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性朋友發來感情求助——
現狀1:
結婚紀念日,我想和男友共度良宵,結果當晚有第179次曼市德比。
選我還是選球賽?
呵,他竟然把我晾在一旁,自己在客廳看了一夜的球。
開始懷疑他到底還愛不愛我?
現狀2:
和男友戀愛5年,我是奔著結婚去的,但至今都沒聽他提起過結婚。
那天,我借學車的由頭試探他對結婚的態度,不知道他是真沒聽懂還是裝糊涂。
開始懷疑他到底想沒想過和我結婚?
如果把她的問題投稿給情感bot,不用猜,熱搜上必定會沸騰新話題:
#男方為什么一直不提結婚#
#男友不想結婚算不算渣男#
#戀愛要以結婚為目的嗎#
……
這些存在于愛情、婚姻中的男女問題,被我最近看的一部片扎了個遍——
《不日成婚》
猜想到這片尺度不小。
看海報,女方歡喜男方愁,同床異夢的意味撲面而來。
看主題,從“戀愛”進階到“逼婚”,已經感受到現實焦慮。
但沒想到,看完全片,本少女老司機:
媽耶,這是我能看的咩?!太生猛了。
4月11日愛奇藝上線,短短五天,口碑熱度一路高開。
點開網友的評論,出現最多的字眼都是——
“很真實”“太懂了”“字字珠璣”……
尺度從大變為超乎想象得大,是因為:
故事不僅撕開兩性關系這道口子,還撕得更猛、更新鮮、更刺激,而且不乏現實深度。
一方面,劇情格外年輕、開放,每一處細節都能制造情感話題,引發“現象級”熱議。
另一方面,婚姻中男女各方面的差異被無限放大,堪稱《當代社會單身男女防社死指南》。
哪怕是你想對付枕邊人的小九九,全被這片自曝了。
港真,看完我秒變“治渣專家”,出警抓人真不留一點情面!
兩性相處,是男女的漫長磨合。
常常會看到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
為什么對方戀愛時和結婚后狀態完全不一樣,難道是不愛我了?
但其實,問題不在于狀態,而是兩性之間的觀點對立。
比如阿佳(陳家樂 飾)和可怡(衛詩雅 飾)。一個嘴貧自戀的鋼鐵直男,一個可鹽可甜的恨嫁女。
兩人相識于朋友的一場婚禮,一見鐘情。
和很多情侶一樣,他們相戀、同居、慶祝每一個紀念日。
但隨著時間推移,熾熱的激情減退,變成平淡的感情。
唯獨在一件事上產生巨大矛盾——結婚。
看起來,這是可怡與阿佳之間的分歧,實則是拋給觀眾的一道情感議題:
婚姻,對戀愛男女意味著什么?
在女生的觀念里,戀愛的最終結果是結婚。
交往多年,愛他、陪伴他、遷就他,對方是時候給自己一個承諾,一個安穩的家。
婚姻,是“他愛我”的最好證明。
而透過阿佳的視角會發現,男生對結婚并不這么確定。
盡管和可怡在一起,內心感到無比安定,甚至已經認定了她這個人。
但提起結婚,他十萬級謹慎,用他自己的話說:
“一段關系好好的就不要動,一動肯定要完蛋。”
說他不夠愛?明明望向可怡的眼神可以虐死一片單身狗。
說他夠愛?或許此時的他愛自己更多一點。
還未結婚的情侶就觀念相斥,那已婚夫妻又會是什么心態?
顯然,電影并沒有只集中于一對情侶,而是關注著整個男女群像。
不同階段、不同狀態,男女所考慮的方面不盡相同。
有一場戲暗流涌動——
可怡阿佳和朋友吃飯,三對男女分別已婚、戀愛、單身中。
聊的同是婚姻話題,但仔細聽聽,說的完全不像一回事。
已婚女催未婚女:
你們談了這么久何時結婚?你是不是真的認定了這個男人?
已婚男勸未婚男:
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想結婚!
一個時間問題,就能圍繞“等”還是“等不起”舌戰三百回合!
顯然,男女在婚姻上產生分歧,不是因為愛不愛,而是考慮問題不在一個頻道。
女生覺得最重要的是選對人,男生覺得最重要的是選對時間。
女生害怕自己不被愛,男人生怕自己不夠強大。