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的一些人家,常常在大門上掛鏡子,貼上神荼、郁壘兩位門神的圖像,門頭上還懸掛葦索。據說是為了驅邪:小鏡子能使妖魔鬼怪原形畢露;門神能讓惡鬼遠遠躲開。門神的威力神通怎么這么大呢?根據傳說,神荼、郁壘兄弟倆原是黃帝派去統領眾鬼的,每天清晨他們站在一棵巨大無比的桃樹下,守著一座陰森森的“鬼門'。當桃樹上的天雞看到第一縷陽光,開始啼曉,在人間游蕩的眾鬼就紛紛經過“鬼門'回到陰間了。神荼、郁壘發現有在人間干了壞事的惡鬼,就用葦索把他們五花大綁,毫不客氣的扔到山后喂老虎。后來,人們就不僅讓這兄弟倆守鬼門,連自家的大門也讓他倆一塊看守了,好讓惡鬼有多遠躲多遠。這些小鏡子、門神像就是“符'。
符有圖形符,如門神、菱形、五蝠捧壽等;也有實物符,如小鏡子,葦索;還有在實物上繪有圖形的,如佩戴在身上的掛件,飾物上往往有字或圖。其中以圖形符應用最多。圖形符有的是一些簡單人物、器具畫,更多的是一些簡單線條組合,這些線條很像古代的甲骨文、金文或篆文,說明圖形符是古人對漢字極崇拜的產物。所有的符,都被賦予一定的意義。例如菱形是一種能驅逐妖魔的吉祥圖案;石榴圖意味著多生兒子;“卐'是我們常見的吉祥圖案,這個字一開始表示世界的四方,后來意思演變為“萬',象征著無限,用這種圖形符的人據說可以前途無量,長壽多福。
與“符'聯系密切的是“咒',咒分詛咒語和祈禱語,大多是一些艱奧難懂的神秘語言。如西藏密宗,“唵啊哞'三個字,意思大概是眾妙法門,威力無邊,可以幫助自己達到某種目的。但是一般的人,不懂其中的含義,就會覺得莫名其妙。
有的咒語也可能是一段通俗的歌謠,如: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吵夜郎,過路君子念一遍,一覺睡到大天亮。
現代有時還能從街頭巷尾、路邊的電線桿上看到一些咒語,借助這些咒語,可以將自己的愿望傳遞給天地神靈,讓神靈佑護。
一般的,符的意思比咒更難懂,漢語中常常用“鬼畫符'形容那些寫得亂七八糟、讓人難以辨認的字,就是因為很多符實在讓人看不懂。
在實際運用中,符咒有時簡稱“符',多數情況下是符、咒同時用的。例如過去的《端午驅鬼圖》,符的部分是以線條為主的圖案,咒的部分是一句話:“五月五日天中節,一切惡事盡消滅,急急如律令。”另外,據說道士幫助人們上天遨游時,要畫三道乘云符,分別貼在頭上和左、右臂上,然后念一通乘云咒:謹請六丁六甲神,白云鶴羽飛游神,本身通林虛耗神。足下生云快似風,駕吾飛騰在空中。吾奉三山九侯先生律令。挕。
在古人看,符咒有無比的神力,可以呼風喚雨,避兇求吉,上通神靈,下達冥界。在畫符念咒時,常常舉行一些神秘的儀式,如拋酒;拋豬、狗、雞的血,畫符念咒的人披頭散發,走著古怪的步子等,更加讓人們對符咒的神力堅信不疑。相信符咒,指靠符咒,是過去人在自然偉力前的渺小,對一些不可戰勝的自然現象的一種精神解脫。
符咒產生于人們對語言和文字的崇拜,由于語言的出現、文字的創造,對人類的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導致古人對于語言和文字的神奇力量深信不疑,幻想借助語言和文字去完成人的力量所不能做到的事,去實現在現實世界里難以達到的愿望,這就導致了文字的變體__符和咒特殊文化的產生。
符咒活動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傳說中的黃帝,長著四方臉,打敗了炎帝,做了中央的天帝,但是他和巨人部族的首領蚩尤作戰時,還是難以取勝。有次,黃帝夢見西王母送符給他,醒來后,黃帝設壇舉行請符儀式,就有一只黑烏龜嘴里銜著符從水中鉆出。黃帝恭恭敬敬地把符供奉在上。后來黃帝果然借助神符的力量戰勝了蚩尤。據說這是最早的符。
進入階級社會以后,由于階級對抗越來越激烈,人們有的想借助符咒解脫苦準,有的想借符咒步步高升,符咒活動更加頻繁。如夏朝時,人們詛咒當時的帝王桀:“可惡的太陽啊,你什么時候才落下?我寧愿和你一道死去!'
幾千年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里,生產力不斷發展,社會思潮也在改變,但符咒活動一直沒有絕跡,有時甚至還很流行。僅僅《隋書.經籍志》里記錄的符咒就有一百零三卷。符咒在古代的應用范圍很廣,政治、軍事、天文、歷算、宗教、醫術、農事等各個領域,都有頻繁的符咒活動。
在科學昌明的現代,符咒活動漸漸消失了。符咒畢竟只是人們對語言、文字崇拜引發的一種想象,一種對自然力量的幻想,一種處于無能為力的困境時的心理安慰。在工業化的現代,相信、求助符咒這種虛幻的東西的人也基本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