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網訊 你還在為自己為何肥胖煩惱嗎?近日,上海交大教授趙立平實驗室的一項研究給“胖友”們帶來福音。他們通過臨床實驗發現,一種叫做“陰溝腸桿菌”的腸道條件致病菌是造成肥胖的直接元兇之一。這也是國際上首次證明腸道細菌與肥胖之間具有直接因果關系。該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微生物生態學領域的頂級學術期刊ISME Journal上。
在實驗中,陰溝腸桿菌在無菌小鼠內引起了嚴重的肥胖和胰島素抵抗,這為腸道菌群參與人體肥胖、糖尿病發生、發展的“慢性病的腸源性學說”提供了最直接的實驗證據。
趙立平介紹,陰溝腸桿菌可以產生內毒素,能夠讓本來吃高脂飼料吃不胖的無菌小鼠發展出嚴重的肥胖癥,同時能夠引起小鼠炎癥和胰島素抵抗,也可以關閉消耗脂肪需要的基因、激活合成脂肪的基因。
科研人員在臨床研究中還發現,陰溝腸桿菌在一個體重達175公斤的肥胖患者腸道里過度生長,占到總菌量的1/3之多。經過用一種特殊設計的營養配方干預以后,這種病菌數量很快下降到檢測不出來的水平。而患者的體重在將近半年里下降了51.4公斤,高血糖、高血壓和高血脂等癥狀也恢復正常。為了進一步驗證,研究組將這種細菌分離,接種到無菌小鼠體內,結果造成了小鼠的嚴重肥胖和糖尿病的早期癥狀——胰島素抵抗,從而證明了這種細菌是導致該病人肥胖的原因而不是結果。
“這項工作為分離鑒定更多的參與人體肥胖和糖尿病的細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術方法。”趙立平說,陰溝腸桿菌只是“致胖細菌”的一種典型代表,沿著這個方向深入下去,可以闡明腸道菌群如何與飲食互相作用,引起肥胖和糖尿病的機制,有望發展出以腸道菌群為靶點、預防和治療肥胖、糖尿病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