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又進入了過敏季
蕁麻疹、濕疹等皮膚疾病
也呈高發狀態
這個時候你會怎么做呢?
“根據我以往的經驗,就去藥店買點藥來擦擦就好了”
大家是不是都是這樣呢?
平時我們自行采購的外用藥品
接觸最多的可能是
乳膏、軟膏、凝膠、洗劑等
在使用的時候可能覺得劑型都差不多
所以對于劑型的選擇并不太在意
但是不同的用藥部位
對于外用藥品的劑型也是有講究的
今天督督熊請來了
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藥劑科劉培堯
向大家介紹一下
外用藥品的常用的幾種劑型
01
外用藥品的劑型特點
我們的日常使用中,一般接觸和使用的外用劑型主要是軟膏、乳膏、洗劑/溶液劑和凝膠。
①
軟膏
軟膏的基質主要是脂溶性的,具有潤滑、保濕等特性。
由于軟膏劑具有封包作用,能用于角質層較厚的皮膚處,通常是效果較好的劑型,但是由于其油膩濃稠的特性,容易引起毛囊炎,使用感受也不是很好,故不適用于大面積皮膚、有毛發的部位及皮膚褶皺處。
②
乳膏
市售的外用乳膏大多是20%~50%的水包油的半固體乳劑,它易于涂抹、容易清洗,多受人們青睞,但是為了保證穩定性,乳膏劑中會添加更多的防腐劑及穩定劑,有引起過敏的風險。
③
洗劑/溶液劑
洗劑/溶液劑是藥物混懸或者溶解于水、乙醇或其他溶劑的液體制劑,可以用于大面積皮膚和毛發處,易于清洗,但是藥物在皮膚表面停留時間有限,所以需要在皮膚表面長時間停留起效的藥物不適合制成該劑型。
④
凝膠劑
凝膠劑是一種藥物和能形成凝膠的輔料制成的均一、混懸或乳狀的稠性液體或半固體制劑,干燥后會形成一層無油脂的薄膜,能用于有毛發的部位,兼具了軟膏的良好治療效果和乳膏的易清洗特點,但是其基質中含有乙醇,故用于治療濕疹皮膚和皮膚褶皺處時會有刺痛和疼痛加重的情況。
02
病變皮膚部位外用劑型選擇
根據4種外用制劑的特性,我們對其適用的病變皮膚部位進行了總結:
病變皮膚部位的外用劑型推薦
外用劑型
光滑、無毛發覆蓋的皮膚;角質化較厚的皮膚
有毛發的部位
手掌、腳掌、腳趾
感染區域
皮膚褶皺處;濕疹等浸潤性病變處
軟膏
優先選擇
優先選擇
乳膏
可選擇
不常用
可選擇
不常用
可選擇
洗劑/溶液劑
優先選擇
優先選擇可選擇
凝膠
可選擇
不常用
不常用
03
外用劑型的使用
我們在使用外用劑型的時候,需要將藥物均勻地涂抹于病變皮膚,除了洗劑/溶液劑,一般要進行適量的按摩,如果是角質層較厚的皮膚,可以適當的延長按摩時間,盡量將藥物通過按摩使皮膚吸收。
有些患者喜歡使用棉簽來涂藥膏,但這種做法并不適宜。
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棉簽不僅會吸附藥膏導致浪費,甚至可能會吸附藥膏中的有效成分,使得藥效濃度降低。
臨床推薦的正確方式是,涂藥前先仔細清潔雙手,按照相對應指尖單位用量擠出藥膏在指腹上,用指腹將藥膏均勻得涂開,輕揉患處,使藥物充分吸收、快速起效。
04
外用劑型的用量
有些患者喜歡在皮膚上留下厚厚的一層藥膏,但有研究發現,涂厚藥膏并不能顯著增加治療效果,反而容易弄臟衣物、難以清洗。
如果只是局部使用的話,可以取適量藥膏均勻涂抹于患處就可以了。如果是較大面積的涂抹,可以采用指尖單位(finger tip unit,FTU)來進行計算用量,一個指尖單位是指把藥膏擠到成人食指上,覆蓋指尖至離指尖最近的關節橫線處的藥量。
不同用藥部位的平均用量
用藥部位
平均用量(FTU)
面部和頸部
2.5
軀干(前或后)
7
一只手臂
3
一只手(手背或手掌)
0.5
一條腿
6
一只腳
2
夏天已經到來
希望大家合理用藥
擺脫皮膚過敏
擁有一個完美的肌膚~
參考文獻
[1]. Ference, J.D. and A.R. Last, Choosing topical corticosteroids. Am Fam Physician, 2009. 79(2): p. 135-40.
[2]. Goldstein BG, G.A., Practical Dermatology 2nd ed. 1997: Mosby-Year Book.
[3]. Trookman, N.S. and R.L. Riz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Desonlde Hydrogel 0.05% versus Desonide Ointment 0.05% in the Treatment of Mild-to-moderate Atopic Dermatitis. J Clin Aesthet Dermatol, 2011. 4(11): p. 34-8.
[4]. Long, C.C. and A.Y. Finlay, The finger-tip unit--a new practical measure. Clin Exp Dermatol, 1991. 16(6): p. 444-7.
作者:劉培堯
審核:鄒洋
來源:成都市場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