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hare with you all
小小龍貓來報到啦 ~
意外的驚喜,已經三個月大了!
剛剛結束為期兩個月在成都的進修回到上海,這些天來孕期反應比較明顯,天天吐得天昏地暗,首次體驗了當媽的不易。
我想為這段特別的時間做個記錄,在【龍貓藥師】公眾號上開設一個新的欄目——懷孕日記。
初步計劃一個月更新一篇,用十篇文章真實記錄自己在孕期里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我并不是想把這個板塊做成權威的科普文章發布,而是從我的親身體驗出發,做成一系列與大家分享和交流的帖子。
這個公眾號里關注我的朋友們很多都是過來人呢,希望大家給我提供建議,幫助我更順利地度過孕期。
如果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孕期問題,也歡迎給我留言,咱們一起來探討交流。
1
「談談孕期服用葉酸的問題」
葉酸,相信媽媽們不會感到陌生,尤其是處于備孕期或孕期的女性,都知道懷孕前3個月就要服用葉酸了。
葉酸什么時候吃最好?一次吃多少?備孕的準爸爸要不要吃?怎么挑選葉酸呢?帶著這些小問題,讓我們開始第一期的龍貓懷孕日記吧~
1、什么是葉酸?
葉酸(folic acid)也叫維生素B9,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
服用葉酸是預防寶寶出生缺陷的一種重要方式,孕婦對葉酸的需求量比正常人高4倍。
我特意標注出英文名字 folic acid,因為有很多媽媽都是通過海淘方式購買葉酸的。
2、為什么要補葉酸?
孕早期是胎寶寶細胞生長的關鍵期,器官系統分化十分旺盛。
如果缺乏葉酸,分分鐘會導致胎寶寶不能健康發育,甚至畸形,還有可能引起早期的自然流產。
葉酸攝入不足可能會產生不良妊娠結果,如:新生兒低出生體重、胎盤早剝以及孕婦巨細胞性貧血等。
所以敲黑板,劃重點——
補充葉酸很重要 !?。?/span>
3、葉酸應該怎么補?
專家建議至少從孕前3個月開始一直到孕早期3個月,或持續整個孕期,每日服用400微克葉酸。
而且孕婦還應適當攝入富含葉酸的動物肝臟、深綠色蔬菜和豆類食物以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的發生。
有人會疑惑,那我是意外懷孕,孕前沒有補充葉酸要緊嗎?
恩,不要緊。龍貓藥師自己也是在發現懷孕以后才開始每日服用葉酸的。
因為葉酸還存在于平時的飲食中,只要平時飲食均衡身體健康,孕前沒有補充葉酸的媽媽們也不用焦慮,在發現懷孕后開始補充葉酸就可以了。
葉酸產品包裝上幾種不同計量單位的寫法: 0.4毫克 = 400微克。
即 0.4mg = 400mcg(國外產品的常用寫法)
4、備孕的爸爸要不要吃?
備孕期間,不止媽媽的狀態會影響到未來的胎寶寶,爸爸也是非常重要的貢獻者呢。
所以有條件的家庭還是建議爸爸也吃葉酸,與備孕媽媽一樣每日服用400微克葉酸即可。
5、復合維生素里含葉酸800毫克?
備孕到早孕3個月吃葉酸,3個月后要換吃復合維生素。
3個月過后,胎兒對維生素的需求量會變大,這時候通常會建議把葉酸換成孕期復合維生素。
龍貓藥師也是遵從這個原則,在滿了3個月以后就換成了一日一片的孕婦復合維生素。
在查看成分表的時候,我發現每片復合維生素里的葉酸含量為800微克,會不會太多?我特意去查了資料。
醫學上認為健康備孕或者孕期女性每天補充0.4~1毫克的葉酸是安全的。所以媽媽們也可以放心服用葉酸含量為800微克的復合維生素。
6、怎么選購葉酸?
原則一:看劑量規格
市面上的葉酸主要有0.4mg、0.8mg、5mg規格。
其中5mg規格的葉酸媽媽們不要自主選用,一般的備孕媽媽和準媽媽用不到。這種規格主要用于那些既往懷過神經管畸形(脊柱裂)寶寶的女性,以及家族中有過神經管畸形寶寶生育史的女性。
大家購買時要認清楚劑量和規格噢!
原則二:區分“藥字號”和“健字號”
葉酸品牌很多,大家容易挑花眼。
主要分為“藥字號”和“健字號”,優先選擇有藥準字批準文號的產品,因為這類葉酸是按照嚴格的藥品批準上市程序審批的,比“健字號”的生產、審核、臨床試驗過程更嚴格。
7、最新的葉酸相關基因檢測
上面講的知識很多都是大家熟知的,龍貓藥師再來跟大家科普一項醫學上最新的基因檢測。
這種技術是分析個體的基因型,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定量補充葉酸,避免缺乏或過量的情況發生。
檢測 結果 | 孕前 3個月 | 孕早期 0–12周 | 孕中/后期 13-40周 |
未發現風險 | 400微克/天 | 400微克/天 | 注意食物的補充,可不需要額外增補 |
低度風險 | 400微克/天 | 400微克/天 | 400微克/天 |
中度風險 | 400微克/天 | 800微克/天 | 400微克/天 |
高度風險 | 800微克/天 | 800微克/天 | 400微克/天 |
(注:以上數據僅供參考,具體醫療決策需要根據個體化分析)
8、誰最需要做基因檢測?
大部分的人群屬于正常代謝人群,每日只需要補充400微克葉酸就足以,不需要額外做基因檢測。
第一胎有先天性心臟病、脊椎裂和習慣性流產的女性,這是需要重點關注的人群。
當這類人再次備孕之前,需要告知醫生你的真實情況,醫生可能會根據情況開具相關的基因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