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防治知識
※什么是中風
中風叫腦卒中或腦血管意外,表現為偏癱、失語等,是一組急性腦血管病的總稱,包括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腦出血等它的發病率、復發率、致殘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中風看起來是一瞬間的事,不可預料,實際上同許多疾病一樣,中風也有一個明確的各種病理損害不斷累積,逐漸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中風發生是吸煙、飲酒、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遺傳以及年齡增長等多種因素長期作用于腦血管引起的。中風病人多有高血壓病史,因此,必須經常檢查和控制血壓,一旦發現血壓偏高就應服藥控制。盡量減少出門,室內注意保溫,必須出門時要十分注意衣著的保暖,以避免或減少寒冷對機體的刺激。
如脾氣暴躁,易于沖動,操勞過度,活動劇烈,睡眠過晚,酗酒等。常食蔬菜,水果和富含維生素,纖維食物,增加優質蛋白質如,豆制品,牛奶的攝入,少吃油膩食物,控制食鹽、食糖、不暴飲暴食,晚餐避免過飽,保持大便通暢。
如突發短暫的機體麻木、單側肢體笨拙,言語含糊或表達困難、頭痛劇烈,頭昏、惡心、全身乏力等,是將要發生中風的警報。這些異常現象,一旦發生,必須立即去醫院診治。
※怎樣預防中風的發生
1、預防中風,就要把中風的危險因素盡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壓是預防中風的重點。高血壓病人要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的藥物,有條件者最好每日測1次測血壓,特別是在調整降壓藥物階段,以保持血壓穩定。要保持情緒平穩,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緒激動的事,如打牌、搓麻將、看體育比賽轉播等;飲食須清淡有節制,戒煙酒,保持大便通暢;適量運動,如散步、打太極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關鍵在于防治高脂血癥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動物內臟等;適量運動增加熱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藥物。控制糖尿病與其它疾病如心臟病、脈管炎等。
2、注意中風的先兆征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風發作前常有血壓升高、波動,頭痛頭暈、手腳麻木無力等先兆,發現后要盡早采取措施施加以控制。
3、有效的控制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當病人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先兆時,應讓其安靜休息,并積極治療,防止其發展為腦血栓。
4、注意氣象因素影響:季節與氣候變化會使高血壓病人情緒不穩,血壓波動,誘發中發,在這種時候更要防備中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