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輪
丨30天打卡計劃丨
堅持瑜伽是一種態度,而把瑜伽養成習慣是擁有品質生活、得到健康體魄最輕松的方法。
久坐的上班族們肯定有這樣的共鳴:經常腰酸背疼。其實由于現代人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腰背疼痛早已經成為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腰腿疼的發生率僅次于感冒,有超過五成的人在一生中經歷過慢性腰腿痛。
一般來說,引起腰背痛的原因有兩大類:一類是力學性腰痛:包括結構性、功能性腰痛,比如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等引起的疼痛;另一類是非力學性腰痛,包括內臟疾病等(腎結石、女性盆腔炎等也包括在內)。
在日常生活中功能性腰痛是最常見的,大約占到70%以上,在這些患者中,“小燕飛”這個動作堪稱第一法寶,甚至許多醫生也會建議:“腰痛啊,回去練練小燕飛吧!”
但是常常有人練習“小燕飛”一段時間后會說:為什么我的朋友練習“小燕飛”以后腰痛就好了,可是我怎么越練越痛啊?
要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首先來看看什么是“小燕飛”?
“小燕飛”就是人們模擬燕子飛行姿勢進行的肢體運動,主要有鍛煉腰背肌,緩解腰部、頸肩部勞損的作用。與瑜伽中的“蝗蟲式”動作非常相像,而且簡單易行,再加上對一部分患者效果非常好,因此深受腰痛、慢性腰痛、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喜愛。
然而,真理就是——能解決一切問題的通用方法是不存在的!就像剛才提到的,這個動作有的人越練越好,也有人越練越糟,甚至從“超人”變成“廢人”。
為什么會越練越糟呢?其實答案很簡單:
第一,你練錯了!
第二,你不適合練!
所謂練錯了,是指許多人在練習“小燕飛”時,常會動作過快、幅度過大!就像下圖中這樣:
圖片可能夸張了些,不過很能反映許多腰痛患者在練習小燕飛時的常見問題,片面地認為這樣效果會更好,將原本舒緩的“小燕飛”生生做成了“憤怒的小鳥”!
正確的“小燕飛”應該如何做呢?
肩不能聳,腹要收緊,幅度寧小勿大,動作寧慢勿快,在肚子下墊一個小枕頭是有幫助的。
最重要的是——保持骨盆中立位,身體盡量水平,手和腿不要過高,飛不起來的“小燕飛”才是正確的“小燕飛”!
那么,“不適合練習”又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小燕飛”這個動作為什么能治療腰痛?“小燕飛”訓練的作用是加大腰椎曲度,強化背部深層的多裂肌(多裂肌是眾多控制著脊柱節段平衡的肌肉中是最重要的一個)。
所以,通過小燕飛可以增強脊柱穩定性,改善腰痛。這其中最關鍵的地方就是腰椎曲度。
常見的駝背、久坐等不良習慣會造成腰椎曲度變小,這種情況造成的腰痛,做“小燕飛”可以很好地放松腰背部肌肉,緩解疼痛。
但還有一種腰痛是骨盆前傾(“前凸后翹”)等不良體態造成的腰椎曲度過大引起的。在這種情況下,再進行“小燕飛”練習會使腰椎曲度更大、承受的壓力也更大,反而會加重腰痛的程度,甚至造成椎管狹窄等各種損傷。
那么你是否適合練習小燕飛呢?這里教大家一個簡單的腰椎曲度自測方法:
自然靠墻站立,將腳后跟、屁股、背部靠在墻上,此時腰部后會留出一個縫隙。
如果這個縫隙能伸進一個拳頭甚至更多,那就說明你的體態就處在骨盆前傾,腰椎曲度過大;假如像圖中左側那樣可以伸進一個手掌,就是正常體態。
如果你不幸躺槍了,屬于骨盆前傾,那么小燕飛真的不適合你。
因為它的作用是加大腰椎曲度,而此時你的曲度已經足夠大,繼續強行折疊身體,只會造成一個結果……
那么對于這些不適合練習小燕飛的人怎么辦呢?這里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其他的緩解腰痛的好方法。
1.貓 式
跪立在瑜伽墊上,膝蓋位于髖關節正下方,吸氣準備,吐氣同時靠腹部力量收縮,背部順勢上揚,頭和屁股向內收,像貓一樣弓背,保持 1~2 秒,重復15-20次。
2.斜板式
俯臥,前額點地,雙腳并攏,雙手放在胸腔的兩側,五指打開,指尖指向正前方;
腳尖回勾,腳后跟向后蹬,大腿肌肉收緊;雙手撐地,身體向上,慢慢的伸直手臂,進入到板式。
3.垂死之蟲
仰臥在墊子上,膝蓋彎曲讓大腿小腿成 90 度,雙臂打開伸直,腰部全程平貼地面,緩緩移動對側的腿和手臂,重復交替,重復15-20次。
4.腰壓床
仰臥在瑜伽墊上,雙腿蜷起,此時腰部會有一個淺淺的弓形,雙手墊在腰下面,吐氣同時收縮肚子對抗腰部,堅持4到6秒鐘,重復20次。
小編要告誡各位伽人,如果你是因為治療某種疾病來練習瑜伽的,那么一定要有醫生和專業的教練指導,千萬不能道聽途說,自己隨意練習。瑜伽不是萬能的,瑜伽更不是藥!祝愿所有伽人都能通過瑜伽收獲一個更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