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歸來:歸和來皆有恢復、復原之意。養生吐納者,吸氣時腹氣上升,與中氣交于氣海;呼氣時腹氣下降,曰氣息歸根。本穴為腹氣下降時之根,故名歸來。本穴治男子卵縮,婦女子宮脫垂等癥,治療使其復原亦有“歸來”之意。
2、復溜:復,重復,返回的意思;溜,同流。足少陰腎經的脈氣自涌泉流至太溪后,繞行一圈至照海,又從太溪直上到本穴,所以稱為復溜。常用治療水腫、腹脹、泄瀉、盜汗、熱病無汗或汗出不止等病癥。 復溜多與合谷配伍治汗癥。
3、少海:《說文解字》中有云:“海,天池也;以納百川者”。少,指手少陰經;海,為百川之匯聚處。心主血脈,似水之流,因本穴是手少陰心經的合穴,為脈氣匯聚之處,所以比喻為海。用以心痛、手臂疼痛麻木、手顫、瘰疬等病癥。
4、伏兔:伏,伏臥;兔,兔子。該穴位于大腿前面肌肉(股四頭肌)隆起處,形狀像潛伏的兔子,故稱伏兔。用以腰膝冷痛、下肢萎軟不用、腳氣、疝氣等病癥。
5、 勞宮:勞,勞動;宮,指宮殿,這里指掌心為心神所居的地方。手掌四周位列八卦,穴居中宮。手中四節仗中宮之真空神力,任勞而不倦,勤勞而功成;當手勞動屈指,中指尖所指即為本穴,所以名為勞宮。用以口瘡、口臭、鼻出血、中風、中暑等病癥。
6、中沖:中,指方位而言,不偏之謂中,此指中指;沖,直上曰沖,并有沖要、通達之意。穴位在手中指之端,為心包脈所沖出之處,所以名中沖。用以中暑、中風昏迷、小兒驚風、熱病、心煩等病癥
7、承山:承,承接;山,山谷。本穴位于腓腸肌兩肌腹之間凹陷處,其上為腓腸肌之腹,是膝下背側之最高處,其形狀如山形,穴在其下,有承之意,故喻名承山。用來治療痔瘡、便秘、腿抽筋、腿疼等疾病。
8、中府:中,指中氣,即天地之氣;府,聚集的意思。本穴為手太陰肺的第一個穴位。肺經的循行上膈,屬肺。肺為呼吸外氣之府庫,又以本經之氣由中府穴出中達表,所以稱為中府。用以咳嗽、氣喘、胸痛、肩背痛等病癥
9、“英雄渾身是膽!”普通人也渾身是膽! 人體左右膽經各一根,從頭到腳。有位老師畫的“敲膽經”保健漫畫非常難得,借來一用!內外都敲敲,拍打在自己能承受的前提下,力量越大效果越好。最佳的進補方法,最簡單的養生絕招!
10、豐隆:豐,豐滿;隆,隆起。豐隆有兩種解釋。其一,本穴所在的部位,肌肉豐滿而又隆起,所以名豐隆。其二,豐隆,原來指雷聲,為雷神的名宇,和列缺原指閃電一樣,均用來命名絡穴。用以咳嗽、痰多、哮喘、頭痛、眩暈等病癥
11、期門:期 ,周期; 門 ,出入的要地。經氣運行古說是經三百六十五穴,至此穴處已滿一周,因足厥陰為十二經脈之終,此穴又為三百六十五穴之終,經脈由此而入于肝臟,穴處正為經氣運行一周期所入之門戶,故名期門??梢杂靡灾委熇唛g神經痛、乳腺炎、乳腺增生病、膽囊炎等疾病。
12、太溪:太 ,盛大的意思;溪,溪流。太溪為足少陰腎經的原穴,經氣從涌泉出來后,到這里已匯聚成大溪,所以稱此名。常用來治療月經不調、小便頻數、耳鳴、耳聾等疾病,可常按摩
13、睛明:睛,眼睛;明,光明。人的雙眼能夠看見,全依賴五臟六腑之精華反射,諸陽發光而能明。睛明位于面部,在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本穴有使眼睛明亮的作用,是治療目疾的要穴,故名睛明。
14、大敦:位于足拇趾末節外側,趾甲根角旁約一分處。本穴位置在足大趾聚毛中,穴在拇趾背肌豐厚,汗毛聚集之處,形狀猶如土堆,所以稱大敦。用以疝氣、遺尿、閉經、崩漏、月經不調等病癥
15、足臨泣:臨,上對下的意思;泣,中醫學認為是肝之液,眼中所出。本穴在足的上面,又主治眼病,所以臨泣。頭部有同名穴頭臨泣,為區別,故名足臨泣。用以偏頭痛、目眩、目澀、乳脹、月經不調等病癥。
16、下關:《說文解字》中有云:“關,以木橫持門戶也”;下,下方;關,這里指牙關,即下頜關節前牙關。穴在此處,與上關相對,故稱下關。用以耳聾、耳鳴、牙痛、口喎等病癥。
17、 養老:養,供養;老,老人,此指老年病。這個穴位是手太陽小腸經的穴位,因為對于中老年人容易出現的耳聾耳鳴、視物不清、手腕、手臂酸疼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能夠讓中老年人擺脫病痛,有助養老,故而稱為養老穴。
18、 人迎:《說文解字》中云:“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此籒文象臂脛之形。凡人之屬皆從人”。迎,有接受之義。本穴在喉結兩旁頸總動脈搏動處,這一區域古人稱為人迎脈,認為是迎候五臟六腑之氣來滋養人體的地方,所以稱為人迎。 常用來治療咽喉腫痛、瘰疬、癭氣等病癥
19、極泉:《說文解字》中云:“極,棟也,從木亟聲”,“泉,水原也”,且極又有窮極之意。此穴在腋窩的正中,為手臂之極盡處,手少陰經脈由此而下行,猶如泉源之水,由此流溢于下,故名極泉。用以心痛、心悸、胸悶氣短、肩臂疼痛等病癥。
20、極泉:《說文解字》中云:“極,棟也,從木亟聲”,“泉,水原也”,且極又有窮極之意。此穴在腋窩的正中,為手臂之極盡處,手少陰經脈由此而下行,猶如泉源之水,由此流溢于下,故名極泉。用以心痛、心悸、胸悶氣短、肩臂疼痛等病癥。
21、 太淵:《說文解字》有云:“凡后世凡言大而以為形容為盡則作太”,“淵,回水也”。本穴為手太陰經的原穴,又是八脈交會穴之脈會,當寸口動脈處,血氣旺盛,博大而深,所以用此名。用以咳嗽、氣喘、胸痛等病癥。
22、天鼎:《說文解字》有云:“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天,指上部、高部;鼎,古代炊具,它的形狀特征為有三足。本穴在頸部,又位于頭、頸椎及胸鎖乳突肌三者之間,故名天鼎。常用治療咽喉腫痛、瘰疬等病癥。
23、陽溪:《素問》有云:“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标?,陰陽的陽,陽溪在手背屬陽;溪,山溪,穴在筋骨之間的凹陷處,類似山間小溪,故稱為陽溪。用以頭痛。目赤腫痛、牙痛、咽喉腫痛。手腕痛等
24、章門:章,文采貌,山丘上平者亦曰章;又是障的意思。門,為守護與禁要之處。指季肋的形狀像平頂之丘,穴在其下方,為章身之衣與屏障內線的門戶。本穴用以腹脹、脅痛、泄瀉、黃疸等病癥
25、曲池:曲,屈曲;池,水池。屈曲肘部,橫紋端處出現凹陷,形似淺淺的水池,所以稱為曲池。池,尚有另外一個涵義,因本穴為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是氣血匯合之處,似水流匯入池中。用以熱病、咽喉腫痛、齒痛、頭痛等病癥。
26、《說文解字》中對“地”字的解釋為:“元氣初分,輕清陽為天,重濁陰為地,萬物所陳列也。”地,指下部;倉,收藏糧食的地方。本穴位于面的下部,又近口腔,口腔為容納水谷食物的地方,所以取名地倉。位于口角外側,瞳孔直下。用于治療口歪、口角流涎
27、承泣:承,承受;泣,淚水。本穴的意思是,當流淚時,承泣是承受淚水的地方。位于瞳孔直下,在眼球與眶下緣之間取穴。由于在眼睛附近,常用來治療眼疾,目赤腫痛,夜盲,流淚及口、面肌痙攣
28、合谷:《說文解字》云:“泉出通川為谷,從水半見出于口,凡谷之屬皆從谷?!焙?,會合; 谷 ,山谷。因該穴在拇、食指相合,形如山谷之中間,故稱合谷。可用以治療頭痛,牙痛、咽喉腫痛、鼻出血、目赤腫痛等病癥。
29、少商:少,小的意思;商,為五音( 宮、商、角、征、羽)之一。根據《內經》載,肺音為商。本穴為手太陰肺經的井穴,脈氣初出十分細小。因此得名少商。主要治療發熱、咽喉腫痛、咳喘、氣喘等病癥
30、少商:少,小的意思;商,為五音( 宮、商、角、征、羽)之一。根據《內經》載,肺音為商。本穴為手太陰肺經的井穴,脈氣初出十分細小。因此得名少商。主要治療發熱、咽喉腫痛、咳喘、氣喘等病癥。
31、蠡溝:蠡 ,即瓢勺; 溝 ,溝渠。形容穴位所在處的小腿肚形狀像瓢勺,脛骨內側像溝渠,所以稱為蠡溝。不僅所處的位置形狀像溝渠,還具有溝渠的作用,對于月經不調、外陰瘙癢、小便不利、遺尿、帶下等水液代謝失常病癥都有很好治療作用。
32、水分:《針灸甲乙經》曰:“水分在下脘下一寸,臍上一寸?!边@個穴位一聽就知道和水有關。水,即指水液;分,分開之意。也稱分水。本穴在臨床上是治水要穴,治療腹痛、泄瀉、翻胃吐食、水腫、腹脹、小便不利等疾病
33、膻中:《說文解字》云:“袒,衣縫解也。”即袒胸露懷。因為解開衣服的時候,露出來的地方主要就是胸腹,所以也將胸腹部稱為“膻”。本穴恰好居胸部的正中,故名膻中。根據近治作用,本穴位于胸部,可治胸痛和乳房脹痛;還位于兩肺之間,故能治療咳嗽、氣喘等肺系疾病。
34、百會:位于頭頂,諸陽之聚,百脈之會。百,數量詞,形容多的意思;會,會合、交會的意思。百會穴為五臟六腑之氣、百脈所會聚之處。本穴為一身陽氣最充盛的地方,陽氣最熱。所以百會穴對于陽氣的調節具有重要的作用。
35、神,尊也、長也,指父母或先天;闕,牌坊也。神闕指先天留下的標記。人出生臍帶被切斷,與先天聯系也被切斷只留下一個標志。另一個角度經絡是人體的調控系統,最早的經絡將匯聚于神闕,通過臍帶接受母體的調控,因此也可把神闕理解為先天經絡系統的核心位置及先、后天經絡相溝通的特殊標記
36、丹田穴——關元:“關”,門也,有關閉、守護之意;“元”,原也,端也,至大、至始。中醫里指元氣,即稟受于先天的原始之氣,也是人體的元陰元陽。所以關元就是指關閉、守護元氣的地方。在肚臍下四橫指寬處,恰在兩腎之間,按摩艾灸可助長壽。
37、期門:期 ,周期; 門 ,出入的要地。經氣運行古說是經三百六十五穴,至此穴處已滿一周,因足厥陰為十二經脈之終,此穴又為三百六十五穴之終,經脈由此而入于肝臟,穴處正為經氣運行一周期所入之門戶,故名期門。可以用以治療肋間神經痛、乳腺炎、乳腺增生病、膽囊炎等疾病。
38、水分:《針灸甲乙經》曰:“水分在下脘下一寸,臍上一寸?!边@個穴位一聽就知道和水有關。水,即指水液;分,分開之意。也稱分水。本穴在臨床上是治水要穴,治療腹痛、泄瀉、翻胃吐食、水腫、腹脹、小便不利等疾病
39、膻中:《說文解字》云:“袒,衣縫解也?!奔刺恍芈稇选R驗榻忾_衣服的時候,露出來的地方主要就是胸腹,所以也將胸腹部稱為“膻”。本穴恰好居胸部的正中,故名膻中。根據近治作用,本穴位于胸部,可治胸痛和乳房脹痛;還位于兩肺之間,故能治療咳嗽、氣喘等肺系疾病。
39、 膻中:《說文解字》云:“袒,衣縫解也?!奔刺恍芈稇?。因為解開衣服的時候,露出來的地方主要就是胸腹,所以也將胸腹部稱為“膻”。本穴恰好居胸部的正中,故名膻中。根據近治作用,本穴位于胸部,可治胸痛和乳房脹痛;還位于兩肺之間,故能治療咳嗽、氣喘等肺系疾病。
莫愁書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