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述史官方原創
之前跟大家分享過曾國藩的六戒,說要戒名利、戒爭搶等等。在讀古書的過程中,我也發現古代的圣人們對自己的人生都有很大的要求,也都明確有了戒規,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孔子的三戒。
《論語·季氏》中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君作為君子要有三個方面需要戒備:第一年少的時候,身體還沒有發育完全,要戒備因為美色而產生的情感欲望;第二壯年的時候,精力旺盛,要戒備自己情緒的變化;第三等到老年的時候,精力沒有中壯年的時候旺盛了,要戒備貪得無厭。總結來說,這三戒分別是戒色、戒斗、戒貪。
戒色
這點主要是針對年輕人的。年輕人好奇心重,最容易受社會上的誘惑影響。曾國藩曾經也說過,“聞色而心艷羨,真禽獸矣。”引申到現在,這里的色不僅僅是美色那么簡單,更多的還是一種社會誘惑,包括金錢、名利等等這些。
戒斗
這點是針對中年人的。我們說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這三類人,生活壓力最大的要屬中年人了。中年人上有老、小有小,是一個大家的頂梁柱,肩上需要承擔的責任也很多。所以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不能過分得爭強好斗,要踏踏實實地做事情,保證自己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保證身心健康。
戒貪
這點是針對老年人的。老話說,“戒貪,貪則無品”,說一個人太貪心的話,我們會說這個人“真的沒品”。尤其是老年人,兒孫滿堂,正是享福的時候,更要容易滿足,才能讓自己活得快活自在。古語說,“人生知足何時足,人老偷閑且是閑。”人一輩子也不會知足,老了沒什么事情了,能歇著就是福啊。
戒色、戒斗、戒貪,孔子的“三戒”是根據我們人的年齡壓力得來的。孔子認為只有注重修養,才能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有所警戒。這也是我們需要在不同階段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