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科創板終于迎來了第一批上會企業,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天準科技,3家企業分別屬于生物醫藥、半導體、高端裝備。經上交所科創板會議審議,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集微電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天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全部過會。
值得注意的是,畢馬威華振會所參入了本次3家科創板上會中的2家企業,可謂是今天科創板的最大贏家,當然是靠實力說話!而安信證券保薦的微芯生物是科創板過會的第一家企業!
這3家最早過會企業都不是來自3月22日首批獲受理的9家企業。從營收規模來看,2018年3家企業的營收規模均超1億元,其中,天準科技以5.08億排第一;3家企業全部實現盈利,但是盈利規模都未破億,也不是最拔尖的,但是最終能第一批上會,足已說明其三家的實力本身就不容小視。
本次參與審議的5名上市委委員分別為陳瑛明、周芊、陳春艷、郭靂和祝小蘭的資料如下:
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2019年第1次審議會議于2019年6月5日下午召開,現將會議審議情況公告如下:
一、審議結果
(一)同意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上市(首發)。
(二)同意安集微電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上市(首發)。
(三)同意蘇州天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上市(首發)。
二、審核意見
(一)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報告期內,發行人2016年至2018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502.60萬元、1130.00萬元、1897.61萬元。請發行人結合2019年生產經營情況以及未來產品開發和銷售預計情況、研發項目和在建工程預計完成情況、深圳坪山生產基地用房土地使用權取得成本、代建成本預計情況等,補充披露未來是否存在虧損的較大可能性,如存在,相關信息披露和風險揭示是否充分。請保薦機構核查并發表明確意見。
請發行人補充披露《深圳市坪山區人民政府關于微芯生物制藥廠區的情況說明》的相關內容。
(二)蘇州天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請發行人補充披露對存貨相關會計處理必要的風險提示。
請發行人補充披露與可比公司的產品和技術基礎存在的差異。
三、上市委會議提出問詢的主要問題
(一)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報告期內,發行人2016年至2018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502.60萬元、1130.00萬元、1897.61萬元。請發行人代表結合2019年生產經營情況以及未來產品開發和銷售預計情況、研發項目和在建工程預計完成情況、深圳坪山生產基地用房土地使用權取得成本、代建成本預計情況等,說明發行人未來是否存在虧損的較大可能性,如存在,相關信息披露和風險揭示是否充分。請保薦機構發表明確意見。
(二)安集微電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報告期內,發行人的研發費用分別為4288萬元、5060萬元以及5363萬元,占營業收入比重均超過20%,主要由人力成本、物料消耗、折舊與攤銷等構成,其中,在研發費用中的折舊和攤銷占到發行人總折舊攤銷的70%左右。截至2018年12月31日,發行人及其子公司擁有授權發明專利190項,但均為2014年及之前取得。請發行人代表進一步說明:(1)研發費用中的折舊攤銷占公司總折舊攤銷金額比較高的合理性?是否存在將實際生產用設備折舊計入研發費用,從而導致毛利率虛高的情形?(2)研發費用的加計扣除數與實際歸集的研發費用存在較大差異的原因及合理性。請保薦代表人發表明確意見。
請發行人說明光刻膠去除劑和CMP拋光液產品的相關性,是否有副產品,如有,在發行人財務報表中的反映情況,發行人現有項目是否取得相關環保部門的批準。請保薦代表人發表明確意見。
(三)蘇州天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說明書披露,發行人行業定位為機器視覺行業,視覺傳感器是整個機器視覺系統信息的直接來源,是機器視覺行業的關鍵要素,但發行人報告期內未使用自產傳感器。另,國內上市公司中目前尚未出現以機器視覺為核心技術或與公司主營業務相同的企業。但發行人的主要競爭對手部分又披露了精測電子、賽騰股份等公司,并將這些公司作為可比公司進行數據比較。請發行人代表說明:(1)發行人自主研發的視覺傳感器產業化生產存在哪些困難和不利因素,發行人未來是否仍將采用外購核心零部件的經營模式。(2)行業分類和產業鏈定位的準確性,及相關信息披露的準確性。(3)發行人提供的產品、技術基礎與可比公司是否存在重大差異。請保薦機構發表明確意見。
請發行人代表說明獲得蘋果公司及其供應商訂單的穩定性,是否存在對發行人產品的需求上限,發行人玻璃及其他結構件檢測裝備是否存在其他供應商,發行人的產品是否存在被替代的風險,上述產品的后續研發能力。請保薦機構發表明確意見。
2001年,魯先平在深圳創立了微芯生物,其創始人和技術帶頭人均有海外任職的經歷。注冊資本為3.6億元。微芯生物的主要產品是自主研究發現與開發的新分子實體且作用機制新穎的原創新藥,包括腫瘤、代謝疾病和免疫性疾病三大治療領域。
微芯生物在2016年至2018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0.85億元、1.10億元、1.4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539.92萬元、2590.54萬元、3127.62萬元,2018年研發投入占比55.85%。
微芯生物的股東共有28名。其中,第一大股東為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博奧生物),持有的股份占比為11.92%。博奧生物的控股股東是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則是清華大學的全資子公司。第二大股東萍鄉永智英華元豐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比例為7.87%,第三大股東LAV One( Hong Kong)Co., Limited為注冊于中國香港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7.04%。
第一高是研發投入。2016至2018年,微芯生物營收分別為8536.44萬元、11050.34萬元和14768.9萬元,同期研發投入分別為2901.7萬元、3521.58萬元和4210.12萬元。綜合來看,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超55%。
第二高是依賴單一產品。已經商業化的西達本胺成為了該公司吸金產品,2016至2018年,上市產品西達本胺為其貢獻的銷售收入從65.32%增長至92.57%。
第三高是政府補助數額高:近三年,微芯生物分別獲得政府補助118.16萬元、1386.90萬元、1161.88萬元,分別占當期利潤總額的21.88%、54.41%、36%。
安集微電子主營業務為關鍵半導體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目前產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學機械拋光液和光刻膠去除劑,主要應用于集成電路制造和先進封裝領域。
2016年至2018年,安集微電子營收分別為1.96億元、2.32億元、2.4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709.85萬元、3,973.91萬元、4,496.24萬元;2018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1.64%。
安集微電子共有8名股東,其中控股股東Anji Cayman持股56.64%,為公司的境外控股股東,而Anji Cayman分別由RUYI、北極光、東方華爾等8名股東持股。此外,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張江科創、大辰科技、春生三號、信芯投資、安續投資、北京集成電路基金分別持有安集微電子15.43%、8.91%、6.03%、5.81%、4.79%、1.48%和0.91%股份。
其中,國家財政部、國開金融、中國煙草總公司分別持有國家集成電路基金36.47%、22.29%和11.14%股份;上市公司中信通訊、李永良、常熟開晟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分別持有春生三號25%、8.33%和4.17%股份。
安集微電子表示,由于Anji Cayman報告期內無實際控制人,且由于公司現有8名股東之間無關聯關系,且不存在一致行動關系,因此無最終股東控制發行人董事會。
從新三板摘牌的蘇州天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注智能工業的測量、視覺、自動化領域,為精密制造業客戶提供工業自動化與智能化的產品與解決方案,主要產品為工業視覺裝備、包括精密測量儀器、智能檢測裝備、智能制造系統、無人物流車等。
天準科技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81億元、3.19億元、5.08億元,對應的凈利潤為3163.59萬元、5158.07萬元、9447.33萬元。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投入研發費用分別為4742.16萬元、5956.22萬元、7959.89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分別為26.22%、18.66%、15.66%,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9.56%。
天準科技的控股股東為青一投資,合計持有公司55.12%的股份。徐一華和其兄徐偉分別持有青一投資55%、45%的股權。公司實控人為徐一華,其通過青一投資、天準合智合計公司82.85%的表決權。
根據制度安排,科創板的發行上市審核要經過受理、審核問詢、上市委審議、證監會注冊、發行上市等5個環節。
至此,3家過會企業,距離注冊及發行上市,僅一步之遙。“從法定時間推算,6月底開板在理論上已不可能,科創板上市開板已必然是7月份的事。十年前創業板首批集體掛牌是28家,預計科創板首批將在30家左右。”資深保薦代表人王驥躍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