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cplive
來源:藥評中心
2015年:
歐洲藥品管理局建議:12歲以下兒童禁用含可待因藥品治療兒童咳嗽和感冒;有呼吸問題的12至18歲兒童和青少年不要使用可待因治療咳嗽和感冒。
終于來了:
昨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所有含可待因感冒藥品說明書的“禁忌癥”中相關內容修訂為“18歲以下青少年兒童禁用”。
凡“18歲以下青少年兒童”,禁用“所有含可待因感冒藥品”!
還會遠嗎?
普通感冒屬于病毒性感染,是可以自愈的疾病,吃不吃感冒藥都不會縮短感冒的病程。
目前所有的非處方類復方感冒藥,例如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等,只是用于緩解感冒伴隨的發燒、流鼻涕等癥狀。
2008年年初,美國和英國建議:非處方類感冒咳嗽藥不用于2歲以下兒童,因為這些藥具有潛在的危險性以及可能危及生命的不良反應。
2008年12月,加拿大衛生部要求修改非處方類感冒咳嗽藥標簽,注明不能用于6歲以下兒童。
為保障兒童用藥安全,國內至少應限制2歲以下兒童使用非處方類復方感冒藥。
期待中!
為啥兒童禁用含可待因感冒藥品?
第一,可待因可引起嗎啡中毒
對于大部分成年人,約有10%的可待因,通過肝藥酶CYP2D6轉化為嗎啡。
對于兒童,可待因轉化為嗎啡的方式多變且不可預測,即使服用正常劑量的可待因,也可能會迅速轉化為嗎啡,造成嗎啡中毒。
嗎啡可抑制呼吸,急性中毒時呼吸頻率可減至2~3次/分鐘,由于兒童更敏感,國內外均有因呼吸抑制致死的報道。
第二,可待因對病毒性咳嗽可能無效
可待因,作為感冒藥的成分,主要作用是鎮咳。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但是可待因對病毒性咳嗽,尚缺乏臨床有效性的證據。
另外,可待因能抑制支氣管腺體分泌,使痰液粘稠難以咳出,不宜用于多痰的患者。
成年人應該注意些啥?
對于大部分成年人,只有約10%的可待因,通過肝藥酶CYP2D6轉化為嗎啡。
約0.9%~1.3%的中國人,肝藥酶CYP2D6的表達量大且活性高,即使服用推薦劑量的可待因,也可能迅速轉化為嗎啡,造成嗎啡中毒。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那個“百里挑一”的 CYP2D6超快代謝者呢?
除進行基因型檢測外,可以通過間接的方法避免發生事故:
使用含可待因藥品的患者,當出現意識水平降低、嗜睡、疲倦、缺乏食欲、惡心和嘔吐、便秘、呼吸困難等癥狀,應立即停藥并及時就醫!
含罌粟殼的中成藥,會不會“漏網”?
強力枇杷露、枇杷止咳顆粒、克咳片、咳喘寧口服液、哮喘丸、咳喘舒片、消咳顆粒、止咳膠囊、定喘止嗽丸、人參保肺丸、咳痰合劑、固腸止瀉丸、小兒止瀉片、小兒止瀉靈顆粒等中藥材中含有罌粟殼。
罌粟殼含有嗎啡和可待因等成分。
其中部分中成藥,如強力枇杷露、枇杷止咳顆粒克咳片等已明確兒童、妊娠、哺乳期婦女禁用。
但部分含罌粟殼的中成藥未標明:兒童禁用。
復方甘草含片和復方甘草合劑,雖然按西藥管理,但含有阿片成分,兒童也應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