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2016.06.19
作者:李中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主任藥師
藥物性肝損害一般發生在人們用藥后的1~4 周。此類肝損傷患者常見的表現是: 乏力、惡心、嘔吐、厭食、肝腫大、肝區疼痛、黃疸、發熱、畏寒及轉氨酶升高等。能引起肝損害的藥物非常多, 常見的有200 種以上。但下面這10類藥物是最易損傷肝臟。
此類藥物如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均會引起中毒性肝損害。若每日使用阿司匹林超過5克或每日使用對乙酰氨基酚超過2克,都易引起急性肝損害。
此類藥物如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磺胺類藥物、氯霉素、苯唑青霉素、制霉菌素、氯林可霉素、酮康唑等均可引起明顯的肝損害。在使用苯唑青霉素時若用量過大,用藥5天即可發生中毒性肝炎。
此類藥物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與門冬酰胺酶等均會引起中毒性肝損害。例如,西咪替丁可引起血清氨基轉移酶輕度升高,偶見嚴重肝炎、肝壞、肝脂肪性變等。動物實驗和臨床均有應用本品導致急性胰腺炎的報道。突然停藥,可能導致慢性消化性潰瘍穿孔。
此類藥物如甲基多巴、奎尼丁、胺碘酮、非諾貝特、他汀類藥等均會引起肝損害。其中,甲基多巴可損害用藥者的肝細胞和膽小管。少數患者在使用甲基多巴1~3周后可出現黃疸和轉氨酶升高,甚至會發生肝臟的肉芽腫樣增生、肝硬化和肝壞死。
此類藥物格列齊特、格列本脲、格列喹酮等均可損害肝臟。另外,肝功能不全會改變格列齊特在體內的分布,肝臟功能不全還會降低新的葡萄糖生成的能力;這兩個作用會增加嚴重低血糖反應的危險性。
此類藥物如甲睪酮等雄性激素及甲地孕酮、炔雌醇、炔諾酮等口服避孕藥均可引起黃疸等肝損害癥狀。
此類藥物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6-巰基嘌呤、絲裂霉素、環磷酰胺等均可損害肝臟。其中,硫唑嘌呤使用藥者出現黃疸的幾率可達到20%~40%;甲氨蝶呤可使用藥者發生肝硬化;而絲裂霉素可使用藥者出現中重度的肝損害。
此類藥物如氯丙嗪、三氟拉嗪等均可損害肝臟。在使用氯丙嗪的病人中會有1%~4%的人在1~4周內發生肝內膽汁淤積,有的甚至會因此而發生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此類藥物如苯妥英鈉和丙戊酸鈉等均可損害肝臟。例如在使用丙戊酸鈉治療前應進行肝功能檢查,在治療頭6個月內也應定期作肝功能檢查,特別是高危病人。
此類藥物如異煙肼和利福平等均可損害肝臟。對異煙肼過敏者在使用該藥1~2個月后就會出現嚴重的肝炎,甚至會發生肝壞死。若把異煙肼與利福平聯合起來使用,更會大大增加這類藥物的肝毒性。
有些中藥也會造成肝損害, 如苦杏仁、木薯、廣豆根、北豆根、毛冬青、蒼耳子、大楓子、黃丹、川楝子、魚苦膽、天花粉、麥冬、黃藥子、千里光等。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