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是一股微微的苦平寒涼之氣,微苦,直入中土,走腸胃這一塊,是入陰分入血分的一個藥。當(dāng)歸是升達(dá)之象,白芍是陰凝之象。仲景用白芍治療腹痛,就是肚子里面疼,疼就是木氣淤滯,腹痛一般就是肝木克土,木郁生風(fēng)之象,風(fēng)動之象,所以用白芍是平息風(fēng)木,白芍止痛,那是虛熱,這個內(nèi)郁引起的這個疼。
那么什么時候用白芍?它有它的偏性,必然有它的妙用,有它的用處。一個就是像拉肚子,里急后重,肚子疼,那就是氣血郁在腸道,郁在六腑相當(dāng)于是,出不去了,在里面橫沖直撞,肚子絞痛,那么這個時候凡是有痛的地方必然有郁熱在內(nèi),局部必然是郁熱,郁火相當(dāng)于是。就用白芍去,白芍是涼降,又有一股通破的力量,剛好把局部的這種郁熱的結(jié)滯給它破開,能止痛。所以治療這種急性的腹痛,以拉肚子為代表的一般是腹瀉,或者是痢疾,白芍是一個常用藥,止痛用的。
一些慢性結(jié)腸炎,當(dāng)歸白芍各50克,效果非常好。它各走各的路,該升的升,該降的降,就和一個人在這不動了,粘在泥地了,走不動了,那你就一個拉一個推,它就動開了。
傷寒論里面用芍藥甘草湯來養(yǎng)陰,腳就伸直了。 白芍的用量一般來講,6克左右就已經(jīng)能見效了,不要用太多。
咱們嘗第二個藥,白芍,先由當(dāng)歸打打底兒,當(dāng)歸是偏溫的,白芍稍微偏苦的,少喝點,不要喝多了,嘗一嘗就可以了。 剛才嘗當(dāng)歸的時候,那股氣往上沖,你感覺是喝了一點小酒一樣,頭有點暈暈的感覺。白芍是完全相反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講白芍味苦平,這個常規(guī)的中藥說白芍是酸收的,我個人認(rèn)為這個說法是錯誤的,白芍沒有酸味。白芍是一股微微的苦平寒涼之氣,微苦,有一點淡淡的苦,不是特別苦,但是它那個氣是涼的。當(dāng)歸的氣是溫的,白芍的氣是涼的,這一點是完全不一樣。你看剛才這個喝白芍的時候,我剛才一喝這個氣直接到小腹去了,涼到小腹去了,很快的,還沒咽下去,氣已經(jīng)下去了,涼降之氣。
白芍就是咱們通常說的芍藥,這是芍藥的苗,開的花很漂亮。芍藥跟牡丹長的有點像,芍藥是草本植物,牡丹是木本植物,牡丹是樹,芍藥是草,這么個區(qū)別。花有很多種顏色,紅色為主,也有白色的。芍藥是用根,大部分中藥是用根,這是白芍的根。
那我們看到的這個白芍,斷面是白色的,皮是那種淡紅色的。我們用的那個白芍是怎么處理的呢?是把白芍煮熟,煮熟了之后,去皮切片曬干烘干,就是這個樣子。生的白芍就是這個樣子,白芍實際上是煮過的,是煮過的根。為什么煮呀?我估計它可能太寒涼了,所以這個傳統(tǒng)煮一煮能減少它的寒涼之氣。即便這樣我們嘗到的白芍仍然是比較苦,至少是比較寒吧。這股涼氣它沉沉的往下壓著,直入中土,走腸胃這一塊,也是入陰分入血分的一個藥。如果從質(zhì)地來講,白芍這個飲片很硬,你咬不動的,也掰不破,很堅實。
你想,白芍開的花很大,很鮮艷,花很開達(dá),很舒展的一股氣,為什么它的根長的這么結(jié)實呢?就是一個植物有特別開達(dá)的地方,一定要有一個地方抓的很牢,要不然飄上去了,它根收斂的力量就很強。就跟麻黃,麻黃的莖發(fā)汗,開散的力量很強,它的根就是收藏的,就斂汗的,是完全不一樣的。芍藥也是,看它的葉,看它的花,開的很大,很開展,味兒也不錯,你去聞這個花香,非常舒展的一個象。它有什么力量提供那么大的精氣神能開出那么大一個花來,包括丹皮也是這樣的,就是因為它的根,這股凝聚的力量是比較強的。所以它的根,這股凝聚之象,才給它開這么大的花提供一個物質(zhì)基礎(chǔ),你可以去這么理解,陰凝之象。
當(dāng)歸是升達(dá)之象,白芍是陰凝之象。但是它畢竟還是一個比較直的根,還是有流通之性的。仲景用白芍治療腹痛,就是肚子里面疼,疼就是木氣淤滯,腹痛一般就是肝木克土,木郁生風(fēng)之象,風(fēng)動之象,所以用白芍是平息風(fēng)木,白芍止痛,那是虛熱,這個內(nèi)郁引起的這個疼。但是白芍這個寒涼之氣大家要知道剛才我讓大家少喝,不要喝多了,就是它這股氣比較陰寒,傷脾胃。所以脾胃陽虛的時候不要用,要小心,不要用,一般情況下我這個方子里面用白芍用的比較少,很少用白芍的時候,偶爾會用。
那么什么時候用白芍?它有它的偏性,必然有它的妙用,有它的用處。一個就是像拉肚子,里急后重,肚子疼,那就是氣血郁在腸道,郁在六腑相當(dāng)于是,出不去了,在里面橫沖直撞,肚子絞痛,那么這個時候凡是有痛的地方必然有郁熱在內(nèi),局部必然是郁熱,郁火相當(dāng)于是。就用白芍去,白芍是涼降,又有一股通破的力量,剛好把局部的這種郁熱的結(jié)滯給它破開,能止痛。所以治療這種急性的腹痛,以拉肚子為代表的一般是腹瀉,或者是痢疾,白芍是一個常用藥,止痛用的。
還有一個我個人的理解,其他這個方劑書沒怎么講,就是當(dāng)你需要養(yǎng)陰的時候,養(yǎng)肝陰的時候,要用上大量的白芍。它是偏涼偏降,偏收的一個藥,就可以把陰氣往里收進(jìn)去,當(dāng)然你不能只用白芍,你要跟其他的藥佐上。像甘草,其他養(yǎng)陰精的藥,山藥之類的佐上。就是可以利用白芍這股涼降收藏的這股力量去養(yǎng)這個陰津,養(yǎng)陰液養(yǎng)陰氣。所以傷寒論里面用芍藥甘草湯來養(yǎng)陰,腳就伸直了。
問:當(dāng)歸和白芍它們是相反的兩個藥嗎?不能一起用吧?
答:幾乎是相反的。可以一起用,一起用相輔相成。一些慢性結(jié)腸炎,當(dāng)歸白芍各50克,效果非常好。它各走各的路,該升的升,該降的降,就和一個人在這不動了,粘在泥地了,走不動了,那你就一個拉一個推,它就動開了。它不是互相抵消,藥物在身體里面,它這個功效一般來說不會相互抵消的,即便你看著藥性完全相反的兩個藥。相反的兩個藥因為是在不同的層面起作用,溫散的藥它走的路徑跟斂降的藥走的路徑不一樣,就是說它不是走直線碰頭,它是一個圓圈知道吧,是這么轉(zhuǎn)的,太極一樣,是互相轉(zhuǎn)的。所以它這個正好能搭配起來,不會抵消的,包括干姜黃連的效果它也不會抵消的。
白芍有斜切片,還有這種橫切片,一般這種斜切片可能更容易熬出藥效來。
把打底湯給大家倒一點吧,白芍有點偏涼。白芍這個藥,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中土陽虛脾胃弱的時候一定要慎用,這個藥傷陽氣還是很明顯的。如果覺得脾胃不行的吃點東西,這個藥比較涼。
我們臨床上還經(jīng)常用到赤芍,赤芍跟白芍有什么區(qū)別。赤芍跟白芍都是一個種屬的植物,只不過白芍一般是種植的,它品種也是不一樣的,有一點差別,赤芍一般都是野生的,就是野生的芍藥,而且赤芍是直接切片曬干的,沒有經(jīng)過什么處理,不像白芍還煮一下。
白芍的用量一般來講,6克左右就已經(jīng)能見效了,不要用太多。如果你需要白芍來養(yǎng)陰,來止痛的話,那就是量要大,要30克左右。一般情況下你覺得脈比較急,肝風(fēng)有點動,它一般就是肝氣比較急,脈氣走的比較快的時候,需要去拍它一巴掌,把它壓一壓的時候,可以少量的用一點白芍就可以,不要用多了,前提是不要傷了胃陽,一般6克左右就足夠了。
這是新鮮的白芍,從這個原始的根的形態(tài)上來講,它還是長得比較通達(dá),流通之氣還是可以的。只不過它本性就是偏涼的,比較涼,牡丹也是,丹皮是很涼的。
為什么我們嘗藥要交替著來,其實白芍和丹皮是一類,川芎和當(dāng)歸是一類,交替是因為一寒一熱,要不然咱們的胃受不了。
2015.12.11.晨5時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