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在我中華大地上涌現出了很多大家,他們的名字中都帶有子,比如孔子,莊子,孟子,荀子,他們從倫理道德上建立了很多學派進行研究。至今為人所用。但是還有一個叫鬼谷子的,聽名字好像是旁門左道一樣。但是非也,鬼谷子是個怪才,他的對于人的認識和對人才使用可謂精妙啊!歷史上秦國的大將軍白起,以及在秦惠王時期被封為宰相的張儀,都是鬼谷子的弟子,他流傳下來一本作品,名為《鬼谷子》。書中除了闡述鬼谷子當時的哲學思想外,有些東西在當今也適用。
他的書中有一句是這樣說的: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懼也,貪者易誘也。是因事而載之。現在讀起來有些晦澀難懂,小編來給大家解釋一下。愚者易蔽也,愚就是懶得動腦子的人,就是很平庸的人,這種人容易受人影響和控制,信服有能力的人,屬于是加工者或者搬運工的角色,需要你給他制定好方向和方法,他照辦就可以。這種人還是好對付的。但是一個企業如果都是這樣的人,那么領導可要愁的吐血了!
不肖者易懼也。不肖者,說的是沒有能力的人,沒有本事的人,這種人天生還膽子小。干工作也是戰戰兢兢的,對于工作會拖拖拉拉的,選擇上猶猶豫豫的。讓人有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覺。這人就需要在背后不斷的鞭策,不斷的告訴他如果不好好工作會產生什么樣惡劣后果,比如丟飯碗或者受處分之類的可能會很見效。可能我們身邊都有這樣的同事,對于工作不積極,就得讓領導盯著才去完成分內的工作。
貪者易誘也。這一句相對來說比較直白。貪者,可能是貪圖錢財,貪圖享樂,還是貪圖美色?這種人就像魚一樣,想要他上鉤,就的用上點誘餌,有誘惑的東西吊著他,這種人一般也能指哪里打哪里。但是誘惑本身好像是不太正規的途徑,需要在合理合法的范圍內。這個大概就說的是生活中那些喜歡小恩小惠的人吧。如果太唯利是圖了,掌控上需要更加注意,避免丟了誘餌還沒有絲毫收獲。
自古關于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就眾說風云。通過鬼谷子對于人的洞察分析來看,人性中充斥著貪,懶和私欲。趨利避害本是生物的天性。但是什么能改變我們這種逃避,貪婪的心理呢?我想是自律和信念吧。美好的東西讓人渴求,我想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趨近于完人吧,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努力散發人性的光環,努力改掉一些消極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