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這是我與一朋友整理的“文獻讀后的‘必答題’”(也算是讀書筆記的主要框架)了,希望養成好的閱讀“后戲”習慣。很期待有更多朋友補充我們讀后必須或可以去思考與總結的面向。謝謝。
1. 作者基本信息:學術生涯、主要著作與基本觀點有什么?
2. 作品的現實世界背景、該領域的學術理論(發展)背景是怎樣的?
3. 作品基本問題意識與主要觀點(列3-5條)是什么?
4. 作品各章節主要內容是什么(最簡要地概述)?
5. 作品的研究對象是什么?
6. 作品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7. 作品有何創新?
8. 作品有無具體的錯漏?
9. 對作者而言,可以如何進一步發展與改進該作品或觀點?
10. 作品在作者或此領域的學術思想史,當如何定位?其寫作脈絡是什么?
11. 如何評價作品在學術史上的貢獻或地位?
12. 作品有讓你特別有感覺的部分嗎?摘錄并寫下你的感想。
13. 本作品出現了對你而言的陌生概念嗎?
14. 作品對你的研究議題或研究領域有什么啟發?具體包括:有無新的研究案例與素材的啟發、有無研究方法與思路取經的啟發等。
15. 作品適合哪些學科或領域的讀者?他們在閱讀中需要注意哪些重點?總體而言,你會如何推薦此之?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
16. 如果同時閱讀幾部作品,則比較它們的異同。這...
按:這是我與一朋友整理的“文獻讀后的‘必答題’”(也算是讀書筆記的主要框架)了,希望養成好的閱讀“后戲”習慣。很期待有更多朋友補充我們讀后必須或可以去思考與總結的面向。謝謝。
1. 作者基本信息:學術生涯、主要著作與基本觀點有什么?
2. 作品的現實世界背景、該領域的學術理論(發展)背景是怎樣的?
3. 作品基本問題意識與主要觀點(列3-5條)是什么?
4. 作品各章節主要內容是什么(最簡要地概述)?
5. 作品的研究對象是什么?
6. 作品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7. 作品有何創新?
8. 作品有無具體的錯漏?
9. 對作者而言,可以如何進一步發展與改進該作品或觀點?
10. 作品在作者或此領域的學術思想史,當如何定位?其寫作脈絡是什么?
11. 如何評價作品在學術史上的貢獻或地位?
12. 作品有讓你特別有感覺的部分嗎?摘錄并寫下你的感想。
13. 本作品出現了對你而言的陌生概念嗎?
14. 作品對你的研究議題或研究領域有什么啟發?具體包括:有無新的研究案例與素材的啟發、有無研究方法與思路取經的啟發等。
15. 作品適合哪些學科或領域的讀者?他們在閱讀中需要注意哪些重點?總體而言,你會如何推薦此之?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
16. 如果同時閱讀幾部作品,則比較它們的異同。這可以模仿“圓桌對談”,讓作者們對話。
注意事項:
1.以上討論均需要有具體論據的支撐,且一般均需用自己的語言詮釋。
2.在閱讀過程中讀到有感而發的地方務必立刻寫下;讀完每一小節/章節要用自己的話說/寫一遍本部分的主要內容與觀點。
參考資料:
蔣竹山:《如何寫一篇評論性的學術書評》.
本文版權歸 ?BOXING 所有, 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