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又稱變態反應性鼻炎,是發生在鼻黏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以鼻癢、打噴嚏、鼻分泌亢進、鼻黏膜腫脹等為其主要特點,常伴有鼻竇的變態反應性炎癥。
上期留言中有讀者表示想學習鼻炎有關的知識,本期將為大家奉上。
一
常見病因
1.家族遺傳。
2.過敏性體質。
3.接觸過敏原。
二
問診要點
1.是否有噴嚏、鼻癢、流涕和鼻塞等四大癥狀。
2.打噴嚏以清晨和睡醒最嚴重,鼻腔發癢時,噴嚏連連,有時一連十多個,甚至幾十個,隨后流大量清水樣鼻涕,并伴鼻塞、頭昏、頭痛等癥狀。
3.是否為過敏體質。
三
體格檢查與輔助檢查
1.鼻鏡下檢查:鼻粘膜蒼白、充血或淺藍色,鼻甲水腫,總鼻道及鼻腔底可見清涕或粘涕。
2.發作期間鼻腔分泌物涂片:可見嗜酸性白細胞增多,或可見較多嗜酸性白細胞或肥大細胞。
3.鼻黏膜激發試驗。
四
診斷要點
1.具有典型的過敏史和臨床癥狀:噴嚏連連、鼻癢、流涕和鼻塞,能自行緩解或經治療后消失。
2.特異性診斷性檢查。
五
排除以下疾病
1.鼻中隔歪曲或鼻甲肥大:患者的鼻塞常終年存在,多為單側性,無鼻癢及明顯季節性發作傾向。鼻窺鏡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2.藥物性鼻炎:多因使用利福平及其它多種制劑、神經節阻滯藥、口服避孕藥等,引起鼻塞和分泌物增多的藥物。
3.慢性鼻炎:又稱嗜酸性粒細胞性非過敏性慢性鼻炎,常年有癥狀,分泌物有大量嗜酸性粒細胞,常易伴發鼻息肉,或伴有感染性哮喘,其與過敏性鼻炎不同點是鼻充血及鼻甲腫脹明顯,分泌物呈粘液樣,抗組胺藥療效差,色甘酸鈉及脫敏治療無效。
4.鼻竇炎:鼻塞,膿性鼻涕增多,嗅覺減退和頭痛。
六
治療原則
避免接觸過敏原,根據癥狀針對性用藥,積極治療并發癥,如支氣管哮喘、中耳炎(由于腫脹或水腫的鼻粘膜與咽鼓管粘膜相連續,咽鼓管粘膜也可以發生同樣病變)、鼻竇炎等。
臨床癥狀
對癥用藥
鼻塞、鼻癢、流涕、噴嚏
氯雷他定、鹽酸西替利嗪、馬來酸氯苯那敏、特非那定(敏迪)
丙酸氟替卡松噴鼻劑、布地奈德鼻噴霧劑
可通過加強營養、增強鍛煉來改善體質。
七
關聯銷售
類別
對癥用藥
主 藥
抗過敏藥
如口服氯雷他定、撲爾敏、鼻炎康、通竅鼻炎
輔 藥
對癥處理
如滴通鼻炎水、呋麻滴鼻液、鹽酸羥甲唑啉滴鼻水
關聯用藥
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
如蜂膠、葡萄籽軟膠囊、氨基酸膠囊、維生素C、鈣片
八
專業提示
1.已知過敏原者,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遠離寵物,花開季節減少外出,盡量避免出入空氣污濁的地方,并戴口罩加以防護。房間和陽臺上最好不要有需經常澆水的喜陰類植物。
2.忌食寒涼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慎食魚、蝦、蟹類等海產食物;平時多吃補益肺氣的食物。
3.不宜過多使用血管收縮性滴鼻劑;季節性的發作時,提前一周服藥進行預防。
4.發作期間要注意保暖,不要驟然進出冷熱懸殊的環境。
5.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堅持冷水洗浴,以增加機體抵抗力。
6.打噴嚏之前,急按摩迎香穴,按摩到該處發熱時為宜。
7.呋麻滴鼻液、鹽酸羥甲唑啉滴鼻水滴藥過頻易致反跳性鼻充血,應嚴格按推薦用量使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