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想得到”和“怕失去”;人生最大的踐行,是“管住嘴”和“邁開腿”;人生最大的見地,是“沒什么”和“算了吧”;人生最大的徹悟,是“怎么來”和“怎么去”;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己身安”和“心亦寬”。
最愚蠢的人往往在最聰明的人中產生,最高尚的人往往在最平凡的人中產生。因為,聰明才智是個人的一種天賦,但如果自我的位置擺放不當就會成為自身最大的束縛。所以,品德的養成遠重于知識的豐盛,良好的心性遠勝于卓越的才能。無論是誰,只要保持謙卑就能生發智慧。
心靈有家,生命才有路。我們要學會和外界獨處,和生命獨處,和自己獨處。學會獨處的人,心胸才能夠豁達;學會獨處的人,心智才能夠成熟;學會獨處的人,才能領悟到生活的深邃。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獨處讓我們內心充實起來。我們的內心就是在無數個獨處中漸漸堅強起來。獨處,讓內心更強大。
一念苦,一念樂,一念得,一念失,我們的心在苦樂得失間無數次的來與去,會有疲倦的時候,我們要時常護理好自己的內心,心平靜了,才能聽見自己的聲音。心清凈了,才能看見萬物的清澈,心放下了,才不被他物所負累,心明了了,才不因外境而迷離。如果,人生是一個劇場,這個導演不在別處,只在心里。
為人處事靠自己,背后評說由他人。有時我們太在意耳邊的聲音,決策優柔寡斷,行動畏首畏尾,最終累了心靈,困了精神。就算你做得再好,也會有人指指點點;即便你一塌糊涂,亦能聽到贊歌。能夠拯救你的,只能是你自己,不必糾結于外界的評判,不必掉進他人的眼神,不必為了討好這個世界而扭曲了自己。
每個人的人生道路在茫茫人海中不過就是隕落的慧星劃過的一道光線,彼此碰撞,彼此磨礪,彼此包容,彼此閱讀,彼此借鑒。人生短暫,不要把所有的關系都考慮得那么復雜,不如彼此都寬松一些時間,讓渡一些空間,包容一些對錯,善意理解別人的不同意見,因為簡單的人生才能感知生命的意義和內涵。
"這世界是一半一半的。天一半,地一半;男一半,女一半;善一半,惡一半;清凈一半,濁穢一半。很可惜,你擁有的是不全的世界。""為什么?""你要求完美,不能接受殘缺的一半,所以你擁有的是不全的世界,毫無圓滿可言。"學會包容,就會擁有一個完整的世界。
抑郁是健康殺手,憂心是衰老按鍵。浮躁是生命大敵,貪婪是靈魂鎖鏈。心無雜念身長健,人不奢求性自安。
態度就像磁鐵,不論我們的思想是正面抑或是負面的,我們都受到它的牽引。而思想就像輪子一般,使我們朝一個特定的方向前進。雖然我們無法改變人生,但我們可以改變人生觀,雖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我們可以改變心境,我們無法調整環境來完全適應自己的生活,但可以調整態度來適應一切的環境。
紅塵看破了,不過是浮沉;美麗看破了,不過是軀殼;生命看破了,不過是無常;愛情看破了,不過是聚散!以靜心處理順境,以善心安于逆境。以至誠心念佛才能積德滅罪,以往生極樂心方能安于空寂。學佛就當發猛烈心精進方有望得解脫:是日已過,如少水魚,如救頭燃,當勤精進。
一段往事,就算再精彩,也會漸漸模糊;一個昔人,哪怕再深刻,也會慢慢淡忘。不要逃避眼淚,或許那是一種無法言說的幸福;不要癡迷微笑,可能那是一種難以啟齒的傷痛。一路上,寂寞是心情的朋友,孤獨是靈魂的伴侶。我們只有一次命運、一顆心,沒有重復與輪回。別太強求,內心安寧,人生即是圓滿。
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只有心靈達到寧靜、安穩的境界后,人才能夠洞察萬物之規律,這時考慮問題才能周詳,處理事情才能完善。而當一個人的內心有了一種安頓了的感覺,生活也會有一種充實感。內心平靜,思想清晰,智慧也必有所增。
不要在別人的眼光里找快樂,否則永遠悲哀。不要在別人的嘴巴里找尊嚴,否則永遠卑微。隨時保持覺性、清楚、明白。真心愛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人生才能擁有自在,才能展演的淋漓盡致,不留遺憾!這輩子留下的遺憾,將會成為下輩子的功課。
"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盞光明的燈,生命中最有價值的寶物是無價的!心靈是我們命運的建筑師,它可以使我們生病,也可以讓我們痊愈。好與壞都是自己創造的;幸與不幸也是自己創造的。一切全在于自己的這顆心!
不謀其前,不慮其后,不戀當今。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窮也安然,富也安然。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這才是真正的解脫。你內心安適,就會俯仰無愧,從一天到一年,從一年到一生,活得踏實,秒秒感受安詳,活在至真、至善、至美中,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