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廈講解】(和髎穴與耳門穴)
再來在三焦經上面,有最后兩個穴道和髎和耳門。在耳前有一個骨縫,你手按在這,嘴一張開來,就出現一條骨縫對不對?骨縫有三個穴道。最上面這個穴道是耳門,中間是聽宮,下面是聽會。
現在講耳門,耳門是屬于三焦經,聽宮是小腸經,聽會是膽經。眉毛后面這個點,我們稱之為絲竹空。從絲竹空到耳門這邊,這是三焦經經過的地方。在靠近耳門前,這斜的半寸到一寸的中間,你摸有個動脈在跳,這就和髎穴。
和髎穴在脈的下方,一般來說下針的時候,手摸上去,先用指甲把脈推開來,針就下去了。你們千萬不要按著脈下,按著脈下就直接扎到動脈上面,會造成淤青一塊。像和髎、耳門、聽宮、聽會都是所謂的近取穴。遇到耳朵流膿、耳朵發炎 、耳鳴 ,耳聾 ,到底要扎哪一個。臨床上我們在做的時候,我是今天扎耳門,明天扎聽宮,后天扎聽會。要輪刺,不要老是扎一個穴道,不要那么死腦筋,我偏要扎耳門不可,扎了皮膚都硬成一塊,扎太多針皮膚會硬成一塊。
我是采輪刺的方法,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在耳朵旁邊,三焦經有很多穴道,到底那個穴道是最好的穴道,我是用指頭去按它,指頭按它的時候,那點特別痛,就是阿是穴,就在那個痛點下針。因為很多穴道都很靠近,它的功能又很雷同。你怎么去分呢?你就出手去壓,所以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經絡的走向。
頭痛也是這樣做。和髎像書上寫的,牙科病如牙痛、頭痛、耳朵流膿。一般來說我們治療兒科耳朵里面化膿出來是用麝香礬石散的噴劑,我們用麝香、礬石。礬石過去是用白礬,最主要的目的是能夠防腐,麝香一點點就能通利九竅。這兩個東西噴到耳朵或鼻子里面,我們可以保持它的干燥,這是外用的。我們用下針的時候,小孩子采單刺,下針時要把嘴巴張開來,不要讓它嘴巴閉起來刺進去,否則骨頭會把針夾住。
耳門呢?像耳朵耳鳴啦,不管是蟬鳴或各種耳鳴的聲音都有,有的像鳥叫,有的像火車開過來的聲音,這些都沒關系,治癥治法是一樣的。基本上的大原則是,腎其華在發,開竅在耳朵。所以以強腎為主要的治法。其它臨近的穴道,隨機對癥來取穴。這邊汗比較多,一般都是禁灸,硬灸個水泡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