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老治療糖尿病重在養陰益氣
消渴雖有熱在肺、脾(胃)、腎之分,其病理則均為陰虛火盛。腎藏精,主水,為水之本,故其病本則在腎。前人對本病的治療,一般取滋陰清熱法,從肺、脾(胃)、腎三臟論治。祝師根據中醫理論并結合他的老師施今墨先生的經驗,認為消渴證雖有虛實之分,然三消之證多虛,病本在于腎虛。故治療以增液湯合生脈散、玉鎖丹,加蒼術配玄參(降血糖)。
祝老臨床治療糖尿病常用藥物有:蒼術、玄參、生黃芪、山藥、生地、熟地、黨參、麥冬、五味子、五倍子、生龍骨(生牡礪代)等。
祝老只糖尿病基本方中之選用增液湯、生脈散和玉鎖丹,因三方均從肺、脾、腎三臟滋養培本,清熱益陰論治。增液湯以麥冬甘寒,生津清熱,潤肺養胃,偏于中上焦;以生地之甘苦寒,滋陰清熱,補肝益腎,偏于下焦;以玄參之苦咸寒,培液清熱入肺、胃、腎,作用于三焦。三藥合用,養肺、胃、腎三臟之陰液,清上、中、下三焦之燥熱。生脈散以黨參補益脾肺之氣,麥冬滋養肺胃之陰,五味子斂澀肺陰、腎精。三味配用重在肺、脾、腎三臟,益氣生津斂陰。玉鎖丹用五倍子入肺腎,酸斂澀精降火,龍骨入心、用、iff,甘澀固精潛陽安神。三者伍用斂精固精,降火安神,功在肺、脾、’腎。故上述3個成方再加黃茂配山藥、玄參伍蒼術兩對藥組成的基本方有滋陰清熱,益氣生津,斂氣固精的功效。方中蒼術、獲荃健脾祛濕,補中寓消,滋而不膩,使燥熱清,氣陰復,能恢復肺、脾、胃腎諸臟功能,使水谷運化正常,三消之癥自愈。基本方由3個古方組成,藥味雖多,卻不雜亂,且主次分明,酉己伍巧妙。
據現代藥理研究,基本方中蒼術、黃芪、玄參、生地等,麥冬等有較好的降血糖、活血和抗菌作用。蒼術與玄參能降血糖,黃茂與山藥可降尿糖。蒼術配玄參降血糖,黃芪配山藥降尿糖,系施今墨先生的經驗,許多人認為消渴病不宜應用辛燥的蒼術,施今墨先生云:“用蒼術治糖尿病,以其有‘斂脾精’的作用,蒼術雖燥,但伍玄參之潤,可制其短而用其長。”祝師在臨床上,在辨證的基礎上,單用蒼術配玄參治療糖尿病,獲得降血糖的滿意療效。黃芪配山藥降尿糖,是取黃茂的補中益氣升陽、固滕理與山藥益氣陰、固腎精的作用,二藥配用,益氣生津,健脾補腎,澀精止遺,防止飲食精微的漏泄,使尿糖轉為陰性。此外,如用單味生黃茂15~30g,煎湯代茶飲,對某些糖尿病人消除癥狀及降血糖、尿糖均有特效,與黃芪治蛋白尿似有相同的機理。總之,上述兩對藥,一氣一陰,一脾一腎,從先后天二臟扶正培本,降血糖尿糖,確有卓效。
尿糖不降,重用天花粉、生地,或加烏梅、五味子;血糖不降,加人參白虎湯(人參可用黨參代,知母、生石膏要重用);兼有高血壓或冠心病,或夜間口干,舌如生刺者,加葛根、夏枯草、石解、生山植、丹參等:下身痛癢,加知母、黃柏;皮膚痙癢,加地膚子、苦參;失眠,加炒棗仁、女貞子、何首烏、白茨黎;心悸,加石營蒲、遠志、生龍骨、生牡蝠;大便塘薄,加蓮肉、芡實;自覺燥熱殊甚,則用引火歸原法,主方加肉桂3g;陽瘓、腰冷、形寒肢冷者,主方加巴戟天、補骨脂、仙靈脾、附子、肉桂。
對于糖尿病合并其他慢性病者,應按標本、輕重、緩急,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再加上述兩對藥施治,可以取效。
治療糖尿病,應堅持辨證與辨病施治相結合的原則,不拘泥于基本方。
若證屬陰虛燥熱,氣陰兩傷者,癥見“三多”癥狀,口干、飲水量不太多,唇紅,舌紅,燥熱身癢,或癤腫頻生,用基本方治療取效不顯,當主于養血清熱,予益氣滋陰,用溫清飲(黃答、黃連、黃柏、山桅、當歸、川芍、赤芍、地黃),合上述兩個藥對施治。
糖尿病患者陰虛火旺,煎熬津液,勢必引起血液茹滯,運行不暢而致癖,即所謂“陰虛血滯”。
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運血,血載氣。糖尿病患者陰血虧虛,氣無所附,導致氣虛。氣虛血運無力而致癖,即所謂“氣虛蝕留”。 臨床上大多數病人舌質多表現為淡暗或紅暗;或見rwK斑,或見舌下靜脈青紫怒張;或見肌膚甲錯;或病人主訴肢體麻木疼痛,口渴甚但飲水不多。常見的并發癥,如冠心病、腦血管意外、高血壓、眼底視網膜病變、周圍神經炎等,其病理機制均為“血脈疲阻”所致。
倡活血化癖
消渴病理機制為陰虛燥熱,最后導致氣血陰陽俱衰。“血癖”為本病之標,治療時,應在辨證的基礎上,以治本為主,活血化癖治標為輔,或標本并重。但活血化疲法要貫穿治療的始終。即使疲血癥狀不明顯,也應防患于未然.“疏其氣血廠令其條達”。用藥應多選用丹參、葛根、雞血藤、赤芍、當歸等養血活血之品,以防溫燥傷陰,而達水增舟行之目的。
對于依賴胰島素型糖尿病,長期注射胰島素,血癖阻滯更甚,故更要重視活血化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