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王付大師學經方
跟隨全國著名經方大師王付教授學經方,用經方,以王付大師的經方理論體系為核心,系統研究、學習、總結、整理,以全新的解讀方式,全面剖析柴胡桂枝干姜湯基本脈證,弄懂仲景本意,學好用活柴胡桂枝干姜湯。
柴胡半斤(24g)桂枝三兩(9g)干姜二兩(6g)栝樓根四兩(12g)黃芩三兩(9 g)牡礪熬,三兩(9g)炙甘草二兩(6g)
清熱調氣,溫化水飲。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膽熱陽郁水氣證:胸脅滿或疼痛,小便不利,口渴,或干嘔,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舌紅苔薄黃,脈弦。
膽熱水氣證的基本病理病證是膽熱肆慮氣機:水氣充斥上下。方中柴胡清膽熱,調氣機;黃芩清泄膽熱;栝樓根清熱利飲;牡蠣軟堅散結;桂枝通陽化飲;干姜溫陽化飲;甘草益氣和中,顧護脾胃。因此,治療膽熱水氣證,其用方配伍原則與方法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證機選用清少陽膽熱藥 邪熱侵襲少陽膽,膽熱又肆虐氣機,陽氣郁滯而不暢,證見胸脅滿,頭汗出,其治當清瀉少陽膽熱,兼調理少陽氣機。如方中柴胡、黃芩。
2.合理配伍利水藥 膽主氣機,氣機為邪熱所擾而不能氣化水津以為水氣,水氣不得下行而逆亂于上下,癥見頭汗出與小便不利,其治當利水行津。在用藥時最好配伍具有斂陰作用,以期利水而不傷陰。如方中瓜蔞根、牡蠣。
3.妥善配伍通陽化飲藥少陽膽熱,其治當清,可因用清瀉藥稍有不當,則易郁遏陽氣,陽氣郁遏則又不利于陽氣氣化水津。因此,組方用藥要配伍通陽化飲藥,以取得提高方藥治療效果。再則,組方用藥若能配伍通陽藥,則更有利于陽氣氣化陰津,以絕水氣變生之源。如方中桂枝、干姜。
4.適當配伍益氣藥 審少陽膽熱氣郁證,其病變證機有正氣不足,其治當益氣固本。又益氣既能化陰,又能化水,更能助正以抗邪,可見配伍益氣藥,對提高治療效果也非常重要,如方中甘草。
5.隨證加減用藥 若氣滯者,加枳實、香附,以行氣導滯;若水氣明顯者,加茯苓、薏苡仁,以健脾滲濕:若心煩者,加知母、梔子,以清熱除煩;若少氣者,加人參、山藥,以益氣補虛,等等。
1.藥用個性 柴胡清膽熱、調氣機。黃芩清泄膽熱。瓜蔞根清熱而散水氣,化飲而利小便。牡蠣軟堅散結。干姜、桂枝通達陽氣,溫化水飲。甘草益氣,并調和諸藥。
2.藥用共性 根據柴胡桂枝干姜湯方中藥用主治的個性、共性及特殊性,再根據方中用藥相互作用的協調統一性與個體差異性,從而決定認識、研究與應用柴胡桂枝干姜湯治法不僅可主治膽熱水氣證,還可主治下列所舉病種而具有柴胡桂枝干姜湯主治病理特點者,以法用之,則可取得明顯治療效果。
少陽膽熱陽郁證:往來寒熱,或發熱輕,惡寒重,頭痛頭暈,口渴,飲食不振,口苦,咽干而噎,舌紅,苔黃,脈弦數。
本方可以治療慢性肝炎、膽囊炎、胰腺炎、慢性胃炎、瘧疾、腎孟腎炎、神經衰弱、濕疹、過敏性皮炎、肺結核、淋巴結核、結核性胸膜炎等病證而見上述證機者。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