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間有沒有過?過太多了,什麼叫不見?不是你眼睛沒看見,不是耳朵沒聽見。眼也見,耳也聽,眼見耳聽為何不見?心清凈,沒有放在心上,見如不見,不放在心上,這叫不見世間過
一個真正修道人,他心貫注在道上,世間什麼事情他不關心,他沒有時間去過問,是非人我他統(tǒng)統(tǒng)都不曉得,他心專注在功夫上,這是一個真正的修道人。我們今天修行之所以不能成就,原因在哪里?天天看到別人的過失;眼睛看別人過失,耳朵聽別人過失,嘴里頭說別人過失,這叫造業(yè)!天天不斷在造業(yè),念佛還想往生,這不可能的事情!你天天念佛,天天修行,還天天張家長李家短,是是非非,功夫怎麼可能會得力?才修一點,口業(yè)就全漏光了。修的沒有漏的多,所以你一生不能成就,原因在此地。
為什麼會見世間過?就是六根著外面的境界相,著相!著色聲香味觸法,里面生貪瞋癡欲諸想,才見到。否則的話,怎麼見到?自己照顧自己都來不及,哪里還能有時間去管別人?觀法如化,哪來的過!沒有過,也沒有功;沒有惡,也沒有善;心境是平等的,因為他根本沒有分別執(zhí)著,哪來的善惡、是非、真假,統(tǒng)統(tǒng)都沒有。一切善惡是非真假,是世間人在虛妄分別;修道人再不搞這個東西,根本就見不到了,他當然不會說別人過失,不譏他過。境緣無好丑,好丑起於心:我們心地清凈平等,看一切眾生都是平等,一切眾生都是父母,一切眾生都是佛,這是功夫,這是真正修行。大家要記住,真正修行并不是每天拜幾百拜,每天念幾千聲佛,每天念幾卷經(jīng),學佛要轉(zhuǎn)心、要變境界,要在這上做真實的功夫,這一定要懂得。自己功德圓滿的時候,一個惡念都沒有了;不但惡念沒有了,善念也沒有了。
見自己過失,不見別人過失,這個人開悟了,再能把自己的過失修正過來,這叫真修行,這就是懺除業(yè)障,這是自己修行基本的態(tài)度。凡是修行功夫不得力都是不知道修懺悔法。
所以你要真有智慧去觀察,他哪有過失?他的那些行為,不是隨順法性,就是隨順煩惱,法性跟煩惱是一不是二。在經(jīng)上大家常念,「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一念覺,煩惱就是菩提;一念迷,菩提就成了煩惱。他是覺、是迷,是示現(xiàn)給我看的,是幫助我、成就我來的,他有什麼過失?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在這個道上去行,這是真正的菩薩道。你真的有定有慧,表現(xiàn)在外面、在行為上,自自然然的就善護口業(yè)不譏他過,善護身業(yè)不失律儀,善護意業(yè)清凈無染,見到一切都好。
有一些持戒很嚴的人,戒律持得很好,自己覺得很了不起,常常聽到他批評這個人怎么樣,那個人如何,氣得氣呼呼的。他永遠不會得定,為什麼?常常生煩惱,看到這個破戒,那個不持戒,他就生煩惱了,他心就不平,心不清凈。自己境界清凈,別人清凈不清凈,一概都不理會,他心清凈,他就得定。他不曉得這個道理,天天看到別人毛病,那就是自己的大毛病,所以他的修行不能成就。
看到別人的好處、善處,我們要向他學習;看到別人的不善處,回過頭來反省我有沒有,我要有,趕緊改正過來。於是,「世間的善人、不善人,都是我的老師,都是我的善知識。不善人造的不善事,他是來教我的,讓我反省的,未必他做的真不善」,我們常常用這種心態(tài)來學習,這一生成圣成賢、成佛成菩薩不是難事。
推薦閱讀:
有大覺悟,才知人生是一場大夢
神秘的阿修羅道
修行人夫妻關系處理不好怎么辦?
為什么提倡不要吃晚飯?
十二個月禮佛滅罪時日表
普賢行愿品(七支供、發(fā)愿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儀軌及在線誦讀
懺悔三昧
【佛言慧語】心中有佛人自安 [看了讓人平靜的圖片]
佛心與靜心
雞的智慧與慈悲
溫柔的石頭
寂雯:過一種不執(zhí)著的生活
菩薩的腳印 ——太感人了,看完淚水已經(jīng)模糊
有一種聰明叫“舍得”
菩提伴侶
佛心與靜心
請問如何凈觀?空性觀?
沖子女發(fā)脾氣,會壞了孩子的性靈
忍辱是最大福德之處,能行忍的人,福報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