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胡和小楊是同鄉,兩人從小一起長大,小胡家庭條件差些,高中畢業后沒上大學就南下打工,他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一干就是10年,從一名普通的工人一路做到公司的總經理,如今還成了公司股東,年薪百萬。小楊的家庭條件比小胡要好,父母是單位領導,他不僅上了大學,畢業后還被父母安排在單位,可10年過去了,依然只是一個部門主管,父母對他寄予厚望,想把公司交給他,可小楊卻安于的現狀,35歲還沒有成家,每個月拿個幾千塊錢工資,空閑時間不是打牌就是釣魚,讓父母很頭疼。
春節時,小胡回到老家,他跟我交流了這10年來的心路歷程,其中談到他最喜歡讀的一本書,距今6500多年的《易經》,這本書中的道理讓他確定了人生的方向,懂得生命中最想要什么,并為之不斷努力,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特別是書在這三句話,對他的生活和工作起到啟迪和指引的作用。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易經》的原話是“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意思是,君子白天黑夜都要自強不息,不可絲毫懈怠,就算到了晚上,也要小心謹慎,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災禍,逢兇化吉。
這句話來自《易經》中的第一卦,乾卦,是一條最根本的道理。它告戒我們每一個人,無論是男人,女人,年輕人,還是中年人,甚至老年人,活在世上,就要自強不息,不可虛度年華。想要過上幸福的生活,就得努力拼搏,不會因虛度光陰而悔恨,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2、否極泰來,時來運轉
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其實也是來自《易經》中的否卦和泰卦,原文是“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泰,小往大來,吉亨。意思是:當事情或事物壞到極點,好的就來了,表示事物是不斷在變化和發展。
對于現代人來講,無論生活還是工作,壓力都是巨大的,稍有不慎可能就墜入深淵,特別是對于創業者,九死一生。如果不能明白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一概強求,那么在失落時可能萬念俱灰,在得意時又會忘形,讓自己的人生跌宕起伏,生活飄浮不定。
記住萬事萬物,否極泰來并不是自然而來,而是壞到極點之后,人要痛定思痛,反省自明,尋找解決方案,通過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的去解決問題,才能扭轉時運。
3、居上不驕,居下不餒
這句話,在《易經》和《孝經》中都有提及,它的意思是:人居于上位不能驕傲自滿,居于下位時也不能萎靡不振,失去勇氣。
要做一個受人尊重的人,就不會因為環境、地位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初衷,依然按照最高的道德標準做人做事。始終保持一顆平和淡定的初心。既不為名利所驅使,也不為外物所誘惑,處在上位是能謙恭有禮,處下時也能淡然無憂。
《易經》是這本經典著作,被稱為帝王之書,是很多歷史知名人物的必讀書。
孔子曾說,讀懂《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
曾國藩說,《易經》的智慧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馮友蘭曾說,“《周易》不僅是中國的,也是東方的,更是世界的,不僅是古代的,也是現代的,更是未來的;
馬云更是將《易經》中的太極八卦的智慧應用到企業管理之中,成就了當今的阿里巴巴。
這本書能傳承千年而不衰,可見真是一本奇書。
我讀了《易經》之后,發現書中所講的“太極、八卦、天干、地支、五行”以及“爻辭、數理”真是博大精深,不僅可以應用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之中,也可以跟我們當今的現代科學一一對應。能夠解釋和解決生活中不少的困惑,真是其樂無窮。
不過要是直接讀古書,我們會非常吃力,很多看不懂,因此,我選讀的是這本白話文版本的《易經》,它在保留原文的同時,還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我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通過舉例和注釋,讓我們輕松掌握書中的道理,領悟古人的智慧。
不一樣的選擇,成就不一樣的人生。人沒法選擇出生,但可以選擇如何生活。趨利避害才是人生正途,少犯錯就是正確,《易經》能夠傳承數千年的書一定是好書,它不到一包煙錢,就可以讓我們學習到古人的智慧,受益終生!無論是買來自己閱讀或者送給親朋好友,都是很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