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2015.01.20
有人說,“榫卯”是古典工藝家具的“業界良心”。誠然,紅木家具各個部件連接起來的“榫卯”做法,是其造型的主要結構方式。家具中的榫卯結構則成就了中國含蓄內斂的審美觀,當無數榫卯組合在一起時就會出現極其復雜而微妙的平衡,除了木材延展力外,主要是由于一個個的榫卯富有韌性,不致發生斷裂。
我們見過很多很多的榫卯結構,但是,你見過會動的榫卯嗎?
從外形看,此榫的斷面是半個銀錠形的掛銷,與開牙條背面的槽口套掛,從而使束腰及牙條結實穩定。抱肩榫的做法采用45°,榫肩出榫和打眼,嵌入的牙條與腿足構成同一層面,是有束腰的明清家具的常用卯榫構造。抱肩榫指有束腰家具的腿足與束腰、牙條相結合時所用的榫卯。
這是案形結體家具常用的一種榫卯結構。四只足腿在頂端出榫,與案面底的卯眼相對攏。腿足的上端開口,嵌夾牙條及牙頭,使外觀腿足高出牙條及牙頭之上。這種結構能使四只足腿將牙條夾住,并連結成方框,能使案面和足腿的角度不易改變,使四足均勻地隨案面重量。長期以來,夾頭榫經受了實用的考驗,至今還在廣泛使用。
面子用攢邊打槽裝板造成,四角在邊末底面鑿榫眼。它自己成為一件可裝可卸的構件。支撐上述面子的是一具架子。它的造法是腿足上部不造束腰,在頂端長短榫之下直接格肩造榫,并在兩面各留出一個斷面為半個銀錠形卦銷,以備與牙條上的槽口套掛。四根牙條和四條腿足拍合后,架子便形成了。架子上再安裝上面子。
攢邊打槽裝板是木材使用的一項成功的創造。長期以來,此法在家具中廣泛使用,如椅凳面、桌案面、柜門柜幫以及不同不同部位上使用的絳環板等等,不勝枚舉。此法的優點首先在將板心裝納在四根邊框中,使薄板能當厚板用。一般板心只有一個縱邊使鰾,或四邊全不使鰾。使整個家具的結構不致由于面板的脹縮而影響其穩定堅實。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