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癥性病變。心肌,正像我們所知的,它支持著人體心臟正?!肮ぷ鳌?,當它發生病變時,輕癥可能導致一些細微改變,患者并無感覺,重癥則會影響心臟功能,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比如心臟衰竭、猝死等。
本期專家
龍鼎
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
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心血管外科圍術期醫學分會委員;武漢醫師協會(1+8城市圈)重癥醫學科醫師分會委員;武漢醫師協會呼吸科醫師分會常委。擅長各種臨床急危重癥的救治及器官功能支持;尤其是心臟重癥、膿毒癥、呼吸衰竭、休克及MODS的診治;擅長各種重癥醫學監測治療技術。
關于心肌炎
大家對“心肌炎”這個疾病名稱可能并不陌生。臨床上,心肌炎可分為一般性、暴發性和隱匿性等3種。平時所說的病毒性心肌炎多屬于一般性心肌炎,一般1~2周可治愈。而心肌炎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爆發性心肌炎為何
最為兇險?
暴發性心肌炎是心肌炎最為嚴重和特殊的類型,主要特點是起病急驟,病情進展極其迅速,所謂“暴發”就是這個意思。這類患者很快會出現血液動力學異常(泵衰竭和循環衰竭)以及嚴重心律失常并可伴有呼吸衰竭和肝腎功能衰竭。
一般認為,當急性心肌炎發生突然且進展迅速,很快出現嚴重心衰、低血壓或心源性休克,需要應用正性肌力藥物、血管活性藥物或機械循環輔助治療時,即可診斷為暴發性心肌炎。
暴發性心肌炎
與“流感”
由于暴發性心肌炎主要由腸道病毒以及流感病毒等引起,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在流感季節更容易發作。
因此其早期表現往往為感冒前驅癥狀,如全身酸痛不適、發熱、流涕、頭痛等,還有許多患者早期僅有低熱、明顯乏力、不思飲食或伴有輕度腹瀉,這些癥狀可持續3~5天或更長,常常被誤認為普通病毒性感冒或“流感”。
所以,感冒并非小事,“硬扛”有太大隱患。尤其是感冒后還參加劇烈運動,從而爆發心肌炎猝死的案例并不少見,應引起高度警惕。一旦病毒對心肌組織發動攻擊,造成病毒性心肌炎,后果不堪設想。
心肌炎的臨床表現
與診斷
心肌炎是指以心肌的局限性或彌漫性的炎性病變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因其沒有特殊的臨床表現,且常常會與非炎癥性心肌疾病相混淆,故診斷具有一定難度。
臨床上診斷心肌炎可依據如下方法
臨床表現:
1、急性胸痛,假性缺血。
2、數日~3個月新發生的心衰或心衰惡化。
3、心悸及不能解釋的癥狀性心律失常、暈厥或心源性猝死。
4、不能解釋的心源性休克。
患者的次要特點:
1、體溫≥38℃或者30天內有或沒有呼吸道感染或者胃腸道感染的證據。
2、圍產期。
3、曾經懷疑或者確診心肌炎。
4、個人或者家族型過敏性哮喘。
5、其他形式的心臟外自身免疫學疾病。
6、接觸有毒物質。
7、擴張型心肌病、心肌炎家族史。
青壯年比老人兒童
更易“中招”
為何此病多發于青壯年呢?
原因是當病毒進入人體入侵心肌細胞后,人的免疫系統會對病毒展開圍攻,在消滅病毒的同時也殺死了正常的心肌細胞。由于青壯年的抵抗力強,免疫系統會對入侵病毒的“剿殺”會更有力,被“誤殺”的正常心肌細胞也更多。
同時青年人群熬夜,生活不規律,透支體力也是高發原因。所以,相比老人和兒童,青壯年更易患上暴發性心肌炎。
心肌炎的救治
心肌炎患者有72%會發生呼吸困難,32%發生胸痛,18%出現心律失常。醫師提醒,如果前驅癥狀后的數日或1周至3周出現氣短、呼吸困難、胸悶或胸痛、心悸、頭昏、極度乏力、食欲明顯下降等癥狀,甚至出現臉色蒼白、暈厥等,則提示病毒已侵犯心臟,需立即到醫院診治,不能耽擱。
由于急性重癥心肌炎病情復雜,在救治過程中患者有可能由于泵衰竭引起多臟器衰竭,導致猝死,因此很難說出具體的“黃金時間”。但由于其發病迅速、病情兇猛,因此救治時機肯定是越早越好。
簡單5招
心肌炎不做“回頭客”
為了防止心肌炎病情的遷延及反復,做到以下幾點是非常重要的:
1.提高警惕。在病毒感染之后,如患者出現乏力、心悸、憋氣、面色蒼白等癥狀,要充分注意到有發生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應及時給予必要的檢查。
2.及時正規治療。確診后,治療要及時、準確、正規。病情好轉后,要定期隨診、復查,長期堅持治療。
3.盡量注意休息。確診后,應立即臥床休息,堅持一個月左右。對于疑似心肌炎患者,也應及早限制活動,定期隨訪觀察。病情好轉后,應逐漸增加活動量,避免劇烈運動及過度勞累。
4.防治并發感染。除采取一般性預防措施之外,對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適當應用免疫調節劑、免疫增強劑或中藥。有慢性感染灶者應在適當時予以清除。
5.飲食要注意均衡營養。合理飲食,保證足夠的熱量、蛋白質、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的攝入,切忌偏食、擇食、饑飽無?;虮╋嫳┦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