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顏華 湖南省兒童醫院兒童康復中心
來源 | 犀鳥育兒
鈣是人體內最豐富的礦物質,它與兒童的體格生長以及神經系統的發育都有著密切的關系。
而且嬰幼兒正處于生長發育最快的階段,對于鈣的需求量很大,如果沒有及時補充足夠的鈣,很容易導致缺鈣。
隨著全民保健意識的提高,爸媽們也認識到了補鈣的重要性。然而面對全世界都說「我們的補鈣產品最好」時,爸媽們不禁懵逼:
到底買哪種補鈣產品給寶寶,補鈣效果最好?
我們不妨來具體聊聊鈣,再來說說哪種鈣劑補鈣效果最好!
抽血檢查說寶寶缺鈣?這不算數!
鈣是人體中含量僅次于碳、氫、氧、氮之后占第五位的重要元素。
正常人體含有約1000~1300克的鈣,其中99%以上分布在骨骼和牙齒中,其余不到1%的鈣分布在血液和其他組織里。
鈣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兩個方面:
其一是在骨骼里與磷酸形成羥磷灰石,構建起骨骼,對人體起支持作用;
其二是在血液和其他組織里,以鈣離子的形式作為第二信使調節細胞的功能。
不過,大家可別小看這不到1%的鈣的作用。血液中鈣濃度的高低對于生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如果血鈣濃度波動較大,人就會連伸手、走路等一些簡單的動作都無法完成。
所以,一般情況下,人體自己就會想方設法通過自身調節來保持血鈣濃度的恒定。
當血鈣開始下降時,人就會把儲存在骨骼里的鈣釋放到血液里來,讓血液中的血鈣濃度上升,從而保持血鈣濃度的恒定。
也因此,血鈣常常會處于波動的狀態,而且除非極度缺鈣,一般情況下血鈣中的鈣離子濃度是不會明顯下降的。
由此可見,通過抽血來檢查孩子是不是缺鈣,結果是不準確的。一般我們說的兒童缺鈣,大多數指的是孩子骨骼中的鈣含量不足,而這通常需要檢查骨密度來確認。
寶寶骨鈣含量不足?主要有兩種原因
造成孩子骨鈣含量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膳食中的鈣不足,二是因為維生素D缺乏。
先說說第一條。
如果孩子日常沒有喝牛奶的習慣,那么每天通過膳食攝入的鈣通常不會超過400毫克,如果每天喝牛奶500ml,則可再增加250毫克的量。
然而2歲以上孩子一般不推薦每天的飲奶量超過500ml,一般在300ml為宜,因為飲奶過量會引發其他的健康問題。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推薦,2~3歲兒童的膳食鈣每天推薦量為600mg;4~5歲孩子為每天800mg;青春期為每天800~1000mg。
這么算一算我們就能知道,即使我們按照每天給孩子喝500ml奶,鈣攝入量也遠遠達不到推薦攝入量。
再說說第二個原因。
維生素D能夠幫助腸道內鈣的吸收,并促使鈣在骨骼中沉積,減少鈣在腎臟中的排泄。
人體中的維生素D主要是由皮膚中的7-脫氫膽骨化醇經過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轉變而來。
嬰兒出生后如果長期得不到陽光照射,又沒有科學地補充維生素D,就很容易導致鈣的缺乏,嚴重的可能造成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哪種補鈣產品最合適?掌握四個要素!
因此,為了給孩子補充足夠的鈣,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在膳食平衡、合理的前提下,適量補充一些鈣劑。
同時應該注意的是,鈣也不是越多越好,每天攝入鈣的劑量不能超過2000毫克。
目前,市面上可供選擇的鈣制劑琳瑯滿目,家長們在為孩子挑選這類藥品時往往無從下手,不知道到底選購哪一種更適合自己的孩子。我的意見是,掌握下面這四個要素。
1.鈣源要安全。
這其實應該是首先需要考慮的,但也是多數家長容易忽視的一點。
因為我們知道,鈣制劑是可能長期給孩子吃的,因此它的安全性才更要保證。
數年前,美國醫學會雜志發表文章指出許多鈣補充劑中都含有鉛,長期服用可能會弊大于利。
因此,在眾多的鈣劑中,從礦石中提純精制的碳酸鈣含鉛量,可能遠低于那些以海洋生物和動物骨骼為材料制成的鈣劑,建議可以作為鈣補充劑的首選藥物。
2.要注意含鈣量。
在關注這個問題時,家長們要知道在孩子的這個年齡段,推薦的鈣攝入量是多少,以及粗略地計算和了解,自己的孩子每天的鈣攝入量大概是多少。
了解了上面的問題以后,在購買鈣制品的時候,就要注意鈣制品中的鈣含量了。
常見的各種鈣制劑的含鈣量分別為:
這個數字的意思就是,1克碳酸鈣中含有400毫克鈣元素,而1克葡萄糖酸鈣中只含有90毫克鈣元素。
因此,在購買鈣產品時,要特別注意產品的包裝上標明的,以鈣元素計算的鈣含量。
3.要注意鈣吸收率。
要知道,并不是含鈣量越多就越有用的,因為不同形態的鈣,在人體中的吸收率是不一樣的!
根據相關學者對人體鈣吸收率的研究結果,各種鈣制劑中鈣的吸收率分別為:
牛奶中鈣的吸收率為31%,人們通常認為牛奶中鈣的吸收率最高,但其實碳酸鈣中鈣的吸收率與牛奶也不相上下。
在各種鈣產品中,碳酸鈣是最早進行臨床研究并證實具有良好效果的鈣制劑。
4.選擇鈣制劑的口味。
鈣制劑的含鈣量再高、吸收再好,如果孩子不愛吃,也無法達到補鈣的效果。
因此為孩子選購鈣制劑時也應注意選擇口味較好、適合兒童習慣的鈣劑,讓孩子輕松補鈣,最大限度地提高兒童服藥的順從性,從而達到補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