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蘇曦凌:將編輯思維和作者思維融入學術寫作 | 編輯有話說

“編輯有話說”系列活動第一期

青年學者與編輯思維

“編輯有話說”系列活動是政治學人主辦的原創學術活動。活動倡導青年學人在學術論文寫作中,既從寫作者的角度出發,科學地提出有意義的、有趣的“真問題”,進行扎實的論文寫作,做出深邃而有說服力的解答;又從編輯的立場考慮,將文章“掰碎”,進行“糾錯”“修正”甚至“推翻重來”,在反復的琢磨與打磨中臻于至善,進而提升論文的思想穿透力與理論貢獻力。

“編輯有話說”系列活動主要采用線上交流的形式,邀請政治學領域的相關專家學者與知名刊物編輯一同交流對談,探討編輯與寫作的融合及界限

2023年7月21日晚,以“青年學者與編輯思維”為主題的“編輯有話說”系列活動于線上舉辦。會上《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副主編蘇曦凌教授進行了主講,黃杰、林雪霏、于京東、張力偉和楊春林五位老師結合自己的觀點進行了發言活動現場互動氛圍熱烈,嘉賓發言收獲了一致好評并引起廣大學人反思。政治學人B站平臺已上傳直播回放視頻。

   嘉賓介紹   

主講嘉賓:蘇曦凌

廣西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教授、博士生導師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副主編

發言題目:

《把編輯作為方法——編輯思維對學術寫作的方法論意義》

   觀點精編   

蘇曦凌

把編輯作為方法——編輯思維對學術寫作的方法論意義

廣西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教授、博士生導師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副主編

感謝政治學人給我這個機會,向大家來匯報我的一點工作體會。說到“工作”,自博士畢業以后,有八年的時間,我是作為一個“青教”從事研究工作。2019年開始,我又從一個純粹的研究者轉型成為一個學術編輯,負責《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的日常編務工作。從事編輯工作對提升我個人的寫作能力有何種意義,始終是我在過去四年多時間里的“捫心自問”。今天向大家匯報的,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初步體會。

我想從兩句常識性論斷來談起。第一句就是 “文章是寫出來的,不是編出來的”,第二句是“好文章是改出來”

復旦大學熊易寒教授曾經有一個論斷:“唯一的寫作技巧是不斷地寫作”。不下水就永遠不會游泳。學術寫作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問題,不寫,難以發現自我理論構想的不足,也難以促進自我對于該問題的深入了解。所以, “文章是寫出來的”。然而,“文章不是編出來的”。這是房寧老師的一個論斷,“文章要踏踏實實的寫,不要生搬硬套的編”。這里的“編”實際上是從規范意義、學術意義上來講的,指的就是胡編亂造,堆積材料,對他人的定見進行復述,或者用虛擬的材料來兜售個人的私貨。所以這里“胡編亂造”的“編”和我今天所要談的編輯思維的“編”是不一樣的。

第二句話“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文章不厭百回改,這是一個基本常識,問題的關鍵在于什么叫改文章、如何改文章?我們很多時候會存在著一定的誤解。在多數情況下,把“改”理解為僅僅是字斟句酌對遣詞造句、參考文獻予以校對和潤飾。但“改”并不僅僅是如此。當我們有了初稿,形成基本的研究素材、研究脈絡,“改”應當更偏重于對文稿的立論高度、問題聚焦、創新意義的一次重新反思。文章的立論高度夠嗎?問題的聚焦沒有偏嗎?相對于已有的文獻來說具有創新意義嗎?這是必須要經過重新反思的。因此,文章的“改”實際上就是“編”的過程。這種重新反思,實際上是作者思維與編輯思維有機融合的過程。

我們在改文章的時候,不僅僅要立足于“作者”,而且要把“我”作為是自己作品的編輯,跳出來看問題,實現作者思維與編輯思維的融合。編輯思維是編輯們在長期的職業活動中形成的,要理解編輯思維,就必須要理解編輯工作的致思取向和思維優勢。

編輯工作的致思取向就是面向讀者。所謂“面向讀者”。就是編輯必須以讀者,更為具體地說就是各領域研究者,對學術論文的需求為導向,來策劃選題、選擇稿件、傳播成果。研究者需要看到什么、希望看到什么,這應當是學術期刊的編輯根本致思導向,然后圍繞這個導向去策劃選題、選擇稿件。作為一種公共文化產品,學術期刊及其論文的用戶是讀者,而讀者群落就構成了學術期刊的生存土壤,讀者的需求就構成了期刊發展的價值導向。

正如葉圣陶先生在談起編輯活動時所指出,出版編輯工作的中心就是為讀者服務。讀者才是期刊的衣食父母,如果刊發的文章沒有人讀,沒有人看,讀了不能引起共鳴,不能引發思維震蕩,那這樣的文章有意義嗎?只有在契合讀者需求的基礎之上去吸引讀者的關注,啟迪讀者的思考才能獲得讀者的認同,期刊才具備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學術期刊面向讀者的發展導向其實體現在整個的出版流程過程,即發刊前棄瓦釜、淘金石,發刊中重體驗、廣傳播,發刊后重反饋、強交流。

首先我們來看發刊前,要棄瓦釜、淘金石。編輯工作要去偽存真,要為讀者剔除掉各種學術不端的文章,將粗制濫造、捏造數據、東拼西湊的殘次品排除在發表的門檻之外。編輯工作還要對文章字斟句酌,反復推敲,降低文章的差錯率,精煉文章的論文摘要。棄瓦釜是淘汰的過程,而淘金石是作品價值的呈現過程。

其次是發刊中重體驗、廣傳播。優秀的學術期刊給讀者奉上的不僅是學術大餐,還應有學術之外的順暢、愉悅的閱讀體驗。所以,期刊需要在紙媒出版時,選用高質量的油墨和紙張、采用清晰明了的版式設計。基于數字時代讀者的紙質閱讀正逐漸為電子閱讀所取代的必然趨勢,還要適應讀者的“淺閱讀”需求,注重融媒體建設,善于利用微博、期刊“淺閱讀”和“深閱讀”相結合的信息推送平臺,以達到促進讀者閱讀、廣泛傳播學術作品的效果。

最后是發刊后重反饋、強交流。學術期刊編輯還需重視發刊后讀者意見的跟蹤反饋,通過追蹤論文評價指標、搜集讀者意見以及同行評價,對所刊發的文章做好跟蹤和信息反饋工作,并及時分析總結。

學術編輯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思維優勢,有利于他們能夠旁觀者清、跳出來看問題。其一是廣闊的學術視野。由于職業的需要,編輯往往對于本學科多個研究領域、對多學科的交叉領域都有所涉獵,雖然未必都有很精深的研究,但對于相關領域的研究前沿和深度,以及正在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較為重要的學者和團隊,都有著比較精確的了解和把握。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般意義的作者是“專家”,而編輯則是“雜家”,需要具備廣闊的學術視野。

其二是敏銳的鑒別能力。編輯的職業特性之一就是要挑選稿件。對于一篇稿件,其有何可取之處?存在哪些方面的缺陷和問題?如何改進?對于現有研究能否有所貢獻?這都是在審稿過程中不斷面對,時時討論、思考乃至和編輯部同仁爭辯的問題。長期的磨煉,自然會使編輯的學術判斷力比一般的學者更加敏銳。

其三是包容的學科認知。不同的學科背景,有著不同的理論基石、概念體系、認知視角,而不同學科之間往往存在著較高的溝通了解成本。但是,編輯為了判斷這些稿件的質量和水平,勢必要對相應的學科有所了解,和相關的學者有所接觸,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這些論文。因此,他們往往會在各學科之間保持一種更為開放和包容的態度。

以面向讀者為致思取向,具有相對廣闊的學術視野、敏銳的鑒別能力、包容的學科認知,編輯思維對于學術研究、學術寫作的借鑒意義就在于提醒研究者的寫作必須具有讀者意識。在這里我想用三個“W”和一個“H”來拋磚引玉,引發各位網友對讀者意識的思考。我們要使我們寫出來的東西具有明確的讀者意識,或者說我們要以讀者意識為導向來引導我們的寫作,我們需要明確三個“W”和一個“H”:

“Who”:誰來看?我寫作產出的目標讀者是誰?我是寫給誰看的?博士生畢業答辯前或“青教”熬煉過程中,能不能發較高級別的論文,確實是一個緊迫的現實問題。但是,我們決不能將發表作為寫作的最終目標。實際上我們應該把立意放的高遠一點,我們需要想一想:我們寫作是寫給誰看的?有人看嗎?讀者是誰?這是第一個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Why”:為什么看?為什么別人要關心我寫的東西,為什么一個與我研究對象無關的人想要閱讀這篇文章,想要去看這本書?我們作為作者是不是可以換位思考,我們的目標讀者為什么會關心我?為什么他與我“素未謀面”、“縱使相逢應不識”,卻想要閱讀我這篇文章,想去看我寫的東西?

“What”:看什么?就是我現在所進行的研究的知識增量意義是什么?相對于前人的研究,相對于既有的研究成果,我的創新點究竟在哪里?我要對話的理論對象究竟是誰?我所寫的東西能夠引發讀者關注,去刷新學術界認知的“干貨”究竟是什么?

 “How”:如何編輯修改?既然我明確了我的目標讀者,我也知道了目標讀者為什么去關心我,知道了我知識的增量意義,那么我的這篇文章要改的話,要編的話,如何讓目標讀者去看到我的文章,看到我的研究成果?如何去提升我的研究成果在目標讀者中間的顯示度?

以上“3W1H”構成了讀者意識的基本結構。說起來,讀者意識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特別是在“不發表,就出局”的內卷中,強調“讀者意識”更顯得有些強人所難。但是,我們換位思考,如果我們有了明確的讀者意識,并以這種讀者意識去編輯我們的文章,去修改我們的作品,那么我們又怎么可能發表不了?玉不琢不成器。文章初稿完成以后,大多是或者論述清楚了一個問題或者陳述了一個社會事實,僅僅是一個合格品。以明確的讀者意識為導向去修改和編輯我們的文章,才可能打磨出一個精品。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期刊簡介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2023-2024),創刊于1957年,是由廣西師范大學主辦的省級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刊載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內的學術研究論文,推介各專業領域前沿研究的最新成果,為促進學術交流、推進創新成果、解決關鍵問題、提升文化自信貢獻力量。刊物選題注重理論創新,提倡學術爭鳴,鼓勵學科交叉,推介名家新人,常設欄目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治理現代化”“經濟與管理”“教育科學”“人文評論”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期刊編輯眼中的論文寫作
學術干貨 |手把手教你在論文寫作中玩轉Endnote
最新!9分1區SCI論文成功發表,SCI論文最全寫作套路看這篇就夠了!
投稿攻略 | 從編輯部審稿用稿看論文寫作與發表
學術期刊編輯推薦最適合讀的10本書
論文選題那些事兒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溪县| 荃湾区| 象山县| 镇康县| 玛纳斯县| 新野县| 遵义市| 德令哈市| 南城县| 盐亭县| 攀枝花市| 慈溪市| 平湖市| 平潭县| 大冶市| 宁武县| 珠海市| 峡江县| 项城市| 淮安市| 招远市| 敦煌市| 扎兰屯市| 江油市| 阆中市| 奇台县| 永平县| 蒙山县| 宜黄县| 邹城市| 礼泉县| 静安区| 柳河县| 神池县| 元谋县| 涿鹿县| 怀仁县| 榆林市| 闵行区| 永顺县| 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