克、黃芩10克、柴胡10克、敗醬草10克、野菊花10克、土茯苓30克、地丁草30克、車前子10克、澤瀉10克。全方清熱、除濕、解毒、通淋之功。
梔黃車前湯 梔子、黃柏各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車前子、金銀花、連翹、石韋、冬葵子、當歸各10克,琥柏粉3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次,每日1劑,藥渣再煎水外洗局部。
加味八正散 滑石、車前子、梔子、地膚子各15克,瞿麥各10克,蒲公英、土茯苓各30克,大黃8克,木通6克,甘草4克。水煎服,每日2次,每日1劑。
白刺莧頭三個、紅甘蔗皮一握、生地骨皮五錢、麥冬五錢。共煎湯,以冰糖三錢送下,每天飯前服用二次。專治男女初起淋病,熱精血淋,也可治尿道炎。
淋菌性陰(尿)道炎
一些慢性淋病,即病程超過一個月以上的淋病,中醫常辨證為濕熱瘀阻證。對于濕熱瘀阻的患者,治療主要是清熱除濕。活血化瘀。常用的方藥是:
黃柏10克、赤芍10克、澤瀉10克、澤蘭10克、木通10克、制乳沒各10克、琥珀粉3克、雞內金10克。全方具有清熱除濕、活血化瘀、通淋止痛之效。濕熱重者,加入龍膽草、土茯苓;夾毒熱者加入野菊花、魚腥草;小便淋澀不暢者加入馬鞭草、三七粉。
六味地黃湯加減:熟地10克、山萸肉10克、澤瀉10克、車前子10克、土茯苓10克、仙茅10克、杜仲10克。全方補腎通淋之功。腎陽不足者可加入仙靈脾10克。
清淋湯 虎杖、土茯苓、貫眾、連翹、蒲公英、黃連、半枝蓮、木通、瞿麥、黃芪、茯苓、丹參、赤芍各適量,水煎服,輕者每日1劑,重者每日2劑。適用于淋病中醫辨證屬于濕熱瘀阻及毒熱證者。
補腎通琳湯 土茯苓、生苡仁、懷山藥、茵陳、白茅根各30克,熟地20克,澤瀉、山萸肉各15克,車前子、各12克,桑螵蛸、生甘草、生益母草各9克,麥飯石顆粒50克,水煎服,每日1劑,7天為一個療程。適用于淋病中醫辨證屬于腎虛證者。
龍骨一錢,牡蠣二錢,銀杏二十粒,甘草末二錢,淮山藥二錢,茯苓二錢,畢澄茄三錢。共研為細末,和白檀油四兩,配制為丸,每天服二次,每次一錢,空腹時,烏龍茶送下。
淋菌性陰(尿)道炎
配方:魚腥草30克、馬鞭草30克、紫花地丁30克、野菊花20克。
用法:上藥加水2000毫升,煮沸20分鐘后,取汁待溫洗患處,每日2次,每次30分鐘。每劑用1日。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淋病。癥見尿頻尿急尿痛,尿道口有黃色膿液流出。
方中魚腥草清熱解毒排膿;馬鞭草清熱解毒活血通絡;紫花地丁、野菊花清熱解毒療瘡。據研究四藥均有較強抑菌作用,可殺滅淋病雙球菌。
5 幼女陰道炎
多見于穿開襠褲的小女孩,發病原因是女孩在玩耍時坐在地上或在地上爬著玩,或手指直接捅進陰道,甚至置放異物,致使外陰、陰道受污染,誘發陰道炎。主要癥狀表現為外陰紅腫,陰道內流水樣分泌物,陰道灼痛或奇痛難忍。
用藥:治療幼女陰道炎,只需用花椒水或六一散(含滑石、甘草)沖水清洗陰道和外陰,便可收到滿意效果。為防患于未然,不要給女孩子穿開襠褲,改穿寬松易脫的閉襠褲,同時教育女孩講究衛生,勿用手或異物觸摸陰道,每晚給女孩清洗會陰。
其原因是:
1.幼女外陰發育差,缺乏雌激素,陰道上皮抵抗力低,易受感染。
2.幼女穿開襠褲使外陰裸露,且有時隨意亂坐,故外陰易受到外界環境中的致病菌、寄生蟲、原蟲等的侵襲,發生外陰炎。
3.幼女的小陰唇尚未發育,對陰道口遮蓋不全,使病菌極易經處女膜孔向上、向深蔓延而引起陰道炎。
4.母親患有陰道炎時,可間接地傳染給幼女。
5.醫生對幼女性外陰炎的漏診、錯治,使外陰炎蔓延成陰道炎。另外,由于幼女的尿道口與陰道口相距只有0.5~1.0cm,因此,外陰炎和陰道炎也常導致尿道炎和膀胱炎。
幼女性陰道炎需采取綜合治療的方法進行治療:
①以柔軟、清潔的純棉內褲換掉開襠褲,孩子的母親還要經常保持幼女外陰及內褲的清潔衛生;
②以軟而細的消毒導尿管輕輕插入患兒的陰道內,再經此管用濃度適當的殺菌藥液沖凈陰道內的炎癥分泌物,每天一次;
③用1∶5000濃度的高錳酸鉀溫水溶液為幼女坐浴,每次15分鐘,早晚各一次;
④如并發尿道炎和膀胱炎,可經尿道口直接向尿道和膀胱內注入無腐蝕性的殺菌藥,每5天一次;
⑤口服頭孢類抗菌素;
⑥幼女合并性病時(如淋病、梅毒、支原體和衣原體感染),家長也應進行檢查,發現有異常時,應同幼女一起進行系統的治療。需注意的是,當陰道炎、尿道炎、膀胱炎的癥狀消失,尿液化驗及陰道分泌物檢查結果均正常后,還應繼續口服一周抗菌素,以鞏固療效。
6 少女初潮陰道炎
女孩子第一次來月經,出于少女羞澀和對月經的朦朧認識,她們往往不懂或不注意經期衛生,濫用不潔凈的衛生紙,致使外陰受不潔衛生紙污染,病菌乘機孳生和進犯,引起初潮陰道炎。特點是:會陰部有下墜及灼燒感,陰道分泌物增多,甚至呈膿性樣分泌。由于陰道分泌物外溢,刺激尿道口,出現尿頻,尿痛癥狀。
用藥:患者可于臨睡前清洗陰道口和外陰,拭干后用潔凈的手指,輕輕地將潔爾陰栓推入陰道,其消炎效果很好,且不會損傷處女膜。
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如何治療少女初潮陰道炎這個問題已經了解,婦科專家提醒女性少女初潮陰道炎對女性的健康影響不小,女性一定要正確對待,出現了陰道炎的癥狀一定要及時的治療。少女初潮陰道炎:癥狀為會陰部有下墜及灼燒感,陰道分泌物增多,甚至呈膿樣分泌。治療時,應在臨睡前清洗陰道口和外陰。
7 緊襠褲陰道炎
顧名思義,這種陰道炎是由于女子經常穿緊襠裹臀的三角內褲和高彈緊身健美褲引起的。有些愛美的女孩常喜歡穿顯露體形曲線的緊身衣。這類褲子緊襠,包臀。面料為化纖織物又密不透氣,陰道分泌物和汗液不易散發,適宜細菌滋生繁殖,引起陰道炎。其主要癥狀是:白帶過多,陰道和大小陰唇瘙癢,并伴有尿頻,尿急,尿道刺激癥狀。
用藥:治療這種陰道炎,首先不要穿化纖織物的緊襠褲,改穿棉織內褲和松襠褲。每晚清洗外陰,服用環丙沙星,維生素C,或服用婦炎寶類中成藥。
8 老年性陰道炎
是絕經后婦女常見病,主要是由于雌激素缺乏致局部抵抗力降低,病菌入侵繁殖而引起炎癥。表現為外陰瘙癢或灼熱感,嚴重者尿頻、尿痛。陰道分泌物增多,呈淡黃色,嚴重者有血性膿樣白帶,并伴有臭味,此時應進一步檢查以排除腫瘤的可能。
9 孕期陰道炎
女性在懷孕期間,由于激素水平升高,分泌物增加,陰道內的酸堿度發生改變,寄生于陰道內的細菌也會隨之活躍起來,進而導致陰道炎。
在懷孕之前最好檢查一下自己是否有陰道炎癥,如果有的話,治療徹底后再懷孕,因為這時醫生可以大膽用藥,而不用擔心對胎兒會有什么影響,并且非孕期的治療效果要遠遠好于孕期的治療。女性在懷孕期間,激素水平升高,分泌物增加,陰道酸堿度改變,寄生于在陰道區域的細菌也隨著環境的改變而發作,其中霉菌性陰道炎在孕婦中最為常見。
用藥:孕婦治療陰道炎用藥要特別慎重,可根據陰道炎不同類型選用外用藥局部治療,如制霉菌素栓、凱妮汀栓、保婦康栓等外用藥物,防止藥物導致胎兒畸形。霉菌會在產道感染胎兒,使新生兒得一種叫鵝口瘡的疾病。所以,孕婦治療陰道炎要徹底,以防分娩時產道的真菌侵襲胎兒
孕期陰道炎的治療方法:
治療孕期陰道炎要特別慎重,建議最好是去專業的檢查治療,在婦科專家的指導下用藥,可根據陰道炎的不同類型選用外用藥進行局部治療,以防止因用藥導致胎兒畸形。另外,霉菌還會在產道里感染胎兒,使新生兒患上一種叫;鵝口瘡;的疾病。所以,孕婦治療陰道炎要徹底,以防分娩時產道的霉菌侵襲胎兒。
孕期霉菌性陰道炎以局部治療為主,盡量避免使用口服藥物,可以使用克霉唑栓劑、硝酸咪康唑栓劑等,以7日療法效果好。孕婦要留意的是,在懷孕早期和中、晚期用藥應有所不同,有些藥物對胎兒的發育有影響,因此請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切不可自己隨意使用藥物。此外,外洗的洗劑目前在場上品種很多,對孕婦而言,可以進行外陰部的沖洗,但不能進行陰道內的沖洗,由于這很輕易影響到胎兒。
孕婦治療陰道炎用藥要特別慎重,可根據陰道炎不同類型選用外用藥局部治療,如制霉菌素栓、凱妮汀栓、保婦康栓等外用藥物,防止藥物導致胎兒畸形。霉菌會在產道感染胎兒,使新生兒得一種叫鵝口瘡的疾病。所以,孕婦治療陰道炎要徹底,以防分娩時產道的真菌侵襲胎兒。
轉載自晟榮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