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鼻祖是誰?
道家思想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思想,到了東漢末年,孕育出了中華民族自己的宗教---道教。清代學者紀曉嵐用八個字總結道家思想:“綜羅百代,廣博精微。”那么,誰是道家的鼻祖?是華夏始祖黃帝,是傳說中駕青牛西去的老子,是欲乘仙鶴上九天逍遙游的莊子,還是直鉤垂釣的姜太公?試一一分析之。
黃帝說
黃帝,是華夏民族的始祖,從歷史考據的角度說,雖史書上記載有此人,但其生存的年代,并無實據可考,更沒有史料記載黃帝的什么文化思想。說白了,黃帝是傳說中的人物,那么,他創立道教,也只能是傳說了。
在史學大家司馬遷之前,說到道家,都稱為黃老之術,即黃帝、老子的學術。把道家說成是黃帝所創,主要是想說明道家思想歷史悠久,說是華夏始祖所創,自然難有爭議,其實,豈止道家,黃帝既然是人文始祖,所有中華傳統文化,都可以說是始祖所創。
老子說
將老子作為道家鼻祖,是相對流行的說法,老子是一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高人,他博古以通今,學問淵博,飄灑隱逸,仙風道骨。
史學家司馬遷認為老子是道家鼻祖。其實,司馬遷的說法也未必靠得住,他在《史記》寫老子,篇幅很少,一筆帶過,更多的是各種傳說匯編而已。其實,老子也是個傳說。很難說他就是道家的創始人,就連《道德經》是不是真的由老子所作,也是存疑的事兒。尤其在司馬遷之前,說道家是黃老之術,并是說道家就是老子所創,而是更傾向于黃帝所創。
隱士說
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道家思想早在黃帝之前,就已經形成了,是由一些高人、隱士創立的。例如,有人認為黃帝得道于廣成子,廣成子是黃帝的老師,是道家鼻祖。但廣成子究竟有無此人,也難有定論,廣成子,是集中華文化之大成的意思,也可能只是一個文化符號。
說到底,誰是道家的鼻祖并不重要。沒有確切歷史記載,恰恰說明道家思想歷史之悠久,是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伴隨是中華文明的形成而逐步形成的,是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集體智慧結晶,不是某個人的發明創造。
《 山 色 佳 處 》 收 集 提 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