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篇文章,來自我的好朋友老秘書。 在體制內很資深的他,是政府部門的“大筆桿子”,精通職場規則。 老秘書每天都會分享些職場生存智慧和晉升謀略,內容涉及如何快速被提拔晉升,如何處理同事關系,如何與領導拉近距離,如何拓展人脈,怎么樣寫材料,怎么樣準備公務員考試和遴選考試等等。 他的內容實用性很強,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強烈推薦大家關注他的微信公眾號:老秘書 正文如下 人在職場飄,哪能不挨刀。 私企還好,忍不下去了索性撕一把,反正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但若身處體制內,就不能這么任性了。除非你打定主意,豁出去不要這個鐵飯碗,就想圖個一時痛快,否則,大概率還得忍氣吞聲,咬碎牙往肚子里咽,盡量維持表面和諧。 畢竟,進了體制可能十幾年都不挪窩,撕破臉以后,還不得天天對著那張臉,工作也免不了有交集,到時候恐怕每天都難有好心情,那才是真正的上班如上墳。 為了避免這種尷尬局面,就需要未雨綢繆,修煉一雙火眼金睛,提前將一些潛在的風險識別出來,不給任何人“坑”自己的機會。 1 愛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愛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這是一條百試不爽的金科玉律,請務必牢記于心。 我剛被調到A部門的時候,人還沒報到,陳姐的歡迎信息已經發了過來,言詞間很是熱情,弄得我有些受寵若驚。 作為部門的老人,陳姐對初來乍到的我關照有加,介紹同事、解釋工作,時不時還叫我一起吃飯,像個知心大姐,沖淡了我剛到一個新環境的緊張和局促。 偶爾辦公室只有我們兩個時,陳姐也會和我說一些悄悄話,都是有關同事的八卦,比如:誰工作偷奸耍滑啦,誰作風不正拉,誰和誰表面沒事私下較勁之類的。 起初我還覺得這是陳姐待我比較親密的表現,畢竟有些話真不是誰都能說的。可漸漸的,我心里越來越犯嘀咕,怎么在陳姐嘴里,上到領導下到員工,外到客戶內到食堂大媽,沒有一個是好的? 關鍵是不管背地里把對方說的多難聽,見了面,陳姐依然能和對方談笑風生,令我自愧不如。聽的次數多了,我越發懷疑,陳姐口中那些話,究竟是真是假?對她而言,我又怎么可能會是一個例外? 終于有一天,我從別人嘴里聽到了陳姐關于我的評價。我也終于明白,對她而言,這世上所有人除了她自己,確實沒有一個好東西。 慶幸的是,一開始我就從不參與陳姐的話題。不管她說什么,我都不附和不評價,也從不把自己的事情全盤相告。因此,她也只能嚼一些無關痛癢的舌根。 遇到陳姐這種人,最好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要把嫌惡寫在臉上,也不要和對方走得太近,以免你的名字成為對方茶余飯后的談資。 當一個人在你耳邊損張三貶李四的時候,請一定相信,你的名字早晚也會出現在ta嘴里。因為對這種人來說,搬弄是非可能是人生唯一的樂趣。 一個熱衷談論家長里短的人,一定是個八卦的人;而一個喜歡背后嚼舌根的人,也一定是個“是非精”。
2
笑意盈面者,或是王熙鳳
說真的,在體制里待久了,我對初次見面就表現出過分熱情的人,有一種本能的戒備。不是我想太多,實在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以前有一同事,無論什么時候見面,總是未語人先笑,不管和誰都能處得來。我自然也喜歡和她來往,工作上能幫則幫,平常也會一起玩。
她是一個很懂得示弱的人,總說自己很笨,這也學不會那也做不好。她這樣一說,那些替她收拾爛攤子的人,反倒不好意思再說什么責怪的話。
工作上有什么不滿,她從來不自己主動去說,而是跑到其他同事那里抱怨,外加煽風點火,攛掇對方出頭。
比如有次開會分配工作,領導問有沒有誰有意見,她不說話,卻暗地戳我大腿,想讓我當出頭鳥。
像這種比較明顯的攛掇,稍微有點腦子的自然不會上當,可她的段位高就高在,能忽悠到讓你主動去撞槍口而不自知。
我總結了一下這種人的套路,一般都是先給你戴高帽子,恭維的你忘記天高地厚,然后賣慘,渲染自己的弱小可憐無助,激發你的英雄主義和“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奉獻精神,最后再稍微點點火,你就會自己跑去當炮灰。
“知人知面不知心”這句話,在職場人際關系里再適用不過了。你也許永遠不會知道,表面看起來毫無交集的兩個人,私下里關系有多好。而表面看起來一團和氣的兩個人,暗地里斗得有多么雞飛狗跳。
不想遇到笑面虎,就要記得戴好你自己的面具,同時學會看穿他人的假面。別等到碰得頭破血流,才發現始作俑者居然是你身邊那個看起來最和善的人。
3
無事獻殷勤,挖坑等你跳
雖說助人為樂是傳統美德,但在某些人身上并不成立,你以為他在幫你,殊不知人家早就挖好坑等你跳了。
我們單位是輪休,每次只有三個人可以同時休假,有一些不自覺的就上次休了這次還要休,完全不考慮別人。
有次我連著上了半個多月的班,眼看還是休假無望。同事老唐從領導辦公室回來,見我有氣無力的樣子,便勸我去找領導請假。我擔心上班人數排不過來,他信誓旦旦的讓我不用擔心,說大家都知道我好久沒休假了,領導也一定會優先照顧我。
我腦子一熱,便跑去找領導要假休。話一說出口,領導本來和顏悅色的臉便冷了下來,“你不知道這周休假的已經有3個人了嗎?你要休他也要休,工作誰來干?現在年輕人都這么不自覺嗎?”一連串的問句堵得我說不出話,站在那里無比尷尬。
出來后好半天我才回過味兒來,老唐絕對是故意的。他自己是第三個請假的,在這個單位又比我待的久,明知道這種情況我絕對請不下假,還忽悠我去找不痛快,擺明了挖坑讓我跳。可真要理論起來,人家也是為了你好,至于批不批假,那是領導的事。
最后,我也只能啞巴吃黃連,從此對老唐多留個心眼。
這里插播一下,領導永遠不會因為你的顧全大局,而特意照顧你。相反,在領導眼里,你越自覺就越好拿捏,只要工作有人干,沒人管你是不是365天全年無休。
老唐坑過的人不只我一個,大家說起來都不明白,無仇無怨的,他到底圖什么?最后一致認為,人吃五谷自有百態,世上就是有老唐這種雖非大奸大惡,但就是喜歡讓別人不痛快的人。
職場上,面對他人的“善意”,先別急著感恩戴德,對方說啥就是啥,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給對方。
俗話說“聽話聽聲兒,鑼鼓聽音兒”,對別人說的話記得多揣摩揣摩,想想他這么說是不是真的為了你好?有沒有可能存在一些別的目的?如果你真的照他說的做,結果最可能是什么?
就像每個人初入體制的時候,一定被問過家是哪里的,父母是做什么的,在單位有沒有認識的人……你以為別人是在關心你嗎?不,更多的是打探你的底細,看你有沒有背景或后臺。
說這些,并非想灌輸什么職場陰謀論,只是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你不算計別人,不代表別人不會算計你。
我們要善良,也要能自保。知世故而不世故,將會是你行走體制最有用的護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