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龍魂,必先提及“炎黃子孫”。國人常言中華兒女是“炎黃子孫”,然而尋龍根,問祖宗,正本清源,惟能見最早的人物史料譜系,則只存《史記》之十表,《漢書》之八表。雖然譜牒之學也代有傳衍,但遠古尚無文字的留存,那么中華始祖炎黃之傳聞,何由而來?每每有學生前來問及這一問題,必打破砂鍋璺到底,要窮追不舍地深究“炎黃子孫”的來歷和去由,其精神實在令為師深深感動。作為中國人及后代子孫有這種自徹自悟的要求,實在是值得敬畏和支持的。因此,今不揣冒昧,撰以不成論體之片文,謹作一個簡白的答復,以獻綿薄:
炎、黃是神話傳說中中華遠古時代的兩個部落首領。炎,即炎帝,姓姜,號列山氏;黃,即黃帝,姓姬,號軒轅。相傳,在氏族社會末期,黃河流域一帶分布不少部落,其中以黃帝為首領的部落比較強大,他最著名的業績是和蚩尤作戰,擒殺蚩尤。傳說中的蚩尤是一個很兇惡的族類,“有兄弟81人,銅頭鐵額,食沙、石子”,制造各種兵器,任意殘殺。他們本來是炎帝所統屬的,但對炎帝發動戰爭,殺得“九隅無遺”。炎帝向黃帝求援,雙方聯合起來打敗了蚩尤。后來,炎黃聯盟曾經破裂,發生過三次大沖突。
但總的趨勢,他們是互相融化,彼此取長補短,為創造我國古代的燦爛文化作出了偉大貢獻。其實,我們中國人,稱自己是炎黃子孫主要是從文化和文明的角度來說,所以我們說是人文始祖。
東方文明從什么時候開始,不可否認,東方文明的核心和發源地是黃河流域。就像印度文明可以稱為恒河文明,埃及文明可稱為尼羅河文明,蘇美爾文明可以稱為兩河文明,希臘羅馬文明可稱為地中海文明一樣,傳統的東方文明涵蓋的范圍一般來說包括今天的東亞、東北亞、東南亞的一部分、中亞的一部分、太平洋西海岸的島嶼,如日本、沖繩島、釣魚島、關島等。其中中亞地帶是多種文明交相影響的部分,東南亞是指其大陸。上述所說的區域和周邊其他文明相比具有自己鮮明的特色,東方各社會之間,就是在今天相比與其他地區來說,仍然有更多的共性。這是5000多年的歷史積淀而形成。
而黃河文明主要是以炎黃帝時期的文明基礎為發端的。在以后的歷史發展中,各種文明的因子之間相互碰撞、相互影響而產生構成了在文化、藝術、審美、習俗、思想、政治制度、軍事特色、服飾、飲食習慣、價值觀、世界觀、宗教、文字等等諸多特色的共同文明。這些特色文明明顯區別于其他文明社會。毫無疑問,文明的這些成分,萌芽于炎黃帝時期。
至于上述的炎帝、黃帝、蚩尤之間的戰爭,這正是早期的戰爭和碰撞,使之獲得了同時期其他地方區域所不同的或沒有的機遇。從而促進了黃河文明的突破性發展。
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的不斷發展并與各少數民族通婚,慢慢形成了華夏族。因此,中國人常稱自己為炎黃子孫。
今天我們正處于公民社會的嶄新時代,民族意識逐漸淡化,歷史上的恩恩怨怨如過往煙云,但本當是遠眺化石般的神話故事卻永遠留在炎黃子孫的記憶中。因為,我們不應當忘記在遠古時空中為中華文明所做出杰出貢獻的炎黃先祖們。緬懷他們,是為了更加胸懷廣闊而理智地面對人類發展歷史的未來,當我們遇到新的歷史挑戰的時侯將有更多的勇氣和智慧,為人類去謀取更多的福祉!去創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