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婚姻信條千萬條,但唯獨“忠誠”這信條讓古今中外都達成了共識。正如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所說“婚姻成功的秘訣在于順從和忠誠”,我國著名導演陳道明也曾說過“婚姻都會走神,但主要是看你會不會付諸行動,有沒有自制。”忠貞的誓言看似是荒謬的許諾,但卻是維系婚姻生活的核心。
跟大家分享一個數據,在我國73%的離婚都是由女方提出的。很多夫妻因為感情破滅、出軌最終選擇了分道揚鑣,而出軌所帶來的傷害也是巨大的,長遠的,甚至是看不見的。
在律師實務工作中,也遇到過不少情況是由于夫妻一方出軌而導致離婚的。但無奈的是,出軌不影響財產分割,不會凈身出戶,也無需賠償精神損失費。被綠的代價如此之小,成本如此之低,最糟的境遇不過就是一拍兩散而已嘛。你品你細品......忠誠方:為什么失去了,還要被“懲罰”呢?1993年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里,雖有規定“對夫妻共同財產的處理,應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予以合情合理解決。”但2001年頒行的《婚姻法》修改決定并沒有直接采納前述立法意見,而是增設了“離婚損害賠償制度”予以調整過錯方的責任問題。也就是說,在司法實踐中,即使存在出軌行為,也都一律平分財產(部分地域除外)。這個規定不禁讓很多人發出靈魂拷問:這樣的行為都不會受到法律制裁嗎?婚姻法到底保護了我們什么?《民法典》新規重點照顧無過錯方
而最新通過的民法典,就在第五編“婚姻家庭”針對原有的《婚姻法》做出了部分修改,并新增了部分規定。在這其中,涉及到重點照顧無過錯方的權益保障,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條規定【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的處理】:“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這意味著,如果對方存在過錯行為,無過錯方完全可以主張分多財產,并且很大程度上能實現這一訴訟主張。離婚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應當照顧無過錯方權益。也就是說,配偶的出軌行為或將能成為財產少分或不分的法定理由,保障了無過錯方的合法權益。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二)與他人同居;(三)實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五)有其他重大過錯。”
民法典新增了“(五)有其他重大過錯的情形”作為損害賠償的法定情形。這也意味著:即使不能證實對方有重婚或同居的行為,若對方有出軌、通奸、嫖娼、不正當交往等重大過錯行為,也能夠主張損害賠償,并實現這一目的。在這里可以明確的是,民法典實施后,出軌方的后果很嚴重。對忠誠方來說,既是福音,又是保障,更是法制進步的體現!最后我們希望,每一段婚姻都能抵擋誘惑,乘風破浪,白頭到老,都有法律為正義保駕護航。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