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對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但有的人卻沒有認真對待,甚至很多人根本做不到每日堅持正確地刷牙。
北京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系牽頭的對近50萬名中國人群長達10年的隨訪研究,揭示了刷牙對中國成年人帶來的健康影響。被調查人群的資料來源于中國嘉道理(Kadoorie)生物庫在2004-2008年期間在中國招募了512715名30-79歲的成年人
國人口腔衛生的現狀
總體而言,9.3%的參與者報告在基線時很少或從不刷牙。有意思的是,在9.3%的“很少或從不刷牙”人群當中,有著明顯的人群特征:男性偏多、年齡更大、健康生活方式較差(例如吸煙更多,蔬菜和水果攝入量更少)。
據2017年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中國5歲、12歲兒童和成年人每天兩次刷牙率分別為24.1%、31.9%和36.1%,也就是近三分之二的成人,沒有做到每天刷牙兩次。我國《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提出,成人每天2次刷牙的比例到2025年要達到45%。
另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人平均每次刷牙的平均時間為59秒,遠低于3分鐘的科學刷牙時間。大多數人刷牙無章法可循,橫刷、豎刷、轉圈刷,存在各式五花八門的刷牙方式。
目前65歲至74歲老年人存留牙數為22.5顆。65歲至74歲老年人全口無牙的比例為4.5%。與此同時,目前中國65歲至74歲老年人中牙齒修復的比例為63.2%,仍有近一半的老人未能及時修復缺失牙齒。
調查發現,35-44歲居民中,口腔內牙石檢出率為96.7%;牙齦出血檢出率為87.4%。
總之,目前我國居民牙齒健康程度仍處于較低水平,未來仍有較大的改善空間。
口腔衛生差,可誘發多種疾病
2021年6月,發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歐洲臨床研究期刊)上的一項對近50萬國人的前瞻性慢病研究的最新分析證實,經常不刷牙,會增加血管疾病、癌癥和死亡風險。與經常刷牙的人相比,從不或很少刷牙的人,其主要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增加了12%,總的腦卒中風險增加了8%,腦出血風險增加了18%,肺心病風險增加了22%。而且,不講究口腔衛生對主要血管事件風險的影響男女等同。
除了增加心血管風險外,經常不刷牙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了25%,癌癥風險增加了9%,慢性阻塞性肺病風險增加了12%,肝硬化風險增加了25%。研究者還發現,即使考慮到體力活動、蔬果及肉類攝入、病史、體重指數、腰臀比等影響因素,不刷牙的危害同樣巨大。
研究者發現,刷牙少的人有六成牙齦出血,而經常刷牙的人僅5.4%的人牙齦出血。有人擔心刷牙會出血,出血會增加血管事件風險,這項研究也給予了回答:經常牙齦出血的人,其出血與血管事件并不相關,偶爾會有牙齦出血者主要血管事件風險更低。
少刷牙會易患心血管疾病
2015年,權威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歐洲心臟雜志)發表了一項韓國的國家健康保險系統-國家健康篩查隊列研究。該研究共納入了247696名40歲以上居民,隨訪9.5年發現:相較于每天不刷牙或刷一次牙的人,每天刷2次,可降低13%的心血管病風險;每天刷牙≥3次,則可降低21%,每年洗牙超過1次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則可降低14%。
日本的一項研究在萬余人群中發現,全身性炎癥至少可解釋其中部分增加血管疾病風險的機制,炎癥畢竟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中所起的作用不一般,而口腔衛生差則會加重炎癥負擔。之前有研究顯示,治療牙周疾病可降低C—反應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并改善內皮功能。
此前美日學者進行的一項研究還發現,腦出血與口腔中一種攜帶名為“CNM”基因的變形鏈球菌有密切關系。這種細菌可能會與血管相結合,隨著增齡和血壓的增高,這些被細菌相纏的大腦動脈發生破裂,進而發生微出血或大出血。
少刷牙會增加癌癥風險
2020年,發表在國際消化病領域頂級權威雜志《Gut》(腸道)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表示,牙齦不健康或牙齒脫落的人,患某些類型癌癥的風險更高。
這項研究共對20多年間近15萬人進行了分析,在22~28年調查中,199人罹患食道癌,238人罹患胃癌。研究顯示,有牙齦疾病史的人患食道癌或胃癌的風險增加了43%和52%;掉兩顆及以上牙齒的人患食道癌和胃癌的風險提高了42%和33%。如果同時有牙齦疾病史并掉牙的人,患胃癌的風險增加了68%。
日本癌癥學會曾發表一份顯示刷牙習慣與患癌關系的報告:每天刷牙2次以上的人,患口腔癌或食道癌的概率要比刷1次牙的人低30%;完全不刷牙的人患癌概率是刷1次牙人的1.8倍。據報道.五分之一的癌癥患者有口腔感染和發炎癥狀。一項研究更顯示,嚴重的牙菌斑,口腔細菌問題會將患癌死亡的風險增加80%.可能減少13年壽命.
為什么牙周病與癌癥的發生有關?研究解釋,這可能與導致牙周病的致病菌以及口腔中的微生物過度表達有關。日常生活中,不刷牙等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可促進病菌的生長,其中部分病菌(如牙齦卟啉單胞菌)可引起免疫防疫功能異常,誘導促炎細胞因子的產生,干擾正常的生理代謝,抑制細胞凋亡,從而增加癌癥發生的風險。
如何保護口腔衛生及預防口腔疾病
·每天至少刷牙兩次,睡前刷牙更重要;
·晚上睡前刷牙后不能再吃東西;
·做到每人有專用的的牙刷口杯,不混用;
·一般每3個月左右更換一次牙刷;如果刷毛發生彎曲或倒伏,需立即更換;
·提倡選擇牙線或牙間刷用于輔助清潔牙間隙;
·提倡飯后漱口,漱口可以沖走口腔內殘留的物質;
·建議每年洗牙一次;對清理牙結石有很大的幫助,是預防牙齦炎的好辦法。
周
三
相
見
《 魯 原 心 論 壇 》
陳魯原
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
廣東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